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艱辛如注,幸福如絲散文

艱辛如注,幸福如絲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7K 次

我在老家有一個沒出五福的侄子,年齡約五十歲上下,一米六五左右的中等個頭,一張乾淨的“老婆臉”(家鄉對不長鬍須男子的一種稱謂)時常掛着笑容,因爲缺少鬍子的掩藏,笑容便更加清晰而真誠,平時很少說話,見人目光總是躲躲閃閃,走起路來不緊不慢,穩如泰山,擁有一副老幹部的“身架”,卻嚐盡了爲人子女、爲人父母的艱辛。

艱辛如注,幸福如絲散文

一九八六年前後,命運之神給他安排了一個“說起話來像打機關槍,走起路來長髮不碰脊背”的媳婦,正好中了老人們常說的“調和陰陽”的天理。剛結婚的時候,他們與常年生病的父母、未成家的弟弟同住在三間瓦房,生活十分拮据。爲了給父母看病他們欠親友幾萬元的債務,爲人木訥的侄子除了種地,再無任何生財之道,在媳婦的催促下,他們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一部分種玉米,一部分種小麥。每年一開春就趕着牛去山裏犁地,起早貪黑忙活十多天,還沒等緩過神來,又到了種玉米的四月間,於是,又要“一天兩頭不見太陽”的忙碌十幾天,每天啃着冷饅頭、喝着山泉水,汗水溼透背心、滲透襤褸的外套,斑斑汗漬繪就了一幅幅辛酸地圖。五月份十幾畝玉米尚未耕鋤完畢,山間十幾畝麥子已經冒着金黃,“芽麥”的恐懼時刻牽動着疲勞的神經,他們乘着月光收拾行囊,藉着星光又鑽進麥地裏揮舞起鐮刀,收割一個禮拜、拉運一個禮拜、碾打一個禮拜,一忙又是近乎一個月,期間如果遇到雨天,別人都可以躺在自家土炕上歇一歇腳、養一養神,他們又要扛起鋤頭繼續上山勞作,倘若遭遇乾旱年份,眼睜睜看着一片片的玉米秧苗萎蔫,也無計可施,一年的辛苦得到的是顆粒無收,心中的希望頃刻間便蕩然無存,心中的那份悽苦和絕望無人可以體會……

可能,現代都市人沒幾個會相信,他們種了那麼多糧食,竟然連口糧都難以保證,不是沒有,而是都要拿去換錢,不是愛錢,而是要還別人的錢,這讓我想起了“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樣的結果是可悲的,是他們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

值得高興的是,他們堅持還清了欠債,一雙兒女也考上了大學,兒子去年畢業找了份不錯的工作,日子終於有了盼頭,前些時候回老家碰見侄子媳婦問她“兒子過年回來不”,她笑着說“回來哩!”,眼睛裏寫滿了今天的自豪和滿足,沒有遺留一絲昨天的愁苦和埋怨,讓我在瞬間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吃盡人間最澀的苦,就能擁有世間最美的甜,幸福就是忘卻太多的苦難,記住點滴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