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與兒子欣賞音樂的差異散文欣賞

我與兒子欣賞音樂的差異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六十年代生人,雙休日網上聽歌。全部是耳熟能詳、津津樂道、輕吟重唱、百聽不厭的經典老歌。不用挨個打挑兒,直接“全選連播”。

我與兒子欣賞音樂的差異散文欣賞

所選歌曲從五十年代廣爲傳唱的《山楂樹》、《三套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前蘇聯歌曲,到六、七十年代的《花兒爲什麼這樣紅》、《蘆笙戀》等電影歌曲和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等名曲選段,到八十年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鄉戀》等大陸所謂“首批”流行歌曲以及影響了一代大陸的《童年》、《外婆的澎湖灣》等臺灣校園歌曲和作爲“靡靡之音”的《何日君再來》、《夜來香》等港臺歌曲,到九十年代的《少年壯志不言愁》、《嫂子頌》等電視劇主題歌或插曲。

但很多時候我更喜歡聽或悠揚或激昂或低迴或深沉的薩克斯曲,例如《魂斷藍橋》、《泰坦尼克》、《櫻桃樹下》、《回家》等等。

正得意間,兒子從其房間出來說您能不能換一些好聽的歌曲。其態度既有惱火的成份,又有慨嘆之激動。我說對不起,這是我的所愛。你要不願意聽就聽你願意聽的,咱們各聽個的,互不干擾就結了嗎!

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往往是我對兒子有意見。說句真心話,他聽的音樂或歌曲除了古典音樂和世界名曲之外,大多數我是不喜歡的。比如傑克遜、周杰倫、F4之類。但是,我並不排斥風格各異的新歌新曲,只是不喜歡罷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年輕時也曾彈着吉他滿大街的吼叫過諸如崔健的《一無所有》,想必當時我的長輩們也是看不慣,想不通的。

對兒子所言,既有不滿又生感慨。靜下心來之後,就想到了“代溝”這個話題。

關於“代溝“,社會學家是如此定義的:年齡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觸的事物、人物各異,故此思想方法和行爲也有差別。如果這種差別不加以改善而讓它擴大,兩代人之間便會形成一堵無形的牆,誤會便容易產生。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世代隔閡”,現代語言即所謂“代溝”。

“代溝”一詞從英文generation gap直譯過來,由於譯法貼切而新穎,加上易於記憶,所以馬上成了常用語。查閱資料得知,generation是一個總稱語,指同一代的人。它所指的一“代”,大約是二十五到三十年之間,但沒有定限,很可能年紀相差十年的人便會被認爲是屬於另一代的。至於gap一詞的原義,則是缺口、裂縫或鴻溝,抽象一點的意思是指個性、意見等方面的歧異。

“代溝”,顧名思義,就是血脈相連的`代際之間橫亙着巨大的差距。社會變遷的快速,使社會的傳承出現了心理上的斷裂。分處在“代溝”兩側的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等都出現了變化。“代溝”問題越來越顯着,越來越嚴重了。因此社會有識之士提出,要消減成年人與青少年之間的代溝,其實並非難事,只要“讀的書報,看的電影與電視節目,參加的活動”便可以了。也就是說,作爲長輩需要換位思考。

以音樂爲例,青少年喜愛的歌曲,上了年紀的人不愛聽,也不會唱。歌曲是變了,從內容到音調節拍都變了。然而,無論哪一代,都曾經那樣熱衷於自己同輩人共同喜愛的歌曲。那些反映時代生活的,在同輩人中間熟悉的、形成共鳴的歌曲,成爲時代的記憶和自己的生命軌跡。這一點,老中青沒有什麼不同。無論哪個年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時尚或時髦,都有人引領潮流,都有人擔心自己與衆不同,擔心自己落伍。追趕時代潮流的人,並非特立獨行者,恰恰是他趕他那一代人的時髦,如同你趕你這一代人的時髦。

魯迅先生曾說,“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一昧蠻管,就大礙孩子的發展。”

有人說,“代溝”是時間的痕跡,是變革的腳步。出現“代溝”是自然的,沒有“代溝”反倒不正常了。人們習慣於用社會價值觀、生活方式的變化會引起代際差異來解釋“代溝”的存在,但是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代溝”並不是不可跨越的鴻溝。

“代溝”往往是心理認識的偏差導致的。人們選擇信息角度的不同,決定了有人着眼於變化和差異,有人着眼於不變和相似。所以人們不能接受上代或下代與自己這一代人的差異,往往與知性的選擇性有關。要承認“代溝”的客觀存在,要保持平和而積極向上的態度,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跨越“代溝”。

早在幾十年前梁實秋先生在其《雅舍小品》之《代溝》中就給當代人提過醒:“其實‘養兒防老’、‘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的觀念,現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堅持。羽毛既豐,各奔前程,上下兩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關係,可疏可密,歲時存問,相待以禮,豈不甚妙?誰也無需劍拔弩張,放任自己,而諉過於代溝。溝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溝需要溝通,不能像希臘神話中的亞力山大以利劍砍難解之繩結那樣容易的一刀兩斷,因爲人終歸是人。”

“代溝”,說到底是價值觀的不同,不可強求完全填平,那不現實也是強人所難。不要企圖去說服或強迫對方接受你的觀點,那已被證實是無效的。然而“代溝”卻是可以跨越的。關鍵在於瞭解對方的心理需求,與對方進行平等的交流對話,互相尊重對方的價值觀,多與對方進行角色互換,求同存異。

年齡不同引發的心理差異,就像中年人愛聽劉歡的歌不僅僅是抱有懷舊的心理,年輕人愛聽周杰倫的歌也不是簡單追求時尚的心理,各取所需而已。你能說哪種更好聽?哪個更有市場嗎?

用一句最通俗也最流行的話來說,就是要象對朋友一樣對待子女,則一切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