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成都之行散文

成都之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2016年的街頭,隨處聽見趙雷的《成都》,成都印象立馬被大家熟知了起來,去過沒去過的人們,肯定對於成都多了一份嚮往和期盼。成都,一座遙遠的未知的城市,卻瞬間就變得親近了起來,多了一些熟悉的味道。

成都之行散文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2017年的8月,我們的北方正是盛夏之際,我和大李坐上南下的火車,去成都學習當地有名的小吃“鉢鉢雞”的做法,順便旅遊一下,領略這個城市風采。

經過十七小時的顛簸,次日的清晨我們達到了成都火車站,相比於我們小城來說,火車站確實挺大。一出站門,像是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蒸籠,悶熱潮溼,有些喘不過氣兒來。周圍都是一些拉客住宿,販賣小產品的當地人,操着一口地道的四川方言,偶爾才能聽明白幾句。我兩初來乍到,有些迷茫,偌大的城市,不知去處,大李打電話給學習“鉢鉢雞”的大姐,大姐告訴了我們一個具體的位置,就打車過去了。她家的店面在青羊區的西月新街附近,放下行李,大姐熱心的幫我們就近找了住宿的地方,乾淨的獨居公寓,價格很優惠,簡單的梳洗後,就去附近轉轉。神奇的發現,這裏居然離寬窄巷子很近,走過幾個有紅綠燈的馬路,遠遠望見一片紫紅色的花海(光葉子花,別名:寶巾、簕杜鵑、小葉九重葛、三角花、紫三角、紫亞蘭、三角梅),再往前就是“寬巷子”的標誌牌,也是成都第一站——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爲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寬巷子之前住的是官家,所以氣派,窄巷子住的是平民,所以樸實。而今跨過時間的河流,早已沒了這樣的區別,寬巷子之所以“寬”,是因爲在民國三十七年,傳說當時的工作人員在度量之後,便隨手將寬一點的巷子標註爲“寬巷子”,窄一點的那條就是“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條就是“井巷子”。

寬巷子是一個有着老臉龐的懷舊地帶,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現,有一處院落專門都是成都記憶,明亮的廳堂裏,畫有水墨畫的油紙傘,似乎能看到那個撐着油紙傘獨自走過雨巷的姑娘亭亭而立;清新淡雅的團扇,上面都是繡娘巧手繡制的花草蟲魚,栩栩如生,讓人感受到江南女子的才情;手工的木梳,妝盒,草鞋,讓你愛不釋手。穿過廳堂就是院子,院中是一方水塘,裏面的流水清澈見底,肥碩的魚兒自在的游來游去,鏤空雕花的古燈懸掛在廊檐之上,古色古香,時光好像倒流了五十年。這一切,地處於喧囂的鬧市中,卻又似乎遊走在紅塵之外,多了一份恬淡和安逸。

窄巷子格調頗具小資情調,展示着老成都的院落文化,這些院落大多數是很有特色的酒吧、餐廳,遊客和文青們紮在這裏面,閒散地度過整個下午,感受時光的停駐。踩着柔軟的光陰,漫步在巷子裏,似乎年華並沒有更換過,牆有些斑駁,門有些老舊,然而陽光很好,適合同身旁的人閒聊。這些充滿歷史印記的建築,可以在某個瞬間,把你帶進了別人的故事裏,不知是你走進了過往還是這一幕幕似曾相識,又或者和百年之前的某個時刻相互重合。穿梭在巷子裏的遊人,彼此相逢不問來路,微笑中自有着淡定心閒的安寧。

井巷子就是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現,一道500米長的磚牆上,盡是老成都的歷史縮影。他彷彿是一位遠離滄桑的老者,訴說着成都的前世。也似乎只有成都這座城市,將現在和過去連接的如此巧妙。寬窄巷子記載了一個城市古往今來的記憶,開啓了萬千過客搖曳多姿的人生體驗。儘管走在巷子裏,你依稀可以聽到外面的車聲、人聲,但這些好像與此刻的你無關。

夜幕初下,大紅燈籠喜氣洋洋的亮着,我們來到了錦裏,據說這裏號稱“西蜀第一街”,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圖”。“錦裏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韋莊的詩句,只有到了錦裏你纔會真切的感受到這樣的景象。走進錦裏,濃郁的川西民俗風情迎面而來,不禁讓人想起了三國的`歷史煙雲,品味當下的蜀地風流。這裏熱鬧紛繁,有着市井百姓最真實的生活狀態,滿是人間的煙火氣息,歷史的烙印在腳下無聲無息的被歲月踏出。街旁的民居、客棧、宅邸、商鋪、酒坊,每一樣都可以帶你回到過去的時光,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講述着川西故事。懷舊的古街,嘈雜中又有古舊的寧靜,這似乎就是老成都揮之不去的風味。

八月的夏日,北方的荷花在靜靜盛開,而成都的荷花,已經殘餘零星的幾株,看得出,人民公園剛剛舉辦過一次盛大的荷展,儘管結束,還能嗅到那美好的味道。人民公園處處都是各色的茶園,很多老成都人搖着大蒲扇,穿着白色的汗衫,喝着蓋碗兒茶,一副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滿足安詳。公園處處都是荷塘,枝幹粗壯的大樹,應該活了很久的年歲吧。孩子們在遊樂場快樂的坐着旋轉木馬,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聽着陣陣的蟬鳴,看繁花似錦,可以忘記一切煩惱和世俗。

我們的旅行,漫無目的,一般都是從手機百度上面看到的,早晨大李跟着師傅學習,很熱的天,光着膀子學習麻油的製作,我看他專注的拿着小本子,額頭滿是大汗,認真的記錄每個細節,頗有些“匠心”的精神。不爲外物左右,一心只做好一件事,讓我也是敬佩不已。學習結束後的最後一天,我們決定去趟浣花溪公園,有名的杜甫草堂也在那裏,就在浣花溪畔。我們下了公交車後,還有一段距離,決定騎行過去,沿途未知的街道,都是參天的樹木,一幢幢精美的別墅,開的不知名的各色的花朵,騎行越深,越是充滿神祕之感。過了一座橋,浣花溪公園就映入眼簾,園內不準騎車,我們就步行進入。

浣花溪公園毗鄰杜甫草堂,總佔地面積爲553.8畝,園內有浣花溪和幹河兩條河流穿園而過,有萬樹山、滄浪湖和白鷺洲三大景點,山水交融,花草樹木綠陰蔽日。園內綠化面積達到21萬平方米,百年古桂、香樟、銀杏、芙蓉竹枝繁葉茂,五彩繽紛的鮮花競相開放,綠茵茵的草坪散發出陣陣清香,簡直就是“天然氧吧”。一路前行,有大片喬木林地,水邊有觀鷺步道,山丘上建着一個川西民居風格的“觀鷺軒”,坐在湖邊的長椅上,閉着眼睛,可感受到“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杜甫詩意。好一派田園風光,一座青山、一汪綠水、白鷺齊飛,太舒心開懷,充滿了“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的意境,人與動物就這般和諧相處。此刻你真的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時間,只想長久的停留在這裏,不忍離去。這樣的一個園子,如果細細品味,恐怕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我們時間有限,就只是遊覽了半個園子,出奇的大,園中既有自然景觀,又有城市景觀,古今更替,甚是奇妙。

在成都的最後一天,我們轉了春熙路,春熙路位於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街道,覆蓋北新街以東、總府路以南、紅星路以西、東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臨街區域,面積大約20公頃。春熙路熱鬧繁華,真可謂將現代生活風貌展現的淋漓盡致。名字取自老子的《道德經》中:“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的典故,以描述這裏商業繁華、百姓熙來攘往、盛世昇平的景象。“麻辣兔頭”、“牛油火鍋”等等美食華服,讓你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黃昏時候,下了一場大雨,那位教“鉢鉢雞”的大姐一家人做了好吃的,給我們餞行,真的特別感動。就在這樣陌生的城市,遇到一家好心的人,吃一頓暖暖的飯菜,那滋味真是不知如何形容才能表達。他鄉異地,成都離天水的距離,此時那麼地近。

今年的五月,因爲考試的緣故,我們再次去了趟成都,對於這個城市的印象更加的鮮明深刻,從陌生有了一點熟悉。我們參觀了四川大學的錦城學院,真切的體會到南方和北方的差距真的很大。一個學院,裏面就是一個微型社會,超市,餐館,郵局,甜品店,健身房,小公園,甚至住宿的公寓,讓我這個北方唸了大學的人開始懷疑人生,如果這纔是大學的話,那我們應該頂多讀了一個叫做“高中”的大學。一個地方想要經濟發達起來,教育是重中之重。而且南方人真的很友好,和善親切,那些那孩子身材婀娜,穿着時尚,前一秒還踩着高跟鞋,後一秒就能扛得住麻袋包,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柔美不做作,很接地氣兒。

這次終於嚐到了地道的成都火鍋:劉三鮮火鍋,這家火鍋位於金牛區的花牌坊街,始於1886年,之前吃過天水的成都火鍋,味道不錯,就是能辣死人,然後就誤以爲所有的成都火鍋都是如此。但是吃過劉三鮮火鍋後,才發現真的還有紅油滾滾,香而不辣的川地火鍋,店裏的蔬菜全都是自己活體培育的,健康美味,有一處飯桌設在巨大的塑料銀杏樹下,遠遠看去,別有一番滋味。

桌上每人跟前放着一碗三花蓋碗茶,裏面有茶葉,還有幾粒清淡的茉莉花苞,喝着蓋碗兒茶,吃着火鍋,此刻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那種老成都人的感覺,氣定神閒。店裏先是古箏演奏,聽着古曲吃火鍋,我好像回到了1866年,似乎坐上了時光機。飯間還有功夫茶表演,川劇變臉,各種節目,讓人感慨真是不能好好的吃完一頓飯了。那個瞬間,沉迷於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無法自拔。

成都,真的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期待和你的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