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故事-饅頭

散文故事-饅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天上一陣黑古冬,好似白麪往下扔;

散文故事-饅頭

倒比餌自來的衝,柳絮花飛一般同;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墳頭到比饅頭大,井是個大窟窿。

首先聲明,詩不是作者原創,是抄襲劉寶瑞先生的單口相聲中的一段定場詩。這回作者要跟朋友們聊一種食品,想來想去還真就劉寶瑞先生的這首詩來的直白——饅頭,也就拿它作爲一個開頭吧。

說起饅頭,現在恐怕是個中國人就對它再熟悉不過了,誰家過日子不得吃幾個,早已經是“臭了街的熟臉了”。然而要提起饅頭的前世今生那可要跌破人的眼鏡了,就這小小的饅頭竟然來頭頗大,它可是跟我們中國歷史中第一完人諸葛亮密不可分的,換句話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饅頭,再親密一點,諸葛亮可就是饅頭它爹媽呀!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裏說到諸葛亮在收拾了刺兒頭孟獲之後,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做了人家七次俘虜的刺兒頭孟獲終於服軟,帶領大小洞主酋長前來相送。前軍走到瀘水時,忽然陰雲密佈,狂風亂作。軍隊無法渡河,只得返回報告諸葛亮。諸葛亮於是就問孟獲是咋回事兒。孟獲打仗雖然是笨了點,但是對於自家的歷史和故事還算是一個專家,孟獲說,以前國中因爲有猖神作亂,用四十九顆人頭再加上黑牛和白羊來祭祀,自然就風平浪靜了,而且更能保證連年豐收。每次讀書到這裏,我就會懷疑羅貫中與吳承恩兩人關係甚好。這哪裏是瀘水,明明是通天河嘛,什麼猖神怪力,分明就是南海觀世音蓮花池裏的那條小金魚。都得吃人後才保得一方太平,所不同的是,猖神要吃49個人頭,還有牛肉羊肉,小金魚只要吃兩個就行了。現在看來小金魚還是蠻不貪心的,也就是這個不貪心救了他一命。試想如果這傢伙也要吃49個人才罷休的話,那猴子爲了湊夠這49個人頭數肯定四處找人幫忙,而猴子的朋友也可以看出來都什麼角兒,每一個都不好惹。最終的局面就是49個揍1個,那非得把他摁在地上,把魚鱗給他一片片的揭下來不可。

扯的有點遠了,咱們還回到諸葛亮和孟獲這邊來,諸葛亮在聽了孟獲一席話後,正色而言到:吾今事已平定,安可枉殺一人。於是就親自到瀘水邊查看,只見陰風陣陣,波濤洶涌。人見了人驚,馬見了馬怕。諸葛亮就找來一個土人詢問情況,土人說,自從丞相率兵過後,夜夜都能聽見水邊有鬼在哭泣哀嚎,從黃昏一直到天亮。這些陰風波濤就是這些鬼在向丞相伸冤啊。諸葛亮到底是傑出的政治家,把所有的罪責都攬到自己身上,決定晚上親自來祭奠這水裏的`冤魂,無論是朝廷軍士還是當地部落的土人一律都平等的享受大漢丞相的祭祀和祈福。祭祀的事情是定下來了,可是這49個人頭去哪弄呢,總不至於現殺吧。於是一番冥思苦想之後如此如此的交代火頭軍殺牛宰馬,用麪粉和麪做成人頭狀,裏面包上牛肉和羊肉,於當夜在瀘水邊上開壇祭祀,並命令董闕朗誦祭文,這才平息了事態,大軍得以順利渡河。而這種祭祀用品就被稱爲了“饅頭”。看到了吧,饅頭是出身多麼高貴的東西,中國古代以太牢爲祭祀最高,而太牢也不過是牛羊豬,而小小的饅頭竟然包括牛羊人,而且還是49個人。怎麼樣?不簡單吧!

諸葛亮作爲饅頭的父母親讓饅頭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並且逐漸被北方小麥產區所接受,然而真正讓它出名的反而不是諸葛亮,而是當年清河縣的那個人稱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家大少爺武大郎和孟州十字坡風情萬種的黑店老闆娘母夜叉孫二孃。關於武大郎的問題作者在《讀水滸》系列中做了一些交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武松出場》和《武松復仇》兩篇文章。這裏要說的是當初武大郎嘴裏整天吆喝着的炊餅,其實就是實心的饅頭,而不是現在的什麼油酥燒餅。前幾年在邯鄲大街上看到有人裝扮着武大郎的模樣挑着一擔子燒餅招搖過市,並且大喊着“炊餅咧”,我想此人一定是沒讀過三國和水滸的,於是也就放棄了對他的說服教育。而後來去蘇州遊玩,在拙政園附近又看到了有人裝扮着武大郎在賣燒餅,而招牌竟然還是武大郎炊餅,於是作者就對店家善意的提醒了一句:炊餅就是饅頭!既然炊餅是饅頭,那饅頭又是什麼呢?武松在鬥殺西門慶後,被判孟州服刑,路上路過一家酒店,有名的大樹十字坡。十字坡爲什麼有名呢?有的是什麼名呢?這全是因爲一個夜叉一般的風流俏娘子孫二孃,說起水滸,你可以不認識顧大嫂,也不可以不知道扈三娘,你也可以不需要知道宋江是最不被作者喜歡的人。但是你必須要知道孫二孃,因爲這個風流俏佳人是個開黑店的,而且不是一般的黑,是個人肉鋪子!話說這天孫二孃在大樹底下乘涼,遠遠望見三個人迤邐而來,由於長時間的宰人剁肉,孫二孃已經出現了幻覺,在她的眼睛裏這哪裏是走來是三個人嗎,分明就是三頭牛,而且是隻等卸下四足的“活死牛”。然而這次孫二孃着了道了,她遇到了一個心細如髮的狠角色武松,武松一看孫二孃的眼神就知道了大概,於是在客店打尖吃飯時調戲孫二孃說:“大樹十字坡,客人哪敢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現在看到了吧。按照我們現代人的思想,饅頭是實心的,哪裏會有餡嘛,於是我們就給那種帶餡的饅頭取了一個新名字——包子!

現在好了,饅頭是饅頭,包子是包子,武大郎的後繼者接着賣饅頭,孫二孃的晚輩們繼續賣包子了。然而饅頭畢竟是成本小利潤大,所以武大郎的後繼者們就逐漸的把事業做大了,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了把饅頭鋪子開到了紫禁城,這個事情就要追溯到解放前了,話說解放前98年的咸豐元年,順天府出了一個小老百姓王庫兒,這個王庫兒就是當年武大郎的傳人,賣饅頭的。也該合着這小子出事,他竟然在做買賣的時候撿到一塊腰牌,王庫兒是個文盲,不知道腰牌寫的什麼東西,但是這個小老百姓人很老實,憑着他多年的生活經驗,他斷定這是大內的東西,如果交到宮裏,說不定還能得到一些獎賞。

於是有一天,他抽空到了宮門前,哆哆嗦嗦的把腰牌掏出來遞給守門的哨兵,出乎意料的是,門衛竟然對他放行了,這下子可把王庫兒給驚蒙了,好傢伙,小老百姓家的一輩子也別想進皇宮溜達啊,沒想到今天突然心願達成了。懵懵懂懂的他就這樣跨過門檻,進了紫禁城!當然他也知道這是犯王法要殺頭的。可是金碧光輝,富麗堂皇的的紫禁城對他誘惑力實在太大了,終於幾個月後按耐不住好奇心的王庫兒又哆哆嗦嗦的掏出腰牌遛了一圈皇宮。

這樣一來二去王庫兒的膽兒也肥了,也成了紫禁城的熟臉了,最要命的人是,竟然與一批皇宮裏的執事管家和太監宮女混熟了,這也算是個人生奇遇吧,終於有一天,這位小老百姓王庫兒挑着一擔子饅頭在皇宮找個旮旯地兒,擺起了小攤!價格也比外面高出了10倍!沒想到還真有人來買了,王庫兒就依靠着這個小買賣過上了優哉遊哉的日子。中國有句古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王庫兒有了這麼一個好生意,當然也不會忘記他的家人親人,然後一天在跟他已經過繼出去的哥哥張貴林吃飯聊天時,因爲酒後沒個把門的,就把自己的營生給說漏嘴了,惹的張貴林心裏癢癢的也想分一杯羹,這王庫兒倒也爽快,趁着酒勁把腰牌給了大哥,於是大哥也……後面的就不說了。(看吧,作者就說酒不是個好東西,喝醉酒了啥都不想了)

大哥進紫禁城幹買賣了,王庫兒也沒閒着,因爲長時間在紫禁城做買賣,大概除了咸豐老佛爺和他的一衆妃嬪,其餘都熟了的原因,幾經倒騰的王庫兒竟然混進了御膳房當上了廚師。兄弟倆就這樣優哉遊哉的過上了宮廷編外公務員的生活,直到咸豐三年那個丟了御膳房丟了腰牌的採購員袁士棟認出了自己的腰牌……

爲啥我就不能撿一個這樣的腰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