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進靖港散文欣賞

走進靖港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靖港,因李靖曾帶兵駐守而得名,這座天然小漁港,在清代起,更是顯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這裏,不是用現代的鋼筋水泥堆砌,它依舊是舊時的木製結構營建的樓閣,這座小鎮,空氣中氤氳着清新的木香,還有詩意。

走進靖港散文欣賞

汪涵在《有味》一書中這樣說道:靖港給我的美感在於它的生活的節奏,它固執地在營建緊臨都市的地方保持了自己的時間感,那裏的水鳥,總是在黃昏的時候,沿着固定的線路歸巢。汪涵用充滿誘惑的文字勾勒出的靖港,深深地吸引了我,於是,我進行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清明時節的靖港,顯得尤其多情易感。厚厚的積雨雲壓得老低,天空總會不自覺落下幾行清淚,時而小雨如酥,時而又大雨傾注。我想正如汪涵所說的:雨水之所以願意落下,可能是它在天上把靖港滿街的雨傘錯當成了朵朵蓮花。我撐開一把傘,探出頭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用大理石雕刻的大門,上面是清晰的落筆:靖港古鎮。

距離石門不遠處,中間是長長的麻石板鋪成的古街道,兩側的店鋪門口擺着各式的小攤,有賣當地自制的麻辣香乾的,又香又辣。也有賣糖油粑粑的。金黃色的酥脆外殼,裹着一層薄薄的糖油,看上去讓人很有食慾,咬上一口,裏面有軟又糯;有賣炸魚的。賣魚的大爺大媽,將新鮮的小魚投入滾燙的油鍋裏,嫺熟地舉着長長的竹筷將它們夾起,裝在一個個杯子裏。還有賣餈粑的。這是整條古街上唯一一戶做餈粑的,一個年輕小夥握着一個沉重的大木錘朝着那躺在大理石製成大圓盆裏的熟糯米反覆錘打,一上一下,用力均勻,糯米粒慢慢成團,最後,放蒸鍋上蒸熱。年老的大爺則戴着擴音器用當地話吆喝着:“餈粑喲,餈粑,十元一碗,好吃不貴……”吸引許多遊客紛紛排隊購買,老人從鍋上扯出一塊餈粑,將它切成許多小塊,放進黃豆芝麻磨成的粉中。蘸滿豆粉的餈粑格外香甜。還有賣木錘酥的。男人們在店裏店外打着酥糖,女人們招呼着小攤,管着買賣……

小吃街立着三座石橋,將小街分成三段。小橋坡度較大,上下皆爲石階。憑着橋欄,將目光投遠些,就能看到一臺老水車,在水一方。木製結構早已殘損,有些落寞,卻寂然地守護着這片水域―潙水河。慢慢將視線回收,一樹玉帶岸邊掛,那是沿河的綠柳。野鴨在河面鳧水,平靜的水面,也正悄悄地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細紋。

走下小橋,眼前,又是另一番別樣的景緻。白牆黛瓦,紅木的樓臺,圖案各異的房檐,有飛鳥,有鳳尾;透過窗,看到的是鏤空花紋木雕後那綠樹紅花。穿過一條條狹窄的衚衕,兩側牆上掛滿了各種精緻的小盆栽,引人駐足觀望。當你走過一扇扇圓拱門,越過一扇扇方拱門,你會下意識覺着一不小心闖進了蘇州園林。

出了衚衕,便是當地的特色店鋪。有賣木梳的,有賣布鞋的,有賣鐘錶的,有做秤的,有賣銀器的,有賣陶瓷的……當然,酒樓飯店也不少,門口單掛一面布旗,頗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的韻味。想必古時候靖港的繁華熱鬧也不輸與今日。那時候男人們打魚歸來,會不會在岸邊的酒樓裏喝上兩口小鉢子甜酒來驅驅寒,解解乏?會不會老遠就聽女人在集市上買菜時的潑辣的砍價聲?

三百年的時間,小鎮有的東西在逐步消亡,有的'東西卻又慢慢興起。但這裏的店鋪無論大的小的,都保持着小鎮特有的特色,並不會因爲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些什麼。那家刺繡坊,把把蒲扇,上面刺着各種花色,鳳穿牡丹,花開富貴……針腳錯落有致,細膩婉約。那裏盈滿了“青羅小扇撲流螢”的點點詩意;走進賣油紙傘的店,總會想起穿旗袍撐油紙傘的女子默默彳亍在雨巷的樣子;出了這扇門,又走進了那扇門。藤木架上錯落着各種別緻的陶瓷,架子對面,是零落的陶土,和關停的制瓷底座和雕刻的工具,店主正在與幾位顧客還着價錢,匆匆觀賞過後;雙腳便邁出了店門,陶瓷店的斜對面,傳來一陣金屬敲打的叮咚聲,清晰而又空靈,原是老銀匠在銀店門口爲顧客打造預先定製的首飾樣式,老花鏡後,那專注的眼神,現在也很少有了……

出了店,漫步在古道上,天上接連墜下數顆水晶般大的雨珠,它們落入凡塵,微笑地親吻着生動的世界。

雨後的靖港,木樓,小河,天空,石板路被滌盪得如同上了一層透明的蠟,充滿光澤。如果我不是在雨天走過這裏,而是晴天,那天邊的紅霞和落日照射下的小鎮,會不會是別樣風情?如果我不是在白天走過這裏,而是夜晚,那漫天的星光和霓虹的燈光暈染下的小鎮,又會不會靜謐非常?

汪涵在他書中感慨道:我想念每一個時刻的靖港,它的天空在清晨是魚肚的白色,黃昏是令人心醉的玫瑰紅,有可能剛剛放晴,有可能雨還沒有落下。我喜歡這樣的行走,它隨時可以撿拾生活的美味。多麼希望,有那麼一天,在任何時刻,我也能如汪涵一般恣意地行走在小鎮上的大街小巷,這裏沒有其他人,只有我自己,沿路沿河,頭頂上是月亮和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