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廢墟上的閱讀者散文

廢墟上的閱讀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網上流傳着一張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被狂轟濫炸後的一座圖書館,主要人物,是三名頭戴禮帽的男子。

廢墟上的閱讀者散文

1940年10月22日,英國倫敦肯辛郡,有一座圖書館幾乎被炸成廢墟。這座名叫“荷蘭屋”的圖書館,屋頂已被炸塌,鋼筋、水泥、瓦礫遍地。

在硝煙瀰漫的時刻,有三名紳士站在圖書館的廢墟里靜靜地讀書。這些嚴謹的英國人,在最殘酷的歲月裏,仍然衣冠楚楚,神色坦然。在廢墟中,在大書架前,他們安靜地閱讀,猶如老僧入定。

被炸塌的屋子內,時光被定格在一瞬。屋子的外面,則是一片狼藉。這時候,隨時會有德軍飛機再次空襲——恐怖籠罩着人們,生命隨時可能被無情地剝奪。在被炸塌了的圖書館,這三名男子顯然忘記了戰爭,忘記了人世的紛爭,忘記了炮火的威力與殘酷。

1940年,這三位讀書人,向我們展示了某種信念的存在。

德軍對倫敦的轟炸,可以上溯到1940年9月。

從那時開始,直到1941年5月10日,德軍轟炸遍及英國的各大城市和工業中心。其中,倫敦的遭遇最慘。有統計數字稱,德軍對倫敦的狂轟濫炸持續了76個晝夜。其間。有10萬座房屋被摧毀。超過4.3萬名市民離世。倫敦因此成爲二戰期間遭受轟炸最嚴重的三座城市之一。

在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中,德軍首次使用了最新研製的V1和V2導彈。當這種帶着“摩托艇式的呼嘯”的新式武器穿越倫敦上空時,尖叫、恐怖和死亡會同時出現在倫敦的街頭。

但是,當戰爭席捲世界,當人間淪爲地獄,總會有一些特例,告訴我們文明的力量還在,對知識的渴望還在。

比如說,“荷蘭屋”圖書館的三位讀者。

“‘荷蘭屋’圖書館的閱讀”究竟意味着什麼?

即使在最絕望的日子裏,暴力和殺戮都不能把對知識的渴求完全抹去。某種意義上來講,越是艱難的時代,人們對和平、對理性的追求就越是強烈。同樣的,越是在狂魔亂舞的時代,人們對文明的嚮往就越是不可阻擋。

一個習慣閱讀的人,一個有着堅定內心的人,其內心的力量是強大的。無論多麼先進的武器,都不足以摧毀他們的內心。當轟炸機呼嘯而來,當各類新式武器被普遍運用到人類的自相殘殺中。當大街小巷幾乎同時被炸成齏粉,總會有人在廢墟上繼續人類文明的事業。總會有一些人,在暗夜裏點亮明燈,照亮黑暗,迎接黎明。

“荷蘭屋”圖書館的三名讀者內心清楚,戰爭總會結束。和平早晚都要到來。他們個人的力量,本身並不足以改變倫敦的命運,但是他們身上折射出的,是文明對野蠻的抗拒與不妥協。這張來自英國的黑白照片,讓我這個中國人,想到了當年抗戰中的大後方,想到了硝煙中的西南聯大。

上世紀40年代的英國,以及艱難抗戰中的中國,都有大批的人在戰火中苦讀。他們的勤奮,最終成就了戰後的輝煌。

人類文明的.偉大之處,就在於薪火相傳。知識的傳播,使人類的事業成了永動機式的事業。

這種事業。只有人類社會纔有,只有人類能夠意識到知識積累與經驗傳播的價值。人類的知識,即使在最晦暗的時代,都始終散發着不息的光芒——我想說的是,每個喜歡閱讀的人都是可敬的,每個尊重知識的民族都是可敬的,每個有所景仰、有所畏懼的時代都是可愛的。

讀書能夠改變個人的命運,讀書能夠改變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命運。書籍和圖書館所承載着的,恰恰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對英國而言如此,對中國而言同樣如此。所以,當一座城市在劫難之餘,還能夠幸運地找到掩埋在廢墟中的圖書館,還能夠找到癡迷於求知的人,這個城市無疑是幸運和有希望的。

“荷蘭屋”圖書館於二戰中淪爲廢墟,戰後,在原地建成了荷蘭公園歌劇院。圖書館的殘餘,據說最終被設計師設計成爲劇場的背景。

在戰火紛飛中,倫敦人書照讀,舞照跳,一切生活都按部就班。即使,倫敦這座城市幾乎被炸成了粉末。很難想象,戰爭中還有一種如此執拗的堅持,一種如此倔強的文明。

1940年9月的倫敦人是有福的,他們沒有被納粹的炮火擊垮。廢墟上讀書的三位紳士是有福的,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刻找到了安放靈魂的場所。而和平時代的閱讀者們也是有福的,通過讀書,他們領會到知識的魅力,領會到人生的希望和奮起的價值。知識在積累,理性被弘揚,疾病被征服,災難被消弭。一雙雙手通過書籍握在了一起,最終,促成了整個世界的連接……

以此,獻給那些喜歡讀書和正在讀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