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南行漫筆之大理經典散文

南行漫筆之大理經典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看過安妮寶貝的行走着的文字。在一篇行記中,她描到一覺一覺地在大巴上睡,似乎窗外的風景並無大的牽引。其實有時出行是無目的的,只爲了一種散漫吧。

南行漫筆之大理經典散文

這中間一些意向就這麼散鋪着,有時還夾雜着那樣驚悚,安妮說她背上奇癢,她轉過身去脫開上衣,他便在她的背上摘下來類似馬蝗的東西。看到這裏我心裏也極不舒服的,我似乎從這一描述中看到一顆不安的心。

每個行走的人似乎都在想表達着什麼,即便是這樣的漫無目的。其實你與哪處的山山水水的的明媚與煙雨那不需要挑明瞭,你只需慢慢地行着。

  (一)

大理西湖,似乎確有這樣的一種淡定,她鄰蒼山之麓,爲珥海之源,卻少了很多風月之情。一隻只木船,彼靠在岸邊,它們並不急着尋泊船的人。待到竹嵩撐起,自是有人來時。魚鷹悠閒而目空一切,關於外面的世界的喧譁與它無關的,它只聽命於主人。

田園風光下的水塘地裏一池池的`青綠蒹出,那是蒜苗,塘中敗着葉子如蓮藕的那是茭白,船伕說當地人拿來餵豬了。這裏的人平時做三樣事,耕田,打漁,做遊客的生意。

阿婆就在這泊船碼頭支了個小攤,烤魚烤蝦,一撥遊客來了,三五成羣地就圍起她。石橋卻空場着,橋頭棧道相逢與離別已在這裏演繹過,它們是作爲一個外景地,被現代劇古裝劇納進了某些情節裏。

依山傍水的農舍的白照壁格外地亮,如同這裏的天一樣的亮,晃得人睜不開眼,湖中的草也映襯了這樣的亮色,於風的走向中,形出一種模樣。野鴨腆着白肚皮引頸看竹篙打着水過,以及船上的六七人,前船與後船上的人瘋吼着的對歌,也沒讓它們撲扇着翅膀一臉驚慌。

珥海這處源水的風月很隨意,很自在,或許明媚的陽光下很少些迷離的,遠山近水渡口漁家,幾隻水鷗,一行白鷺,完全脫離了許多人文景觀裏的扭捏。偶爾間與船家搭搭話,他便很樂意與你聊天,於是順湖而行中,便揚起了歡聲笑語。

  (二)

大理城還會留有多少南詔遺風不得而知了,這裏是明新城。如今的城門前更像戲裏的場面,有趣的是這齣戲不拘泥於時代,也不拘泥於人物關係,大師兄二師兄與南詔國的二位將士可以並列在一起,而周遭都是行來行往的旅人。城門大開着,門前的這兩位盛裝武士不知爲什麼,竟讓我聯想到哼哈二將,耳邊也鏘鏘鏘鏘響起了鑼鼓點。或許什麼都可以拿來戲說的,也當然可以試着這麼穿越一下時空。關於遠了的朝代裏,什麼樣的橋怎麼樣的水,如何清泉抱石環城去,或許只有翻騰那本厚書了。

且休了這樣的念想,就如此隨意邊行邊採風也算不白到此一遊。於是匆匆忙忙中也不忘了抓拍些這樣的背景,當然偷拍也是有風險的,美女無知覺時,倒是周圍的人很仔細,起鬨似地朝這邊看,於是自己像是作了賊,還儘量裝得若無其事地走開。

順街走下,還有那位阿婆了。她一定不會如白家阿妹那樣吸引人的眼球,這樣的花季與尾聲便有了一樣映襯。世事興衰,於熙攘的街市,無形中與流水同流而下,有聲而無聲。幾枚石子在自己的腳下蹦跳着,有趣地與你打着迷語,於是你的步子也那樣與石子頑劣地對峙。你試問着它的來處,怎樣流經此地,而石子與溪水卻摩擦出嘩嘩嘩的笑,這笑聲便迴盪了一個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