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煨紅薯父愛深深的散文

煨紅薯父愛深深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紅薯,也叫蕃薯、甘薯、山芋、番芋、地瓜、白薯、金薯、甜薯等,是我們最常見的食物。它具有補脾、益胃、通便、益氣生津、潤肺滑腸等養生保健功效,因而成爲現在很多人推崇的明星養生食品。日常生活中,從不缺乏紅薯的身影。

煨紅薯父愛深深的散文

然而,經歷過六七十年代中國缺吃少穿時代的人們,對於紅薯都有一段深刻的記憶。我也不例外。

那時候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一年到頭,全家人幾乎就吃不上菜,缺鹽少醋也是常有的事。紅薯是我們家的主食。母親整天變換着花樣,用紅薯做出各種各樣的飯來填飽我們的肚子。記得她常常會蒸、煮、燜或者用紅薯面做成紅薯剁面、紅薯餄餎、蒸成紅薯面饃饃給我們吃。日子久了,天天吃紅薯我的胃反酸,而且也脹氣,很難受。

有一次,我突然很想吃烤紅薯。當時,母親正在做飯,父親在一旁幫母親拉風箱燒火。父親和善地說:“碳火比較硬,紅薯會烤焦的。”我不相信,就從旁邊放紅薯的竹籠裏拿出兩個,放在竈膛裏,一兩分鐘就翻一次。可是翻動再多都無濟於事,結果還是一半生一半熟。看着一邊黑乎乎一邊硬梆梆的紅薯,我想吃到美味可口的烤紅薯的希望破滅了。瞬間,我感到莫名的失落。不知不覺中,竟然眼角溼潤了。

“別失望,辦法總會有的。我給你想一種烤紅薯的方法,估計會比在竈火裏烤出來的好。”父親看着我失望而尷尬的表情安慰我說。

“還有什麼方法?”我不解地問到。

“等我嘗試好了再給你說。”父親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眯眯地告訴我。

北方的冬天很寒冷。大概從10月底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燒炕禦寒過冬。於是,父親就開始琢磨怎樣用燒炕後的熱灰將紅薯煨熟。起初,他用麥糠燒炕,半夜起來,火灰滅了,不夠熱。他再加麥糠,無奈徐徐冒出的`煙從土炕周圍的縫隙中彌散出來,把正在熟睡的我們全都嗆的咳嗽,而放在灰中間的紅薯還是熟不透。後來,父親就用麥糠點燃樹枝,然後把紅薯深埋於火焰底下的厚灰中,雞叫頭遍時再翻看。幾次三番,紅薯倒是熟了,但天亮起來趕我們到校帶去時卻也燒黑了皮,而且從外到裏燒黑了很厚一層。

父親不氣餒,還是不斷用心地做着各種各樣的嘗試。到最後,他終於找到了比較理想的煨紅薯的方法。天黑之前,他先從留在土炕口那裏掏出一大堆灰放在簸箕裏,然後用幹樹枝或棉花杆燒至無明火時,再將掏出來的灰覆蓋在明火上面,最後放進一堆紅薯。至深夜時,再將紅薯埋進深灰層裏繼續保持恆溫。就這樣,熱乎乎外皮微幹裏面軟、黃、甜、面的紅薯就煨好了。天矇矇亮,父親叫醒熟睡的我們。他幫着我們整理好衣服,帶好紅領巾,把書包一一遞到我們手裏。然後他用幹抹布細心地擦掉附着在紅薯表面上的灰塵,把一個一個煨好的紅薯親手遞到我們姊妹姐弟的手裏。父親每次都會打開大門,目送我們走到巷頭拐彎爲止。

捧着紅薯,雙手暖暖的。我每天早上都會走到學校後纔開始吃紅薯。首先,一點一點地撥開那薄薄的勁道的皮,看着那軟軟的黃橙橙的紅薯,感到它太誘人了,總不忍心下口。仔細看夠之後,才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品嚐那裏面似板栗一樣面面的甜甜的去了皮的紅薯。冰天雪地的冬天,熱乎乎的紅薯下肚後,我覺得全身漸漸暖和起來,甚至整個早上都不覺得那麼寒冷。父親每天晚上精心煨出來的紅薯,是那個貧窮年代裏我最喜歡吃的最可口的早餐!

紅薯伴隨着我度過了小學,初中,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它成了我們填飽肚子的餬口之物,尤其是父親最肯花時間和心思給我們在燒炕時煨出來的紅薯,成了我們當時的美味佳餚!

後來,我們的日子逐漸變好了。紅薯也退出了主食的地位而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可陪伴着我們一起度過艱難困苦日子的父親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思念父親之情愈深愈濃。每當我去市場買菜看到紅薯,或者看到路邊有人賣烤紅薯的時候,父親給我們煨紅薯的一幅幅難以忘卻的畫面,馬上就浮現在我的眼前。

父親的煨紅薯,連同捧在手裏的那種暖暖的感覺都變成美好而恆久的記憶,這種記憶溫暖了我的身,溫暖了我的心,也溫暖了我的人生!父愛之情,銘心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