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人生就像搓麻散文

人生就像搓麻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人生就像一搓一麻

人生就像搓麻散文

師永平

雷曼兄弟公司的職員用紙箱搬着他們的雜物走出高大的寫字樓——這樣的照片讓人唏噓不已。曾經,他們是最讓人豔羨的一羣人,如今他們丟一了工作,更糟糕的是他們不太容易找到新的工作,因爲整個行業面臨危機,沒有倒掉的其他投行都在醞釀裁員,哪裏還有新的工作職位可提一供。

在美國,剛畢業的本科大學生如果能有幸被投行選中,無異於中了彩一票。投行提一供給他們的是分析員的職位,通常一個職位會從上百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中挑選,起薪是8~10萬美元——這個數字是普通大學畢業生起薪的4~5倍。如果再有一個MBA的名頭,很快就會成爲經理,年薪15~20萬美元。這樣一直幹下去,到40多歲,如果能混到董事總經理的職位,年薪將達到100萬美元。在這個行業流行的觀點是,拼命的工作等到40多歲的時候富足而退,去過第二個人生——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日子。

現任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李小加曾經談到他20年前第一次到華爾街工作時的經歷:老闆邀請他暑假來公司實習,臨走時輕描淡寫的說你的酬勞是1600美元。李小加理解的是兩個月暑假的報酬,心中暗喜,老闆補充說“這是一週的報酬”。

穿西裝,掙高薪,坐飛機滿天飛,住五星級酒店,吃喝全部報銷,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有比這更爽的工作嗎?一位在國際著名諮詢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幾年前有五位同事同時考取了MBA,去年畢業,其中的四位去了投行,只有一位回到了諮詢行業,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不過,現在那四位中的一位已經丟一了工作,剩下的三位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飯碗。

同樣的故事在幾年前曾經上演過一回。網絡燒錢最狠的2000年,我的不少同事都被高薪挖到了網絡公司,工資至少翻番。一個哥們兒上班第二個月就買了大房子,第三個月就失業了。他們能告訴你一個月可以給你多少錢,但不能保證你可以掙多長時間。

對於金融危機中失去工作的投行職員來說,如果是幹過幾年的中層到謀求上市或者有投資業務的企業謀個副總、總監什麼的職位還比較容易。苦的是剛入職不久的新人和年齡偏大的高管。對於缺乏職業積累的新人,到其他行業等於從頭幹起,薪酬待遇和職業成就感上的落差心理上一時間很難適應。而對於高管,根本找不到可以容身的企業和職位,不少人只能是提前退休去過第二個人生了。

考大學選擇專業,是最讓家長和學生頭疼的事。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選擇有可能決定一生命運專業的時候,和農民選選擇種什麼莊稼一樣的盲目,農民總是以今年什麼賣的好決定明年種哪種莊稼或經濟作物,但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因爲大家都採用同樣的預測方法,第二年大部分人的選擇肯定是錯誤的——因爲種的人多,價格一定跌下來。大部分人報考專業的時候,家長們也總是選擇目前掙錢多、社會地位高的專業,大學的專業也以這樣的邏輯來調整,等到畢業的時候才發現,這些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已經遠遠供大於求。

經濟社會的發展完全是“黑天鵝”主宰的世界,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完全可以摧毀我們多年建立起來的“天鵝都是白的”的基本判斷。而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每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都會嚴重的影響我們的職業選擇。

這麼一總結,連我自己也糊塗了,當初我們選擇或者被選擇學的這個專業到底是對還是錯?就算是現在丟一了工作的投行職員,雖然有的人會悔不當初,但你能確定過一兩年這個行當又吃香起來了嗎?

說來說去,按照專業的現實吃香程度來選擇專業基本上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如果我們以整個職業生涯來作爲評判依據的話,念大學的時候考到什麼專業是最佳選擇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僞命題。誰知道未來的發展會把你當初認爲的好專業推到什麼樣的境況中?誰又知道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裏你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就像我到現在也不能判定,當初花了四年的時間唸了一個自己不喜歡又很吃力的專業,而現在幹着和當初的專業毫無關聯的事情,這到底是不是算走了很大的彎路?

如果我們不能把整個人生當作一道方程式來解答,或者當作一筆生意來清晰地計算出它的投入和利潤,那麼在專業或是職業的選擇上是否可以保持更輕鬆的心態,能夠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選擇自己最喜歡和最勝任的專業或者職業,並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不斷地調整目標和心態,享受做自己喜歡工作的過程,並坦然地接受最後的結果。當然,現實的利益是永遠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只是因素之一。

除了專業和職業本身的經濟回報和社會地位,最終決定你職業成就的是另外一些因素,你是否喜歡、是否適合、是否努力——還有,就是機遇。人生的好玩之處就在這裏,像一搓一麻,你的牌技只是你和牌的要素之一,很重要,但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