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千年包公》觀後感

《千年包公》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究竟是個什麼人?很少有人知道。就是在包公的出生地與歸葬地合肥,大街小巷隨便找個人問問,很多人居然都不知道包公是合肥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千年包公》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千年包公》觀後感

  【《千年包公》觀後感1】

晚間,按照單位的要求在家觀看了《千年包公》第一集“清心直道”感觸頗深。

在權力私有年代,中國的老百姓總是幻想有青天來庇護他們、除暴安良,其實這是一個無法兌現的奢望。

人總是活在現實中的,官員也不例外。無論怎麼代天牧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利益總是微乎其微,而和同僚們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要不觸及自身利益,憨子才摸老虎大屁股呢。道德自律和君父、聖人的教誨雖不敢忘,但比起活生生的眼前利益,還是有輕重緩急的——表面文章做足後,管他冤與不冤。

既然官帽子是上邊發的,清官想爲民做主、最起碼背後要有一個至少不混蛋的上司,最高端便是明君賢臣搭配。包公便是適逢其時,謀國不正的趙家爺們追求寬鬆、斯文、道德教化的政治生態。要是擱到戾氣四溢的漢唐明清,包公很難威風幾天。

即使是包公,也應該理解爲選擇性執法。如果陳世美不是犯了欺君之罪,秦香蓮縱有三頭六臂、也雪不了恨。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縱覽中國古代歷史,爲保帝位而坑兄滅弟、虎毒食子的君王大有人在。大臣只要一心爲主,自然可以代天清理門戶。

千年一覺青天夢,小民百姓到頭來總是被剝削、奴役、愚弄。

  【《千年包公》觀後感2】

包拯嚴厲的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顯示在銀屏上,一首包公詩“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先後也在銀屏上出現了,這首詩是包公出仕做官的座佑銘,也表明了自己清心治本,直道處世。先“清心”,才能“直道”;‘百善孝爲先’先對父母孝才能對工作盡職、對國家盡忠、對老百姓好。“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展現包拯以民爲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爲官爲政思想。昨晚,觀《千年包公》第一集“清心直道”感觸頗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第一、人,首先要修身養性。包公從小就接受儒家思想教育,飽讀詩書,寧靜致遠,持續的“清心”。影片中有一場景:包公在廬州讀書時,有一富人請包公和李姓同學赴宴,李姓同學欣然應允,然包公卻未答應。包公曰:“今若赴宴,日後爲官,怕凡事不能公義。”,雖寥寥數語,卻反映出包公從青年時代便不結交權貴,不高攀富人。作爲一名公務員,特別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公務員,一定要嚴於律已,守得住底線,經得起考驗,懂得明榮知恥與修身。

第二、是人就要孝敬父母。影片中包公考中進士,被授任爲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知縣。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和州監稅,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直到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知縣。可能現在我們好多人不理解,然而,‘百善孝爲先’,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麼對工作盡職、對國家盡忠、對老百姓好呢?作爲我們普通的現代人,雖不要求像包公那樣的舉動,然而,如今社會進入了老齡化不說,平時常回家看看,平常能給父母多打個電話,能陪陪父母聊聊天,這樣的些許小事,我們總該還會做到的吧!

第三、要營造家風。包拯家訓中言:“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大意是:包氏後世子孫有做官的,如果胡作非爲,貪贓枉法,活着,不得再進家門;死了,不能葬入包家的祖墳。在封建社會制度時,不被族人認同,不得衣錦還鄉,不能葬入祖墳大塋,是最嚴厲的懲罰。可見包公治家之威嚴,訓子之嚴厲。嚴厲的家訓、家道、家風也是一個家庭靈魂的延續,是家族內部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念和行爲準則。良好的家風猶如無形的財富,支撐一個家庭櫛風沐雨、走向輝煌。影片中在搬遷包公墓時,程如峯專家及在場的人們滿懷期待的以爲作爲一個朝廷的三品大員,一定會有很多值錢的寶貝吧?然而,卻令現場人員及大家大失所望,包公,他的兒子包綬,孫子包永年的墓中陪葬的東西連平民都不如,也就是幾十件日常用品而已,由此可見包家三代的清正廉明啊。這又讓我想到了家風家訓的定義,要進一步詮釋家風、家訓、家規的內涵和作用,並向孩子們宣講《孟母斷織教子》、《岳母教子“精忠報國”》等這些優秀家教故事,引導廣大民衆從優秀家風家訓中汲取培育道德的養分。

最後,我認爲要弘揚優秀家訓傳統文化,也要培育文明家教風尚,使人們對“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字眼再次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從中讓其感受到啓發和教育,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部好的《家訓》中涵蓋最多的內容也是加強子女教育、抓好日常養成、怎樣生活學習、如何爲人處世等方方面面,包氏子孫雖然是人才輩出,但有必要繼續重薀家訓內涵。我們普通人也要營造良好的家風,並且要以身作則,教育好子女,“忠孝仁義禮智信廉”在我們的時代同樣適用。

在舉行“感恩教育”、“道德講堂”、“兩學一做”活動的推動下,搭建平臺,通過唱誦、詩歌朗誦、小品演示等方式將家風故事展示給羣衆看,傳承好的家風。家風正則行得正,家風淳則風氣淳,家風好則民風好,家風好則黨風好。家風中蘊藏着價值觀念、道德品質和行爲方式,讓我們從包公良好的家風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家庭倡廉托起廉政生態,讓家庭風尚涵養時代風尚,千千萬萬個家庭足以成爲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石。對“家風家規家訓”的看法,以及要運用家規家訓教育子女。通過活動,讓人們相互學習借鑑好的“家風家規家訓”家庭教育經驗,促進家庭和諧,爲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也爲成年人及社會各界營造一個和諧的交流、勾通、工作、學習的大的社會環境,爲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營造良好的、必要的社會空間。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閱讀:

1.專題片《千年包公》觀後感

2.電視紀錄片《千年包公》觀後感

3.踐行勞動美共圓中國夢徵文精選

4.專題片《爲了我們的明天》觀後感

5.看警示教育片《鏡鑑》觀後感

6.警示片《生命至上》觀後感

7.基層幹部觀看基層新答卷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