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那年我在上海的散文隨筆

那年我在上海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說不上是第幾次來上海了,而2011年9月25日,秋日裏一個平凡的日子,卻是中國二十世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文化先驅者魯迅誕辰130週年的日子。那年深秋,我在上海。伴着濃濃秋意,讓人不禁想起這位55歲就去世的偉人,想起他對中國文化所作的貢獻,尤其是他對封建思想、世俗風氣的鞭撻、批判,那種集悲慣與諷刺於一體的文學筆法,那種匕首和投槍式的雜文風格,那種獎掖文學青年的音容笑貌……帶着秋日裏的思念,都歷歷在眼前浮現。

那年我在上海的散文隨筆

記得我們這些在上世紀70年代接受中等教育的人,每年的語文課本里都少不了魯迅的作品,從先初易懂的《故鄉》《孔乙己》《一件小事》到後來比較深奧的《爲了忘卻的紀念》《阿O正傳》《“友邦驚詫”論》等,教導着我們怎樣做文,怎樣做人……

那時,每當讀到《藤野先生》一文中:那日本上野“緋紅的輕雲”般的櫻花下,“成羣結隊的‘清國留學生’有的將解散的辯子盤在頭頂,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時,自己也總是把頭晃了又晃,脖子扭了又扭,一片笑聲中,大家對魯迅先生那辛辣的諷刺、入木三分的刻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及記憶……現在,每當我看到“孔乙已”三個字時,腦海裏馬上會浮現一個“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那樣一箇舊中國窮困潦倒最後被吞齧的舊知識分子形象。

也許由於當時自己也是個青年的緣故吧,我不僅熱愛先生那犀利的、使人耳目一新的文字,不僅難忘語文老師在講解先生作品時那繪聲繪色的神態,更重要的、更使我爲之感奮的是先生對青年一代的那種慈母般的愛。那未名社的春花,女師大的學潮,泱泱社的新蕾,對木刻青年的扶植,對文學青年的引導……啊,先生對青年的誠愛,對青年甘願作出自我犧牲的高尚品格,曾使多少青年感動得潛然淚下……正如他的好友許壽裳先生所說:“他的愛護膏年,獎掖青年,並不僅對個人,而是爲了整個民族,因爲一切希望不能不寄託在青年。”

魯迅先生生命中最後的十年是在上海度過的。1992年初秋,我第一次去上海,手持上海市地圖找到了魯迅公園。公園幽靜、蔥綠,也許是下午時分,很少有人遊玩。曲徑通幽,沿着低矮的樹牆圍成的小路,我來到了魯迅端坐在藤椅上的銅像前,看着先生、看着先生的墓冢,我默默地佇立着……雖然我不是那個時代的'青年,但先生的作品和思想已深深地影響了我,不盡的崇敬溢於言表……2010年春,我又來到上海,再次去了魯迅公園,公園旁邊已是虹橋體育館,輕軌從高空經過,公園已是完全開放的了。正是春暖花開時節,春光明媚,遊人如織。我沿着我最初的印象去尋覓先生的墓地,可怎麼也找不到了。小路沒了,樹牆沒了,我問旁邊的一位老者,老者指給我一條大路,順着大路我再次來到魯迅墓前……墓前的路邊有幾位電動三輪車師傅在那兒悠閒地用上海話聊着天,車上擺着一束束鮮花,兩元一束,我買了一束……當我手持鮮花凝視周圍的一切的時候,感覺變化真大……高樓、喧囂、商業、人流……我輕輕地將花放在先生的墓前,低頭無語……就在我離開時,來了幾隊少先隊員,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在墓前敬禮、宣誓、獻花……

隨後,我又徑直來到設在公園內的魯迅紀念館,在配有現代立體音像效果的展廳感受先生的精魂,聆聽先生的教誨,感覺先生就在昨天……

先生懇切地鼓勵青年們要敢闖敢幹,敢於開拓一條前人未走過的自己的路。他說:“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多少年來,一代代有爲青年正是遵循了先生的話,改造自己,勉勵自己,毅然奮進。聯想許多有志者執着地追求着生命的真諦,而不管面前覆蓋着荊棘和荒草。正是爲此,許多青年用自己的拙手拿起了筆,一邊讀着先生的著作,一邊開始練習起寫作來,希望能從那只有荊棘的地方,領略到一點春色……

現在回想起來,一切真的像時空隧道,魯迅的時代離我們已經遠去,似乎魯迅的精神、魯迅的容貌也離我們遠去……曾有一段時間,流傳着“四多四少”這樣的話:知道周迅的多了,知道魯迅的少了;知道愛情的多了,知道艾青的少了;知道比爾的多了,知道保爾的少了;知道馬克的多了,知道馬克·吐溫的少了。我在想,傳統在離我們遠去,我們是否需要傳承精華?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包括魯迅精神,它是我們民族的脊樑,我們民族的精髓,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

是啊,我心中的魯迅……先生曾熱情地讚美青年“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於前驅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於摧殘者的憎的豐碑。”此次再到上海,我再次站在魯迅墓前,回憶往昔,我感到慚愧,但也感到振奮。先生的話猶如一股強大的磁力,吸引着廣大青年,朝着那極光明的去處,奮鬥不息;朝着那極崇高的境界,登攀不止。雖然時光荏苒,歲月流逝,但先生留下的豐富的精神遺產,是不會過時的,尤其是先生那種憂國憂民的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永遠都爲後人所稱頌。

作者:叢一(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