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遊走在田字格里的魚散文

遊走在田字格里的魚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從我們出生就被灌輸,生活是一場賽跑。必須全速前進,否則你就會被踐踏。舉個例子來說,在我們小鎮上,最壯觀的場景之一是在每年春秋入學報名時侯,還是凌晨的四五點,你就會在公辦的幼兒園門口看見一長排的隊伍,你一定可以猜到是家長們在等待幼兒園開門給孩子入學報名。然公立學校卻有入學名額的限制,如果不那麼早來排隊,也許今年孩子上公立幼兒園就有了危險。

遊走在田字格里的魚散文

那麼爲什麼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有了這麼大的競爭了呢?

要知道在我們的鎮上僅有一家公辦幼兒園,卻有數傢俬立幼兒園。一位幼兒老師說:“如果我將來有孩子,我會讓他進公立幼兒園。不是說私立幼兒園老師不好,私立幼兒園還是有很多很優秀的老師。只是我覺得我不想太早讓我的孩子那麼快就面對學業的壓力,那麼小的孩子玩就是他的任務,未來十幾年都要面對學習的壓力,我想快樂的童年會是他快樂的回憶。”

但是,我清晰的記得一位小學老師的話,她說“我們更願意接收私立學校的孩子,因爲他們會更好教一些,他們的基礎知識會紮實一些。”家長們想讓孩子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教育機構的稀缺和模式把田字格漸漸將孩子套了起來。

近年來,奧數杯的熱潮依舊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小學,有記者調查就發現:“奧數成了小學生的一種暑假標配。”儘管相關部門三番五次的叫停奧數培訓班,可它的熱度仍舊高漲。那爲什麼奧數會這麼熱呢?

有專家就總結了一下幾點原因,首先一些學校在入學考試的時候會通過奧數來掐尖,來選才。其次是各種奧數機構就推波助瀾,鼓吹奧數對孩子各方面能力提升的好處。最後是家長那種比較攀比的心態,誰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得不承認的是,參加奧數比賽的確能培養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比如說邏輯分析能力,思維能力,數學能力,開發孩子智力等等,但它畢竟是“高難度動作”,只適合數學天賦很高很高的孩子。

中國奧數隊的主教練熊斌老師說:“只有5%的孩子適合學奧數。”他還建議讓奧數迴歸正常,不要讓大部分孩子因此磨沒掉自信心。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過人之處,不一定非要用奧數的方式獲取一些“彎道”,而更應該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謀取適合的人生正途。

我們在來看中國式教育到了初中,孩子已經不自覺的接受了義務教育九年了,長征十五年的勝利,到現在也進行了一半多了,而我們的教育之途也從未停止過步伐。從小升初再到中考其重視程度一點不亞於高考。每一次的升學考都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高考通常會淘汰三分之一的考生,而中考的錄取率就只有二分之一,而這其中重點高中的錄取率更是低到了20%。正所謂一分一操場,決不是誇大其詞。於是孩子爲了分數,拼命埋頭紮根在試題試卷裏,堅信着努力就會有收穫,今天花時間精力苦想的題也許就能多一分,甩掉幾百或上千人。

廣州市番禺地區的一位五年級小學生,留下一本日記遺言“我的英語考了39分,我很後悔前一天不聽奶奶的話,下次考試一定會複習兩三個小時的。”後在自家窗臺上吊死亡。

縱向比較這些發生的學生自殺慘劇,社會輿論將原因歸咎於國內的應試教育制度和家庭原因。通常孩子的功課和課外輔導,取代了戶外的遊玩、親自大自然的機會、童話故事和遊樂場。陪伴孩子的只有厚重的書包、無窮無盡的班和接連不斷的升學壓力。同時這個孩子的'自殺留下的遺言日誌便是英語考了39分,愧對家人的心,孩子用寥寥數語便將中國式家長的教育問題暴露出來。

除此之外,“唯分數論”的教育無聲無息地傷害了學生的身心。使得應試教育陰魂不散。學校用分數來考覈教師,教師用成績考察學生。使得向學生要分數、拼分數的實力時有發生,平添學生的身心壓力,使得他們的心理狀況常年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一點有所波動,容易選擇極端的方式。

寧願站着死,也不跪着哭的誓言,寫滿了高三不苦不累必是無味的生活。拼不死就往死裏拼,即便是擠破腦袋,頭破血流也要戰死考場,做一位羽扇綸巾的超強學神。

當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帶着崇敬、神聖、好奇、希望、起點、夢想等等來到大學。都幻想着這裏可以改變自己,可以由稚嫩蛻變爲成熟,可以隨心所欲。也許這樣的衝動只會存在一分種。大學的課表,一週最多不會超過十五節課,自認爲可以像脫繮的野馬放蕩不羈時,後來你才頓悟到真實的閒時其實是虛假的忙碌。

一代《芳華》的時代青春感染着我們的《匆匆那年》和《致青春》。不曾料想,我們只是遊走在田字格里的魚。成東青在《中國合夥人》裏與美國人進行談判時,用坐飛機的時間背完了知識產權的全部條文,並讓美國人隨機任意挑選其中的條例進行當場背誦。而正當美國人爲他的表現大吃一驚時,成東青卻早在十八歲時就已經學會了這個技能,最重要的是他說:“中國的學生非常擅於考試,你們無法想像中國學生爲了贏得考試所付出的心酸。”

衆所周知,中國製的高考讓無數中國學子一開始就淪爲了高考加工廠裏的一環,爲了適應高考這個生產線,從而成功打包成箱,拼命的逼迫自己學會考試技巧,背誦祕籍,解題方法,心理素質等等,從而贏取高分,以此進入理想的大學。本以爲可以逃離高三黑暗料理之堆積如山的試卷,在大學可以輕鬆的拿到畢業證,踏入社會尋找到一個好工作或自主開始創業。然殘酷的現實會把你打回到解放前。

現在的大學生整天爲一些現實的指標在學校裏忙忙碌碌,依舊是爲了考試而學習,依舊爲了應試而考試,依舊是活在水裏的魚,卻快要被淹死,因爲缺氧。看似清閒如老的閒散時間,並不是在爲真正的理想而努力,不是履行“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諾言,不是利用交流會拓寬自己的交友圈,而是廢寢忘食泡圖書館埋頭苦幹的日漸消瘦,而是準備各場國級校級考試、論文答辯的閉關修煉,而是故步自封自我鑑定的足不出戶。終日忙碌於此,就算是如魚得水也終爲釜底游魚,從而導致大學生的體質不如中學生。

有報道顯示,現在的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確令人堪憂,每年的入學軍訓,總會有暈倒的。跑個長跑,他都能口吐白沫。一些人會認爲是大學生總愛宅在寢室裏睡覺,上網,打遊戲。而我卻認爲是咱們的體育教育出了問題。

大學生體育課基本上就是一些大一統的體育項目,目的是爲了通過一些考試獲得學分,並沒有根據學生的喜好,愛好,去設置一些項目,從而也就沒有辦法調動起年輕人蔘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此外,沒有了健康作爲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石,更別談大學生可以生活經濟獨立。

一個典型的美國大學生活是這樣的: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課程,三分之一的時間參加社會活動,三分之一的時間打工賺錢。他們的父母從小就鼓勵孩子要去工作,去掙錢。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只給孩子一部分的費用,其他的自籌。所以每年暑假時他們大部分大學生都出去打工了,於是他們就有了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

而在中國,父母給孩子支付全部的學習費用被認爲是天經地義的。所以說,中國大學生也就沒有打工賺錢的迫切性。於是大學生就有時間老老實實的全心全意的撲在考題中,和加入學校規定的各種額外學分裏。

這讓我想起了六七十年代的他們,因爲他們趕上了中國教育最好的十年。一位老先生曾感慨寫到“懷念八十年代,懷念那些腋下夾着一本詩集或哲學著作在校園裏穿梭的可愛的學子,懷念那些懷抱着一把破吉他,唱着校園歌曲還相信有純真愛情的傻子們,懷念那些以思想爲榮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以及那些以卵擊石的人們,還有北島舒婷海子他們,是他們用熾熱的詩篇溫暖了我們的靈魂,他們的善良的語言照亮了前方的路途。”

在我的眼中,我一直對它們閃爍着金屬般的光芒。“沒有新的千年,卻將心靈留在了上個世紀。”這世界,變的太快了,一切都變了----山不再青了,水不再綠了,大學不生產思想了,大學生沒有真心研究學問了,教授沒有真才實學了,高校變成牟利的機構了....

嗚呼哀哉,沉痛悼念偉大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同時更應該記得他曾說過的“從長遠來看,人類不應該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或者在一個星球上。我只是希望我們能在那之前不要把籃子丟了。”

如果你是遊走在田字格里的魚,如果你嚴重呼吸困難,如果你不想成爲批量生產的鹹魚,那麼就趁年輕去嘗試,去犯錯誤,去經歷,去活出自己青春該有的姿態。因爲正如大冰所說:“失敗很重要,因爲成功有時候不那麼重要。犯錯很重要,因爲標準答案有時候並不那麼重要。”

縱然金錢和繁華迷醉了喧囂的城市,我們仍要堅守這一片,爲思想者和真理追求者留下的土地,鬧中取靜,大隱隱於市。迴歸最初心的教育,最質樸的自己,最自由的魚,重新出發,找回仰望滿天繁星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