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中華經典資源庫》觀後感

2016《中華經典資源庫》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下面小編蒐集整理了2016《中華經典資源庫》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中華經典資源庫》觀後感

  【2016《中華經典資源庫》觀後感1】

《出塞》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着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爲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裏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裏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來自龍城天水的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天水,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並不單指李廣一人,更是借代衆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裏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着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徵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爲國捐軀的戰鬥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裏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爲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

  【2016《中華經典資源庫》觀後感2】

王昌齡的《出塞》意思是:月亮依然是秦朝時那樣明亮,邊關也還是那古老的邊關,可是出征在遠方的戰士,至今還沒有回到家鄉。如果鎮守龍飛城的李廣將軍還活着,那麼就不會讓匈奴的騎兵到這裏來。

讀了這首詩之後,我彷彿和詩人一樣,登上了觀賽的城牆,在明亮的月光下,望着那遼闊的荒野。就在這時侯,我的腦海裏忽然閃過了一個畫面,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畫面呢?我仔細地想了一想,原來閃過的畫面是:爲了守護邊境——這個古老的邊關,從秦漢到現在,有多少人戰死在這裏,有多少人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他們的鮮血流了出來,灑在這古老的邊關上。我曾經思考過幾個問題:爲什麼要有戰爭呢?爲什麼戰爭打起來,會持續那麼久呢?爲什麼要有那麼多的人在戰場上犧牲了呢?爲什麼戰爭打起來就不停呢?難道就不能和平嗎?

古時候的戰爭,勞民傷財,還奪去好多人的生命;我以爲現在會比古時候戰爭傷亡率少一些,可是現在的戰爭和古時候沒什麼兩樣。

請大家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戰,再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傷亡率高達幾億人,現在難道還要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嗎?出現第四次世界大戰?出現第五次世界大戰?雖然現在還算和平,可是在外國,總是有一些地方和國家在爆發着戰爭。真不明白人們爲什麼總是要戰爭?總是喜歡戰爭?我真不明白!

我們都應該去做一個和平的使者、一個熱愛和平的人。如果大家都熱愛和平,那麼人與人之間就會和諧相處,而且相處地非常、十分地融洽,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戰爭了。有一句俗話說的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大家應該互相尊敬、互相尊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個是界一定非常美好。

我真慶幸,我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