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兒時的端午的散文

兒時的端午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流年似水,時光清淺。歲月輪迴,又是一年端午至。夏日的暖風輕輕拂過,陣陣糉香瀰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瀰漫在鄉村的田間小路……濃濃的糉香勾起了我無盡的回憶。

兒時的端午的散文

小時候,常常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小孩子們三五個一約,不顧長輩們平日的叮囑,懷着忐不安忑的心情,偷偷地向家鄉的石羊河奔去。那時,石羊河的水清澈如鏡,在夕陽的餘輝下,閃爍着迷人的白光,像是在專等着這些小調皮。石羊河的兩旁,垂柳依依,如織的柳枝倒映在河面上,如詩如畫的景緻美不勝收。小孩們一到,像是早就分了工似的,大一點的、靈活一點的便爬上樹折枝,其餘的孩子們便在樹下撿拾、整理樹枝。太陽落山前,孩子們帶着編織好的草帽,揹着捆好的柳枝,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喜悅無比言說。回家後,長輩們笑呵呵的,早已忘記先前對孩子的嘮叨,和孩子們一同把那細細的、柔柔的柳枝插在各自的家門上。

早在端午之前,家家戶戶已準備好了大米、紅棗、清油、白糖等。在那個年月,農村裏家家戶戶的生活都比較拮据,像這些準備過端午節的食料多半都是從那些走村串戶的商販手中用小麥換來的。等到端午的前一天,每家每戶,忙忙碌碌地準備食物過節,我家更是如此。母親把淘洗的大米、紅棗放在那種平時烙鍋盔的扁而平的熬鍋子裏,灑上適量的白糖,添上水,剛好淹住大米,放在慢火上去蒸。然後,再平時早就備好乾樹枝、玉米芯等乾柴燒的'燒竈上放上鐵鍋,添上足量的清油,開始炸油餅。炸油餅可是要技術的呢!油餅炸好後,米糕也蒸好了。待油餅不燙手時,母親便把米糕夾在油餅中,香噴噴、甜蜜蜜的油餅子卷糕便做好了。

端午那天,清晨早早起來,母親把平日裏閒暇時搓好的五彩花繩和做好的香荷包拿出來。在孩子們的手腕、脖子上拴上五彩花繩,給兩個妹妹戴上漂亮的荷包。那時,拴五彩花繩、戴荷包,我們小孩子們只圖個快樂、高興,不懂其中的意思。後來,慢慢地大了點,才懂得拴五彩花繩、戴荷包,不僅是一種裝飾,也有更深遠的意思,這是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將來有一個好的生活。這是母親的一種寄託,一種希望,一種期待!多年後,我們兄妹三人,的確都未辜負母親的心願,都走了教育之路。

兒時家鄉的端午節,習俗多着呢。大人小孩歡歡喜喜地走親串友,禮物僅僅是幾卷油餅子卷糕。過節時,男人們猜拳行令,喝着雄黃酒,據說這雄黃酒是有故事的呢!女人們把平時從貨郎擔那兒換來的精品放在針線籮裏,坐在樹陰下,邊聊天,邊做針線活……

楊柳青青,糉香濃濃。時隔多年,網絡鋪天蓋地席捲而來,越來越忙碌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爲端午喝彩,爲端午祝福!但留在我心靈深處的,兒時的端午情懷,是任何一種方式也代替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