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名如渭萬古流散文

清名如渭萬古流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樹枝抽綠,花兒吐香的時節,我來到陝西長安縣皇甫村神禾塬上,拜謁了人民作家柳青和夫人馬崴的合葬墓。站在墓碑前,我想着柳青獨樹一幟的創作生涯和他對我國文學事業的傑出貢獻,想着馬崴爲此所作的全部犧牲,禁不住溼潤了眼睛。爲了探尋他們生前的足跡,我離開墓地,到皇甫村等地採訪,許多老伯、大娘和幹部羣衆深情地向我講述了柳青和馬崴的往事。

清名如渭萬古流散文

1952年秋季,已蜚聲文壇,受到斯大林接見的我國文學新秀柳青,偕同新婚不久的妻子馬崴一起到長安縣深入生活,並在該縣皇甫村安家落戶,一住就是14個春秋。柳青曾兼任長安縣委副書記;馬崴曾任皇甫鄉黨支部副書記兼文書、王曲區委副書記兼團委書記。柳青曾幫助王家斌(《創業史》主人公樑生寶生活原型)的互助組建立合作社。從開始醞釀到動員羣衆、組織羣衆、討論社章、土地入股、牲口折價、評工記分,以及對每個入社對象的審查,他都參加。經常天不亮就從住地步行3裏多路趕到王家斌門前,隔着窗戶把他叫起來工作。王家斌告訴我,柳青是著名作家,又是10級高幹,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他的長篇小說《創業史》第一部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後,他不僅把該書基本稿費和印數稿費一萬餘元全部捐獻給皇甫村所在的王曲公社做工業基建費,而且爲他所在的生產隊架電線花去了自己的全部積蓄。他不僅認真生活,而且創作的態度也很嚴肅認真,有些作品光開頭就重寫30多遍。他說,作家貢獻給人民的作品,既要真實地反映生活,又要對生活有真知灼見。要達到這一步,必須有一個艱苦的過程。正因爲如此,他的長篇小說《種穀記》、《銅牆鐵壁》、《創業史》等作品才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皇甫村的幹部、羣衆都說,柳青做人、做文,堪爲一代楷模。

馬崴在瀋陽長大,大學畢業,在西北黨校工作時就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同柳青結婚併到皇甫村落戶後,一面積極參加農業社的各種活動,一面搞社會調查,爲柳青的創作蒐集素材、清抄稿件、處理來信、接待來訪,逐步成了柳青的得力助手(後來組織上正式決定她爲助手)。她比柳青小12歲,但與他志同道合,相愛深沉。原王曲區委書記(後在長安縣委農工部工作)孟維剛告訴我,柳青生前曾對他說,馬崴忠厚善良,賢慧勤勞,集中國婦女美德於一身,又精明能幹,實在難得。柳青不善於接觸女同志,馬崴就替丈夫在這方面深入生活。爲了讓柳青塑造好徐改霞這個人物,馬崴多次去生活原型家裏,一面幫着做活兒,一面瞭解情況。一次,還在生活原型家裏住了一個星期。柳青說,《創業史》凝結着我同馬崴兩個人的心血,寫完4部之後,我將在後記裏說明這一點。遺憾的是,連第二部都沒寫成,馬崴與柳青就先後離開了人間。

“史無前例”的那場浩劫使柳青受盡摧殘。造反派一再威逼馬崴,要她跟柳青“劃清界限”,揭發問題。馬崴不僅沒有那麼做,還盡最大努力體貼、照顧患難中的柳青。他們家被抄、工資被扣發後,每人每月只有12元生活費。爲了給柳青看病買藥,補養身體,馬崴每頓飯只吃一點鹹菜,連口炒菜也捨不得吃。1969年在“九大”召開期間,柳青被宣佈爲“一小撮最頑固的階級敵人”之一。對柳青的批鬥升級。造反派又逼着馬崴與柳青“劃清界限”,並給她面前擺了兩條路:一條是,儘快揭發、批判柳青,回到“革命隊伍”中來;另一條是,如不對柳青“反戈一擊”,就準備上批鬥場,接受批判。並限時要她答覆問題。馬崴不願違背良心保全自己,在“限時”到來的前幾個小時,含恨離開了人世。柳青得知馬崴先他而去後,禁不住老淚縱橫,哭道:“這實在是抽了我的筋哇!”

馬崴用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表達了對人民作家柳青的.忠貞不渝,對“四人幫”一夥倒行逆施的抗議。噩耗傳到皇甫村後,幹部、羣衆十分悲痛,灑着眼淚說:“多好的人哇,太可惜了!”直到現在,老年人提起馬崴,還忍不住潸然淚下。他們說,馬崴心地善良,敬老憐貧,爲我們社員排憂解難,常常是“雪裏送炭”。社員董士信噙着眼淚說,1962年,他的兩個小姑娘都患了黃疸性肝炎,由於無錢治療,病情不斷惡化。馬崴知道後,先來他家瞭解患兒的病情,接着專門趕到城裏,用自己的錢買了特效藥,送到他家治好了兩個孩子的病。董士信的兩個女兒提起馬崴,總是深情地說,她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哇!

柳青同馬崴生前紮根皇甫,與幹部、羣衆相處得親密無間;他們去世後,就被合葬在當地已故農民墓地附近。他們的精神和品德同巍巍秦嶺、滾滾渭水一樣,將永存於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