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愛國的散文

關於愛國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關於愛國的散文1

時間的螻蟻默不作聲,沿着年輪的軌跡不停地攀爬,串起每一個悽楚而惆悵的日子,焦灼地渴盼着時光能夠倒流,讓我穿越時光的隧道與先賢們相見。此時頓然感悟:是誰說:“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是誰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散文吧原創

關於愛國的散文

夜闌人靜,我知道只有緣着歷史的繩索,穿越時空,讓生命在歲月輪迴中流傳千年,就能尋到那些文化大家,就能識得他們心中亙古不變的選擇——愛國情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不知曾經的汩羅江畔是否霧靄瀰漫,就像他心頭籠罩的愁緒無法舒展。他佇立江岸哭泣爲誰?狂歌爲誰?披髮流放又爲誰?他把熾熱的愛國心融入詩篇。他選擇了用忠心扶起將倒的王旗,他選擇了用千張白紙,寫滿爲國爲民的志願。他報國無門,於是他偕同對楚國的滿腔忠貞、《離騷》的絕唱、上下求索的腳印捲入到那滾滾而逝的汩羅江水中去。直到今天,他激情揮灑的文字依然擲地有聲,他拳拳的愛國之情依然叩擊人們的心靈。他就是屈原。

篝火繁星,映射出他們光芒的人生。

歲月無痕,彈指一揮間。

在這穿越時空而永恆不變的選擇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闌人靜,蒼穹深處,亦有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讓人繼承。

這份選擇亙古不變。

關於愛國的散文2

這是個老掉牙的話題。每年到這個時候,都要用吃糉子,貼符,系信物繩來弘揚一下傳統意識,增加一下愛國熱情。這個民族情結,已經牢牢刻在人們的心理,幾千年長盛不衰。這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裏,我感覺隨着文明和諧和人性閃亮的穩步推進,愛國情懷正濃濃升騰。它別於其他節日的根本,是在人們心中傳遞一種精神,展現一種靈魂!

在傳統意識裏,把端午節與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連結在一起。這是非常有趣和帶象徵意義的一件事。說明人們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保存的,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其實,在5月初5這個端午節,早在夏朝就開始興起,最早出現在吳月一帶,應該是作爲民族圖騰祭來活動的。在物質和精神相當匱乏的歲月,神話和心中的圖騰是精神寄託的希望所在。我們應該想象得出,人們從古到今,一直在驅邪避惡,祈求平安吉祥!這說明,人們的心靈一直渴望一種正義的力量來指引!

我們不妨再回過頭來看看,人民爲什麼把屈原當作是愛國主義的化身?他的事蹟可以說家喻戶曉,千古詠唱。可他有三個願望與生命聯結,似乎是解讀他心靈的樂章。他學識淵博,初輔佐楚,做過左徒,三閭大夫。1是主張彰明法度,用韓非子的學說治國安邦,強國富民。因爲在戰國百家爭鳴的大討論中,他已經領悟到,誰有法制意識誰就會雄居天下;2是舉賢授能。他在紛亂的動盪中,已經洞察到,人才在國家的振興中是多麼的重要;3是聯齊抗秦,這在當時是很有遠見的運籌,也是國家命運的關鍵決擇。這三個願望無疑是忠心愛國,國家之希望所在。這樣的愛國情懷給他帶來了什麼?

楚懷王只重視他的才華,並不在意他的思想。當時楚國上層分兩條路線:1是以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投降路線;1是以屈原等一些策士爲首的反投降路線。面對內憂外患的尖銳矛盾中,楚懷王選擇了前者,但又不能明目壯膽地公開。這樣一來,屈原的任何努力也是一種徒勞。但是,屈原總以爲懷王是一時糊塗,被小人利用,終有一天會醒悟的。然而,他的僥倖願望被一挫再挫。我們請看,他被第一次出使齊不久,秦惠文王就利用了懷王的昏庸無能,派張儀帶着厚禮到楚遊說,答應割地600裏作爲絕齊連秦的優惠條件。其結果是連一寸土地也沒有得到,也破壞了與齊國的友好關係。惱羞成怒的懷王,爲了保全自己,第2次派屈原出使齊國。我們可以想象出,屈原是多麼的氣憤,可是爲了國家,他忍辱負重又來到齊國,他的愛國舉止,另天下感動!

楚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土地肥沃,人傑地靈。可是懷王的左右忠誠太少了。就在屈原出使齊國期間,因爲懷王受辱一事,憤憤不平,終於迫使秦國把張儀交給楚國賠罪。張儀又慣用伎倆,買通寵妃鄭柚,靳尚等,懷王竟把張儀輕易放走。屈原從齊國趕回來聽說這件事,氣得扼腕跺腳。秦國一慣利用欺騙手段並沒有讓懷王驚醒。直到秦昭王執政假說把女兒許配給懷王兒子,讓懷王到武關赴約擄爲俘虜,三年後死於秦國的慘痛事實,才讓屈原徹底失望。我們可以想到,屈原是如何勸說,如何地孤立無援呀!頃襄王上臺,他聽信奸臣,把屈原流放。是的,他沒有顧及到自己的安危,多麼希望有一日能重新回到朝中爲國出力。當聽說秦國已入郢,頃襄王倉惶出逃。他已經絕望,眼望大好山河被強秦所佔,楚國人民將受奴役之苦,。他思緒萬端,奮筆疾書,寫下了最後的《哀郢》。《懷沙》等不朽詩篇後,於公元前278年農曆5月5日夜晚,投入汨羅江,結束了他偉大光輝的一生。

屈原他走了,帶着未了的心願,懷着屈辱和孤憤,乾乾淨淨把一腔熱血又還給了大地。我們在緬懷偉大英靈的同時,不能不想到,愛國是人人心中流淌的熱血,沒有明智的主導思想,國家失去民族之魂和崇高氣節,任何偉大意識也將付之東流!

關於愛國的散文3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些網文,裏面提到了中國的運動員在國外所取的成就,還有就是一些教練在國外所教的學生取得了成就,成爲奧運冠軍;這讓很多人都是難以接受的,也讓很多人感覺到很丟臉,還有很多人都是一概而論地大罵。我卻覺得事情不可能會是這樣簡單的。

當然,這裏面並不包括那些有很多的人自願成爲外國人的幫兇,而且是自願幫助外國人來擊敗中國的,這就另當別論了;還有,個別的乒乓球運動員、籃球運動員,本來是中國所培養的,卻投入日本人的懷抱,還要口吐狂言,還要感覺到幸福;當他們並沒有多少成就,被日本人毫不客氣地拋棄的時候,就又跑回國來想要撈金。這樣的人,是有的,而且是極端的不要臉的行爲,是應該受到別人的鄙視的行爲。但是,除了這些人,還有另外有些人的行爲,他們也是值得原諒的,因爲他們即使是想要愛國,也沒有機會表現。

我並沒有寫錯,就是他們並沒有機會表現出他們愛國的。即使是他們的成績再好,也未必會有機會表現的。這裏面有着很多的因素,我是不可能會知道的,也不可能無端的憑空猜測。可是,有些事實,卻不容抹殺的,就像是曾經的奧運舉重冠軍,是有中國被借走的,卻在國際奧運會上得到了冠軍,並且並不願意承認她們自己是中國人。這個時候,如果說就是她們的錯誤,未必就是正確的。用一句話,她們之所以能夠被借出去,就是因爲她們在隊伍裏面不受歡迎,用實際一點的話說,就是她們並沒有討得領導的歡心,所以,即使是她們這些人成績再好,也沒有上場的機會;沒有上場的機會,就等於是她們失去了表現的機會,也失去了她們表現“愛國”的機會。

儘管她們這些人不管有什麼樣的藉口,不願意承認她們自己就是中國人這一點是不對的,但是,中國的體育,是不是也應該值得反思?馬來西亞曾經得到了一個跳水冠軍,究其原因,是因爲他的教練是中國的,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教練。爲什麼這樣的教練沒有被國家所用?詢問的`結果是,不是這個教練不想爲國訓練優秀的跳水運動員;問題在於,他所訓練的運動員,沒有上場的機會;沒有上場的機會,是因爲他不善於鑽營一些關係。儘管說很隱晦,而且是還用了“鑽營”這樣的詞,可是,明眼人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這裏面的問題的。用明確一點的話說,並不是運動員有成績就可以上奧運會這樣的賽場的,而是要看他們會不會“鑽營”,會不會搞關係。

這時候,還要對這些人進行埋怨?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還有,很多的運動員在國外發展的很好,也有着自己獨到之處的。可是,當他們回到國內發展,爲什麼就沒有成績?而且,他們的表現就不再突出?這是國內的問題,還是國外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提起姚明,因爲姚明是中國具有很大影響的籃球運動員,卻被迫提前退役,這是一件體育的大事件。可是,姚明爲什麼會提前退役?因爲每一次國家號召,他都積極響應,從來就沒有因爲他自己的原因而大打折扣,最後的結果是,他的身體承受不住,不得不提前宣佈退役。美國的NBA賽事,是很緊張的,也很容易受到傷害的;在賽季完事之後,是應該受到休息的。可是,姚明卻不得不一次次披上了國家的戰袍,一次次展現自己的愛國機會。可是,那些沒有機會展現自己愛國機會的人應該怎麼辦?

所以,很多時候,對那些在國外效力的運動員,或者是教練員,是不可能會一概而論的,有時候並非是他們不愛國,而是沒有機會愛國。

關於愛國的散文4

看了央視記者採訪,什麼是愛國?被採訪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仁”者,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智”者,是指人人奉獻聰敏才智,遵紀守法,爲國出力。古代孔子就把“仁”作爲道德的最高境界;如今當權者把“智”作爲公民的行動準則。大力提倡和諧社會,實則是“仁”的變形;大力提倡科技興國,實現中國夢,實則是“智”的延伸。

要問當今社會,愛國是什麼?我認爲就是“仁”和“智”。

國家幹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與羣衆心連心,那就是愛國;農民耕好田,與鄰爲伴,與鄰爲善,實則就是愛國;工人做好本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與同事和諧相處,那就是愛國;教師教好書,育好人,師生和睦融洽,那就是愛國;學生認真讀書,學好文化,與老師、同學親愛團結,那就是愛國......因此,只要大家相互“仁愛”,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那就是真正的愛國。

遺憾的是,我們有的官員,口口聲聲喊着愛國,暗地裏卻中飽私囊,不利國,不利民,你說他愛國嗎?還有我們中間的,遊手好閒,坑蒙拐騙,殺人放火,幹盡壞事,口裏還罵罵咧咧“社會對他不公”,你們說這些人愛國嗎?還有“國慶節”,九寨溝遊客滯留,是不文明遊客肇事,讓他人憋屈,你說他們愛國嗎?環衛工人辛勤勞作,你不文明,亂扔果皮紙屑、菸蒂,你那是愛國嗎......如果人人都奉獻出自己的愛,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做好身邊每一件事,那纔是正真的愛國。

其實,愛國很簡單,就是做好自己身邊的事,利國,利民,利己。

愛國不是掛在口上,要靠我們大家行動,藉助“仁”和“智”,默默地在崗位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關於愛國的散文5

祖國,是生命的搖籃也是,我們的母親,它辛勤地哺育我們長大。我們的祖國有着5000年的歷史,我們要因爲我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歷史中,有着許多的英雄,因爲他們的犧牲,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汗水,他們的拼搏,纔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安全的生活。

中國人有着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優秀品質。雖然現在有許多人都沒有了這些優秀的品質,但是,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勇往直前,就一定會有人受到影響跟着一起,勇往直前,我相信,不久以後,中國將沒有人沒有這些優秀品質。中國人將會,團結,友愛,和平。

愛國精神,是每個中國人必不可少的東西,愛國精神,也是每個人從小就樹立了的。現在,有些人的愛國精神,卻變成了,看到別的國家有難就拍手叫好,嘲笑別的國家。。。。這樣是不對的,愛國精神是爲了改變國家,保護國家,愛護國家,而努力學習,爲國家,爲民族作出貢獻而存在的。

愛國,就要從小就樹立目標,爲了自己的未來,爲了國家,而努力學習,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要鍛鍊身體,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豐富的知識。

還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做個文明人。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的時候看到有一名中年婦女在車外要求司機開車門,但是由於馬上就是綠燈司機就沒有開門了,但那位中年婦女不但沒有走開反而還在車門外大罵司機。我覺得這種行爲有損了中國的形象,不是一箇中國人該有的樣子,中國人不應該這麼沒有素質。

因爲現在的成年人很多都沒有素質,而且不講衛生,所以,外國一些標語都是用中文寫的,如“不要隨地亂扔垃圾”……中國現在已經被外國貼上了“不問文明國家”“沒素質國家”……的標籤,我覺得作爲一箇中國人,必須要改變這種現狀。要人人都做到不亂扔垃圾,講文明,懂禮貌,這樣不久以後外國人便不會再講中國人沒素質了。(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