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見證歷史作文(精選19篇)

見證歷史作文(精選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見證歷史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見證歷史作文(精選19篇)

  見證歷史作文 篇1

懷舊是不少走過艱苦歲月的長輩的共同點,不少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 ,總覺着還有感情。可以這麼說:“老物件能勾起滿滿的回憶。”這不,我家的舊屋裏就放着一臺“西湖”牌黑白電視。

爺爺時常感慨地對我說:“可別小看這臺電視機,它見證了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呢!”據爺爺講,這是村裏的第一臺電視,計劃經濟時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得憑票購買,還得經過排長隊,好不容易買到的。

四十年前的夏夜裏,爺爺把黑白電視直接擺在石埕上,村裏人攜個小凳子聞聲而來,把大埕填滿,歡樂的場面如同看大戲。那時村裏還沒有通電,得用柴油發電機發電,轟隆聲蓋過電視裏的聲音,大家仍看得津津有味。有時看到精彩處,屏幕上卻飄滿“雪花”,爺爺得趕緊跑到屋頂,抱着天線杆使勁搖晃,一有信號,觀看的人就高興地喊:“有了。”

聽了爺爺的講述,再看看家裏的液晶電視,我再熟悉不過了。現在電視已成爲生活中的必需品,誰家沒有一臺兩臺的從我出生起,家中的電視就是52寸的大屏幕。更妙的是,大電視上有個USB接口,我經常把電腦上下載的動畫影片發送到U盤,插到電視上的USB接口,只要拿來遙控,按下USB的按鍵,選中下載的電影的文件點擊一下,就可以享受到影院才能的震撼效果。

我家的黑白電視機,像一位飽經風霜的時間老人,雖然靜靜地躺在舊屋的一角,卻見證了祖國四十年砥礪前行的步伐,講述着一段段充滿奮鬥歷程的改革開放故事,放映着新時代美好藍圖。

  見證歷史作文 篇2

我是長江源頭的一滴水,夏日,我從冰天雪地中甦醒過來,順着山坡,緩緩注入長江。在長江水中,我見證了長江沿岸流過的歷史。

春風吹起時,詩仙李白乘着一葉扁舟,泛於江上。當時,江面上的驚濤駭浪拍打着小舟,只見詩仙仰首高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教會了我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遠大的志向。

秋日裏,落葉飄零,長江東逝,詩聖杜甫沿江感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他教會了我要憂國憂民。

公元一九九八年的夏日,長江洪水氾濫,長江沿岸災情告急!我又看見無數官兵、警民緊密團結,日夜奮戰在大堤上,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篇篇感人的篇章。是他們教會了我要團結,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困難!

21世紀初,長江上又出現了“高峽出平湖”的奇觀,那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他們告訴我要敢於創造,造福於人民!

歷史的車輪還在飛轉,我將繼續關注長江,見證歷史。

  見證歷史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臨近春節,大夥忙着買年貨。一進廚房,左邊是菜,右邊是肉,樣樣都有。“廚房都滿了!”我感嘆道。正在整理年貨的爸爸說:“我小時候可沒有這麼多東西,每個人每月的物品是有限的。你可以去看看奶奶收藏的糧票。”

奶奶拿來一個鐵做的盒子。盒子內有一疊嶄新的票子。我拿起一張粉紅色的票子仔細觀察。這是一張印製精細的糧票,正面左邊印着“5千克”,右邊印着日光巖。糧票的正上方是“廈門市糧票”,下面是“1990年”。背面是使用說明,還有廈門市糧食局的印章。

“爲什麼要糧票呢直接用錢買米不行嗎”

“糧票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發放的。當時國內還不穩定,商品匱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如鞋票、布票、油票等等。”

“奶奶,你們當時一定是有錢人,你看你還有這麼多糧票沒有用。”

“傻孩子,在五、六十年代,我們都吃不飽呢,哪能剩下糧票啊。隨着改革開放,物資慢慢豐富起來,家庭收入越來越多,人們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購買,這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糧票都有所盈餘了。到了90年代,糧票也就慢慢取消了。”奶奶不禁樂了。

“對哦,奶奶你收藏的這些糧票大都是1990年的。奶奶,能把這張糧票給我嗎,我也要把它收藏起來,等弟弟大了講給他聽。”

“當然,哈哈!”

一張小小的糧票,見證了祖國經濟的發展。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腳步如此豪邁。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祖國明天會更好!

  見證歷史作文 篇4

2011年10月10日。我們將迎來辛亥革命100週年這個偉大的日子。19世紀末20世紀初,長期積貧積弱的中國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當時以孫中山爲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爲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挽救中國危亡,一場席捲中華大地的變革由此開始,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開端。

古老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四分五裂到強大統一,從戰亂頻繁到國泰民安,從受人欺凌到揚眉吐氣。一個世紀過去了,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緬懷革命先烈。歷史將我們帶回100年前的武昌城。一幅幅拋頭顱、灑熱血、捨生忘死的英雄畫卷又浮現在我的腦海,先烈們衝鋒陷陣的身影,彷彿就在眼前。1904年7月,武昌出現了第一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隨後又陸續成立日知會、文學社、共進會等祕密革命組織。文學社由蔣翊武、劉復基任正副社長,文學社借“研究文學”爲名,在新軍中開展祕密的革命活動。當時的湖北新軍已經成爲革命起義的主力軍。

革命黨人敏銳地察覺到革命時機已經成熟,決定開始醞釀發動武裝起義計劃……由於計劃的意外暴露,許多革命黨人都被捕了。彭楚藩身着憲兵服,本可冒充前來拿獲革命黨人的清政府軍警,但他決心與被捕革命同志同生死,共患難。自稱革命黨人,與劉復基一起被捕。不管當時的清軍怎麼嚴刑拷打,要他們供出同夥,他們都堅貞不屈,最後,三位烈士慷慨就義。歷史的場景震撼着我的心靈。他們爲了革命,所展現出的英勇氣慨和獻身精神,怎麼不令人佩服怎麼不令人感動歲月如歌,滄桑百變。首義的歷史遺留給荊楚兒女的是光榮,是驕傲,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雖然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先烈們的革命事蹟。生活在明媚陽光下的我們要牢記歷史。珍惜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時代。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發奮學習。

  見證歷史作文 篇5

媽媽你看,新聞裏說有的地方出現肉票了,什麼是肉票我好奇地問。爸爸接口說道:難道多年前的肉票又重出江湖了外婆也感慨現在菜市場的肉是越來越貴了。

可是,肉票到底是什麼呀我更納悶了。

媽媽解釋說她很小的時候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才能購買,只有錢沒有票可買不了,比如買肉就要憑肉票再付錢買。這時,外公站起身對我說:要不要看好東西要看!要看!我連忙跟着他進了房間。外公拉開抽屜,從底層拿出一個老舊的信封,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疊花花綠綠的票子。

我迫不及待地湊上前去,問:這些是什麼東西

外公笑眯眯地說:這就是剛剛媽媽說的票。

他把一疊票子攤開,這是糧票,這是煤餅票,這是副食品票,這是工業品票我看傻了眼,這些票大大小小,長方形,比郵票也大不了多少,紅的綠的黃的灰的都有。外公指着其中一張藍色的票說,這是工業品券,要買自行車啊,縫紉機啊,就要憑這種票券。我仔細看這張票,它大約有公交卡一半大,藍色花紋打底,右邊大部分印着杭州市購貨券、工業品等字樣,還有一個紅色的印章,裏面是杭州市商業局幾個字,票的左邊是三潭印月的圖案,下面還有1963字樣。旁邊還有一張一樣大小的票,也寫着杭州市購貨券,不同的是它是紅色花紋打底,內容是副食品,圖案是六和塔和錢塘江大橋,同樣有1963字樣。外公說:這兩張都是1963年的購貨券,離現在已經有56年了!哇,已經這麼久了!我不由驚歎出聲。再仔細看,我還發現了1962年的副食品票,1965年的全國通用糧票,一直到1995年的煤餅票。

這些票是做什麼用的我問。

外公說:買東西用啊,我年輕的時候,買米要用糧票,買鹽要用鹽票,買肉要用肉票,買布做衣服要用布票,燒火做飯買煤餅要提供煤餅票,日常生活就離不開這些票。

有錢也不行嗎一定要用這些票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買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到,還得有相應的票。我和你外婆結婚的時候,爲了買一臺縫紉機,可是積攢了一年多的工業品票。外公露出回憶的神情。那臺縫紉機我看到過,鏽跡斑斑早已經不能使用,上次搬家的時候爸爸說把它扔了吧,外公沒答應,硬是在儲藏間佔了一個角落,原來它是這樣的來歷。

外公告訴我,那個時候中國很窮,什麼物質都很缺乏,生產力水平又不高,國家只好實行憑票供應制度。肉的供應就曾經很緊張,如果告示明天賣肉,不論颳風下雨,人們都連夜排隊,用積攢了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肉票去買肉,買上一塊大肥肉一家人好好補補油水。

啊,那個年代原來是這樣。我不禁喃喃自語起來。

看着這些比我年紀大得多甚至比爸爸媽媽年紀也大得多的票,我很難想象外公他們日常靠着各種票生活的情景。媽媽說她還依稀有一點小時候憑票買東西的生活記憶,但是上了學以後各種東西就漸漸多起來了,不知不覺那些票就消失在生活中。外公說現在也只是看到這些泛黃的舊票,纔回憶起30年前50年前的日子。對比之下,現在的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

我學着外公小心翼翼地把這些票收起來,放進信封裝好。我要好好保存它們,它們不僅僅是老物件,更承載了外公他們的回憶,也見證了我們國家和人民由窮到富的歷史。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見證歷史作文 篇6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透過文物,彷彿讓我們穿過時光的隧道,來到了古代。九月十三日下午,我們在楊帆、陳露老師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常州博物館,參觀文物展覽。

走進神奇的“馬王堆”漢墓珍品展,看着一件件展品,就像一本浩瀚的漢代大百科全書,我們十分好奇,紛紛圍在講解員阿姨身邊,聽她娓娓動聽地講述兩千多年前,漢代繁榮昌盛的景象。

走進文物長廊,一股莊重的文化氣息迎面撲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素紗禪衣。古人用“輕紗薄如空”,來形容素紗禪衣一點兒也不過份。在它的介紹中,這件衣服竟然只有四十九克,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現代都幾乎沒有辦法仿製出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繚綾》中寫到:“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霜。”很多人都以爲詩中那縹緲如霧的輕紗是作者用誇張的修辭手法虛構出來的,直到素紗禪衣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才證明詩人不是憑空想象,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長廊盡頭,似乎躺着一個東西,感覺陰森森的。走近一看,我不禁冷汗直流,這裏居然躺着一個棺材。我害怕極了,想立刻走開,生怕裏面會有殭屍蹦出來。但看了它的介紹後,就鬆了一口氣:這只是一個複製品。我細細觀察,發現它不再那麼恐怖:底子用綠色、褐色、黃色等各種顏色描繪出祥瑞的圖案,上面刻畫了六條龍,三隻虎,三隻鹿,一隻鳳凰和一名仙人,顯得富麗堂皇,體現出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水平。

馬王堆的陪葬品有很多,有陶金餅、木壁、楊梅、梨子等。那些水果似乎還像兩千年前散發着香味兒,讓人垂涎欲滴。而且裏面還有珍貴的大象牙和木犀角。可以看出,他們當時的生活十分奢侈。

時間就像一隻離弦的箭,轉眼間就到三點鐘,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常州博物館。

  見證歷史作文 篇7

隨着科技的發達,現在有了電腦,有了互聯網,有了電話方便了人們的溝通,用書信聯絡的方式幾乎要退隱歸山了,所以郵票也不常見了,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於郵票幾乎感覺到陌生。

學了郵票這篇文章使我意外的發現媽媽還收藏者許許多多的郵票,這些郵票大多數都是用過的,有的還粘貼在信封上呢!上面還加蓋了郵戳,這些郵票有着各式各樣的圖案,有生肖兔,猴,雞、龍、還有其他漂亮的圖案,最常見的是萬里長城圖案的郵票——她大約長2釐米,寬1釐米圖中清清楚楚的展現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壯麗河山,由此可見我國曆史悠久的文化,長城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祖先勞動的碩果,郵票上有80分、50分等字樣,不通等值的票面,顏色也各不相同,原來郵票也是有價值的,它就像我們的錢幣一樣,不通的面值有着各樣的區分呢!

還有就是所以得郵票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四邊都是齒輪邊,你知道那是爲什麼嗎我想那大概是爲了方便人們咱貼時撕取方便吧!

看到這一張張郵票,有的還完好無缺的粘貼在信封上,就好像看見了媽媽那時一個人獨自一個人漂流在異鄉時,她對家人,朋友,同學們相互的思念之情,也正是這一張張小小的郵票傳遞了他們的情感。

  見證歷史作文 篇8

我家的儲藏室裏有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那是爸爸小的時候家裏買的。

聽爸爸說,那是幾十年前的。

這臺黑白電視機在我們村裏可是數一數二的。每逢晚上,我家的長凳就都各有所主了,甚至連院子的圍牆上都爬滿了人。鄉親們坐在長凳上,趴在牆上,悠閒自得地看着電視。雖然電視圖像是黑白的,而且不清晰,只有兩三個頻道,但是在那個年代有這麼一臺電視機,絕對是了不起的事。每當鄰里鄉親過來看電視,爺爺奶奶總是樂得合不攏嘴,忙着端茶送水。遇到雨天,爺爺還會頂着風雨爬上房頂,不停地搖着電視的天線,讓另一個人在電視機前守着,還一邊搖一邊問:“明一點了沒”“好一點了嗎”……

爸爸媽媽結婚的時候,這臺黑白電視機光榮地下崗了,代替它的是41寸的大彩電。再也沒有街坊鄰居過來看電視了,因爲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了。爸爸告訴我說:“有時爺爺看着那臺黑白電視機,目光裏有一種難以理解的東西。我想,那一定是爺爺捨不得當年那種鄰里之間的情吧!

去年秋天,我家搬進了一幢別墅,家裏裝修得富麗堂皇。媽媽覺得原來的彩電佔地,於是每個房間都換成了液晶電視。液晶電視可以掛在牆上,既輕鬆,美觀,又節省空間,而且圖像非常清晰。前幾天,我家還安裝了數字電視,有一百多個頻道呢!

小小的電視機,體現了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嗎。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見證歷史作文 篇9

打開語文課本,一張黑白的舊照片出現在眼前。它記錄着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軍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真實情景。

看着照片,時間彷彿回到了八十年前的那一天。由於上海北站是戰區,交通癱瘓,南站成了通往外地的唯一出路。下午,火車南站熱鬧非凡,擠滿了人,大家都在期盼火車,期盼早日逃離動盪的上海。人羣中有一家人,爸爸、媽媽和一個大約一歲大的孩子。媽媽親着寶寶的小臉蛋,寶寶被逗得直樂,爸爸望着火車來的方向,焦急地說:“車怎麼還沒來”

突然間,天空傳來了戰機的轟鳴聲。大家擡頭一看,不好!鬼子要來炸車站了!頓時,人羣亂作一團,驚恐萬分。爸爸拉着媽媽和孩子就跑,高聲喊着:“快跑!快找安全的地方躲起來!”話音剛落,只聽幾聲巨響,火光沖天,煙霧瀰漫,驚叫聲、哭喊聲淹沒了一切。慌亂中,抱着孩子的媽媽和爸爸走散了,媽媽受了傷,卻仍然不顧一切地想衝出人羣,找個安全的地方把寶寶放下。又一波炸彈襲來,車站已經是屍體遍地,血流成河,碎片四濺。媽媽也被倒塌的建築物重重地砸中了頭。她拼着最後一口氣,把寶寶託給了身邊的人,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寶寶大聲哭了起來,可惜媽媽再也聽不到了。

僅僅十幾分鍾,南站就變成了一個死一般寂靜的廢墟。扭曲的鐵路,斷裂的天橋橋樑,破碎的房屋,遍地的屍體。不知何時,那個已成爲了孤兒的寶寶爬了出來。此時,他衣衫襤褸,渾身血跡斑斑,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然而,他再也見不到自己親愛的爸爸媽媽了。一位路過的記者用相機拍下了這讓人痛徹心扉的一幕。

後來,寶寶被好心人收養了。十幾年後,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爲了避免同樣的不幸再次發生,他毅然加入瞭解放軍,加入了保家衛國的行列,誓與侵略者鬥爭到底。

南站事件雖然成爲了歷史,但我們不能忘記侵略者帶給我們的欺辱和傷痛。作爲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肩上仍然擔負着報效祖國、爲國爭光的重任。“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絕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見證歷史作文 篇10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看見了一張令人痛心疾首的照片。那是1937年8月28日下午,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那一刻。

那天,黑暗瀰漫着整個上海的天空。一大批逃難的人羣擁進上海南站。兩歲的多多也隨着父母在其中,可是車站裏早已人山人海,他們一家只好在川流不息的人羣中恐慌地跑來跑去。忽然天空傳來“嗡嗡”的響聲,幾架轟炸機像猛獸般撲來,投下了幾枚罪惡的炸彈。“轟!轟!轟!”的爆炸聲響徹雲霄,曾經繁華的上海火車南站,頃刻間灰飛煙滅,站臺瞬間倒塌,天橋斷裂,鐵路扭曲,滿地都是殘磚斷瓦,剎那間,死傷無數,火車站裏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有的屍體焦黑如炭,令人慘不忍睹。就在炸彈投下時,多多的父母用生命保護了他,把他送到了安全的地方,他們卻被埋在了瓦礫下。只剩下多多一個孤獨地坐在一片狼藉的廢墟中。他此時頭上、身上滿是鮮血,衣服也被炸得破破爛爛。只見他張大嘴巴拼命地哭喊着:“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裏啊”但那撕心裂肺的呼喊聲,再也換不來爸爸媽媽的擁抱了。就這樣,本來一個幸福的家庭瞬間就被侵略者們炸燬了。

可憐的多多,從此失去了父母,但我相信他一定會記住這一段歷史,發奮讀書,爲振興中華而不懈努力。

想想現在,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還處在戰爭之中,還有不少像多多一樣的小朋友處在危險中,我多麼希望他們能有一張不被導彈氣浪掀翻的課桌,能有一間潔白而不被彈片擊穿的教室。因此,我要向整個國際社會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見證歷史作文 篇11

早晨,天空陰沉沉的,到了七點,那陰沉沉的天空霎時間像是爲了我們的春遊而晴朗起來,那空氣十分的清新。聽,鳥兒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地聊着天,像是在爲我們出發去春遊而感到興奮呢!七點半,我們準時到達操場集合,隨着校長的發言結束,我們一排排有秩序的走到幼兒園前,坐上了豪華大巴車,開始了旅行的第一站。

上午九點,我們準時到達了目的地——圓明新園。望着這座宏偉的建築,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些慘不忍睹的歷史:1860年10月6日,英國聯軍侵入北京,洗劫了圓明園,各種各樣的文物被洗劫一空。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的侵略者闖入了圓明園內,把圓明園中許多的建築物燒燬。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立即趁火打劫把圓明園內所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一切皆搶劫一空,使圓明園原來所修復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了徹底的毀滅。隨後,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的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迫不及待的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太湖石等珍貴的物品,以修其園宅。那些侵略者不僅搶奪了那珍貴的歷史文物,而且還毫不留情地點起了大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圓明園內所殘留的建築藝術的精華、藝術的瑰寶都化成了灰燼。是啊,如果一個國家不強大,就會被捱打,被欺凌。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寶貴的時間發奮學習,使之成爲祖國的棟樑,將來爲建設強大的祖國作貢獻。

在圓明新園我們一路興奮的走着、走着,一路上嘰嘰喳喳地聊個不停,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似的。上午,我們遊玩結束後在一座噴泉前的座位上一邊吃着午飯,一邊看着噴泉,噴泉隨着音樂的高低起伏,噴泉的形狀也變化不停,多美啊!

吃完午飯,我們又看着表演,望着那個爲了我們而表演的“歡送會”,我們依依不捨的走上大巴車,回到了校園。

今天的這一次春遊,我收穫甚多。讓我明白了就算在歷史上圓明園已經毀滅,但我們祖國的力量還是很強大。今後,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爲了讓祖國更加強大、繁榮,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學習!

  見證歷史作文 篇12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摘自《我愛這土地》

站在這廣闊的土地上,我望眼欲穿,看到了歷史的輝煌,我側耳傾聽,聽到了英雄的感慨。土地,生我養我的“母親”。

對於她,我向她索取的太多,卻不曾想過回報她。她給了我太多,教給我的太多。她經歷的太多,懂得也很多。她從人類出現開始,便記住了每一天。她見識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威風,目睹了武則天的聰慧,見證了蘭陵王的勇猛:她爲王昭君嘆息,爲李清照流淚,爲毛澤東讚歎,爲新中國歡呼。

她告訴我持之以恆就能滴水穿石;大地能載萬物是要我廣讀博覽;她讓青松在嚴冬生長,是在說青松不畏嚴寒,讓我做人要堅強不屈;她用海納百川告訴我們做人要寬宏大量。

她要我學習古人。

學習蘭陵王的勇猛,化怒氣爲動力。別人說蘭陵王長得美,不適合打仗,他便用猙獰的面具把自己美麗的外表掩藏起來。用自己的勇氣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自己不畏懼死亡,不怕戰爭。

“母親”要我學習武則天,學習她的智慧,學習她的膽識。一介女子,本是一朵嬌豔的深藏在後宮裏的玫瑰,安分守己。但她不屈服於男人,用自己纖細的雙手撐起一個國家,保住一個民族。

“母親”要我學習屈原,學習他熱愛國土,不屈服於敵人,不苟且偷生。當楚國的最後一方土地被他人侵佔時,屈原投河自盡,追隨自己的國土而去。

土地,教給我的像天上的星星,說不完數不清我只有默默的記,這一顆星星是成吉思汗,那一顆星星是李大釗;這一顆星星是長勺之戰,那一顆星星是辛亥革命;這一顆星星是八國聯軍侵佔中國,那一顆星星是新中國的誕生。

也許,我現在該想想拿什麼回報土地。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我可以好好學習,我可以與他國聯盟,我可以去探索月球,我也可以去描繪中國的大好河山。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不愧對土地,愧對生我養我的“母親”,就對土地問心無愧了。等歲月逝去,我的青春一去無蹤,頭髮脫落,變成屍骨,變成灰塵時,我便可以永遠地躺在“母親”的懷抱裏了。

我不求用一生回報“母親”,只求死後能在“母親”懷抱裏找到一個棲息的縫隙。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見證歷史作文 篇13

丹陽西門有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街,至今仍保存着豐富的歷史遺蹟和建築,見證着丹陽曆史的風雨滄桑。

近日,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小記者來到西門老街參觀、採訪。踏着兩米多寬的小路向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老街東頭的警鐘樓,警鐘樓呈扇狀,是用磚頭和水泥建成的。二樓牆外刻着“城西救火會”五個大字,樓底下還能清晰地看到“警鐘樓城西救火會民國十七年建”字樣。警鐘樓是幹什麼用的呢帶着這個疑問,我們採訪了當地的老人。原來,過去的房子是木質結構的,非常容易着火,當時的城西救火會就建了警鐘樓,上面有警鐘一座,看到着火時,就敲響警鐘,讓居民們去滅火。據介紹,當年抗日戰爭時期,警鐘樓也發揮了防禦作用,炮火中的警鐘樓也由五層炸得只剩下兩層。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已不需要警鐘樓來救火,但它的存在卻警示後人要牢記歷史。

參觀完警鐘樓,我們又來到了位於警鐘樓南側的三思橋。三思橋是用青石鋪成的一座石橋,它建於清朝。爲什麼叫三思橋呢我們也進行了採訪,原來丹陽的縣衙就位於西門老街附近,打官司的老百姓都從這座橋經過,當時的衙門把這座橋取名爲三思橋,就是要提醒老百姓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當年橋那邊的縣衙早已不復存在,只有行人匆匆從橋上走過。

我站在西門老街上,思緒萬千。眼前是歷史的遺蹟,遠處是繁華的街市,時代在飛速發展,這條老街告訴我們,現在雖好,但也不要忘記過去。

  見證歷史作文 篇14

揚州是水做的城市,水是流動的血脈,橋是骨骼,那歷經歲月與人事雕琢的模樣,富有魅力,嫺靜端莊,細細訴說過往古今。揚州的歷史,便被這歲月一般的流水細細地雕琢在了橋欄上……

古代的揚州,是安定幸福的魚米之鄉。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北方人口不斷南移,南方的穩定使其成爲了當時的經濟重心,揚州逐漸發展以致繁榮昌盛,於是思想文化便在這小橋流水之地得以蘊育。文人杜牧,深知揚州景美在於橋,精髓在於月。之後,就有了“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流傳千年的詩詞爲揚州古城拂上一抹神祕而古樸的色彩。這漢白玉的石橋,也便成爲了揚州美景中獨樹的一幟。

後來,金兵二度南下,屠城而過,曾被歷代文人所向往的揚州城淪爲一片廢墟,破敗不堪。然而揚州昂揚的精神不死,揚州人堅定的信念不死,他們便在這殘磚瓦礫之上,再次建起一座美麗富饒的城池。潔白如玉的二十四橋依舊靜靜地臥倒在灑滿銀輝的揚州土地上,靜靜的承載這二十四位風姿綽約的玉人教吹簫的夢想……

元末明初,戰亂紛繁,淮揚人口流亡多半;太平天國時期,揚州又不幸成爲兩軍交戰的重要戰場;太平天國失敗後,清軍燒殺搶掠,揚州百姓外逃不計其數……

滾滾不盡的歷史浪潮中,揚州城的命運總是被推向風口浪尖,或沉或浮,只得隨波逐流。古往今來,繁榮與破敗在寫滿揚州歷史的綢緞上不斷交織昇華,編織成的是揚州紅綠相間的文化積澱……

如今的揚州,橋文化更是聞名於世界。二十四橋無疑成爲了這其中最具關注的焦點,她在見證揚州那跌宕起伏的歷史命運的同時,也見證了並見證着揚州人不屈不撓,爲幸福生活而奮鬥的崇高理想與信念!

  見證歷史作文 篇15

近年來,關於重重視中華文化精髓之類的話題不斷被人提起。於是,有人提出應逐步恢復繁體字的使用。而浙江橫店提出再造一個圓明園以重現這一歷史奇景。諸如此類的話題是屢見不鮮,充斥着人們的視野。對此,我要提出疑問,究竟該如何對待中華優秀的文化精髓呢

不能否認,提出這些想法的人的初衷是好的,至少他在爲現今中華文化在人們心中漫漫缺失而擔憂。但是這樣的想法卻也未免太流於形式了吧難道恢復使用繁體字就真的能讓人們瞭解、感受到漢字的造字法嗎如果,他不曾讀過《說文解字》,他連漢字七體都不瞭解,那麼再多的繁體字也只不過是一個寫在紙上的字。因爲他不可能明白漢字背後鮮活的魅力,更不能夠明瞭中華文化的精髓,這種只流於形式,卻不曾真正有相關的一套文化體系與之配套的想法只能說是一種海市蜃樓的幻想。

因此,真正發揚重視中華精髓就應當尊重歷史的遺憾。遺憾之所以爲遺憾,便在於其中給人們心靈留下了震撼,也留下了一片空白。面對這一片空白,我們更應該去反思爲何會留有遺憾,而不是想着去把空白添滿就好了。遺憾是一種美,美在其後留有的想象和空間,美在那一段歷史的心酸,因而遺憾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所以與其複製歷史,不如就沿着歷史的卻陷去探究更深的東西,因爲在這樣探索和求知中,學到的精髓纔是真正深入骨髓的。

看過圓名園3D復原圖的人們一定會爲這壯麗的奇景歎爲觀止。然而,我們卻不曾想過爲何我們如此驚歎,是因爲這是一切都已煙消雲散,物是人非。埋藏於其背後的恥辱與愛交雜在一起,纔會催生我們對文化的保護與熱愛。我相信,當你用指尖撫摸着斷壁殘垣的哀傷與悲痛與看到其原貌的波瀾壯闊時的歎爲觀止,前者更能震撼你的靈魂。

歷史的遺憾其魅力是在於它能扣響一個人的靈魂,那樣的愛恨交織纔是去探索、去護衛、去發揚中華文化的力量的源泉。

然而,我們終究是不能停留在遺憾之中,但不是去複製,而是去應用我們的精髓去創造,去激發靈感。我們應該鼓勵去建造更多諸如“東方之冠”的傑作,爲後代積累更多的財富。而不是讓我們的後代看到的與前人所擁有尊重歷史作的無所差別或是相差甚少。

  見證歷史作文 篇16

遠遠的,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

漫步於河畔,我注視他悵望江天的姿勢。“恰似飛燕倚新妝”,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落到社會的底層。

“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鏽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呵!自己有多麼無知,四次出蜀,揮金鉅萬,萬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爲金殿之上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磨墨,已註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貴榮華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樣滿腹錦繡又怎樣抵得了楊貴妃又一句對李隆基的悄悄話嗎好恨!好恨!

我的心裏忽然有一根弦被這愁苦折磨的一代詩仙撥動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視着我。

“詩仙,您的那句‘可憐飛燕倚新妝’,究竟有無褻瀆楊玉環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爲千年之後,我的冤屈已被滌清,沒想到蒙於我身的恥辱尚未被冗長的歲月消逝。我本是以飛燕之輕比楊玉環,她實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語”說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駐在空曠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劍,將要窮透時間與空間,把李隆基的心剖開來,看一看,他爲何不相信他的話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楊玉環的話,而以爲你只是狡辯之辭,你恨他嗎”“如果一個人從榮華的峯巔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遠過着潦倒的生活,你難道不恨嗎可畢竟李隆基與楊玉環是夫婦,夫婦之親有如天地,一個人的判斷有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感情上的親疏,他信了楊玉環,而認爲我不忠,這是一個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個國家的悲哀。”

青蓮居士踏着夕陽的餘暉走了。一個孤獨的身影從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我靜靜地佇立在河邊。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於諂言中的每個忠臣。感情的親疏使昏君們相信近臣的花言,愛妃的巧語,而每一個如此的君王無不蹈覆國的命運。而對於我們,難道沒有一些可以借鑑之處嗎

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

  見證歷史作文 篇17

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戀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從沒人見過你的照片,那個年代的你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卻美於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美於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的美獨一無二,無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遠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過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如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清冷無奈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你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託,學無所傳,在那個年代,你無疑是枝頭的一朵奇花,凜冽的秋風摧殘着你,你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地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謝。你的才氣、倔強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

你乘一葉扁舟,載着濃濃的愁緒,憂鬱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黃花瘦,向我們走來。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沉澱了,你的淚光柔弱中帶着憂傷。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夜太漫長,凝成霜,慘白的彎月勾住了過往,使得這孤獨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難將息,直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你的一生被這漫天的愁緒所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面對着物是人非,面對着斷香殘酒,面對着綠肥紅瘦,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幾許蚱蜢舟也無能爲力。既然載不動,那就和着孤獨化作鹹鹹的淚,滴在對趙明誠的追憶裏,滴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緒裏。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遠的追求。你站在山頂,吮天地之銳氣,吸日月之精華。你不會孤獨。你帶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時空,向我們走來。我堅信,在新的時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質蘭心的女子。愛玲繼承了你的堅定與毅然決然,三毛繼承了你的豪放與灑脫,張小嫺繼承了你的銳利與透徹,舒婷繼承了你的甜蜜而獨立的愛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遠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着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見證歷史作文 篇18

我的童年,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需要知識的甘露和充滿文化歷史的陽光來哺育我,讓我綻放得燦爛無比。

歷史文化是無價的,這是我經歷那一次事後給我留下的體會。

那天,夜空朗朗。爸爸媽媽帶着我去逛夜市。“咦,那兒人山人海的,出什麼事了嗎”我疑惑不解。“走,我們一探究竟去。”爸爸也好奇地說。

我個頭小,不一會兒就鑽進人堆裏去了。原來一羣老年人在此津津有味地唱着戲呢!我滿不在乎地說:“切,這有什麼好看的,電視上可多着呢!”一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可急了:“不懂,你可別亂說。這啊,可是咱這兒的一大文化呢!”我有點不好意思,只好硬着頭皮聽下去。嘿,這些人可真不賴,一點兒也不懼場,一個個都蓬勃朝氣,嗓門可亮了。聽旁邊的人說,他們唱的可是《紅樓夢》中的《金玉良緣》呢!一看,那位兩鬢白髮的老奶奶更是表演得出神入化,一點兒也不比電視上的演員遜色。再瞧瞧那位老爺爺,看他已過六十,但他卻充滿着青春的活力。他表情嚴肅,把手瀟灑地一甩戲服,再“傲慢”地走上兩步,來了個“指桑罵槐”,真是精彩極了。臺下不時地響起一陣陣掌聲。

我越看越入迷了,不得不佩服這羣老人們,他們這真的是在傳承文化呀!我國的歷史是無價的,試問,哪個國家曾擁有過這次,我真的是用心去看古代的戲劇的,因爲只有用心去看,才能明白其中的魅力!

  見證歷史作文 篇19

當三月的柳絮飛起,嗒嗒的馬蹄聲響過,春風中花朵綻開了燦爛的笑臉,活潑的少年踏歌而行,“看”成就了一處迷人的風景;當蕭瑟的秋風吹過,庭前的花枝殘損,端坐的思者品起了香茗,“看”成就了一種淡泊的人生。

人間百態盡收眼底,看者豐富;世事紛繁皆爲煙雲,思者精深。

看香山紅葉、看北國飄雪、看江南小巷、看樓臺殿宇……在“看”中品味,便能領略繁華落盡的真淳之美;看古道荒涼、看旌旗獵獵、看大漠孤煙、看戍臺烽火……在“看”中回首,便能體味歷史的滄桑鉅變。通過“看”,能使人增添資歷,開闊眼界,收穫智慧。

看興衰榮辱,堅守信念。蘇軾被貶黃州,但仍吟嘯徐行,寫詩賦詞,以一顆豁達之心面對人生的挫折,爲此贏得了千古豪放之名;文天祥被拘敵營,卻能堅守節義,不改忠心,堅定信念,成爲令人景仰的民族忠魂;孫中山雖在追求民主共和的路上屢敗屢戰,但始終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以不屈的信念擊敗困難,在世人心中樹起一座高大的豐碑。

看世事興替,砥礪心靈。季羨林被關進牛棚後仍執著地在青燈下捧起書卷,笑看人生風雨、滄桑百年,爲世人樹立大家的典範;史鐵生獨坐地壇古園,在時間的影子裏、自然的輪迴中與自己的心靈進行對話,最終收穫了人生的哲思;經大忠在地震發生時,在山搖地動間看到孩子們驚慌失措的臉,一聲“學生先行”的吶喊,爲孩子們開闢一條求生通道,彰顯長者的大義風範。

看自身得失,增長智慧。孔子每日三省乎己,教化弟子三千,樹仁義於後世;林則徐朝暮省察自身而立威信於民衆,揚國威於列強,傳美名於百代;巴菲特通過反省自身的錯誤而不斷進取,終成“美國股神”。

“看”,包容萬象;“看”,砥礪心靈;“看”,啓迪智慧;“看”,爲生活增色;“看”,爲生命添彩。當你於細節中看到真情,於表象中看到真相,於卑微中看到偉大,你也就真正懂得“看”的內涵。

且撫一軸長卷,讓千年的積澱在“看”中慢慢升騰;且駕一葉扁舟,讓廣闊的江面在“看”中容納於胸;且尋一曲幽徑,讓蓊鬱的蒼翠在“看”中漸染心性……“看”,成就你的人生,增添你生命的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