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平民一生散文

平民一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如果你在路邊兒見到一個賣菜的農民,那個人可能是我;如果你見到一個趕着馬車的車老闆,那個人可能是我。然而,這一切全因爲一篇小說《菜農的兒子》的誕生,改寫了。

平民一生散文

文學給予我的太多太多,文學改變了我的命運。儘管現在許多人叫我作家,如果算是個作家的話,也只是個末流作家。我沒去賣菜,沒去趕車,穿上西服繫上領帶裝作很有層次,其實本質上還是個農民,只是缺少了許多農民身上那些可貴的東西。有時,成熟要靠着失去真誠做代價的。

我對文學的酷愛,是從拉着風匣就着竈坑裏的火光讀完第一本書開始的。我敬仰作家。人就是這樣,敬仰什麼人就想做什麼樣的人。

咱不談在發表第一篇作品前,走過多少多少彎路,沒意思。其實理論上我就懂得: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卻偏不去寫發生在身邊兒的事。正如我在理論上懂得怎樣游泳,知道手怎樣劃,腳怎樣蹬,可到了水裏就得沉底兒。好在懂得利用理論時,寫出了第一篇小說《菜農的兒子》,說是寫自己,還不如說是寫那一代人,多少有些理想化。

那一年我19歲。

記得我第一次走進編輯部,穿一身露棉花的棉衣棉褲,腰裏系一根麻繩,像是從威虎山上下來的。不是有意這樣去做,貧窮讓人沒有尊嚴可講。現在想起來,我敬佩自己當時的純真和勇氣。如果是現在,還是那副樣子,我是說什麼也不會走進編輯部的……我不知是該爲自己的想法悲哀還是鼓掌。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就是當時做副刊編輯的李風清老師,心疼的是他過早的離開了我們。風清老師的一杯熱茶直暖我到今天。他在給我的.來信中寫到:果子成熟了,自然有人去採摘。讓我受用一生。後來才知道,風清老師也是來自農村,他是把我當作他的鄉親對待的呀。

當那篇差不多佔到副刊一版的小說《菜農的兒子》發表時,我才懂得了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快樂,什麼是幸福。當時沒有人能分擔我的那份快樂;要是現在,腳氣好了都有朋友把我拉進飯店整一頓,慶賀一下。那天,我還在砂場挖砂子,我從生產隊隊部拿回那張報紙,沒敢看,怕自己承受不了那份“打擊”,而是把那張報紙放進懷裏。當我一個人躲進砂坑時,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天,我一杴砂子沒挖,卻是我收穫的日子。

在文學上,我很宿命。我信奉平凹先生說過的話:這些作品都已經存在於世界上,我只不過是複述了一遍而已。因爲有了第一篇小說的誕生,纔有了我的短篇小說集《陰陽先生》,也纔有了報告文學集《收穫的時候》,也纔有了長篇小說《兩半屯》的完成。

平民的我,如果沒有奇蹟出現,我將平民一生。我實在是幹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假如真有一天我成爲“曹雪芹”,還是一介平民。平民真好,一生中沒有大的落差。平民真好,許多寂寞的日子有文學陪伴。我常常這樣安慰自己,當別人退休回家時,回頭一瞅空空蕩蕩;而我回頭一瞅,留下了幾本書,那是滴血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