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散文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朋友介紹了一部片子給我,打開來是范冰冰的新電影《觀音山》。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散文

突兀的開頭,范冰冰扮演的叫南風的女子塗抹着劣質的化妝品,罩着豔麗的假髮歌唱着渾濁的夜生活——不羈的青春氣息迎面撲來,伴隨着粗糙的生活的味道。

三個自發小相交的年輕人,因爲高考落榜而開始飄蕩無依的生活:嗜睡、貪玩、喜歡扒上火車聽風吶喊,用艱辛的勞作填補蒼白的青春,用莽撞的勇敢捍衛彼此的友誼。三個年輕人,是社會中渺小的塵埃。依賴歌唱餬口的南風,因爲無心對顧客的冒犯被訛詐並解僱;仰仗一輛摩托車載客謀生的丁波,時常奔波在雨水之中、又要時刻防備城管的追逐;身材肥碩的肥皂,不喜歡別人叫自己胖子、卻忍不住吃了又吃,只爲了填補無聊的生活。

因爲丁波的父親再婚的緣由,他們搬離了原地,搬進了這個叫做常月琴的家中,不覺中開始了他們的另一段生活。初識“常姐”,她過於自護式的防備讓三個年輕人錯愕不已,直至警察走進了這間屋子、直至鏡頭轉向車庫裏那輛破碎的車、直至林月端着蛋糕出現在常月琴家中,一切的疑問才隨之得到解答——一年前,常月琴的獨生子在生日當天帶着女朋友林月開車去吃生日大餐,結果遇上了災難(影片行進到此時,只能推測出二人開車外出是遇到了災難導致車禍,但具體是什麼災難在此時還沒有得到詳盡的解答。如果觀衆因爲慣性思維想當然地陷入想當然的“車禍而已”的思維閾限內,那就是劇情安排的成功點之一了)不幸身亡,林月也雙腿殘疾。

影片一直按照雙線結構進行:一方面,常月琴因爲三個年輕人進入自己的生活、自己對兒子不幸身亡的事實開始接受、悲痛也開始慢慢釋放;另一方面,三個年輕人的家庭與成長過程也得到間歇片段式的剖解:南風的家庭,嗜酒的父親常在醉酒後毆打南山的母親、南風不堪家庭的重負走出了家庭;丁波的母親患病、貧困的父親卻挽救不了自己的妻子而讓她因病去世,接下來與其他女子的戀愛與結婚都受到兒子丁波的反對與阻撓;肥皂的父親開了間小店,卻也總因爲生活的不順心打罵肥皂。

終於,在辭舊迎新的晚上,常月琴耐不住對兒子的悲痛,在溫水中隔開了自己的手腕——三個幾近被生活丟棄的年輕人,爲了一個幾近被生命丟棄的大姐姐、淋漓着不忍目視的鮮血,揹負着常姐、奔波在去醫院的路上。常姐甦醒了,也重新照亮了四個人斑駁破碎的生活——

常月琴修補了兒子出車禍時開的車,肥皂沒心肺地講:“這車跟新的一樣!”常月琴慘淡一笑,嗤笑這無常的生活。四個人開車駛上了公路,等他們到了目的地,觀衆的眼光隨着他們朝前走去,也終究明白了影片的苦心——

他們到的地方,是二零零八年汶川地震的一處地震遺址,影片開始回放一些地震時的影像,也讓觀衆能在腦海中構畫出影片的全部緣由來。四個普通的人,因爲一場地震,開始了噩夢之後破碎的生活。

後來的他們,幫着師傅修繕廟宇,也開始注重對自我內心的修行。當他們以爲一切都已經過去,常姐卻在一個飄渺的清晨選擇了離去。

在離開的前夜,師傅還在勸解常月琴、勸她放下。常月琴反詰:“我爲什麼要放下?我放不下!”師傅又講:“無生無死,就是最好的未來。”常月琴卻在翌日清晨選擇了她心中最好的一種“未來”。

影片到此已算完滿,包括南風和丁波的相戀,也算是各自都有了心儀的`結局。三個人又坐上了奔馳的火車,向未來奔馳而去……

佛語:看破放下,隨緣自在。請原諒我用大段的文字去複述影片的劇情,只是因爲我爲這平淡的生活總有太多不捨的情節。生活總有無常,幸運的人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前去探望。我們輕撫哀傷者的後背,告訴他(她):“別哭了,讓一切都過去吧。”抑或者,捐出自身擁有的一部分去援助。但他們卻總難體會身臨其境的人,是怎麼樣捱過這無常中的辛酸——傷痛潛伏在每一次孤獨的呼吸中、掩藏在每一晚失眠的夜色裏——當旁觀者以爲一切都已然過去的時候,傷痛的人依舊在撫摸着淋漓的傷口。

災難性的電影,我已看過很多,勵志的、悲愴的、反思的……不外乎如此。但《觀音山》只是巧妙地擷取了一個小視角、借用四個普通人的故事,跟我們串講了經歷過災難後的人們所經歷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不是新聞中乾癟的統計數字,不是電視劇中斑斕依舊的明星華章,不是舞臺上衣帽全新的演員代表;這樣的生活,是南風身前壓路機重整的馬路,是常月琴每日經過的十字路口,是街頭巷口香氣氤氳的夜市攤位,是每一個體同深受的人身邊、粗糙而不加雕琢的日日與夜夜。

感謝這部影片的製作團隊,用如此貼切的鏡頭爲我們講述了一段藝術加工下真實的生活,四川人的堅韌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爲真切的表達。

生命是一場孤獨的旅行,途中的一切修爲都是爲了明日的繼續前行。

生活無法停止,我們必須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