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賞析:遠去的大南門

散文賞析:遠去的大南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遠去的大南門

散文賞析:遠去的大南門

清朝王德振的《南樓謁關帝像》一詩所描繪的“馬首望荊州,江清漾碧流。目空吳大帝,身本漢諸侯”中,我們可以想象出關公塑像的威風凜凜;從那些保存至今、早已發黃的老照片上,我們可以目睹當年的大南門和城牆上的關帝樓的模樣,從那本《夷陵地名掌故》中,我們可以讀到“因爲有‘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所以當時主要是些袍哥大爺去進香;來往宜昌的柏木船的船老闆去進香,是想求個航行安全;每年正月初,很多商人去‘出行’,則是爲了討個一本萬利。”都是有錢的主,香火錢自然大大的有。

圍繞着大南門那座城門周邊,就有南正上街、南正街、南正下街、南正後街;還有南門外正街、南門后街與之相關的街道,在這些長短不同、寬窄各異的大街小巷裏,曾經有過多少富貴人家的深宅大院、木製小樓;曾經聚集過多少南來北往的客商;曾經開設過多少錢莊、綢緞莊、客棧和茶館,曾經有過多少三教九流的人物在這裏浮沉,也曾經有過多少本小利薄的飯館、剃頭鋪和賣針頭麻線的小攤小販的生意紅紅火火,加上曾經因爲這裏是交通要道,又是南北客商聚集之地,還是農副產品、雜貨貿易的中心區域,自然很是熱鬧。

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滿清與英國簽訂了極不平等的《煙臺條約》,其中就確定已經十分繁榮的宜昌爲開埠碼頭。這被後來的學者說成是“開埠納洋,亦辱亦興。”“辱”的是外國列強的軍艦、商船紛紛搶灘宜昌,貪婪地攫取中國的自然資源;“興”的是爲了方便泊船,那些列強避開了宜昌古城的固有-碼頭,先後在大南門以下的江邊修建一個又一個的`碼頭。大南門的興衰也就從此成了一個轉折點,也就是宜昌碼頭開始轉向現代化的開始。

兩年以後的1878年,英商立德樂駕着“夷陵”號汽船在中國人領水指揮下,首次試航宜(宜昌)漢(武漢)線獲得成功,這是宜昌碼頭正式開班的第一艘商業輪船,然後就是小火輪闖過長江三峽,直達重慶。這不僅宣告了機械動力的輪船加入到長江中上游航運的競爭之中,還因爲航行時間的縮短、運費的快速降低、運輸量的大幅提升,使得以宜昌爲中軸的水路交通大爲便利。就出現了長途的宜漢線、宜渝(重慶)線先後開通,短程的宜沙(沙市)線、宜枝(枝城)線、宜萬(萬州)線、宜巴(巴東)線、宜秭(秭歸)線、宜三(三鬥坪)線的相繼問世,宜昌碼頭的空前繁榮就從大南門爲分界線,上游的碼頭運輸日益萎縮,下游的碼頭的數量、運輸的運力在不斷地得到增強,這就是最典型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1929年,那個貪贓枉法、中飽私囊的宜昌縣長趙鐵公下令拆除宜昌老城所有的城牆和所有的城門以修建環城路,可唯獨保留了大南門。據說趙鐵公曾經夢見過關公,被關二爺嚴詞呵斥過,醒來後嚇出了一身冷汗,而且頭痛得厲害,所以不得已趕緊下令停止拆除大南門。其實這不過就是趙鐵公編造的一個傳說,其根本理由是因爲收受了關聖樓的住持和尚隆湘偷偷送去的賄賂,所以冠冕堂皇公開的理由就變成了大南門城門上面是關聖樓。

有關這一點其實很正常,誰都知道“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誰都知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不收賂、不動些腦筋、不玩些手段,如何才能打着關心民衆的疾苦、改善市容市貌的幌子,大行、貪得無厭之實呢?現在的修路架橋,常常莫名其妙的改變原有設計、要麼繞行、要麼改道,據說與官場的風水有關;如今各城市之所以捨得花大價錢整頓市容市貌,執政者除了可以提升自己的執政形象,也可以,與老百姓無關,這在中國早就不是祕密;加上“錢多人傻”,那些老虎蒼蠅就是處在高壓狀態下,也依然如故,趙鐵公就是他們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