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閱讀帶給我的力量的散文

閱讀帶給我的力量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我老家在深山老林,極爲偏遠,極爲閉塞,擡頭望望頭上的天空,被四周的青山裹得嚴嚴實實,怎麼看,都只有碗大塊天。我小時候,因爲身體殘疾,基本上沒有走出過大山,每次姐姐或弟弟跟着父母從外面回家,興高采烈地對我講外面的精彩世界,我就會產生不高興的情緒,有時甚至會傷心的哭泣。這時,爸爸或者媽媽就會悄悄地來到我的身邊,遞上一本小人書,我立即就會破涕爲笑。

閱讀帶給我的力量的散文

關於童年的回憶,我沒有多少難忘的記憶,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本本《紅樓夢》、《水滸傳》等等小人書陪我度過,在夕陽西落的屋檐下,在煤油燈的照亮下,都有我童真的笑聲。

後來上學了,閱讀更是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在小學的時候,小夥伴們不和我在一起玩耍,還不懂事的我,並不知道是殘疾的身體讓他們疏遠了我。上了初中後,我明白了事理,同學們用異樣的目光在我身上不停地打量,彷彿因爲我身患殘疾,就成了一個異類的人,他們越是疏遠我,我就會越顯得自卑。每次孤單無助的時候,我就會翻着一本本課外書籍,《中學生作文必讀》、《希望的田野上》等等成了我忠實的夥伴,它們不離不棄的陪伴着我,默默地聆聽我的心聲,給我無聲且有力的安慰。

2006年,我在縣殘聯的幫助下到市殘聯進行殘疾人技能培訓,在培訓期間,認識了當時市肢殘協會主席窗子老師,她親和、慈祥,臉上充滿自信,走路時特別有風度,要不是她親口告訴我,我絕對不相信她是一位雙小腿截肢的殘疾人。她是一所中學的物理老師,每當節假日,她都會抽時間組織殘疾朋友們舉行各類有意義的活動,還利用餘業的時間寫了一本散文集《來,推開窗子》。在拜讀《來,推開窗子》這本10萬多字的散文集時,整整花了3個月的時間才閱讀完,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她是怎樣戰勝殘疾走向精彩人生的,讓我明白了一個人只要心不殘疾、思想不殘疾,殘缺的身體是不能阻擋我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讓我明白了以前之所以過得不好,都是自卑迷亂了心志,是它讓我明白了自信的力量。

閱讀《來,推開窗子》後,我的心裏明朗了許多,不知不覺中,我慢慢對文學產生了興趣。自從開始寫作後,閱讀的書籍也是越來越多了,《平凡的世界》、《塵埃落定》等等這些名家的書經常去讀,《羊脂球》、《罪與惡》等等這些外國名著我偶爾也看看,《魯迅散文精選》、《朱自清散文》我更是愛不釋手,積累的知識多了,我寫出來的豆腐塊偶爾在地市報刊發表,讓我變得更加自信了。

因爲閱讀,以前在公共場所不敢說話的我,如今變得很開朗,就算是公開演講,我也會表達流暢,主題突出;因爲閱讀,我交了許多文友,有時在茶餘飯後,我們幾個人相約在一起,品茗吟詩,享受文學帶給精神的享受;因爲閱讀,讓我感受到世界的無限風光,帶我走遍世界上的每座山、每條河;因爲閱讀,給我的夢想畫上美麗的顏色。

閱讀,讓我變得自信,我能夠認識到我的價值,全部緣於閱讀。

閱讀喜愛的書籍,是一種幸福的享受,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最近一直在閱讀黎主席送給我的《中國最美散文》文集,書中寫景的、抒情的、敘事的等等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讓我飽餐了一頓文字的美妙,讓我吸吮了很多營養。再翻翻書桌上《小說月報》、《青年文摘》、《讀者》等等一本本文學書籍,讓我深深感覺到這個文化盛行的和平年代是多麼一件幸福的`事。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除了語文、數學兩本書外,很少有課外書籍閱讀,偶爾和夥伴們遇到一本課外書,大家都會你爭我搶地自己懷裏奪,那種渴望知識、文化,快20年過去了,至今回憶起來還記憶猶新。

讀小學3年級那年,我的同桌叫李芹,扎着兩條小辮,長得標緻乖巧,大家都叫她小芹,她的父母在她5歲時離婚了,她跟着脾氣並不好的父親生活在一起,經常受父親的吵打。雖然她的性格很內向,但在班上的學習成績很好。她很喜歡課外閱讀,但她的家境差,她的父親從不爲她買一些跟教材同步的課外書籍,班上誰有課外書籍她也不好意主動去借。有時,我在翻着一本讀物的時候,偶爾不經意的一個眼神會發現,她正在目不轉睛的望着我。有時我會對她說:“小芹,大家都是同學,你想看得話可以找同學們借呀!”

她總是低着頭回答我:“我又沒有課外書籍借給我同學們看,向他們借書多不好意思呀!”

也許是那個時候年齡還小,不能深刻地體會一個人對想要得到的東西而又得不到的那種渴望的程度,所以對於小芹的情況,也沒有主動地幫助過她。

有一天,我在表哥那裏借來一本《唐詩三百首》,爲了向同學們炫耀,走進教室,我就翻開書本,大聲地朗誦着“野曠天地樹,江清月近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優美詩句。和我關係比較好的幾個同學先後向我藉此書,我答應我看完後會借給他們看的,但同桌的小芹不開口向我借,我想如果她開口向我借的話,我定會第一個借給她看的。

那天中午,我把作業做完了以後,坐在課桌前無精彩打彩的想些事情。突然,小芹歡笑地對我說:“向剛,你閒着無事,你的朗讀不錯,把你的《唐詩三百首》讀了給我聽聽。”

我一下子打起精神來,迅速地拿出這本書,讀着《靜夜思》、《草》這些學過的詩句時,她會跟着我的接拍一起朗讀,當我讀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等這些經典名句的時候,她一邊聽着,一邊用鋼筆“沙沙”地記錄着,歪歪斜斜的字跡爬滿了整篇日記。

看到她這個樣子,我便把書合攏,放在一旁。她見此狀況,急忙問我:“向剛,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小芹,你這是幹什麼?如果你想讀這本書的話,我借給你閱讀就是了,你何必如此辛苦呢?”

她笑着回答我:“你不知道,我這樣做雖然辛苦點,但是有效果呀,你朗讀時我記了一遍,我抄寫時記了一遍,我重新整理時還要記一遍,這樣的話,大多數知識就會牢記在腦海裏。這樣我又不用向你借,自己又學到了知識。”

我聽後,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從此以後只要遇到好的書籍,我都會大聲地朗讀出來。這樣,即幫助了小芹,又快樂了自己。

20年後的今天,很多優秀的書籍總是讓我們讀不完。再看看如今的學生,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要比我們當年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們學習的精神卻比我們當時減退了好多倍,每逢節假日,網吧裏的孩子爆滿,用心完成假期作業沒幾個,愛書如寶的人更是少見了。

我是從2006年開始接觸文學的,當時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我,抱着自信滿滿的決心,相信自己在創作世界裏一定會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那個時候,爲了自己的作品早日能夠在報紙、文學雜誌上發表,晝夜不分,創作的激情一日比一日高漲,用華麗的語言寫了一大堆,寄望報社的稿件也不少,但一篇也未能發表。我仍沒有灰心,熟悉的故事或經歷寫完後,我就開始編故事寫,始終相信總有一天我的文章定會發表的。

當時,我真切地體會到編陌生故事對一個文學初學者來說,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但我仍然堅持着每天一文。半年後的一天,我收到一家報社的來信,以爲是報社對我文章發表錄用的回覆,滿心歡喜地拆開一看,原來是報社副刊編輯給我的回信,我的心一下子涼了下來。他在信中說:“藍明,你勤奮寫作的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你所有的文章我都認真看了,華而無實,文意膚淺,我們是無法錄用的。如果你想在文學道路上有所突破的話,那麼從現在起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增加你的知識面,這是唯一能夠有助於你創作的有效方法。”

我把編輯的信放在一邊,失望的想,寫作真的一點意思也沒有,傷腦筋不說,特別是像我們這種文化低的人,想要在文學道路上有條出路,就像是做白日夢,所以還是放棄吧。

過了幾天,我的老闆見我沒寫東西了,關心的問我:“向剛,你怎麼了,這兩天怎麼沒有寫東西了?”

我怏怏地回答他:“老闆,我的文化低,寫了半年一點起色都沒有,前兩天一家報社的編輯給我來信我,說我若想在文學創作上有所進步,必須要進行大量的閱讀,您看,依我現在的狀況,沒有好的書籍,更重要的是哪裏有時間安心的閱讀?所以還是不如放棄的好。”

老闆見我一副沮喪的樣子,說道:“向剛,你熱愛文學是正確的,文學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鼓勵我們的人生,你一定要堅持。如果你夠熱愛文學,有利於創作的書籍和時間都不是問題,這兩天抽空我帶你去拜會我的一位朋友,他也是一位業餘的文學愛好者,家裏有很多書籍,你需要什麼樣的書籍,他那裏都有。”

見老闆對我如此關心,文學夢又在我心裏燃燒起來。

那是一個下着細雨的星期六下午,老闆開着車帶着我去了他朋友家裏。一路上,老闆對我講了他這位朋友的大致情況,他姓餘,是一家機關單位的處長,業餘時間除了運動外就是愛好文學,這些年來,他一直抽業餘時間筆耕不輟,在很多家報社或文學雜誌上發表過文學作品,並且他還計劃着近兩年出版一本文集。聽了老闆的話,我便有些渴望早點見到他的這位處長朋友。老闆剛把車開到他所居住的小區門口時,我就望見一位陌生帶着微笑的大伯向我們打招呼。

老闆下車後,和他的處長朋友說說笑笑,寒暄了一翻,在他們熱情的交談中,我發現這位處長伯伯是溫文爾雅、知識淵博的人,他隨口談到的學問令我敬佩不已。我們跟隨他到了他的家裏,他家很寬厰、乾淨,牆中央掛着一幅行書“業精於勤荒於嬉”,把房間染上了一層淡淡的墨香。

兩杯綠茶喝下,老闆向處長伯伯說明了我們的來意,當他知道我是一位文學愛好者時,顯得非常高興,哈哈大笑地對我說:“跟我到書房去,想看什麼樣的書,隨你自己挑。”

我跟在他後面,他推開一間近20平米的屋子,裏面擺放着10多個高兩米多的書架,上面擺放着密密麻麻的書,我當時略估了一下,這間屋子的書裏至少有2000本以上。走近細細一看,書還細細分了類,小說、詩詞、散文、名家、歷史、藝術、軍事、自然、童話、國外名著精選等等好多種,我彷彿置身在一個圖書館中。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爲何把從小學到大學的相關作文書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我好奇地問道:“餘伯伯,您收藏這些作文書起什麼作用呀?”

他隨手拿起一本小學生作文書,像寶貝似的抱在懷裏,笑着告訴我:“這些作文書可都是我剛開始創作的老師呀。”

我聽後一愣,連忙問:“餘伯伯,您是大學畢業吧,還看小學生作文書,您隨便寫一篇要比書中的作文要好出許多倍。”

他搖了搖頭說:“小向,寫作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客觀的說,寫作就是把生活有感情的、形象地表達出來,每個字詞的應用都要吸引着讀者,越細膩的東西越能抓住讀者的心,我不是專業文科出身,也不能保證每篇文章都優秀。我剛開始寫作時,很長一段時間,只講究了語言美,卻忽略了作品的內容,很長時間都沒有發表。偶然一天,翻開曾經閱讀過的作文書,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是我讀過之後,卻很有感覺,有的還深深地打動了我,這讓我明白了我的作品爲什麼沒有能發表的原因,打動不了自己,同時也不能打動別人,就不是一篇好文章了,小學生的作文雖然沒有大的深度,文章卻感染了我,就是好文章。”

聽完餘伯伯這席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寫作就是生活的描述,學習創作首先要把基本功學紮實,只有基本功紮實了,纔會把生活描述的更好,像我基本功不紮實的人,只有不斷地閱讀容易吸收的成功之作,補充營養,纔會把自己的生活有感情的描寫出來。

那天,我在餘處長家裏挑了兩個小時的書,最後只借了幾本小學生和中學生作文書。老闆見了很不理解,我告訴他,作文書我是熟悉的,現在重讀,有利於消化吸收,有助於我的文學道路走得更遠。

翻開曾經閱讀過的作文書,心裏不再是學生時代那種應付形式的閱讀,而是用心去讀每一篇作文,然後把讀後感寫下來,再用同樣的結構去創作一篇,然後和原文做比較,查找出自己文中的不足的地方,再做修改,和自己以前隨心所寫的東西,讀起來充實多了,同時也肯定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三年後,我的一篇小散文在一家報社發表了,很多朋友都說我的文章很充實,可以開始閱讀有深度的書籍了。於是,我向朋友們借來高中、大學的語文,開始了自學生涯,自學期間,我又閱讀了多本國內外名著,寫出來的作品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