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彭永富二三事的散文

彭永富二三事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彭永富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而且把許多心願都變成了現實。

彭永富二三事的散文

夫妻入黨

彭永富當年曾是優秀共青團員和優秀團幹部,他對偉大的黨一直有着深厚感情;其妻子李金蓮雖是文盲,但是對黨的熱愛與他不相上下。20世紀70年代初、李金蓮已是再豐大隊婦女主任,彭永富教學初期,李金蓮也不理解,甚至打過彭永富,彭老師當然能理解妻子的心情,多麼沉重的家庭負擔,多麼強大的生活壓力,都要由她一個人來承擔。後來在彭老師的耐心勸說下,由堅決反對到不反對,由不反對到大力支持,終於實現了言行和諧、家庭和睦。

夫妻二人心向黨,雙雙齊向黨組織靠攏,李金蓮要丈夫教她讀黨章,讀了不知多少遍,直到夫妻倆都能溜溜熟背爲止。

1976年夏天,縣委三分之一工作組來秀山大溪公社開展工作,工作組的李益祥、高大華同志發現彭永富執教十二年,對黨、對教育事業無限忠誠,意志堅定,教績卓著,其妻李金蓮也大公無私,敢於同壞人壞事人鬥爭;因此,高大華就來向他們詢問黨的知識,高大華聽他們說十多年來他們夫婦倆一直都在按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因此十分高興,就與大隊黨支部商量、研究,決定把他們列爲入黨積極分子。

然而經過組織的考察,李金蓮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爲一名預備黨員,彭老師不知何故沒有被批准。

大溪小學校長吳自成對彭老師的教癡精神極爲感動,對彭老師的入黨動機非常瞭解,吳校長找到了當時任公社黨委書記的田茂萬,爲彭永富評功擺好:

——田書記,彭永富老師對工作負責,思想進步,愛生如子,教績卓著,十幾年如一日,不知道黨委這次出於什麼考慮,未批准他入黨?

——再豐大隊支部中,有人對他有意見。

——什麼意見

——說他爲人斤斤計較。

——事實上,彭老師從不斤斤計較啊,他爲了讓貧困孩子上學,用自己家微薄的收入墊交了多少困難學生的學雜費,由於沒有記載,已記不清了。

——不是這個,是說他到各隊稱口糧時斤斤計較。

——這個事情我知道,他哪裏是什麼斤斤計較啊?有一個生產隊已經幾年沒給他稱口糧了,他教書的勁頭仍然沒減;他們不稱口糧已錯了一着,反而說彭老師斤斤計較,更是錯上加錯。

公社黨委瞭解到彭永富的真實情況後,很快批准了他的入黨申請,彭老師也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終身的情義

草窠洞是再豐大隊第四生產隊,該隊有個學生叫陳明富,在大溪公社讀初中。有一天,彭老師來到大溪中心校辦事,陳明富的班主任老師對彭永富說:“彭老師你是再豐大隊的人,你回去給你們大隊長陳太吉說一下,他家學生陳明富讀書吊兒郎當,整天挎把開山刀,上山捕獵,野味吃多了,人也野了,叫他來學校把學生接回去,把鍋兒鼎罐提回去,叫陳明富不要來讀書了。”彭永富答應了。

彭永富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爲了挽救一個學生讀好書,回去不能直說。

見到陳太吉,彭老師說:

——大隊長,向老師帶信叫你家陳明富趕快去讀書,再有兩個星期要畢業考試了

——多謝向老師的好意,明富不愛讀就算了,反正他該結婚了,我也想當祖父了。

——明富的人生還長得很,這麼早結婚不好,你聽我說一句話,你當父親的一定要爲他一輩子着想,不要光想當祖父,要去掉舊思想,今後上學、就業等都要有文化、有文憑,你怎麼不考慮這些?

——(應付着)行啊,謝謝你的好意!

——明富沒去讀書,我還要來找你的。

陳太吉知道彭永富的磨勁不好惹,就把陳明富“押”去讀書了。

陳明富初中畢業後,在新寨小學任教。

彭永富是片區小學負責人,特意去關心陳明富怎樣上課的。在一片山林邊,他看到的是陳明富腰挎開山刀的形象:

——明富放學了嗎?

——沒有,我不敢進教室呢。

——怕什麼,把開山刀解下來,衣服扯一下,現在我就教你,你對着樹林喊:同學們,翻到第一課,聽我教,你們讀……

陳明富學了一遍。

彭永富笑了:就這樣子,什麼都有第一回,以後就自然了。

彭老師鼓勵着陳明富上了第一課。

這一鼓勵,就逼出了一個陳老師。

大溪公社地廣人稀,爲了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大溪公社黨委、管委會把全社分成幾個片區,其中一個片區以再豐爲中心向四周輻射,讓民師彭永富當片區負責人。

彭永富管轄的片區,除自己的的再豐民小外,還有5校7個人。

其名稱和負責人是:

新寨民小——陳明富(在陳明富帶職讀中師期間,新寨小學民辦教師由彭澤生擔任)

喇叭寨民小——彭地萬、張再富

邱窠土民小——楊正學

蘭溪小學——彭忠城、楊再明

力大小學——代正奎(公辦教師)

彭永富負責片區工作,非常負責,主要是根據當時的代課及任課老師水平不高,需要集中培訓,當時其它公立學校都沒有開展拼音訓練,但彭永富要求一定要開展拼音訓練。

拼音集訓班在力大開班一個月,使參加培訓的老師熟練掌握了聲母、韻母、單韻母、複合韻母等基本知識。很多受此次培訓的教師對彭老師舉辦此次培訓非常感激,因爲此舉促進了後來的教學工作,起的作用很大。當然陳明富也參加了培訓班。

後來,陳明富被推薦上了秀山中師,畢業後成了公辦教師,彭永富仍然是民辦教師,但他無怨無悔。

陳明富的兩個兒子(也是彭永富的學生)現在都已成爲公辦教師了,其兩個兒媳婦也是公辦教師了,一家有了5個教師。妻子吳顯菊也是彭老師的第一批學生,他還記得彭老師在其家教書時的爬到彭老師膝蓋上的情景。

吳顯菊家接大媳婦的時候,彭老師一家去祝賀。憶往事歷歷在目,陳明富一家對彭老師感激不盡,多虧了彭老師當初的鼓勵與教育,纔有了今天。

山鄉教研先驅

作爲片區全面工作負責人,彭永富舉辦拼音培訓嚐到了甜頭,便在此基礎上又搞起了聯校教研。

在第一次聯校教研期間,公辦教師代正奎也參加了進來。

在教研過中,彭永富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集思廣益,合理安排聽課、評課順序,所參加學校輪流上課評課多找優點,也實事求是地指出缺點。大家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和諧的教研之風,參與人員個個受益匪淺。

連拼音字母都不認識的楊再明虛心向彭永富學習,他在拼音班特別努力,其結果進步非常快,在教學過程中他講了《草原小姐妹》一課,大家認爲他把握中心,啓發學生學習龍梅、玉榮熱愛集體的精神講得好,結合當地實際舉了例子,所有聽課的老師對楊再明的進步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對幾個生字的發音和課文的結構的把握上提了一些意見。楊再明聽了非常感動,表示願意虛心接受,越發認識到聯校教研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彭澤生的公開課是上《亡羊補牢》一課,解題和寓意都講得好,但聯繫實際舉例不深入,大家啓發他舉了很多例子,使他茅塞頓開,使他在後來上課時注意結合實際,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彭地萬的公開課,彙集了他多年任教一年級的經驗,搞低年級組織教學別開生面,樂趣無窮;教拼音時對前鼻音和後鼻音的區分,他也想了到了許多妙法。

從彭地萬的公開課上,大家受到了多方面啓發,怎樣使學生感到學得有趣,成爲大家長期關注的問題。

數學方面,彭忠誠的公開課講了文字題和應用題的分析,特別是文字題題意分析的幾個步驟,使所有數學教師佩服之至。他的公開課表現出的成就,使彭永富深爲歎服,他認真吸取了彭忠誠的先進教法,爲日後教好初中數學積累了必要的實踐感知,當然,對於彭忠誠老師的某些不足之處,大家也作了深入的探討。

代正奎是聯校教研活動中唯一的公辦老師,他原來是教中學的,現在調任小學任教,許多地方都感到不適應,他自覺參加聯校教研,認真向大家學習,使他很快適應了小學教法。

1976年,彭永富被調到力大小學戴帽初中班任數學教師,雖然是代正奎、白天清先後任該校領導,但彭永富仍是聯校教研工作帶頭人。

在後期聯校教研工作中,彭永富原來教過的學生,現在的同行吳顯清、吳顯友都顯得很有鑽勁,吳顯友的語法教學獨具一格,好學易記,使大家在給學生教閱讀和寫作時有不少啓發,吳顯清的數學也教得很好,彭永富也注意向昔日的學生學習,沒有半點“師尊”的架子,爲後生晚輩作出了榜樣。

彭永富本人上的公開課是多級複式班教學,大家覺得上得很好,人人稱讚,因此推薦到公社給全公社的老師上了一堂多級複式班公開課,由於彭老師準備充分,水平較高,方法獨特,深受聽課老師的讚揚。

彭永富的多級複式班教學方法有兩大絕招,一是小先生法(即從高年級選出尖子生,教其方法讓其上低年級課),二是交叉法(新舊課交叉)。

聯校教研不但使參加的全體教師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進一步增強了老師與老師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友誼。每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六校都在一起聯誼,大家進行各種球類比賽,還開展文藝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