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寫長安的散文

描寫長安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散文短小優美,生動有趣。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詩歌、戲劇、小說並列的文學體裁;它包括政論、史論、傳記、遊記、書信、日記、奏疏、小品、表、序等各體論說、雜文, 是語言藝術文學體裁的典範,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描寫長安的散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描寫長安的散文

  描寫長安的散文篇1:不見長安

我已經望不見長安的影子。

長安,陷入那一頃碧波,嘴角含着一絲苦笑,下沉,下沉,不見了蹤跡。

幾回迴夢裏回長安。回那煙柳畫橋,芙蓉池畔,玉簪螺髻,裙舞搖曳。回大明宮,回那九層臺上,望戰旗獵獵,歌舞年華。回灞橋,折一楊柳枝,望向陽關故道。長安,長安,愛之深,思之切。幾回迴夢裏回長安。見宮闕間,梨園裏,簫歌曼舞,空山凝雲頹不流。見翰林院裏,青玉案上,一人輕捋髯須,把酒醉飲。太白,太白,心太白,不容身!鳥兒飛過,長安的天空,留下傷痕。

可是,長安已經不見了呀。

除了幾座故門,幾道殘牆,哪裏有長安的影子?你能找到,長安嗎?

找不到了。長安,已經不見了。

我們流淌的,還是那時的血。長安的人,長安的故事,長安的滄桑,長安的愛情,和悲苦,和傷別,就踩在這片土地上。

可是,畢竟不是長安。

我們吟着那時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像是吟着童謠。童年,早已看不見,我吟着詩,感覺童年的芬芳,和回憶裏的感傷。那時的詩,顫動着,停滯於時空。側旁的世界,像日曆,一頁頁翻去、翻去,而那種顫動從來未變,像蝴蝶,飛入童年的花叢。

我看得見,那一張張流淚的臉。靜靜流去的江水,春天的夜晚,汀上花甸,月色流霜,那雙凝神的眼眸――閃動着,許是淚光。無邊落木,不盡長江,有人問,哪裏是老身棲身之處?天姥山上,蜀棧道中,聽得一聲大笑,我知道,那身不羈之後,是一塊石頭,壓在心間。一片悠悠的白雲,晴日之下,青楓浦上相依而泣的身影。長江頭,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淚灑入愁腸胃。

爲什麼,盛世華年裏留下的,卻是落寞的淚。

劉禹錫有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說他喜見這種景象。但讀懂那個時代的人明白,那沉舟與病樹,有着怎樣的心境――灰色的,好像陽光燦爛裏的黑影。盛世裏的落寞,一如林木葳蕤裏的枯葉。盛世是落寞最悽然的背景。

我不知道,在今日繁世裏,有沒有一種東西,一種情懷,可以刻在人心裏,在一千年以後,讓人忘不了、抹不掉?

畢竟,不是長安。

長安,長安,你許是落寞的?是一個特例?

從盛世裏跌落塵埃,詩,忽然文靜下來。像是被卡住了喉嚨。不見了開元時的悱惻纏綿。不見了那人,狂飲然後大醉然後放歌。詩仙走了,來了詩鬼。

也有柔情。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只是當時已惘然。柔情,卻是沉鬱的。

還有,韓愈,他爲什麼要哭?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可是,爲什麼要哭?那琴聲裏有什麼?――推手遽止之,溼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毋以冰炭置我腸!

  描寫長安的散文篇2:夢迴長安

西安——長安——十三朝古都,牽繫我思路的東西太多太多。

我堅持稱之爲長安而不是西安,是因爲長安的意義太廣太廣。他是咸陽,是灞陵,是驪山……。是太多的歷史沉積……

踏上西安的土地,迎接我的就是這矗立千年的古城牆。

眼前,尚德門裏涌動着不息的車流人潮。腦中,粼粼而來的'是秦始皇出巡的高車,是漢武帝獵獵的儀仗……還有什麼?是未央宮中嫋娜的舞姿?大明宮裏的朝覲?還是華清殿裏悠揚的霓裳羽衣曲?……一種奇怪的組合,現代與歷史的對撞,穿越兩千年的時空,卻又並不衝突的融合在一起。

長安道。酒旗風

我坐在這家漢唐風韻的小酒館裏,推窗遠望,是厚重威嚴的城牆,樓下是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張顯着這座城市的繁榮。

長安城的建立自然要歸功於男人的。自周至唐,一代代君主開疆拓土,苦心經營,纔有了日益繁榮的長安。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爲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遙想當年,有着不同膚色,操着不同語言的人,身着各異的服飾,或悠閒或忙碌的遊走在街市上,展示着各色貨品。那樣的穩定、繁榮與時尚,當更甚於今天的東京、巴黎吧。

秦始皇的初建,奠定了這座城的霸氣。吼出來的秦腔,飆上天的信天游,無不透着一種彪悍。準確的說來,秦王稱始皇帝是定都在咸陽的。咸陽與西安不過17公里,稱爲咸陽原,與驪山十全十美的風水龍脈不可分割的連成一體。

然而,即使他們是千古帝王,也並非入得我的眼。我眼中的長安城,只因一人而熠熠生輝。——他就是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雲臣是酒中仙。”好一個豪放不羈的謫仙人!詩仙遺蹟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留下的是桀驁的風骨,浸透在長安城的細節裏。

欄杆外挑着一杆大旗“太白遺風”,牆上幾行行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是來長安追尋理想的,他的理想是能安邦定國,成爲宰輔之臣。但唐玄宗所欣賞他的只是他的詩文成就。姑且不論李白是否是個政治家的料,也許即使從政,他也未必做得宰相,可當他發現自己貌似獲得了空前的政治機遇,但塵埃落定後,纔看清雖然博得了玄宗的欣賞,但他不過是被看做一個舞文弄墨的御用文人,只不過是比鼓瑟吹笙的伶人地位稍高的皇家寫手而已。李白的悲劇正在於此。他不向現實妥協,他不會退而求其次,只要待在皇帝身邊就行了,或者借能接近皇帝的一切機會投機鑽營,達到目的。他寧肯選擇離開——賜金放還。遊歷於名山大川之間,自由自在,瀟灑俊逸。他從不曾放棄理想,將抱負融入風骨。看他的《夢遊天姥吟留別》,看他的《蜀道難》,看他的《俠客行》,看他的《將進酒》……大開大合、氣勢磅礴!何等的灑脫大氣!“酒入愁腸,七分化作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儘管,李白在長安的日子並不多,但長安因李白而閃耀!

未央宮。琵琶曲

長安在男人的營建下成爲一座偉岸的城市,而女人使長安增添了神祕瑰麗的魅力。

一千多年前,大漢未央宮的大門裏走出一個盛裝的女子,護送她的駝隊由此一直向北,向北……走出長城,走向草原,走向沙漠。大漠風沙,公主琵琶,長安是一個無盡的夢,連着青冢黃昏,連着孤煙落日,連着邊關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