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文化苦旅的作文

文化苦旅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的作文

文化苦旅的作文1

“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因此,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

——題記

餘秋雨在《抱愧山西》中便描寫了一種文化:晉商文化。文章描寫了晉商文化的起源,鼎盛時期,以及走向衰落的全過程。

文化誕生之初,就帶有極其濃重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當時”“當地”的歷史產物。

晉商文化便是其中的一種,其發展鼎盛時期,創造了“山西海內最富”的輝煌。

其發展之初,正是因爲平遙、祁縣、太谷一帶自然條件不好,沒有太多物產。基本生活無法滿足,他們可以默默忍耐,忍飢挨餓一生,甚至可以破門入戶。總之一切政治性的反抗在我們今天看來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在這幾個縣,大多數農民卻並沒有投入到這些政治性的反抗中,他們不甘受苦,卻又毫無政權慾望。他們感覺到了擁擠,卻又不願傾軋鄉親同胞。他們不相信不勞而獲,卻又不願將一生的汗水都向一塊狹小的泥土上澆灌。

於是,他們便選擇了“走西口”,到口外去尋求更大的生命空間。

規模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正規,晉商文化發展更加旺盛,最終達到鼎盛時期,創造了“山西海內最富”的輝煌。

但是,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及其不合理的一面,晉商文化也是如此,當晉商文化發展到鼎盛時期之後,其弊端也逐漸暴露,加上當時中國動盪的格局,最終使晉商文化走上了末路。

因此,晉商文化便只成爲一種適用於當時的文化。

但是,晉商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發展現代中國文化過程中也同樣適用。例如,山西商人之所以能獲得全方位的成功,正與他們的良好的人格素質有關,如目光遠大,講究信義,嚴於管理等等,如果拿來發展中國現代文化,一定也能獲得良好的效益。

因此,爲了使中國現代文化獲得更長遠的發展,便要學會借鑑各個文化中的閃光點,而不是照單全收。只有吸收這些精華,去除必須剝離的糟粕,中國現代文化才能展現其強大的生命力,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文化變得更純粹。使文化完成其原有的宿命。

文化苦旅的作文2

自能讀懂書的年紀以來,便一直與之相伴。記憶裏那窩在被子裏溫暖的冬日,那踩在落葉上聲音細碎的秋,那寂靜清涼的夏天夜晚,同那晨光仍熹微的春晨,都被書香浸染。那些讀後脣齒留香的字句久久縈繞,編織着我與書的情結。

一直以爲,書中人物同讀者心靈是息息相通的。讀一本書,便讓我得以走進許多人的生活,想他們之所想,悟他們之所悟,同苦同樂,也受到震動,獲得啓迪。

初讀《文化苦旅》尚在二三年之前。雖然以一個十幾歲學生的學識與體悟,還不足以將這本書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意義挖掘出來,但其中字句確令我動容。

文字始於《道士塔》一章。僅覽此一章,便令我深受震撼。王圓籙,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中國農民,偶然地逃荒到了甘肅做了道士,又不幸地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明。卑微愚昧的他不懂這牆壁上釉色圖案的重大意義,以一個農民的想法,讓外國冒險家們一次次將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運走,以換取極少的錢財,還沾沾自喜。“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對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讀到這一句時,我彷彿親眼看到晚霞之下流淚的莫高窟,看到了一個民族曾有的悲劇。

我於是痛恨那個道士,併爲這平白的流失而深深痛惜,作爲一箇中國人爲民族的不幸而感慨萬千。但憤怒的同時,也深深領悟到,他們是歷史的必然存在,正因有了他們,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纔有了攝人心魄的力量,纔是一部由人書寫的歷史,才以一輪明鏡的姿態,照出萬代得與失,愛與恨,愚昧與豐稔,開明與腐化。

歷史之完整,便從他們而來。從此,不再過分在意這些人怎樣令人恨之入骨,漸漸學會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收穫體悟。正如秦檜,正如嬴政。

書中,作者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衆多歷史記憶也被一點點挖掘。在長江,有那個堅強的絕代女子王昭君,有一身傲骨的屈原,更有瀟灑浪漫的詩人李白,在某日清晨悄然順江遠去的身影;在都江堰,有那個樸實的郡守李冰,他手握長鍤,世代守護這片謂之天府的土地;連在偏遠的柳州,也有柳宗元等歷代文人留下的一札札泛了黃的詩文。這些人彷彿都從書中站起了身,隨之而站起來的,是一個個或光輝燦爛或哀婉沉重的故事,一份份因了經歲月醞釀的筆墨香而更加美麗動人的真性情。

讀着這本書,我的思緒也隨之走遍大江南北。忽然又發現,這些歷史如同構建了通道般,同我們的生活有着如此緊密的聯繫。每個人的生活裏或多或少存在坎坷,就連一代文學大師柳宗元,也免不了被皇帝天南海北隨意玩弄,但他在柳州度過的荒涼晚年生活裏,仍憑一個文人的心意留下了其正直品質的有力印證;李冰,再簡單不過的文人,卻因他的樸實想法,爲百姓造了福,爲四川大地的千秋萬代造了福;更不必再提齊王昭君帶來的感動,不必再提李白的蕩氣迴腸。

文化苦旅的作文3

首先是題目,《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進行貼地考察的實踐成果,它集作者肢體行動與內心思考與一體,因而無形又有形的文化被賦予了實踐精神,在這流行於紙上空談文化的時代裏,實爲空谷足音。不僅如此,餘先生捨去了以人文爲主,將自然生態文明作爲基奠,去探索在其之上繁衍的其它文明。至於“苦旅”,這蘊含的不僅是探尋之路上焚膏繼晷的艱難辛勞,更是一種對文化執着的追求與不捨的信念。文化,要苦想、苦思、苦尋,而與終於獲得精髓那刻的隆重歡喜相比,這“苦”便不值一提了。

在讀完此書後,我深爲自己曾因稍觸文化之皮毛,而沾沾自喜的行爲感到羞愧,因爲這實在是管窺蠡測。但隨之而來的,便是遠遠超出我羞愧感的震撼。其實文化是常常給我帶來震撼的,而中華文化更是如此,以至於有時我身體的每個毛孔都在極力收張。而在這震撼之中,有驚喜也有悲愁。

寺廟長久以來潤物細無聲的慈悲,以及對人靈魂的洗滌感化,是驚是喜;爲大河文明的民族賴以生存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千百年來沿用至今,且被後人奉爲圭臬,是驚是喜;水網稠密、風光秀麗且彙集佳人才子的杭州,曾默默牽動着十五世紀遠行航海家內心的羅盤,是驚是喜;狂沙蔓延的大漠之中一汪明麗寧靜的清泉給人一種“造化鍾神秀”之感,又使人頓悟人生與世界,是驚是喜。

而悲愁呢?是山西晉商背井離鄉數十載、妻兒不認的勞苦經營,爲中國歷史創造出的龐大財富,最終銷聲匿跡於歷史長河中;是寧古塔下映射的君王那“株連”的殘忍與快感,“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的悲劇,就算是蠻荒之地那終年的刺骨寒風也吹不盡、吹不散;是陽關外的盾持纓動的烽煙縈帶,一將功成萬骨枯……

那些文化的驚喜已經隨着時間的流逝或永駐史冊,或消散在了歷史的塵煙裏,而這些種種、種種的悲愁之中,卻分明有一把刀,重重地砍在了我心頭的血肉上,便是那在長久的紛爭戰亂中,遭受的侵略與迫害的中華文化!

面對中華文化,我有着與生俱來的嚮往與熱衷。在此處更是與作者產生了來自於內心深處的共鳴,我們擁有着同樣一顆因民族文化遭受外來侵略,而被狠狠動搖的憤懣之心。書中的《道士塔》這篇,無疑在這層層波瀾裏,激起了我內心的鐘鳴。戰爭紛亂,滄海橫流,王道士不過是一個愚昧的代表,一根導火線,他目光如豆,沒有任何圖謀不軌的理由供你去傷害他、消滅他。真正要反思的是那些在國難的時候發財的人,那些“一退六二五”的官員,那些乘人之危的外來侵略者。

其實何止是敦煌石窟,在那些青瓷白釉的國粹被高高舉起、重重粉碎於地之時;在那千金難買、曾被西方貴族稱爲“高貴標誌”的絲綢,而今被金髮藍眼的豺狼踩於足下之時;在那斥金銀難以計數之下建造的行宮,被熊熊烈火燃成灰燼之時,民族的魂魄就已經遭受了沉重的侵噬。正如那位詩人所寫一般,我恨自己爲何沒能早生一個世紀,去和侵略者來場較量,無論如何,反正不能讓他們就這樣悄悄地運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然而那個亂世告訴我的是,就算我早生了一個世紀,就算我與敵人決一死戰於最後的城門下,富商們茶杯中的嫋嫋茶香,官員們奔走相送的重重賀禮,都在漸漸瓦解着我腳下最後的土壤;那些在國難的時候發財的人,他們的眼中飽含着珠光寶氣的貪婪,哪裏還能容得下你苦心的勸說。就這樣,官員們[]的彈冠相慶、朝歌夜弦,在國難的時候發財的人,抱着他們的錢財醉生夢死,而我們的中華文化竟這樣被糟蹋,難道我們就只能如此隔着時空的咫尺天涯,痛心的觀望着自己民族的物質文化遺產就這樣被自己人毀壞、被侵略者拿走嗎?回答是“不”。

戰火紛飛、硝煙四起,人性在此時暴露無遺,自私、貪婪,背叛民族而苟且偷生……可就是這樣的環境下,這樣的人性中,總有一股力量,它執着並且生生不息;總有一種聲音,它嘹亮並且不穿透人心,決不停息。它用言行證明着民族精神的強大,證明着人性中本應存在的無私與責任。例如那個故意走漏消息的翻譯員陳萬里,例如那些爲保護莫高窟,從十幾公里外跑到此處的幾十個村民,又例如那些後來從外地趕來莫高窟的學者,在艱苦的條件下,夜以繼日的守護與不斷刻苦地鑽研敦煌文化……

只是,只是,正如陳寅恪先生說的那樣,“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終究還是一道傷疤,而傷疤下的原先的血肉,只能從大英博物館等這些地方找到了。

我時常嘆息,嘆息着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嘆息着民族文化的流亡,嘆息着子孫後代是否會生長於沒有色彩與音韻的乾涸之上。因爲中國曆朝歷代,無論是內戰或對外戰爭,對民族文化來說都是一場浩劫。這場浩劫,小到天一閣裏數量龐大的珍貴藏書,幾乎一夜之間消散在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的時光裏。大到努爾哈赤、皇太極爲拓張領地,進入中原後大肆屠殺漢人,許多漢族文化瀕臨滅絕。再嚴重的,就是後來衆所周知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火燒圓明園等……

歷史自有它的規律,這規律從百家爭鳴的先秦時代便有先人總結過,戰亂紛爭無可避免,就如同《三國演義》開篇那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戰亂中除了當世人飽受摧殘之外,便是文化的`浩劫。身爲後人的我們,對此只得是同餘秋雨先生一樣,站在當代的城門之上摸索又嘆息,哀愁之極也只能是長歌當哭,一些文化的散失,是需要遵從客觀實際的。然而面對這些有幸傳承至今、供後人學習考究的寶貴的中華文化,我們是否要考慮承擔起自己肩上那份文化傳承的責任?是否能背起行囊,去進行一場震撼心靈的“文化苦旅”?可能我們的貢獻無法與王國維、陳寅恪、樑思成等這樣的偉人相比,卻也可以是那些爲保護敦煌石窟而不遠十數裏徒步趕來的村民啊。

先人們雙手捧起文化的火種,代代相傳,到我們後生這裏,不應讓它熄滅。每種文化的產生都有其自身意義,因此它們理應得到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樣般: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文化苦旅的作文4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的作文5

初讀《文化苦旅》,對其中的“苦”字特別不理解。餘秋雨先生雖說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但是在旅程中也絕對稱不上是“苦”。這麼一看,《文化苦旅》倒是改爲《文化之旅》也無妨了。可後來再看,發現細細思索起來,這“苦”字是自有其內涵的。

所謂“苦”,並不體現在餘秋雨先生本身旅程中的苦,而是一種從古至今,從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經受的“苦”:從《莫高窟》、《道士塔》中王道士對文物的漠視,到蘇軾、柳宗元等文人無端遭到貶謫;從《風雨天一閣》中描寫的天一閣的藏書多次遭受磨難,再到“文革”中餘秋雨先生所見的進步青年的悲慘遭遇……古往今來,中國的文人、文物、文化大多遊離於主流的意識思想之外,遊離於統治者的眼光之外,稍有不慎,便因爲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成爲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犧牲品。文人們和有識之士的抗爭,大多沒有結果,甚至有的時候,面對文化與文明的破壞,根本無人抗爭。中華文明的文化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伴隨着的是一段文物與文人的血淚史。

但是,苦又怎樣呢?文人們面對着苦難,沒有屈服,書中描寫的很多文化成就,都是在逆境中達成的。甚至正是因爲逆境,才使文人與文化,蛻變出了一種別樣的精神。蘇軾被貶謫到黃州,詩文和思想卻都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卻寫出了《永州八記》這樣的名篇……正如書中的《柳侯祠》一文中所說:“朝廷萬萬未曾想到,正是發配南方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

而餘秋雨先生本人,卻也與這些文人有些相似之處。所謂“苦”之於餘先生本身,並不在身體,而在思想與心靈。餘先生的文章寫得很平實,有些也似乎僅僅是在寫風景,但在風景背後,蘊含着的,卻是對中國的文化,以及文人命運的深沉思索。他寫的是風景,但絕不只關注於那一方風景,而是以長遠的眼光,和博大的人文情懷,去看山水背後的文化與精神。他既通過這些文章,來使中國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得到展現,並對之作了深刻的思考;又試圖作爲先導,通過自己的思考引領中國文化朝着新的方向發展。讀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在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他的深刻思考與博大的人文關懷精神,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反思,等等等等。餘秋雨先生自己的思考,總是深沉的,以致於仔細讀來,倒覺得他的內心,該是有幾分痛苦的了。但是他的這種或隱或現的痛苦,卻是爲了中國的文化,爲了今日的文人、文物與文化免遭先前的“苦”。

就現今來看,雖然當下人對待文化的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對文人、文物與文化的漠視甚至壓制,仍然在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時隱時顯地存在着。在這種環境下,餘秋雨先生的這本書,就顯得十分可貴。因爲這本書中所蘊含的對文化的尊重與關懷,對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甚至是人格的思考,正是當下所缺乏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反覆讀過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都江堰”之後,震撼於心底而生,震撼李冰以使命爲學校;震撼李冰的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震撼李冰的八字真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他的治水方案永遠水氣淋漓,成爲水利工程的圭臬。

李冰沒有被掛在牆上,沒有被寫在書裏回憶,卻爲祖國築建好了一座兩千年仍在工作的都江堰。他就像一匹駿馬,沒有成爲泥土間的化石,沒有成爲古墓裏的雕塑,而今天還躑躅在家園四周的高坡上,守護着每一個清晨和夜晚,這難道不是奇蹟嗎?難道心底能不震撼嗎?

更讓人敬佩的是李冰讓自己的兒子也奉獻在這個崗位上。不僅生前,生後還要化爲雕塑矗立在滔滔江水中,不懼怕江水的嚴寒與冰凍。只要李冰驚魂不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

青城山是道家聖地,把水作爲教義的象徵。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味無色,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爲云爲雨,爲虹爲霞……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這便是道。這讓我從新認識了“人”、“水”和“道”以及他們之間的平衡關係。都江堰與青城山相鄰,互相映襯,互相佐證,成爲研究中國哲學的最濃縮課堂。餘教授留給道士的一幅對子: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拜水和問道,有機會我一定親自去拜水,問道,領悟這中華的一大祕密。

文化苦旅的作文6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說是文化了。

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峯是偉大的,因爲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爲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爲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爲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

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爲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說,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纔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

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的作文7

孤雁南飛便是秋,在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涼的秋,我在心在爲中華文化吶喊着。叫喧者。沸騰着。跟隨者餘秋雨先生走過的苦旅。我將重遊這個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奇蹟。

當我走進《莫高窟》,我的驚歎只是渺小的沙石。在那裏感受到的是千萬年文化的沉澱,一段段歷史的重溫,一個個朝代的輪替都盤旅在那裏,這不僅僅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華禮貌的縮影。走進盛唐的繁華。明清的紛亂。餘下的便是近代學者的腳印,我只能用膜拜來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襯得上,在敦煌中,孤獨的墳冢。讓我爲民族那一種腐朽的記憶而慚愧,讓一車一箱的文物從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見中華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這把鋒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條化成1條繩。把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沒有早早出此刻那個年代,我要揮起長劍,把這條繩切斷,我要用畢生的力量,將刀從她胸口拔出。

從《三峽》走過,我沉浸在碧水藍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兩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這一位一位歷史名人。記住他們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這兩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們的氣息,只有這樣的地方纔會有這樣的人,走過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從這樣的文字中尋找到他們的蹤跡。

在餘秋雨筆下,王維的告別是柔和的。在風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會感到刺骨,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夕陽無故人”卻把最暖的情傳遞個貶謪的友人,而今那裏只有尋着王維的馬蹄印纔會到達,只有想要體會他的人,想要傳承他的人才會把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餘秋雨正是這樣的人。

來到。古時戰場那裏有無數個光禿禿的墳頭,從他的筆下我看到了身披戰甲,揮劍斬敵的將軍,看見滿地的鮮血慢慢浸透進地表,在那裏沉靜躺着的是戰爭的犧牲品。在禮貌的傳承中無數個血的教訓更提醒着我要鍾愛和平。

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築讓我再次體會到奇蹟的函義,它的靈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斷,更是勇敢,我甘願屈膝它腳下,它是我國的至寶。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華民族的脊樑。

透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我的渺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我連一隻螻蟻都不如。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不鍥追求。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玄機,但他卻是一個誠實的作家,每個字都是他的經歷。每句話都有他的思想,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塊無比清晰,我是從一篇關於辛棄疾的文章開始愛上他的文字,讀他的書就像讀他的精神。正因他的精神存在於他的字裏行間,當他爲某位歷史人物感嘆時,你的心也沉進谷底,當他爲某段禮貌而驕傲時,你的心中滿滿的全是自豪。

我不僅僅要感嘆。這就是餘秋雨,帶領你追尋華夏禮貌的餘秋雨,將自我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餘秋雨。

文化苦旅的作文8

讀罷全文,瀏覽目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那《都江堰》。

長城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作者也承認長城“爲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在景觀上也有不小的觀賞價值。但是他更青睞那個似乎並不起眼的卻默默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的都江堰。顯然,作者是從整個實際意義的角度比較這兩大工程的。

接下來,作者並沒有直接切入對都江堰的描寫,而是又撇開一筆,寫去之前的心理活動“心緒懶懶的,腳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平平淡淡的,我只好跟着作者這樣了。然而,不經意中,我被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天地裏,先是“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終於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館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使我有種置身浩蕩水流面前的感覺。從平平淡淡到驚訝不已,作者並沒有故意造勢,只是如實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卻如此令人入勝。

作者以潑墨般的氣勢寫了都江堰的水,是飛奔喧囂的水,是撒野咆哮的水,是充滿生命的活力與激情的水。“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波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於規整,付之於企盼,付之於衆目睽睽。”讀到這裏,我不禁心潮澎湃,眼前作者筆下的彷彿都不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掬可捧”的水了,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活物,是的,都江堰的水在作者筆下被寫活了!“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又是淡淡的一句,卻更襯出了都江堰水的生氣

然而,這樣的水最終被人類馴服而造福人類,我彷彿悟到了作者的意圖,寫水又不止於寫水,而是要寫出背後的人來,寫充滿自信、爽利地馴服自然的人。李冰的政治綱領冰清玉潔,他的學問不那麼宏大卻永遠水氣淋漓。作者在思索爲人之道和學問之道,都江堰流瀉出了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作者似乎說了,又似乎沒說,越發引人深思。

文化苦旅的作文9

老師曾經讓我們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我一直不以爲然,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心想:哼!“文化苦旅”,一定讀起來也很苦吧!可是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對它的看法發生了一個大轉變。

我發現:《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一場會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作者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作者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所以,作者把這稱爲——“文化苦旅”。

於是,我跟隨作者走到書中,也開始了屬於我的“文化苦旅”。

在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我靜靜地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注目的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文化的、歷史的蘊藏。

我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窗外車水馬龍,心想:“文化苦旅”結束了,我得到了些什麼呢?

文化苦旅的作文10

最近拜讀了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餘秋雨不僅僅只是介紹這些風景和古蹟,而是通過它們揭示了更爲深層次的內涵。

其中有一篇文章《道士塔》,說的是莫高窟如何在一個無知的王道士手中被“搶掠”一空的事情。看後我很受感染。餘秋雨在文中寫到“……‘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作者是在爲那一副副畫像、一尊尊雕塑,一卷卷經文的丟失感到可惜;是在爲中國文化遺產的遺失而感到惋惜;更是爲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而感到痛惜……

莫高窟被搶掠並不是王道士一人的錯,更是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的錯。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重視一下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有那麼一點骨氣,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考慮長遠一點,那麼那些外國人怎麼可能就那麼輕易地將如此之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掠奪走?

可是就在這清政府之前的幾百年,我們的國家還是世界的強國,唐朝的空前繁榮,元朝的空前強盛,我們的國家吸引着多少外國人前來經商、學習。可爲什麼到了清朝就那麼的備受欺凌呢?

驕傲。就是因爲我們太驕傲了,我們變的封閉,我們變的遲鈍,我們變的木訥。所以也就有了王道士這樣的人,也就會出現莫高窟裏的文物僅僅只用了一點點的銀元一點點的物品就被交換走,也就有了那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遺產被掠奪走的實在太多了,做爲國人,真的有無限的痛惜,但這已經是歷史造成的悲劇了,無力挽回,或許這正切合了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苦”字吧。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吸取前人的教訓,不再讓這悲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