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女兒的故事 經典散文

女兒的故事 經典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女兒的故事

女兒的故事 經典散文

從女兒生下到現在,每年夏天我們都要到意大利深山度假。我們的家是一座16世紀的老房子,西珀尼亞耀眼的雪峯在窗外。我的書房掛着母親與我兩歲時的照片。有一天,女兒來到這兒看着照片半晌後問我:“外婆在天上知道我們在這裏嗎?”

我點點頭。

“那外婆知道我們在想她嗎?”

我點點頭。

於是我給她說起給外婆奔喪的事來,那時她在我的肚子裏,我心急火燎地朝機場趕去,趕到南岸老屋。可是晚了,外婆已走了。

她聽了,沒有說話,轉身走了,樣子好憂傷。當我們駕車在山峯間,我告訴她,她的名字來源於這些山裏的古老的預言者時,她蹦出一句話:“When the mountains die I die.”意思是說,她像這古老的山一樣老。

我嚇了一跳,驚歎如此幼小的她內心的蒼老。

女兒喜歡畫畫,從一歲開始,經常一筆畫下一個人或是一隻鳥,早上睜開眼睛,手便在空中畫。我周邊的朋友送給她的禮物多半是畫筆和紙。她的畫百分九十是女人,有時是她自己,有時是她隱形的好朋友,一個與她同樣身高的小女孩,披着長髮,戴着櫻花草;有時是我,穿着有折的長裙,手裏有支筆;有時是小姨,住在一個高高的城堡裏;有時是外婆,戴了頂黑帽子,我看不到她的眼睛,她的周圍是雲朵

“外婆去的天堂,是不是我們坐飛機經過的高高的天上?”

“是的',孩子。”

“那外婆真的會在那兒等媽媽,媽媽也會在那兒等着我?”

“是的,我們永遠不分離,永遠在一起。”

“那我們一起飛遍整個宇宙,看星星和銀河。媽媽,我要把那最美的一顆星星和櫻花草摘下送給你。”

“謝謝你,孩子。”

從那之後,她真的經常送我禮物,包得好好的,打開一看,都是她從路邊摘的小野花或是她畫的畫,有時是信:媽媽,這是多麼可愛的一天啊,這是多麼美麗的花園,坐在這兒,我想你,你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回回信內容一樣,我都可以背下來,但是回回我讀時感受不同,她要表達她愛我和她看這個世界的方式。

面對這樣的孩子,當給她讀牀邊書時,我自然有求必應,有時會讀上幾個小時,口乾舌燥,我希望她閉上眼睛睡着,可是她沒有,直到我自己睡去,她推醒我,“媽媽,繼續讀。”經常,一本書讀完了,她才滿意地睡去。

給她讀完能找到的國外的童話後,便讀了像《丁丁歷險記》《納尼亞傳奇》和《小怪物六六》這樣的書。她問我,媽媽,可以給我讀中國的故事嗎?可是《山海經》《西遊記》這樣的故事早就給她讀過了,她看過好幾種後者的電視劇和動漫,很喜歡。《聊齋志異》,她非常害怕,讀了幾個,只好作罷。於是我又試了好幾個國內的兒童書,她興趣不大,我只能自己給她講自己創造的故事。

結果她發現,媽媽講的故事更有意思,比安徒生、安吉拉·卡特的故事更貼近她,彷彿睜開眼睛便可以看到。

去年我帶女兒去了重慶奧當兵營,也叫法國水師兵營,在重慶南岸著名的濱江路上,民國時成爲法國領事館,我小時候經常路過卻不能進去的白色城堡,於是就給她講了這個故事:

一艘沉沒百年的法國軍艦,一座聳立在長江南岸的神祕城堡。那是曾經的法國水師兵營,俗稱奧當兵營。出身貧苦的男孩桑桑被領進一個繁華的奇境——奧當兵營,那裏是天堂一樣的生活:神祕的法國軍艦、洋水兵,夢一樣的憂傷女孩,她美麗的姐姐媚娘與大副求而不得的愛情,一切都那麼新奇。只是,奧當兵營半天,外界已是半年,男孩的世界已非同從前,悲劇降臨,最後他是承受這一切,還是努力去改變?男孩最後是用他的智慧和愛心改變了命運。

女兒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她愛上故事裏的男孩桑桑,她追問桑桑會不會最後再見到小灰鴿的化身小女孩?我讓她自己去找答案。

任何故事裏最動人的故事莫過於愛情了,而我這回寫的是孩子的愛情,有男孩子桑桑對小妹的愛,有小妹對他的感恩,後來發展成愛,甚至爲了成全他找回母親,跪在江邊用魔法讓時間倒轉,不知花了多少代價。這裏面也有媚娘與兩個法國海軍軍官的三角戀,男孩子是觀察者,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女兒說:“媽媽,你應該加上他們最後都結婚了,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爲什麼呢?”我問。

“好的故事,好人都有好結局,難道不是嗎?”她反問。

我在北京寓所落地窗前有一條運河,常有人捲起褲子捉魚。逢大雨,河水會滿,上面飄着樹葉和浮萍,就是沒有一艘船,自然也沒有一列神奇火車。女兒頑皮時,爲了嚇唬她,我便對窗講一個紅頭髮的女巫帶走哭鬧的孩子去法國,有時他們坐的是河上的輪船,有時是女巫變出的一列火車。那個法國非我們度假或居住的法國,是壞法國,在那裏,沒有父母,沒有學校,沒有同學,也沒有吃的玩的,只能給女巫做重體力活,擡石頭修城堡,很多孩子都這樣失蹤了。

女兒一聽這個故事,便馬上止住哭,吃飯好好的,睡覺好好的。

因爲有女兒,我在45歲學會游泳,女兒呢,生下第二天便被護士放在水裏,她不斷地掙扎,先是哭,看着我安靜的神情,她的哭聲輕了,漸漸地甩動小手小腳開始遊。

我知道她害怕,但我不想讓這害怕控制她,而希望她能學會控制害怕。我的童年時時處於害怕之中,沒人教我控制害怕,我不要女兒像我的童年。

這也是爲何我們寫故事、講故事,爲何我們聽故事,其實是要學會控制這種害怕。幸運的是,直到我做了一位母親,才意識到這一點,爲此,不得不謝謝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