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寫遇見的唯美散文

描寫遇見的唯美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導語: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箇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下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篇描寫遇見的唯美散文。

描寫遇見的唯美散文

蒼茫人海,旅途漫漫,經年裏的遇見,都是一路邂逅的風景。人說:“相遇是一樹花開”,芬芳着生命的旅途。我更覺得,遇見是人生中美妙的音符,它於走過的歲月裏,是譜寫生命中,多彩的交響樂章。

無論人生怎樣飄蓬輾轉,與他或與她總是會在某個時光的巷口,不期而遇。這不曾約定的遇見,正如張愛玲所說的:“於千萬人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沒有別的話可說,只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是啊!遇見就是這樣的突如其來,即探究不出緣由,也無法佔卜未來,能做的,就是感受遇見時的那份美妙,珍惜好相遇的緣分,讓其與生命中欣然存在。

有人說:遇見就是一生,這或許是人們對相遇的一份美好的期盼。一生說短很短,說長也很長,誰都不能決定終點在哪兒,一路上的相遇,註定會有分離。我的一位好友,於幾年前離世,她走的時候還很年輕,當時我無法接受她遠去的事實,因爲她走得太過遙遠,遠到悠悠天地之隔。送別時,佇立在她的遺體旁,淚水自是兀自的在兩眼中氾濫着,如噴發的泉水,打心裏往出奔涌着。心裏對相遇相知後的分離充滿着不捨,整個身心繾綣在一種撕心裂肺的悲傷裏。

一時間那些曾經相遇相伴的畫面,如幻燈片一樣,出現在眼前。心裏在恨老天不公,爲什麼要把這樣一個可心的人兒,活生生的剝離出我的生活,既然註定要有今日這樣傷心的別離,就不該讓我們有當初的遇見。可人生中誰又能主宰得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每個人一生中都是在不斷的遇見與分別中度過,既然是這樣,我們就珍惜好相遇時的感動與美麗,使其與生命中淺唱相遇的快樂。

有些遇見是心靈中開出的花,它不受外界利益和物慾的干擾,那朵欣然開放的花,於彼此的靈魂深處純潔地綻放着。這樣的遇見許是如伯牙與子期相遇相知的琴瑟和鳴,彼此身心摒棄掉所有浮華,毫無纖塵的把兩顆心相容,兩個不相干的靈魂的碰撞,燃起相遇相知相惜的情意,清明通透的相互依託着。

這樣明月清風般的遇見,裏面也包含着李白與汪倫之間那份相互敬佩與喜愛之情,記得李白曾有詩云:“桃花潭深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渲染着一份大氣灑脫的敬佩與喜愛的深情厚誼。遇見後絲絲縷縷的情分裏,也會蘊藏着桃園結義的肝膽相照。彼此間不會去追問得失與否,只想爲對方做些什麼,因爲那份付出,讓你心靈深處感覺到一種舒適與暢快。

其實人一生中會有很多遇見,而今於物欲橫流的喧囂裏,如能覓得一份至真至純的情感,那是人生中的`幸運。不過獲得這份幸運,不光是緣分與天意,更多的成分取決於相互遇見之人,對這份感情的詮釋。我算是個有幸之人,在我的生活裏至今仍保留着這樣一份至純的情感,他是我人生中“哥們”。我與他原是同事,初相識的時候,彼此都是一副極其冷靜的心態,也許是因性格有些相同,對剛剛遇見之人,都不會有熱情的態度,有些冷漠的相互打過招呼,餘下的時間裏是在靜靜地觀察與品讀所遇之人的人格與修爲。記得相識半年多以後,彼此試着溝通,於日常的共處與交流中,慢慢接近。關係處得不遠不近的,隨着時光的推移,與一些日常工作與瑣事中,相互間慢慢產生出一份敬佩之情。同在一個工作單位,從沒有因任何利益瓜葛影響到那份潔淨的情感。

記得零九年的夏天,我遭遇車禍,昏厥在上班的路上,肇事者已逃之夭夭,是另外一個女同事遇到,把電話打給了他,他放下手中工作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送我去了醫院,是他出錢交了所有檢查的費用,用輪椅推着我拍片子,做CT,與家人一起把我安置到病房,然後一聲不響的離開。當時的我處在一種半昏迷狀態,但我記得他把我抱上拍片子和做CT的臺子上。後來他開過玩笑說,我可是抱過你人哈!住院的半個月裏他幾次前來探望,我與傷痛中體會着人間真情的溫暖。

這件事情過去很久了,現在也不在一個工作單位,但是感情日漸深厚,而今交往七八個年頭了,相互間的幫助從不用說謝字,彼此間有什麼說什麼。高興時的事情想一起分享,心裏別悶着的時候,與其一吐爲快,雖不是經常見到,有事一個電話就可,偶爾見一次,見面後相互貧嘴數落,但覺得這樣的交往舒服,沒有芥蒂。這樣清明簡淨的交往,也促使彼此家人間的來往,從而更加堅固了兩家人之間的情誼。這樣的遇見可謂是人生中一段美妙的樂曲,將會與歲月裏不停地奏響。

人一生中總會不斷地遇見,童年時遇到要好的玩伴,學生時代會遇見相處的來的同學,後來會遇到閨蜜,哥們,還有伴你一生的枕邊人,這些人都是每個人旅途中邂逅,只是相遇後,對情感詮釋,對那份感情的演繹不同。因對事物的看法與對生活的理解不同,而導致有些人一生都體會不到這份心靈相棲的美好,感受不到那份不含任何利益牽扯的順暢。從而會失去真摯的友情,或許有時會失去愛情。

遇見一詞,的確包含着一些不確定因素,誰都不會知道前方會遇見什麼人。我總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一路上的遇見都是美好。自小有好夥伴,後來遇到陪伴我的愛人,遇到我人生中的友情。有時想想人這一生總會經歷聚散離合,但我們依然要感恩遇見,雖說是沒有遇見就不會有分離。如果一個人一生都不曾有遇見,那麼他將永遠生活在只有他自己的孤獨世界裏,或許喜怒哀樂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奢侈。痛苦無人訴說,快樂無人分享,這樣的人生難道不可悲嗎?

我記得在一些網文裏經常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的相遇,是在對的時間遇到了錯的人,或是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其實人行於世,遇見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人們把遇見後演繹出的悲歡離合故事裏的過錯加載給了遇見。從而人們會說,早知如此悔相遇,可這真的是遇見的過錯嗎?從古至今,世上有多少遇見的故事,有分有合。但無論結果怎樣,相遇之人都會從中體會到相遇時的美好。

牛郎與織女相遇,最終是以悲劇收場,但他們爲人間演繹了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你能說,他們的遇見是錯誤的嗎?還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相遇,把至死不渝的愛情演繹的蕩氣迴腸,誰會說他們不該遇見。無論是牛郎織女,還是梁祝化蝶,如果沒有他們當初的遇見就不會有如此動人的故事。

大清才子納蘭容若,在他短暫的生命裏,曾有幾次刻骨銘心的遇見,最終的結果都是別離,可就是這些遇見,讓這位才華驚世,風度翩然的才子於一段段青梅往事中,感受人間情愛的溫暖。又於秋風悲畫扇的結局裏,寫下流傳古今纏綿悱惻的唯美詞章。我能說這樣的遇見不是他的人生精彩之處嗎?

民國時期的林徽因與徐志摩,他們的遇見可謂是一段傳奇,最終因種種原因,林徽因選擇了退出,但他們之間把當初的愛情轉化爲日後的友情,那份友情一直延續到徐志摩遇難離去。如果沒有遇見又怎會有那首“再別康橋”唯美的詩篇。因爲遇見,林徽因對徐志摩有了那多的不捨,她對徐志摩的深情,在那篇寫給徐志摩哀婉的悼詞裏,訴說的淋漓盡致。讀者無不落淚。金嶽霖因與林徽因的遇見,因對林徽因的鐘情而孤獨終老,乍聽起來,他們的遇見或許是錯誤的,但從他們之間對情感的演繹,我可以說,他們的相遇並沒有錯。因爲他們一生都活在彼此的精神世界裏,唯有彼此的靈魂才能感覺到那份愉悅,這又何嘗不是人生中做美好的際遇。

張愛玲曾說:“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那麼一個人。”我想她的這段話,無疑也是在說她自己的遇見,她與胡蘭成相遇,在當時的上海攤上,演繹了一段無人不曉的傾城之戀。爲了這個世界上等着她的人,放下她的高傲與貴胄,爲愛她做了一朵塵埃裏的開出的花。最終那個等她的人還是負了她,給她留下一生的傷痛。但她沒有後悔,也不曾責備這次遇見,她說:“女人一旦愛上一個男人,如賜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願的以一種最美的姿勢一飲而盡,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只有她與胡的遇見,她才能夠徹徹底底的體會到愛情的魔力,才能寫出這些至理名言。

從有人類存在,就又遇見,追溯遠古,司馬相如餘卓文君相遇,因對卓文君的傾慕,寫下流傳千古的詩歌《鳳求凰》,卓文君因仰慕司馬相的才華,而不顧一切的與司馬相如私奔,上演了人間一段唯美的愛情佳話。古往今來遇見不只限於愛情,更有一些遇見,把友情演繹的大氣磅礴。我們翻看施耐庵的三國演義,裏面劉關張的桃園結義,因爲遇見三個鐵骨錚錚的英雄,爲了一份友情盟約起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願同年同月死。三兄弟把一份友情演繹致手足親情深。沒有遇見書中又怎會出現單槍匹馬救“阿斗”的“趙子龍”,沒有遇見怎會有三顧茅廬,諸葛孔明也將無用武之地,做一輩子山野村夫。人生中的機遇,原本就是在不斷地的遇見之中,假如生命中沒有遇見,那麼人生將會黯然失色。

其實人這一生的遇見,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不管最終演繹成怎樣的結局,於人生都是一份收穫。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見,都是一份精彩,沒有遇見的人生畫卷,將是一幅白絹,沒色彩,沒有畫面,更別說生命的意境。生命在遇見中得到繁衍,路途在遇見裏收穫愉快。同時也會與遇見中碰到憂傷,受到挫折。可當我們從憂傷與挫折中走出來時,再回首,我們也將收穫一份堅強與勇敢。

人世間如果不存有遇見,那麼這個世界將是暗淡的,冷漠的,沒有生機。一個人如果沒有遇見,他將會孤獨終老。記得周國平寫過這樣一段話:“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運,在此時此刻兩顆靈魂彷彿同時認出了對方,驚喜的喊出:‘是你!’人一生只要有了這過這個時刻,愛和孤獨便有了着落。”

遇見是人生中的幸事,遇見是上帝的恩賜,我們於遇見裏成長,在遇見中感受人情冷暖。遇見是一樹花開,遇見時一曲人生美妙樂章。沒有遇見人生將失去精彩,沒有遇見人生將是一個孤獨的世界,讓我們感恩遇見,感謝一路於我門相伴的人們。遇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