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欣賞:撫今追昔話郵政

散文欣賞:撫今追昔話郵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散文欣賞:撫今追昔話郵政

幾天前,有機會去了一次郵局。走進綠門,那似曾相識卻又頗多新穎的營業大廳不禁使我雙眼一亮。不待駐足,便有營業員微笑相迎、主動詢問,爲原本暖意融融的大廳又增添了一分溫馨。環顧四周,除界限分明的業務辦理區外,牆上公示着各項業務辦理的指示標牌,最引人注目的是二十幾項代售代繳業務;還有那一張張諸如“看電影找郵政”、“188元樂遊東三省”等色彩斑斕的招貼畫和招商廣告,着實讓我眼花繚亂。

散文欣賞:撫今追昔話郵政

大約一個月前,偶然的機會,省郵政公司劉宏偉老師送了我一份20XX年10月9日出版的第45屆世界郵政日特刊,意在向我推薦幾位省內作家寫郵政的文章。回來後因工作繁冗竟沒能及時拜讀,若不是這次去郵局,若不是這次郵局給我的全新感受,或許真的就與這份不比尋常的郵政日特刊擦肩而過。回到家中,我急不可耐地翻出了那份報紙。

其實,在普通百姓腦子裏,對於“郵政”大多還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系統的概念,早年那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郵政業務,又多是通過郵局這一基層行業觸角來實施的。因此,在老百姓眼裏,郵局就是“郵政”的代名詞,是形象化、具體化的郵政,說“郵局”似乎比說“郵政”更熟悉、更接地氣。

這樣說來,我便有話語權了。這郵局,若在早年可以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來形容。那綠色的郵局、綠色的郵差、綠色的自行車、綠色的郵筒,不啻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綠色守護神和伴侶;那郵信、匯款、發電報、寄包裹、打長途電話、訂閱報紙雜誌,已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曾幾何時,郵局原本最繁忙的業務如信函投遞、長途電話、電報發送等這些通訊不發達時期的產物,隨着先進通訊設備的普及和現代化通訊網絡的完善,漸行漸衰,有些甚至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郵局也似乎被人們疏遠了、淡忘了、不待見了;曾幾何時,風行一時的各式各樣、不同檔次、不同面值、輔以抽獎優惠的賀年卡也因種種原因成了過眼的煙雲;隨着市場經濟的進程,包裹郵寄業務也受到了新興物流載體和機構的衝擊,面臨“僧多粥少”的窘境。偶爾去一次郵局,往往都會有一種花落人去、荒蕪冷清的感覺,或許昔日那忙忙碌碌的場面、昔日那曾經的輝煌再也見不到了。這飽經滄桑、一路風雨走過來的“老朋友”還真的讓人捏了一把汗。

毋庸置疑,和我同樣心存擔憂的絕不是少數人,而是像我一樣伴着郵局長大,在內心深處至今還保留着那點點陳年情結的一個社會羣體。然而今天,對郵政少有了解、又捨棄不下那點情結的我,卻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嬗變的郵局,這字裏行間處處釋放着改革與創新理念和蓬勃發展活力的特刊,似汩汩流淌的清澈小溪,徹底洗刷了我多年積累、碎片式的有關郵政的那些陳舊印象。

撫今追昔,真的是感慨萬千,我發自內心地折服和敬畏眼前這些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置死地而後生的郵政人,折服他們敢爲人先、堅韌不拔的改革創新膽魄,敬畏他們拼搏進取、永不停歇的創業精神。讀着讀着,冥冥中我竟也不由自主地融入那幾萬郵政大軍中,投身於改革創新大潮,到中流擊水,去九天攬月。心中不覺自嘲,這讀報還讀出了一身的主人公精神。感染之餘,欣喜之餘,我想到應該儘自己綿薄之力,爲“郵政”力所能及地做點什麼,讓更多憂患着“郵政”的人們,與郵政人同行,共同歡樂着“郵政”的歡樂。或許百姓們很少知道,郵政是個行業,是和教育、文化、衛生、環保一樣關乎國計民生的社會服務行業。

省郵政公司總經理谷德凱在《第45屆世界郵政日致辭》中有這樣一組關鍵詞:2.1萬名郵政職工、1857處郵政局所、1149處投遞網店、242條總長3.2萬公里的幹線郵路、905臺郵運車輛、處信報箱羣、爲全省4300萬人民羣衆提供郵政服務。其中,有近兩成的員工、超過50%的營業網點、超過80%的投遞網點服務於1600萬農民兄弟。這一組組數字無疑向社會昭示了一個事實:覆蓋全省城鄉的五級郵政網絡基本健全;用谷總的話說:20XX年以來,全省郵政行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通過建設城市便民服務站,建設農村村郵站、三農服務站等方式,延伸郵政觸角,着力解決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使曾經萎靡的郵政業走出谷底、再度崛起呢?翻開這份郵政報:“遼寧——在轉型中求發展”,一行醒目的大字標題赫然紙上。郵電人確立了這樣的指導思想:以轉型發展爲主題,以推進改革創新爲主線,以市場爲主導,以客戶需求爲中心,認真履行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義務,努力做到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提升業務發展活力。

這些乍看起來似乎都不是郵政的傳統業務,可郵政人摸着石頭過河了,他們得到了應該得到的回報。在轉型中,作爲支柱業務的代理儲蓄首當其衝。大連金州區站前支局不僅有了專門的VIP室和理財區,還新配了大堂主管和大堂經理,客戶一進網點,就會享受到春風拂面般熱情微笑的引導服務。海城市牌樓支局開展了走訪客戶的“村長工程”,在走千訪萬中和羣衆建立了魚水關係,支局開發代發工資客戶3000戶,每月代發工資額600萬元左右。全省代理保險業務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進展,20XX年半年的時間就超額完成了全年的計劃指標。一冊98元的《暢遊北方》旅遊套票明信片冊在手,足不出戶即可飽覽京、冀、遼、吉、黑五省共37個知名景區。主題郵局也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如錦州廉政主題郵局、瀋陽“九一八”主題郵局、盤錦紅海灘溼地主題郵局、遼陽曹雪芹主題郵局、阜新瑞應祥光主題郵局等,將郵政業務引入地域文化的活水,以全新的視覺、全新的形象、品牌的效應構成了遼寧郵政前沿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引領着全省郵政事業的百花竟放。效益好了,不忘惠民,省郵電總局還與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開展了“讀書節?圖書巡展”活動,自是兩個效益雙豐收。

改革是發展的唯一出路,改革既要付出代價,也要觸及靈魂。20XX年以來,省公司首先在財務管理方面進行了較大政策調整,建立了“以利益爲導向,有管有放、管放結合”的財務管理機制,每年根據前三年測評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覈,層層傳導壓力,各層面工作起來既有危機感又充滿希望,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爲提高企業資產收益,省郵政公司通過拍賣租賃權的方式引入競爭機制,僅年初首拍的4處房屋,其中三處續租房屋年租金同比增長了55%,把住了資產流失關口,提升了資產收益。發展是硬道理,公司注重郵政基礎設施建設,平均每年用於網點建設資金2.4億元,建成精品網點42處、標準網點105處。全省1355處開辦金融業務的網點都建成了電子信息發佈系統,配備液晶電視950臺、LED顯示屏622個,全部網點接入WIFI信號,服務功能日益完善。在發展中,他們不忘用人制度和機制上的改革,兩年中對全省14個市中的12個分公司進行了易地交流,先後派出36名市縣公司領導幹部赴江蘇、湖北對口掛職交流,拓寬了視野,找到了差距,提升了精氣神。

郵政要想放飛想象的翅膀,也“必須腳踩堅實的大地”,這大地就是人民羣衆。丹東市的華盛超市較早加盟了郵政便民服務站。加盟後,市分公司爲超市安裝了統一標牌、燈箱,改善了服務環境,成爲了深受周邊羣衆歡迎的便民服務站。目前,全省郵政已建成這樣的便民服務站6933個,其中農村就有5105個,集日常生活繳費、助農取款、代售客票機票、辦理車險、包裹自提等多元服務於一體,便民服務名副其實。開展代收代繳業務以來,已累計實現代收額近200億元,每天交易量達10萬筆。鐵嶺市分公司與農業主管部門聯合,組建了“郵農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了“郵政萬畝示範田建設”,構建了“合作社+示範田+郵政企業”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盤錦市分公司還採取“政府搭臺、郵政唱戲、商家冠名贊助、廣告搭載”的運作模式,開展文化下鄉惠民活動。海城市郵政局組織了“百場電影下鄉”活動,踐行羣衆路線,普及金融知識、樹立郵政品牌。20XX年開始,省郵政公司在全省開展了“愛心郵路”創建活動,共創建“愛心郵路”738條,與不同地區500多位需要幫助的困難羣衆建立了幫扶關係。

傳說中的鳳凰每五百年就要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涅槃”重生後,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郵政在產業轉型的脫胎換骨中獲得了重生,郵政在改革創新動力推動下得到了發展。在古德凱總經理致辭的結尾有這樣一句話:濤聲激越風催緊,潮起正是揚帆時。期待着郵政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中,揚帆遠航,鑄就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