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中秋情思散文

中秋情思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中秋節那天,買了一盒華美月餅。精緻的包裝盒上印着三個淡雅的大字:“真情月”。看着那幾個大字,心裏不由微微一痛。因爲在我心裏,一直珍藏着一輪“感恩月”。每到中秋夜,它會冉冉升起,高懸在我的星空,將滿滿的思念傾灑到遠方那遙遠的鄉村。

中秋情思散文

小時候,因家裏經濟拮据,每到中秋節,母親總會自已動手做月餅給我們吃。母親做的月餅基本上都是素菜餡的,但因調料放得適量,味道卻也極好。做月餅也和做饅頭一樣,要先發面。再將發酵好的麪糰加入適量的麪粉和水,再揉,揉到光滑細膩即可。再搓成長條狀,用刀切成一個一個的小塊。用擀麪杖擀開,不需要太薄,再將淮備好的月餅餡包在月餅裏。再放進印有花鳥紋飾做月餅的專用模具裏,用力一壓,一個有着精美圖案的月餅基本上就做成了。

做月餅時的每個步驟,都是母親自己操作的﹐她怕我們幾個孩子毛手毛腳給幫倒忙。已成型的月餅,便可以放在鍋裏翻轉烘烤了。只待它漸漸由素色變得蕉黃,便可出鍋。月餅放在鍋裏烘烤時,火候特別重要。火小了,裏面的餡不易熟,火大了﹐月餅便會燒糊。那時家家戶戶燒得都是柴草火,火候很難控制。但母親卻每次都能將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待到出鍋時,月餅一個個黃燦燦,脆酥酥。和如今烤箱裏烤出來的沒什麼區別。在餅香的誘惑下,我和弟妹們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拿上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若是碰上天氣晴朗的中秋夜,我們便會搬上幾個凳子﹐坐在院子裏邊吃月餅邊賞月。每當此時,總會有涼爽的風從田野那頭吹來,它們掠過沉甸甸的穀穗,拂過飄香的果園,從大地深處給夜晚的鄉村帶來豐收的芬芳氣息。這時若擡頭仰望,定會看見深藍的夜空中那輪明朗圓潤的大玉盤。除了偶爾的秋蟲低唱聲﹐在幾片黃葉的悄然飄零裏﹐一切都是那樣寧靜祥和。整個村莊彷彿也已沉醉在溶溶的月色裏。

母親則會用盤子端上幾個月餅﹐去院子裏敬月亮。若有蘋果,梨等其它水果,也要裝上一盤。母親先是在面朝月亮的方向點上幾柱香,等嫋嫋的清香升起後,便畢敬畢恭的對月亮進行膜拜。邊拜嘴裏邊唸唸有詞,一般都是說:月亮,你一年到頭在天上爲我們帶來光明,辛苦了﹗下來吃點月餅吧。然後就在每個月餅上掰一點,撒在月光下。整個過程是那麼自然﹐氣氛卻也有幾份蕭穆。祈禱的話語那麼真誠,那麼樸素。沒有企圖,沒有索取,沒有雜念。有的只是深深的敬仰,沉沉的熱愛。

在那些已遠去了的刀耕火種的年代裏,月亮一直是勞動人民心中的美神。人們崇拜它,敬重它,拿象徵着幸福和團圓的月餅祭拜它,也是希望它和它的皎潔能給塵世的人們帶來平安和吉祥。這個習俗,一直在我們家鄉世代相傳。真得很難想象,在漫長的歲月長河裏,先祖們是對月亮有着怎樣的情深,才能使敬月亮這項祭祀世世代代的流傳下來。祖輩們對大自然的這種深厚的熱愛,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勞動人民,才能使它流傳至今。

離家多年,每次回家,看到村裏到處散落的破磚爛瓦,四處蔓延着的凌亂雜草,心總會隱隱做痛。我知道,曾經的村莊已在記憶中漸漸蕭條了。也不知如今每年的中秋節,母親和鄉親們是否還會敬月亮,對月神進行膜拜。“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昔日粗獷深情的老歌﹐卻也透出些許抹不掉的蒼涼。那些曾對大自然的仰慕與虔誠都去了哪裏?是被歲月抖落了,還是被時光帶走了,沒有人知道。真的希望這些曾世代相傳的民俗,以及先輩們曾對大自然厚重無邊的摯愛,能在我們的手中,能繼續發揚和傳承下去﹐而不用擔心是否會遺失和消亡在滄桑的煙波裏

後來身在異鄉,每年中秋,就再也沒有吃過母親做的月餅。每每看到大街小巷鋪天蓋地的月餅,總會起遠在家鄉的白髮母親和她做的月餅。鄉愁也總不期而至﹐如雨後春筍般瘋長。那一個個樣式簡樸口味純正的月餅,曾凝聚了多少我們對幸福的期盼,對美好的嚮往。這也是多年來,我對母親做的月餅念念不忘的.主要原因。吃月餅時那暖暖的溫馨,濃濃的親情,拜月亮時那深深的虔誠,無聲的莊嚴,多年來總在心頭飄蕩,夢裏縈繞。也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漂泊的日子。

古人道“父母在,不遠遊”,而常年身在異鄉的我,卻無法在已跨進六旬門檻的母親身邊盡孝。每每想起,總有無限悲涼。想母親在青絲染白髮的暮年,還得爲子女牽腸掛肚,心裏不是滋味。真恨不能多替她承擔一些命運的重荷和塵世的悽風苦雨。太多的思念,無盡的牽掛,也只能叮囑在漢中工作的妹妹代我回家看望母親。每想到此,心裏的愧疚總在不停的泛濫。

人生若還有能溫暖到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不外乎兩處:一處爲童年,一處爲故鄉。童年是生命的始發點,故鄉則是夢想的放飛地。當它倆心手相牽,在我們腦海裏浮現時﹐我們的心底﹐總會浮現出溫情的鏡頭,憐憫的眼神,讓人落淚的老歌。

又是一年中秋時,濃濃相思寄何處?看那明月圓潤如玉,看那月華溶溶如水。真恨不得插上思念的翅膀飛回故鄉,來到母親身旁。吃她做的月餅,和她一起敬月亮。多想依偎在她身旁,訴盡心中情,靜賞天上月。有時想想,在那些充滿艱辛遍佈苦難的歲月裏,母親爲了將我們從嗷嗷待哺的嬰孩養大成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這一切在我身爲人母后,纔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如今走在路上,若遇到和母親年齡相仿頭髮花白的老人,總會不由自主的多看幾眼,我的目光裏有敬佩,尊重,更多的是深深的疼惜。

每年中秋的明月,都已成為我心中的“感恩月”。它總在時時提醒我,要學會感謝,要懂得感慁。不管是在爲事業忙碌打拼﹐還是在爲生活匆忙奔波,一定要記得遠方那已被稱爲“留守老人”的父母。正是他們,在蒼老的暮年,在孤寂的家園,還在爲我們守候着心靈深處的那爐暖﹐那個家。也唯有他們每天都能平安健康,我們的世界纔會安然,我們的靈魄纔有所依託。

每年中秋節﹐在“感恩月”如銀似水的月光裏,總會有我連綿不斷的祝福和祈禱:願人人常存感恩心﹗願天下所有父母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