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旮旯哈散文

旮旯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不久前,去那日鬆蒙古部落遊玩,吃烤全羊的時候,同伴從羊腿上扭下來的帶着筋頭兒的羊拐兒(俗稱旮旯哈),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來小時候chua旮旯哈(chua三聲)的情形,那是過去我們東北孩子非常迷戀的“滿族”遺留下來的有趣兒遊戲。大冬天的時候,外面寒冷,若能在暖熱的炕上玩,真的很開心。

旮旯哈散文

羊旮旯哈是最小巧的旮旯哈,能夠擁有四隻,那是可以做爲在夥伴兒們中間炫耀的資本的。當然,沒有羊旮旯哈,若有扭歪而大笨的豬旮旯哈,雖然,站不穩坐不直的,但也能對付玩,總比沒有強百套。新旮旯哈一般顏色白而在不平處會有筋兒,玩久了,才能掉。隨着時間的延長,會變得越來越黃亮光滑。當然,如果染了五彩顏色的就例外了。

旮旯哈有兩隻就能玩了,但一般的.都是玩四隻的,而且,玩的人中女孩子居多。一旦費盡周折地攢夠了數,再用碎布或舊襪樁什麼的縫一個裝了糧食的口袋即可,當然,六面體的不同花色的布口袋才最漂亮,應屬於當時的一件藝術品。

旮旯哈的四個面都有名稱:凸起的那個大面叫肚兒,凹陷的那一個大面叫坑兒,略平的側面叫輪兒,凹陷的側面叫之兒(名字的來歷也許是有些像漢字之的形狀吧?)。

玩的時候,最好兩個人玩,當然一個人或多個人也能玩出不同的樂趣兒來。

玩的方法一般是:將四隻旮旯哈抓在手裏,像洗牌一樣洗幾次,然後嘩啦一下潑到炕上,然後,看準姿態一樣的,向上扔出口袋的手迅速地抓在手中且接住落下來的口袋。對方在監督着,抓對了抓全了旮旯哈又沒掉了口袋,就是贏了,當然加分。否則,就輸了,得讓給對家如法炮製。這一關勝了,再將洗過牌潑出四隻旮旯哈,分別在邊扔口袋接口袋中間扳成四種不同的狀態,如果碰巧潑出了這個狀態或差一、二隻,就簡單多了。全是一樣的,則需要扳動三隻才行。這一關明顯難於前一關。下一關則是:扳之兒、扳輪兒、扳坑兒、扳肚兒,就是將不是所說狀態的旮旯哈分別扳成那樣的。

這種遊戲,看似簡單,也只爲打發無聊,但實際上,卻是鍛鍊玩的人好幾方面的能力,比如,扔布口袋時,需要弄清楚高度是多少,估算出下落的時間,才能在它落到炕上之前和手抓想要抓的旮旯哈時間差的準確度和速度。這是需要眼力動作思維密切配合才能行的。經常玩這個遊戲,即便起初笨拙的孩子,也會逐漸熟練和自如起來的。所以說,這個chua旮旯哈的遊戲,根本不是像別人說的落後的遊戲,而是一種益智和鍛鍊身體的活動。

我小時候,由於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不可能給我買羊殺羊取其旮旯哈。天生愛chua旮旯哈的我,爲了達到目的,只能用點比如送小玩意兒等小伎倆將有旮旯哈的夥伴兒請到自己家裏一起玩兒。儘管我到現在也沒有一幅自己的旮旯哈,但是我還是練到了很爐火純青的地步。我的腦袋瓜沒變成榆木疙瘩,真得感謝chua旮旯哈。

如今,可能是玩具太豐富多樣了,就連黑龍江農村也不見哪家孩子玩chua旮旯哈了。

我在想,如果不是滿族民俗博物館裏還保存着它們,也許,再也見不到那些越chua越光潤的旮旯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