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探究3篇

散文探究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散文探究篇一:2.4散文探究

散文探究3篇

第四節探究類考題破解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海光

薛爾康

①我們決定夜行到海邊去玩,並在那裏觀看日出,這意味着必須在黑夜穿過約莫三十多公里的鹽鹼荒灘。大灘荒無人煙,也沒有路,至少沒有通向大海的路——在本地莊戶人家的心中,大海彷彿不存在似的。他們從來不到海邊去,也從來聽不見他們談論海。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帶着迷濛的光暈,預示着風雨即將降臨。這才更有刺激呢。落寞在閉塞的鄉間,我們快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②我們先沿着牛車道走。所謂牛車道,只是牛車的木輪碾出的兩道深深的車轍,是夏天鄉親們進灘放牛留下的痕跡。眼下到了秋天,車轍里長滿了歪歪斜斜的鹽蒿子。車轍終於在放牧者遺棄的窩棚前消失了。回首朝夜深處一望,還能瞥見村莊裏稀疏的燈火,路在鹽蒿叢中延伸,在佈滿蘆葦的水灘邊迂迴。走了好久好久,按時間計算,該已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我們還未擺脫背後那更爲稀疏的燈火。

③天穹被翻騰起起伏的陰雲擠滿了,那些無法容身的雲塊從穹頂倒懸下來。月亮早已消逝不見,連遠方的最後一點兒燈火也熄滅了,黑暗的世界沒有一丁點兒光亮。失落了任何辨識大海方向的標記,我們的腳步越來越躊躇,擔心到天亮時發覺自己原來是在村莊的周圍轉悠。大灘上沒有獸類,也不聞蟲鳴,但陰森森的鹽蒿叢中似乎暗藏着更爲兇惡吞噬人類的怪物,四周沉寂得令人心驚肉跳。

④我們從死寂中預感到不祥的徵兆。果然,一陣淒厲的吼聲從大灘深處襲來,一路的鹽蒿和蘆葦匍匐喧響。起風了。狂風越逼越近,揪着頭髮把我們撕扭了一會兒,又呼旋着遠去。

⑤“我們受到好奇心的懲罰。”有人說。

⑥“我害怕,從未感到自己是這樣膽怯。”又有人說。

⑦“你們看,那是什麼了?”我叫喊道。

⑧在黑夜的盡頭,在天與地的交接處,出現了幾道慘淡的白光。白光像火焰那般蔓延舞蹈,又像波濤那般忽隱忽現,它來得神祕,叫人幾疑是幻覺。

⑨這是海光。

⑩大海昭示着它的存在,大海在向我們召喚呢。

頃刻間,大海重新爲我們帶來了它的活力,我們呵呵地歡呼起來。歡呼聲使大灘震盪起來,大灘原來這麼空虛,只有我們是實在的、活生生的。

勇氣和活力同時在周身膨脹起來,我們頂着風朝海光跋涉。狂暴的風席捲而來的時候,

我們不得不弓起身或側着身走,甚至倒退着行走。不管怎麼走,走出多大一步,我們畢竟是在縮短與大海的距離了。老天像有意要考驗我們的意志似的,下雨了,雨點零零落落,但很大,擊在臉上產生鈍痛。老天爺並不明智。這會兒即便下鐵,我們也只能前進。我們無處躲藏,只有向前向前,脖子裏直冒汗氣,壓根兒不知道什麼是疲憊。值得安慰的是,我們腳下從此不再有猶豫,無路的大灘有了一條直插大海的路。我們在縮短與大海的距離。

海光在天邊閃耀,恍若兒時愛看的映在水光壁上的反光。夜海怎麼會產生這種奇妙的自然現象?這是謎,是大千世界無數的奧祕之一。就連此時離大海多遠也是謎,似乎很近,似乎又很遙遠。我們還是確定離海尚遠,因爲跋涉了許久,感覺不到海光的逼近。

彷彿被海風吹滅似的,海光時而消失,每當爲此憂慮的時候,它總又忠誠地重現在前方。我們泰然了,不擔心失去它,我們腳下的路在倔強地延伸??

終於,在一次消失之後,海光不再出現。我們茫然四顧,不僅哀傷失去了一位引導者,還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我們失去了一切?

這時淒厲的風聲中夾雜着異樣的聲響。凝神聆聽,這是一種有節律的低沉而雄渾的聲響。是海濤。不錯,是拍岸的海濤!

海濤奔跑着前來迎迓我們了,想不到大海這麼快這麼輕易地出現在面前,我們也情不自禁地向着大海奔跑。

我們筋疲力盡跑到海邊礁石上坐下,等待日出。大海在黑暗中洶涌,波濤黑魆魆的,只偶爾泛出些微的亮光。那神祕的海光是怎麼出現在天際的呢?它的出現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呢?我在等待中沉思,連日出也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1.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文結構嚴謹,前有伏筆,如“預示着風雨即將降臨”;後有照應,如“起風了”、“狂風越逼越近”、“下雨了”等。

B.本文寫觀日出要從黑暗中徒步穿過三十多公里的鹽鹼荒灘,從而說明了實現目標就

必須藉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燈光”等),否則就到不了目的地。

C.作者筆下勾勒的一幅夜行圖,是用眼觀察、用腳尋路、用心思索的現實過程。

D.“車轍的消失”,“燈火的熄滅”,“狂風的逼近”,讓夜行者退縮和恐懼;而“海

光”的時隱時現,則使夜行者感到前路的茫然。

E.文章寫得波瀾起伏,柳暗花明。而等待日出時的沉思,就更耐人尋味,發人深省。解析B項“就必須藉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燈光’等”概括不全,還應有“要有堅強的意志,歷經磨難挫折”。D項“退縮”有誤,文中無此信息;“茫然”有誤,海光出現的時候,給人以希望。

答案BD

2.文章第⑨段“這是海光”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點題。本文的重點就是圍繞“海光”而層層推進的。

②承上啓下。由上文在艱難的夜行中,失落了任何辨識大海的標記,讓我們備感躊躇、預感不祥和恐懼,過渡到下文寫大海重新爲我們帶來了魅力,給我們增添了勇氣和活力,讓我們面對目標而不知疲倦地前進。

3.文章去看日出,可結尾處卻說“連日出也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這是爲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經歷了看海途中的艱難跋涉,最後靠海光的指引纔到達海邊,由此而產生了新的感悟,認識到找出神祕的海光對人生的啓迪答案,要比單純的觀看日出更有人生意義。

【目標對應題】

4.通讀全文,探究本文爲我們揭示了哪些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人們的奮鬥總是有目標的,只要堅定不移,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到來。

②走向目標的旅程是遙遠而又曲折的,既要滿懷希望,又要有堅強的意志,從這個意義上說,實現目標的過程比最終的目標更有意義。

③理想和現實的統一纔是真正的成功,而現實又常常在變化,所以,免不了有挫折。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我的母親河

趙麗宏

人們聚集在江河畔,靠水爲生,以水爲路。水的流淌,猶如生命繁衍和律動。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間的哀樂疾苦。江河猶如母親,哺養了城市。

上海有兩條母親河,一條是黃浦江,一條是蘇州河。黃浦江雄渾寬闊,穿過城市,流向長江,匯入海洋,這是上海的象徵。而蘇州河,雖是黃浦江的一條支流,但她和上海的關係卻似乎更爲密切。她曲折蜿蜒地流過來,流過月光鋪地的沉睡原野,流過炊煙繚繞的寧靜鄉村,流過兵荒馬亂,流過饑饉貧困,流過晚霞和晨霧,流過漁燈和螢火,從荒涼緩緩流向繁華,從遠古悠悠流到今天??

一百多年前,人們就在蘇州河畔聚集、居住、謀生,大大小小的工廠作坊,猶如蘑菇,在河畔爭先恐後滋生。蘇州河就像流動的乳汁,滋潤着兩岸的市民。在我童年的記憶中,蘇州河是一條變幻不定的河。她清澈時,河水黃中泛青,看得見河裏的水草,數得清浪中的遊

魚。江南的柔美,江北的曠達,都在她沉着的濤聲裏交匯融和。這樣的蘇州河,猶如一匹綠色錦緞,飄拂纏繞着城市的胸脯。

我無法忘記蘇州河給我的童年帶來的快樂,我曾在蘇州河裏游泳,站在高高的橋頭跳水,跳出了我的膽大無畏;投入無聲的急流中游泳,游出了我的自信沉着。我還記得河上的檣桅和槳櫓,船孃搖櫓的姿態儀態萬方,把艱辛的生計,美化成舞蹈和歌。我還記得離我家不遠的蘇州河橋頭的“天后宮”,一扇圓形的門洞裏,隱藏着神祕,隱藏着往日的刀光劍影。據說那裏曾是“小刀會”的指揮部,草莽英雄的故事,淹沒了妖魔鬼怪的傳說。我還記得河邊的堆貨場,那是孩子們的迷宮和堡壘,熱鬧緊張的“官兵捉強盜”,將歷史風雲濃縮成了孩子的漫畫。

少年時,我常常在蘇州河畔散步。我曾經幻想自己變成了那些曾在這裏名揚天下的海派畫家,任伯年、虛谷、吳昌碩,和他們一樣,踩着青草覆蓋的小路,在鳥語花香中尋覓詩情畫意,用流動的河水洗筆,蘸漣漣清波研墨,繪樹繪花,繪自由自在的魚鳥;畫山畫河,畫依山傍水的人物??然而幻想過去,眼簾中的現實,卻是濁流洶涌,河上傳來小火輪的喧譁,還有瀰漫在空氣裏的腥濁??

終於有了像童年時一樣親近蘇州河的機會。前不久,上海舉辦了一個謳歌母親河的詩會,請我當評委。組織詩會的朋友說,請你從近處看看今天的蘇州河吧。昔日雜亂的堆貨場,成了一個現代化的遊船碼頭。踏着木質的階梯登上快艇,河上的風景撲面而來。先看水,水是黃色的,黃中泛綠,有透明度。遠處水面忽然濺起小小的浪花,浪花中銀光一閃,竟然是魚!沒有看清楚是什麼魚,但卻是活蹦亂跳的水中精靈。童年在河裏游泳的景象,突然又浮現在眼前,40多年前,我在蘇州河裏游泳,常有小魚撞擊我的身體。現在,這些水中精靈又回來了。河道曲曲折折在鬧市中蜿蜒穿行,兩岸的風光,也使我驚奇。花圃和樹林,爲蘇州河鑲上了綠色花邊。河畔那些不知何時造起來的樓房,高高低低,在綠蔭中爭奇鬥豔,它們成了上海人嚮往的住宅區,因爲,有一條古老而年輕的河從它們中間靜靜流過。

生活中有一條江河多好,沒有江河,土地就會變成沙漠。江河裏有清澈的流水多好,江河污染了,生活也會變得渾濁。蘇州河,我親愛的母親河,我爲她正在恢復青春的容顏而欣慰。一條污濁的河流重新恢復清澈,是一個夢想、一個童話,然而這卻是發生在我故鄉之城的真實故事。一個能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時代,是令人神往的時代。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散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A.本文寫的是“我的母親河”——蘇州河,而作者卻在第二段的開頭說“上海有兩條

母親河,一條是黃浦江,一條是蘇州河”,並且進一步說黃浦江“是上海的象徵”,這顯得有點喧賓奪主了。

B.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從貧窮到繁華的過程,爲像“我”這樣的上海普通百姓帶來了許

多成長的樂趣,提供了許多生活的便利,所以作者說和黃浦江相比,蘇州河與上海的關係似乎更爲密切。

C.作者少年時期常常在蘇州河畔漫步,曾幻想自己能像吳昌碩等海派畫家一樣,在蘇

州河畔尋覓詩情畫意,縱情描繪蘇州河的美景,這詩意地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河的喜愛和讚美。

D.本文主要從“我”的視角和“我”的經歷來寫蘇州河,寫了蘇州河在“我”生命的

不同階段呈現的不同面貌,並拿蘇州河的今昔進行對比,主要抒發了“我”對蘇州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

E.現在的蘇州河,不僅有着現代化的碼頭,而且河水也變得清澈了,兩岸栽花種樹,

生機盎然,樓房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這樣的變化讓作者感到既驚奇又欣喜。

解析A項這樣同提二者,單表其一,既顯得自然全面,又做了很好的引渡,突出了寫作的重點——蘇州河,而非“喧賓奪主”。D項“拿蘇州河的今昔進行對比,主要抒發了我對蘇州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錯誤,文中雖有對蘇州河遭污染的遺憾,但這不是作者的主要感情。

答案AD

2.文章第六段突出描寫了一個什麼細節?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六段突出描寫了魚兒跳躍的細節。這樣寫,說明這裏的水已經泛綠透明,側面表現了治污的成果,表達了作者此時極爲欣喜的心情。

3.本文主要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這兩方面內容之間構成了怎樣的關係?這樣寫有什麼

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蘇州河被污染的情景,一是治理後蘇州河的景象。這兩方面內容構成了對比。這樣寫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使主題更加深刻。

【目標對應題】

4.文章結尾寫道:“一個能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時代,是令人神往的時代。”請結合文章內

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啓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句話是說新時代把人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這裏說的人們的夢想就是把環境治

散文探究篇二:高考語文—散文閱讀之探究文本意蘊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之探究文本意蘊

探究就是圍繞一定的問題情境,提出假設,分析研究,有所發現、創新的學習方式。

1.探究類試題的特點

(1)宏觀層面設題,微觀層面作答。

從文本宏觀層面設計探究類題目,爲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利於實現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探究類題目客觀上要求從文本微觀層面作答,要求我們立足文本,吃透文本,從文本中找尋證明自己觀點與看法的材料和依據。

(2)緊扣文本特點設題,吃透文本寫作技巧作答。

關注不同類型文本的寫作特點,由形式層面切入文本內容層面,深刻挖掘文本的內蘊,是探究類題目設計的一個顯著特點。

(3)多角度評議中設題,立足文本原點作答。

如新課程標準考綱高考調研題中文學類文本閱讀《狼情》設置的探究類題目:“有人認爲,這篇文章用有情有義的狼,對比無情無義的人,深刻。但也有人質疑,讚美狼何必作踐人,人捕殺狼無情,狼捕殺羊就有情?還有人質疑,文章開頭結尾都說到自然生態,生態平衡是情感問題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顯然,該題圍繞着文本主旨“狼情”列出了三種不同的解讀觀點,以引發我們對文本意蘊的深層次探究。我們作答時,應依據自己對文本主旨的分析、歸納,對每一種解讀觀點提出或“肯定”或“否定”或“修正”的意見,並作相應的分析。

2.探究類試題的規範答案——小論文的構思與設計

組織探究類試題規範答案的關鍵是依據題目的意圖,構思、設計、創作出一篇“小論文”。“小論文”的構思思路:提出觀點論據採集精要分析

其中“論據採集”中的“論據”應該主要來自文本中與探究類試題相關的內容;進行精要分析時,應該將探究類試題的要求、文本主旨與意圖、自我對多元解讀的評判等連綴起來,形成言之有據、言之成理的小文章。

答題策略:

一、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作品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發掘的技巧和思路

1.緊扣文本,尊重文本

探究是立足於文本的探究,所以在探究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文本。具體而言,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文本原作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讀文本時,不能斷章取義,必須依據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別是關鍵內容。

第二,尊重客觀現實和普遍的認知規律。文本往往是現實生活的濃縮,它表現的也往往是普遍的認知規律。第三,尊重作者意圖和藝術表現的實效。作者創作文本常常把自己的意圖表現得比較隱蔽。閱讀文本要注意挖掘這樣的意圖,在此基礎上方能進行一些延伸拓展的探究。

2.順藤摸瓜,由外到內

含蓄是文學作品的一個普遍特性。爲了表達情感,作者往往藉助一些意象進行描述。答這樣的探究題要能透過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這些意象就是解開作者“心思”的鑰匙。我們要善於順着重要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蘊涵的心理的“瓜”。

一般來說,對一個文本我們可以對它進行字面上的解讀,這是淺層面的。如果聯繫自己的'個人生活經歷和體驗進行解讀,往往可以獲得一些具有個性化的理解,相對來說,這就深了一層。

另外,我們還可以聯繫文本產生的時代,對文本進行解讀考查,看它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可以聯繫現實的生活實際,對文本進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可以把文本里

呈現出來的人或事抽象化、符號化,這樣就可能獲得具有更普遍的適用的一般性意義。

3.深入慎出,融入自我

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結合文本的觀點、依據等可以進行適當的個人解讀。這是從文本中得出的個人的理解,但也不能隨心所欲,任意發揮。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見解必須要有時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確立了自己的觀點後,再運用自己的知識積澱進行論證便可以了。解答時,要特別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謹慎地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對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探討的解答技巧

1.整體感知文本信息,從解讀文章主旨中探討作者的創作意圖

通讀全文,依據文本或顯或隱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過渡句、含有作者感情傾向的語句、暗示社會環境的語句等,來解讀作品的主題,從而去探討作者的創作意圖。

2.從作者的經歷、所處的時代、作品的影響等方面探討創作意圖

先從文本中搜尋暗示作者生平經歷的語句,再關注文後註釋(若有註釋)。同時,還要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來輔助自己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經歷、時代背景等都是探討創作意圖需要考慮的。

三、對作品的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解答技巧

1.總覽全文,整體把握

在閱讀文學類文本時,我們要善於抓住關鍵語句,理清全文脈絡,明白文本所表達的主題,從而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這是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前提。

2.選準角度,以小見大

在切合題目要求的前提下,選準切入點尤爲重要。例如,就一篇作品的藝術特色進行有創意的解讀,可以賞析語言特色,分析文章的煉字、選句、修辭格運用、語言風格等方面的技巧;可以賞析結構方面的特色,分析文章開頭、結尾、過渡、照應、層次段落、伏筆鋪墊等方面的匠心;可以賞析表現技法,體會象徵、對比、烘托、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等手法的作用。好的切入點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3.緊扣文本,創新有度

“緊扣文本”是指根據不同文本,進行不同的創意解讀。如散文要重點思考其思想內容、意境、選材、組材、語言、線索設置等特點。

“創新有度”一是指創意解讀不能脫離文本,二是指考生在創意解讀時,不能根據個人的主觀喜好而作隨意的褒貶評價,要做到解讀既有個性,又符合文學創作的根本規律和人文準則。

4.結構完整,力求簡明

要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地提出論點,也就是提出你對該文的總體評價。然後就原作內容進行復述、介紹、引用,做到結構清晰、精巧、完整。

另外還要做到語言精練、簡明、嚴謹,不刻意地追求語言的華麗美、雕琢美,而是力求做到語言表述的簡潔美、流暢美和規範美。

【答題步驟】

第一步: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或反對什麼一定要旗幟鮮明,不能模棱兩可。第二步:分層論述自己的觀點。具體可嘗試按“分論點+文章材料+分析評價”的步驟進行。

第三步:總結自己的觀點。語言要簡潔,要與第一步圓合。

【想一想】散文的探究題要有自己的評價和分析。那麼,探究時如何發表自己的評價呢?

【拓展延伸】

如何分析、評價散文探究題

1.評價要緊扣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和情感,筆墨集中,主旨明確。如果有問到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一般情況下應同意作者的看法,不要偏激,不要唱反調,不要“劍走偏鋒”。

2.評價要結合所舉的例子。舉例是爲評價服務的,把例子與原文作者的觀點以及自己的評價聯繫起來,用這個例子說明自己有着與原文作者相類似的體驗,因此贊同原文作者的觀點。

3.評價要有自己的看法。當試題問到“你的評價”“你的理解”“對你的啓發”等等時,需要闡發屬於自己的看法,不能僅僅是抄襲拼湊原文的語句。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聯繫例子闡發與原文作者相類似的體驗,或者是指出原文觀點的意義(好處)所在,或者是分析原文的觀點包含了哪幾個方面並對此表示肯定,等等。

探究題不是隨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解答探究題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善於選擇審視角度

對一篇散文,可以從社會、政治、教育、個體等角度來發掘其深層意蘊,這就需要學會根據文本本身的內容多方位地聯想,選擇那些與文本關係較緊密的方面,作爲考查視點。

2.答案簡明而規範

在組織語言作答時應考慮到答案的規範性,一般宜用“總-分-總”式回答,或分條作答。要注意敘(對文章內容的複述或引用)、析(對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點等進行揭示)、評(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三個方面的有機結合。

散文探究篇三:現代散文研究綜述

1.現代散文研究

(1)有關現代散文內容的選擇:劉佔泉的《散文閱讀教學路徑新探》(語文教學通訊,2010,3/B)一文中將散文閱讀教學的內容確定爲三個主要的方面:“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針對《濟南的冬天》一文,提出在教學的內容方面的具體化的建議,從在提取和標示相關語句中梳理文章脈絡,到結合相關語句探究描述特色解讀作者情感,再到學會採用批註,寫感言的相關方式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在美讀中學會由最簡單的感受體會逐漸走向了鑑賞。朱瑩蓓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現當代散文閱讀有效教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0)一文中,則認爲高中現當代散文的教學內容可以從分析課程的目標與內容、研究教材的教學價值和了解學生的學情與需求三個大的方面去進行確定。在文中作者主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在對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確定依據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結合現當代散文的顯著特點以及它的審美屬性對高中現代散文教學內容作進一步確定與總結。在散文閱讀教學的內容方面,可供參考的文獻還有:吳敏《散文閱讀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語文學刊,2007,11),夏朝暉《淺談高中散文閱讀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師通訊,2014,01)還有吳忌的《散文的閱讀深度——略談高中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語文學習,2012,07)等等。

通過對以上文章觀點的梳理研究分析和總結,我們可以瞭解到對現代散文教學的內容的確定是一個非常複雜並且困難的問題,至今仍困擾着衆多專家和學者。其中的原因不乏《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內容標準”的缺失,對語文應該教什麼沒有清晰的表達,大多數的教材都把確定合宜的教學內容這個難題留給了一線語文教師。雖然當下散文在我們的教材中佔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由於大多數一線語文教師缺乏散文類的系統知識,缺乏對於散文的相關教學規律的研究,所以與散文在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相比,當下散文教學現狀着實令人擔憂。

(2)有關現代散文有效性的研究:馮義瓏在其《散文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語文教學通訊,2013,12/B)一文中說到散文教學在長期以來沒有突出散文本身的特色,沒有真正引領學生領會文本意蘊等“失效”問題。提出對散文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主要有以“情思”做支點、要守住“散文”本體教學、要以真摯的情感作爲方向等。朱瑩蓓在其碩士論文《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現當代散文閱讀有效教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0,10)中將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從教學內容的角度進行切入,也就是根據散文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的不同,去探討有代表性的、能體現某些類型特徵的相應的教學方法,有在逐層深入中體味作者豐富的思想和情感,也有從逆向推進中去賞析文章的精彩的語言表現形式。其他相關論文:如馮春秀在《如何提高初中現代散文教學的有效性》(廣西教育,2012,03),特別提出以加強朗讀與感悟、尊重學生主觀感受等策略來提高初中現代散文教學的有效性。艾文慧在其論文《中學散文教學策略研究》(延安大學,2013,

6)中提出中學散文教學宏觀及微觀層面的可行性的策略,如誦讀吟詠、將審美教育引入散文教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創設開放性的閱讀教學壞境、提高教師理論素養等。林朝霞在《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初探》(語文教育,2013)一文中提出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優化應注重課堂師生互動,作爲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去適時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文學作品中滲透的思想內涵,在情感體驗中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同時促進學生髮展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

由此可以看出,長期以來,散文教學有效性的探討力求從散文這類文章的獨特性入手,探索具有普遍性的教學方法,以期對教學實踐有所幫助。但此問題研究也不乏傾向於另外一個極端,即研究範圍較大,有效性策略的探索過於泛化而空洞、模糊、零碎。因此,對於散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探討仍然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3)有關現代抒情散文教學方法的研究:李紅斌的文章《讓抒情散文的閱讀與琅琅書聲同行》(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中提到“抒情散文整體感悟五讀法”,強調整體感悟,提倡以朗讀爲主線,做到精講細讀,以讀代講,以讀促悟,在趣味中找到樂讀,進而愛讀到會讀。張雪梅碩士論文《高中現當代抒情散文教學研究》(河北師範大學,2012)從初高中散文對比角度切入高中散文閱讀教學研究。曾雪蓮的碩士論文《高中散文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研究》(喀什師範學院,2013)從情感教育的角度切入散文教學。李瑞玲碩士論文《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體驗教學研究》(山東師範大學,2014)從散文閱讀審美體驗的角度闡述散文閱讀。仇恆榜在其碩士論文《高中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0,10)中提出散文教學應主要從三個方面去把握:一是把握文本,利用散文中的形和神的特有的關係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結構,進而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文本;二是領悟情感,啓發引導學生從文本的寫景和狀物、抒情和議論中去探究作者的情感滲透;三是體味語言,引導學生在品味優美詩意的語言的同時去積累和總結,並且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在實踐當中讓自己的語言運用更靈活,更有語文味。與此類論文相似的還有吳海豔的《高中散文教學現狀及教學對策》(內蒙古師範大學,2011,05),林笑《淺談高中現當代散文閱讀教學》(現代語文,2014,01)等。

由此看出,現代抒情散文閱讀的教學,在方法選擇上往往面臨與其他文體閱讀教學相似的困境,即在多元闡釋與刻板印象中尋求出路。立足於散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徵,研究者提出的具體教學方法主要有:審美閱讀法、文本細讀、意象法、情境法、探究法、比較法等。

此外,還有有關散文閱讀的測評和導向方面的研究:範玲玲的《高中散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華東師範大學,2008,08)算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她提出散文閱讀的三個重點,即相應的知識儲備,認真的情感和態度以及認知過程。總體上來看,有關散文閱讀的測評與導向方面的探討並不是很多,僅限於宏觀層面,對於相關問題的提出多論述多定性分析而少調查研究。雖然提出的策略較爲多樣,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多數策略是泛化的、模糊的和零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