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華】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7篇

【精華】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7篇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1

星期日,在小桔燈學校裏,我剛進教室就看到了老師提前準備好了一個碗,碗裏放着幾塊削好皮的蘋果,還有一個小桶,小桶裏面也有幾塊削好皮的蘋果,但是這些蘋果是泡在水裏的,看到這些,我知道了老師準備這些東西是留着做實驗的。

同學們看着這些美味的蘋果都流口水了,有些人甚至都伸手去拿想要津津有味地品嚐一番,可是美夢在老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破滅了。老師用手打了那些要拿到蘋果的手,對他們說:“這些蘋果是做實驗用的,不是給你們吃的。”那些被老師打過手的同學只好委屈地走回座位。這時,老師又對同學們說:“同學們剛纔你們看到的是老師剛削好的蘋果,等過一會兒,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容器裏面的蘋果有什麼區別。”

過了一段時間,當我們再次觀察蘋果的時候,我發現碗裏的蘋果變成了褐色,而放在水裏的蘋果則還是原來的樣子。我覺得很奇怪:咦?爲什麼暴露在空氣中的蘋果會變色而放在水裏的卻沒有變色呢?所以我一下課就衝進學校配備的圖書館裏去找答案。終於,我在《十萬個爲什麼》裏找到了,“蘋果削皮後,植物細胞中的酚類物質在酚酶的作用下,與空氣中的氧化合,產生大量的醌類物質。新生的醌類物質能使植物細胞迅速地變成褐色,這種變化稱爲食物的酶促褐變,所以蘋果削皮過後放置一段時間會變成褐色。”讀完這些原理我恍然大悟。

通過這個實驗我發現:原來大千世界裏有這麼多神奇的化學反應啊!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會發現更多的奧祕!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2

有趣的發現今天下午,我們和朱老師在課室玩了一個遊戲。

只見,朱老師拿了三張廢紙。廢紙被朱老師撕成紙條,又撕成碎片。朱老師要幹什麼呀?我真不明白。

朱老師讓我們也撕紙碎,我把紙碎撕好後,看看我撕的紙屑,有的像種子,有的像長方形,還有的像三角形。

所有的紙屑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又像一片片落葉,還像一堆燒成的紙灰。朱老師還讓我們用筆磨頭皮。

於是我們就拿起筆在頭上磨了三個五十下。第一次五十下磨頭皮,覺得頭皮有點癢,筆蓋有點發熱。第二次五十下磨頭皮覺得有點疼,筆蓋很燙。

第三次五十下磨頭皮覺得像針扎一樣疼,筆蓋像火燒一樣燙。

磨完一百五十下後,朱老師讓我們用筆蓋粘紙屑,我卻粘不到,朱老師讓粘不到的.同學再磨五十下,可不知道爲什麼我總是粘不到?爲什麼別的同學能粘到,我卻粘不到呢?雖然,我還沒有明白磨頭皮可以粘紙屑的道理,今天下午讓這個發現考到我,但我也玩得很開心!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3

星期天,我和幾個表哥及朋友去我姨丈的農場。農場全部都是養龜的。

去到那裏,只一個個養龜的池塘呈現在眼前。那裏真大啊!

我們可以看見一些龜在泥土裏挖洞生蛋。看,它們生完蛋後,把蛋埋起來就下水裏不管了。剛好那天是最後一天收蛋期,我們看見了阿姨們正忙着收蛋。她們首先拿一個鏟子翻鬆泥土,然後,把蛋夾起來,“爲什麼要把蛋夾起來?”我問了阿姨,原來收蛋時不能用手檢,只能用筷子夾。如果手一碰那蛋就有可能孵不出小烏龜來,所以要用筷子夾。

看完撿龜蛋,我又去孵龜房觀看。我看見孵龜房裏在許多龜蛋埋在營養泥裏。我想是怎樣才能孵出小烏龜?於是,我在那裏觀察。我發現烏龜跟人有一模一樣的東西,就是人一出生肚臍就有一個東西沒有收進去,烏龜也一樣,也是要十幾天才能收進去。

通過這次觀察烏龜,我發現了人用手撿龜蛋會孵不出小龜和烏龜與人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剛出生時突肚臍。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4

漢字,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變成了現在通用的字體。生活中,我們說話、上網、寫字,漢字都形影不離。漢字已和每個中國人,每個炎黃兒女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發現漢字十分有趣,諧音現象就是一個最好的代表。而且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歇後語裏。

有一次,我聽媽媽跟隔壁的吳阿姨談話。“老吳,你最近打麻將戰果如何?”“唉!孔夫子搬家——盡是書”吳阿姨失落地搖搖頭。我感到很奇怪,“孔夫子搬家——盡是書。”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呢?我細細咀嚼了一會。孔丘是文學家、教育家,當然書堆都堆不下,贏對輸!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書,不就是“輸”的諧音嗎?太有意思了!從此以後,我更關注漢字的諧音現象了。

我還發現漢字構成是有規律的。從最基礎的“羊”說起,瞧!它頭上的上一點一撇,不就是羊的兩隻角嗎!它就是一個象形字的代表。還有“歪”和“甭”, 你把“歪”的上下分開讀,準會豁然開朗——不正”就是“歪”嘛!“甭”也是一樣,“不用”就是“甭”嘍!它們就是漢字裏的會意字。

回味漢字,還真有一番趣兒!我們一定要寫好漢字,規範書寫每一筆,每一畫,讓中華民族的漢字成爲永久不息的傳奇。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5

今天晚上,媽媽因爲有事沒回家,沒有人來燒飯,所以,爸爸給我泡了一包方便麪。

正當我吃得正香的時候,一個問題在我的腦海裏產生了:爲什麼方便麪用開水就能泡熟,而別的面就不行呢?我思索着。我想,百科全書上肯定有答案,去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也許就明白了。於是,我便跑到書架前開始翻書了。

可是我找了老半天也沒發現什麼,怎麼回事?我喃喃自語這麼厚的書也沒有答案啊!我只好再跑到電腦前搜索答案。開機後,我輸入了問題,幾分鐘後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方便麪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的麪條硬化,並壓縮成塊狀,食用前只要用熱水溶解棕櫚油,並將麪條泡軟就行了。

我茅塞頓開,心裏想:只要勤動腦去想,勤動手去做,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6

星期天,我在家裏做作業,有一個數學題目,把我難倒了。我拿着圓珠筆,一會兒放在嘴裏咬咬,一會兒用圓珠筆撓撓頭,忽然,我看到桌上有幾塊小紙屑,就隨意的用圓珠筆去碰紙屑,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小紙屑就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小精靈一樣,飛到了我的筆桿上,真神奇呀!

接着我又拿出一張長方形的薄紙,把長方形的薄紙撕成小紙片,撕下的小紙屑就像一隻只白螞蟻。我把塑料筆放在頭上來回摩擦,過了10秒,再把塑料筆輕輕的放在小紙屑上面,哇,紙屑再一次被吸到筆桿上,看到這個現象我很好奇:“難道小紙屑真的被施了魔法嗎?如果用一枝木製鉛筆,會發生一樣的情況嗎?”說幹就幹,我拿出一枝木鉛筆,經過摩擦後再靠近紙屑,咦,奇怪,怎麼毫無反應,這是爲什麼呢?帶着這個疑問,我急忙跑去問媽媽,媽媽笑咪咪地說:“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叫摩擦起電。是塑料筆和頭髮的摩擦產生了靜電,而靜電把小紙屑吸上來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這個現象真有趣啊。

我們的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多姿多彩。裏面藏着許多的祕密,但我們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它會給你無窮的樂趣。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7

美到底是什麼?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個是外表,一個是心靈。但我認爲,只有兩者合爲一體時纔是真正的美!

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一位心靈十分美好的服務員。

一天深夜,一對老夫婦十分疲憊地走在街上。天氣十分寒冷,天上下着鵝毛般的大雪,但兩位老人卻穿得十分單薄。

他們走在街上,凜冽的寒風毫不留情的吹打到他們的身上。

兩位老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小旅館,就進去問還有沒有空房,服務員十分同情兩位老人,就告訴老人:“你們來得真巧,正好還有一間空房。”老人聽了,滿臉喜悅的對他說:“謝謝你。”

其實,那時已經沒有空房了,是她把自己的房間讓給了老人。而自己卻在前臺坐了一晚。

老人們拖着疲憊的身軀走向房間。住進了那間溫暖舒適的“空房”。

老人們十分舒服地睡了一個好覺,第二天一大早就起牀了。他們準備走了,兩人走到門口想向那個服務員道謝的時候,卻發現那個服務員已經趴在桌子上甜甜地睡着了。

兩位老人不忍心吵醒她,留下了錢,悄悄地走了。

而她還在甜甜的睡着。

這個故事讚揚了這個女服務員的美好心靈,也讓我知道了,人不知要外表長得美,還要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