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懷念的味道作文

懷念的味道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懷念的味道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懷念的味道作文

懷念的味道作文1

總愛一個人坐在桌前,品着那清淡的茶,苦中帶澀,澀中帶甜。

還記得去年期末,我意外地沒發揮好,出了年級前10名。我最擅長的數學考砸了,不是一般的糟糕,比平均分還低2分。回家的車程,我一直充滿着悔恨。我怎麼能把最後一題改錯了呢?原來答案居然是對的,爲什麼最後幾分鐘要改掉呢……

進了家門,爺爺笑吟吟地迎上來,見我心事重重的樣子,就端給我一杯茶,我嚐了一口,就把它放下了。真苦澀!爺爺一邊說:“別喪氣,當年我也鬱悶呀,爲那黑心的老闆工作5、6年,一點工資也沒發。我就是喝着這茶,慢慢挺過來的。”爺爺撫摸着茶杯,眼角有點溼潤。

“我就想,現在對方如此落魄,我是討不到錢的了。還不如趁着年輕,再幹個幾年。你看,這茶呀,又給了我很多希望,我後來還賺了不少收入呢!”爺爺愛憐地撫摸着茶杯,若有所思。我一下豁然開朗了:我這點困難小失敗與爺爺相比,算得上什麼呢?只要努力,終究會成功的。

那天下午,我沒有出去玩,只是坐在桌前喝茶、下棋,我的心情前所未有地平靜。或許這就是古人的灑脫豁達,也是痛定思痛的冷靜。窗外,小鳥在歌唱,花兒在微笑,一切都那麼平靜美好。

開學後,老師跟爸爸溝通,說是試卷批錯了,全班19個100分全沒了,我一下成了第一名。這時,我已經沒有了太多激動,成敗得失,都是人生的一種經歷。我只是喝着茶,心裏暖暖的。

呷一口茶,耳畔再次想起爺爺的那句話:“做事情不要害怕困難,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你要勇敢面對一切……”

有空,我還是會坐在桌前,品茶。

品味茶之味,清新淡雅。啊,爺爺。啊,茶。

懷念的味道作文2

農村有N多個優點:青青的山、綠綠的水、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城市有N多個缺點:木有山,只有黑水,霧濛濛的天、灰黑色的雲……

對此,我深有體會。

“呼……”我像一隻蚯蚓從牀上慢悠悠地挪動起來,還有點暈暈乎乎的。“周正,起牀了!太陽都曬屁股啦!”外婆從雙人牀裏大叫。

“……”回答外婆的是一片寂靜。

“小周,聽到我說話了嗎?”

“聽得到了,外婆。”唉,我欲哭無淚。昨晚,汽車的喇叭一直叫着,似乎就想把這房子給叫醒了。一夜無眠。我只能對着牀長嘆一聲:“唉……”今天的早上一定不會好過。

剛一開門,“呼”一陣風吹過,妹妹閃了進來:“老姐,你真有味,好像一隻大熊貓耶!”

哼,我可不想與大熊貓爲伴,共度一天呢!可我又能怎麼辦呢?唉!真懷念曾經的日子。小時候的我,沒到城裏上學,呆在農村。“叮……”鬧鐘響了,我比鬧鐘還準時,早起牀了。不用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爲我自己有比這個更足的精神。“吱吱……”小鳥的天籟之音伴隨着我的晨跑之路……

唉,農村的日子,離我越來越遠了。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回到我的身邊呢?

懷念的味道作文3

窗外,雨淅淅瀝瀝。

在昏沉的白天醒來,透過沆瀣水汽蔓延的窗戶,可以隱約看到窗外成爲朦朧色塊的行人。這時有一線熟悉的氣息穿過我的發間瀰漫開來

——像乘風破浪歸來的帆船,透過時間洗滌過的慵懶而迷幻的特殊味道。

一如很多年前,我透過切割整齊的木頭窗櫺,看到了前所未見的景象。那時是在奶奶家的閣樓,不知是否因爲是夏日午後周圍一片寂靜。最明顯、最深沉的也是爲整個世界伴奏的雨的聲響。從那一刻開始,我便覺得有一線無形的氣息,就像那裏的水澤與大地共同存在的一種味道。在我第一次發現它時,眼前好像出現了一片搖盪的金黃葦草,和慰藉的夕陽。這種味道似乎總是環繞在我的身邊,或是在我無意吸進一口氣前轉身遁走,或是在我無意間發呆時暗暗涌起,偶爾伴我入眠,在夢中帶我重回那個夏日午後,指引我走上熟悉的小閣樓,見到窗前的一株香樟或凡此種種……一切都熟悉得像不能被時間所改變。

我好像曾無數次地遇到過它,它好像存在於奶奶家的每一個角落:被曬過散發着陽光味道的暖暖毛巾,陪伴我從小到大有些褪色的軟軟沙發,無時無刻都有一股淡淡藥香的厚厚棉被……這些總會讓我會想起很久以前,回想起那段早已沉浸在歲月長河裏的時光。

那日重新回到小閣樓,窗外沒有下雨,我透過早已斑斑駁駁的木頭窗櫺向外眺望,窗外的香樟閃爍着耀眼的光芒。推開窗,日光透過香樟葉的縫隙傾瀉而下,那一線熟悉的味道,竟又重新充斥在了空氣中。

一直陪伴我的,應該就是這樣的味道,它所帶來的溫暖依然像是搖盪着夕陽和葦草的夏日湖畔。於是我閉上眼,安心地回憶記憶裏那片沁人的澄光舞葦,才發現記憶裏的味道從未走遠

——而只有時間改變。

懷念的味道作文4

魂牽夢縈的家鄉,伴着兒時熟悉的味蕾記憶,遠離家鄉已久的人,不禁淚流滿面。

家鄉只一個小小的縣城,藏在江南連綿的羣山裏,不爲人知中塵封了多少的文化與歷史。

單談鄉食,獨講那門手藝——春餅。

記憶中早晨在小販的呼聲裏幽幽而醒,水鄉人的隨意形成延續至午時的早市。一條小巷裏被百年未曾更替的一溜攤子圍攏,車水馬龍,縫隙間偶會窺見斑駁的石牆木屋,挪動三五步便是一個攤子,這般盛況總也未吞沒誰家。攥着錢奔到春餅攤,不論你食何時何分,總要等會,是新昌人的風情造就了這條規矩。賣主永遠忙着,那算空無一人。

賣主用手熟練拽起木桶裏的一團早和得雪白的面,在底下白炭雄雄燃燒的鍋上畫出一個漂亮的整圓。並無煙,只是火焰騰起使得人影子一晃。時光的磨和使原本白而透明的第一張皮子變得逐漸金黃,捲起的邊緣抵不住陣陣香氣。主人家會在這時問你:“一大(春餅特有的量單位,六張皮爲一大)還是半大”小孩子家家食量小,自是回過去“半大。”老人便不再說話,伸手捎起烙好的三張皮子均勻鋪在兩側,略有重疊。捎帶的又是一句問話:“雞蛋還是鴨蛋?”我隨着性說了:“鴨蛋吧。”便是變魔術似的一個鴨蛋隨着鍋沿打碎條裂,隨手擺動任它乖巧地覆蓋上去,流動中很快凝結。在上邊撒上我喜好的,已在油鍋裏翻滾好的香腸和茶葉蛋,略壓至扁平,用手捅上一邊,輕輕捲起,用透明的塑料袋包着,發出陣陣的麥子香。才下鼻尖,又上心頭,這時家鄉的香味,是心底的淳樸童年。

在家鄉的記憶,重大的節日會有“自捅”(方言)的春餅吃,老人們將水芹、馬蘭頭、竹筍與紅燒肉炒好。這時是可以自行挑選的,江南人的胃口不大。在我家,兩張皮子就是一卷薄薄的春餅,每個人吃兩卷,配上些清淡小菜,便也足夠了。

還有人甚至會“捅上”(方言)螺螄的,這是聽父輩們說的。所需技術之高可以想見:在適當的位置咬下一段,卻不能直接咀嚼,要用舌頭不斷過濾才能舔出來。技術高的能直接吸出螺肉,在與螺尾相接處用牙斬斷並輕輕吐出,螺螄的空殼會在瓷碗裏發出“啪”的輕響。整副動作全依靠嘴以完成,講究快、精確,只要稍有不慎,便會鬧得滿嘴碎殼泥濘。

春餅不僅僅是家鄉的早餐,更是隻小小的信鴿,飛過千山萬水。在外工作的人若是收到家鄉寄來的春餅,便明白妻兒在思念他。這時的春餅不免經歷風吹雨打,烈日暴曬甚至跌打錘擊,口味遠不如新鮮時,卻吃得離家的人流下兩行無言的淚。

古時候有個傳說,道的是銀河邊的織女牽牛不盡思念,卻怎耐王母娘娘不許他們書信往來。無奈下織女將自己吃過的面做成皮子,咬破手指寫幹無盡書,又怕巡視的天將看出端倪,便在裏邊“捅上”(方言)一部分飯菜,官兵以爲是粗食,便算是過關了。

最後的結局早已不知所終,春餅的來源也早是無從考證。只是從傳說自身並不難看出,這個故事表達了人民對生活和未來的無盡嚮往。從中春餅的悠久歷史也自是可見一斑。

這是故鄉的味道,在心底的鄉思與鄉愁,不說漂泊何處,歷經歲月磨損,卻永不會變!

懷念的味道作文5

曾經的風景,依舊在點亮一條尋找的路,低頭,淺笑,那一個雨天過後,迎來的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暖風輕拂,細微的叮嚀,無言的感動,真誠在繼續,熱情在延續……

————題記

東窗外,燒香河岸,白霧茫茫;西門口,綠樹成蔭,蜻蜓點水。蟬的肆無忌憚,叫開了滾燙的我,七月,好心情,七月,讓夏,放出最大的光亮,留下最深的溫暖,儲存到冰冷的冬季。

炙熱的夏天,總能帶來一些綿延的記憶,或是雨伴風行隱藏着太多不爲人知的浪漫,或是同行相攜走在同一處都市叢林,那裏有多少歡歌笑語,你是否也會在不經意間想起?

夏日的風,拂面而過,總有一絲清爽,將炎熱緩解。

夏日的雨,絲絲滴落,總有一絲清新,將靈魂還原。

夏日的夜,清清悠悠,難得如此雅緻,我將我的祝福,以文字的形式敲擊下來,送給你——————祝你平安健康!

好久都不再借文字去描繪意境中美妙的時刻,時光又走過了一圈,好快,且不由我回頭的去想,就已經走向了更高的另一個起點。

有太多的路,是我們自己所選擇的,我既然選擇了獨步全球,只有讓自己發揮智慧和力量,才能看到明天與今天的不同,付出多少都會是值得的,我堅信是最出色的。

六月的憂傷與孤獨,是因爲有種叫做愛的基因,在我們的心裏曾經走丟了。

七月,好心情,上午的陽光,透過玻璃在大理石的反射下,將空氣曬得暖暖的,電風扇偶爾把機械式的風,從門縫隙中穿過,夾雜着街角匆忙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想感悟這個夏天的味道,讓整個身心沐浴在那一片飄逸着溫暖的氛圍中。

午後的天空,藍天那樣的清澈,雲朵正在靜靜的飄逸,我相信,總有一條路,是留於我們身後的,只要一轉身,便能找得到;我也相信,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面牆,只要努力推開,就能看見陽光。

星光燦爛的夜晚,月亮陪着我做了個夢,我要留着這個夢,把它保存在冰箱裏,在很久很久以後的一天,當我變成一個白髮老翁,便要取出我凍結的美夢,把它融化,把它燒開,然後我就慢慢的坐下,用它來浸泡,我的一雙獨步全球蒼老冰冷的腳。

蟬,討厭鬼,肆無忌憚,在樹上拼命地叫,我想,你總有成熟的一天,耳朵被你烤得滾燙,火一樣的燒,我的難過有誰知道,風竄進了我的衣角,把熱情裝進我揹包,懷念你的微笑,我想讓你知道,夏天的味道,永遠刻在我心裏,抹不掉。

夏天的味道,滾燙的歲月,總是讓人難以清晰,曾經路過你的熱情,曾經讀懂你的多情,熟悉的感覺,卻忽然感到陌生,那段真誠的歲月,就這樣從此僵硬冷冰,可否讓夢想像向日葵那樣一根莖的堅持,可否讓夢想像放飛的風箏那樣牽着一根線,把所有的憂傷與煩惱統統仍在荒原,讓詩情畫意真誠的種子散向漫山遍野。

夏天的味道,多少人在這光芒的時刻染上永恆,滾燙的空氣,指間的微涼,思念如潑墨,泛起層層渲染,而今的彼此,隔着時光看彼岸,對岸夏天裏的青春正一天一天地成熟,你微笑的臉龐,我淺唱着婉詞,生如夏花般綻放,空氣中的絮語,那一抹純白的似水柔情,詮釋着七月流火最美的紀念。

夏天的味道,熱了空氣,熱了思念,熱了情誼;縷縷清風,吹走熱浪,吹走煩憂,吹來牽掛幾許。願我的問候,是一抹綠蔭,爲你遮陽擋雨;願我的祝福,是一道彩虹,爲你收穫驚喜;願我的祈願,是一眼泉水,清涼直抵你的心裏。

夏天的味道,風輕無雨,只有驕陽炙烤着大地,連同我的思緒一起飄逸,一時找不到心靈的靜謐,滾燙的紅豆與炎熱的思念在純潔的心間熱情的跳動,鍵盤上塗滿的只有你的名字,我呆望着這熟悉的三個字,又想起了我們相識以來的點滴,曾經的討厭與煩惱被你調皮的莞爾一笑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

夏天的味道,觀望一片藍色的天空,那有一道置身其中的風情,你看,天邊飄逸的雲,用心在訴說,我是否是你唯一的風景?告訴你,我想找到一個安靜的港灣,當被夏風吹動,卻未被吹盡時,我在用心呼喚着你的名字,不知在遠方的人兒是否有感應?輕輕放下甜蜜的牽掛,其實你能懂我的`情深意濃。

夏天的味道,爲你抒一份滾燙的情懷,爲那懂得或是明瞭輕聲喝彩,在無悔的人生路上,那是獨一無二的風景,用真誠輕輕唱起,想起你在每一個風清雲淡的日子裏,如此時的天空,晴朗,透澈。

我37度仰望天空,被夏風吹過的雲,依然在飄逸,那麼輕,那麼純;我365天的品嚐酸甜苦辣,唯獨夏天的味道是那麼甜,那麼柔,可以讓我忘記所有的煩憂,就這樣悄悄地守候,守候着夏天的味道。

京族“哈節”

節日時段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巫頭在農曆六月初十舉行,歷時3時

■ 節日來源

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一個說是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爲名,動員羣衆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羣衆。後人爲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

■ 慶祝方式

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飲時要按長幼次序入座。

節日活動歷時3 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羣衆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喜慶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持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臺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迭盤,盤子裏點燃蠟燭,兩手端着酒杯,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羣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

哈尼族苦扎扎節

節日時段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 節日來源

苦扎扎節,也叫六月年,在每年農曆6月中旬舉行,是紅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猶如漢族過春節一樣熱鬧隆重。屆時,哈尼山寨到處興高采烈,熱氣騰騰。人們穿上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成羣結隊的相聚到磨秋場,打磨秋戲耍娛樂,歡度節日。

按照哈尼人的規矩,磨秋杆必須是黑夜砍好後,小夥子們在黎明前扛回來。他們一路唱着山歌,把用堅硬結實的木頭做成的秋杆擡到寨邊的秋場,將一根木頭栽進土裏,頂端削細當軸心,然後再把長長的橫杆從中間鑿凹,架在上面。兩邊的橫杆長短要一樣,還要削得滑溜溜的,以免劃傷手。下午,穿着絢麗服裝的哈尼人摩肩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場,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長的傳統習慣,先由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開秋,他們象徵性的甩了幾圈以後,一對對、一雙雙的小夥子們、姑娘們輪流上去轉。打磨秋是一項哈尼人充滿情趣的體育活動,它要求磨秋兩邊的人數要對等,騎坐的人用腳蹬地面,時而飛速旋轉,時而升降起伏,反覆轉動,悠悠盪盪。甩秋人的速度越來越快,圍觀的人也顯得更加開心,人羣不時發出哦嗬嗬,哦嗬嗬的呼喊聲,爲其加油助興,氣氛十分熱烈。那些藝高膽大,身手不凡的小夥子,往往成了姑娘們愛慕的對象。

夕陽西下,磨秋場上響起了一排清脆的槍聲,通知人們前來唱歌跳舞,那些躲到樹林裏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成雙成對的聚攏來了,老人和孩子也聚攏來了。老人們圍坐在場上喝酒取樂,孩子們追逐戲耍,青年人則圍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樂作舞。鑼鼓聲、琴絃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在羣山間迴盪,一個不眠的狂歡之夜開始了。

■ 慶祝方式

打鞦韆、摔交、歌舞

祭竈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爲過小年,是祭祀竈君的節日。

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竈的話。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 五祀爲祀竈、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爲門、井、戶、竈、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竈、中雷)。祭竈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爲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竈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竈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竈君爺爺,又有竈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裏,竈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着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古人祭竈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裏,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爲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竈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竈節日。

山西境內,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竈。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竈。

竈君神像,貼在鍋竈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爲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竈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爲坐騎。祭竈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在統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竈君顧了吃,顧不了說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據說它們都是竈君的部下,不能不打點一下。祭竈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爲竈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竈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將竈君神像拿下來燒掉。等到除夕時再設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竈的說法,祭竈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竈的角色。

民間傳說,竈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裏,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竈君,算爲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裏,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竈時,要打點一下竈君,求其高擡貴手。

在晉北地區流傳着臘月二十三、竈君爺爺您上天,嘴裏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祭竈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爲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爲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家,清理箱、櫃、炕蓆底下的塵土,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着兩首歌謠,其一是 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竈,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爲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竈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土家族“八月八”嗩吶節

尚寨位於貴州省鎮遠縣城北部48公里,北通石阡溫泉,南有省級名勝風景漂流區高掛河。尚寨既是民族鄉,又是森林之鄉、桂花之鄉,土家風情在這裏得到充分展示。每年農曆八月初八,是鎮遠尚寨土家族隆重的嗩吶節。嗩吶及其吹奏曲,是土家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樂器與曲調,尚寨土家族人都有吹嗩吶的習 嗩吶節土家青年表演上刀梯

慣和技巧,這裏寨寨有嗩吶,人人會吹奏嗩吶,尚寨被稱爲嗩吶之鄉。嗩吶調有72種。在立新房、住新房、結新房、給老人祝願等喜慶場合,普遍吹《大紅花》等曲調。曲調輕鬆活潑。尚寨現有嗩吶500餘支,每5戶1支。嗩吶節上賽曲調、賽技巧、賽花樣一人吹一支,一人吹兩支,有一人吹三支;有抱腰式、閃腰式、滾地式;還有獨腳吹、旋轉吹、半蹲吹等,別有一番情趣,觀賽者人山人海。

土家人爲什麼愛吹嗩吶?據傳說土家人居住深山老林,老弱婦幼常被老虎一類野獸咬死咬傷,爲改變被動挨咬局面,一老漢用鐵皮製成長8米、直徑28釐米的圓筒形防獸武器,形似望遠鏡。隨着時間的推移,爲攜帶方便,逐步改小,最後演變成現在的嗩吶。

二月二苗寨祭橋節

農曆二月二,黔東南州很多少數民族都有祭橋的習俗。祭橋分爲架橋和敬橋二種。架橋又分爲兩種情況:一是主家無子。無子的人家架橋目的就是保佑上天送孩子來。二是主家有子。有子的人家就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除病消災,健康成長。架橋方式也很多。有的人架石橋,有的人架木橋,還有的人興架石凳(俗稱坐橋)。架石橋或木橋的多爲求子,一般在節前就請人備好石料,請巫師占卜擇地,只等二月二動工。開工前,有的苗寨還要請巫師燒香燭紙錢,用麻線、揹帶、蜘蛛、魚、蛋、酒和幾尺紅布,進行祭祀儀式,方能動工。橋架好後還要由巫師剪符唸咒,貼於橋兩側,多數還興橋頭用石塊壘一土地廟,意爲土地神守橋。

架石凳橋多爲孩子瘦弱多病的人家所爲。這類架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架橋,而是在水井邊、大樹腳、山坳口休息處,用石塊搭成橋(這類橋禁別人踩),供人休息。架橋者也把此石橋視爲孩子們的橋,意爲給孩子架個橋,保他平安成長,除病驅災。

農曆二月二這天,孩子們尤其高興。因爲小孩子們這一天都得到特別優待:不必打豬草、砍柴和放牛,也不幹其它活兒,還能得到紅蛋,吃上好飯菜。這天即使犯了過錯,會得到大人的諒解,免遭打罵。

祭橋通常要在節前備好雞、鴨蛋、泡糯米,準備敬橋。沒有孩子的人家,則準備架橋求子。

節日清晨,各家起早蒸糯米飯、煮蛋。蛋煮熟後,染成紅色、綠色或其它色,用精心編織的網套裝上紅蛋,給幼小的孩子們吊在胸前,其餘的蛋同魚肉酒放進竹籃。早飯前後,人們帶上香燭紙錢,領着孩子們去敬橋。來到橋旁,在橋頭燃香點燭燒紙,擺上魚、肉、蛋、酒等

貢品,口唸敬橋詞,求其保佑孩子。之後,敬橋者在橋旁共享祭品,此時若有人路過碰見,主人須邀其同享祭品,不能吝嗇,怕橋神怪罪敬橋不虔誠。若是此人有事不能停留,主人家就要勸其飲兩杯酒,並送糯米飯、肉或紅蛋,讓其帶走,以示誠意。

然而,三穗縣寨頭的苗族村寨,則把祭橋作爲了一種節日集會來舉行。從初二至初六結束,這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吹笙跳舞、對歌、鬥鳥、剪紙比賽、工藝品展示、賽籃球等活動。二月二這天,他們認爲是好日子,通常還有好幾對年輕人在這天舉行婚禮。但他們還是把祭橋作爲重頭戲。初二清晨,全寨12房族的男女老少穿着盛裝,擡着豬、拿着鴨或雞來到位於寨頭東北面的一座叫也霧山腳下的一座橋上宰殺,把鮮血淋在橋上,然後把糯米粑、雞蛋、鴨蛋、米酒等貢品擺上,點燃香燭紙錢,燃放鞭炮。接着在橋下的大田中各自架起鍋竈,把殺死的豬、雞、鴨進行烹調。以此同時年青的男子就開始吹蘆笙,姑娘們就合着蘆笙的節奏跳起舞來。烹調好後,擺上酒菜,開始吃喝划拳、鬧酒、唱酒歌。因爲是12個房族,加上房族中的親朋好友,人多的時候竟達萬人。

架橋敬橋的興起,還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是苗族中有對夫婦,男的叫垢包,女的叫務扁,夫婦倆勤勞忠厚,吃穿不愁,就是無兒無女。一天,一隻喜鵲落在門前樹上叫個不停。垢包和務扁就問喜鵲:喜鵲,喜鵲,你這麼高興,知不知我夫婦的苦愁啊?喜鵲回答說:垢包、務扁啊,你們只要給我縫件白色短袖襖,讓我穿上擋擋太陽光,我就告訴你們怎樣纔會有娃崽。垢包和務扁說:喜鵲啊,只要能有娃崽,莫說縫件短袖襖,就是一百件,我們也心甘情願。於是,務扁找出自己織的土布,給喜鵲縫了一件白短袖襖。喜鵲穿上非常高興,再也不脫。爲答謝垢包和務扁夫婦,喜鵲就說:娃崽從天上來到凡間,路上常常遇到溪河,因腿短過不來。你們只要二月二到溪邊小河邊去搭橋,娃崽就會到你們家來。

垢包和務扁照喜鵲講的話去搭了橋,果然生了個兒子。爲了紀念搭橋生崽,到了第二年搭橋的那天,就去橋邊敬橋。別人很想仿效這夫婦搭橋得了兒子,也在二月初去搭橋。以後得了兒子又敬橋。人人仿效,成了習俗。

其實,農曆二月二在我國古代很早就作爲春社節。《禮記 月令》載:仲春之月擇元日,命人社。元日,是一個吉利的天干日,《左傳》襄公七年記: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孟獻子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是故啓蟄而郊,郊而後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從也。春秋時,魯國用的是周曆,周曆的夏四月即是夏曆(農曆)的春二月。啓蟄是指冬蟄之蟲春季破土而出。《夏小正》曰:正月啓蟄。啓蟄而郊,意思是在正月冬蟲出土後舉行郊天之禮.郊天之禮指祭祀上帝。由於周人的始祖是后稷,所以在郊天時要以後稷陪亨。《孝經》雲: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公羊傳》宣公三年記:郊則曷爲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后稷被神化爲神農後,啓蟄而郊便以祀后稷、祈農事爲主要內容、並與傳統的二月祭土神活動複合在一起了。先秦時期的社神不止一個,且分等級,國、邑、鄉各有各自的社神,王者所立的社爲大社,諸侯立的社曰國社、侯社,大夫以下立的社曰置社。最基層的組織稱爲裏,由二十五家組成,裏亦稱爲社,是最小的祭祀單位。《古今圖書集成》引雲南《嵩明州志》雲:二月初旬,以雞豕祭先農,鼓樂迎道。祭畢,則老幼男婦,羣聚而飲福酒,此即古祈年之禮。事實上,遠古時期,春社之時是氏族內部或相鄰氏族間的春季狂歡節,其間曾經盛行的羣交、雜交、縱慾行爲,多同氏族統治者重視人口增殖,壯大氏族集團實力的願望相關聯。俗話說龍不擡頭不下雨,龍擡頭正是下雨的徵兆,從下雨聯想到天地交泰、致中和是合乎邏輯的。天地交泰,雲興雨作是萬物育焉的必要條件,因而二月二便成爲祈子的日子了。從二月二的祈子行爲,似可看出遠古狂歡節的變型樣式延續下來的痕跡。

懷念的味道作文6

六月的梔子花開了,是母校的味道。——題記

六月——一個令我難以忘懷的。如果說用什麼花來形容六月,那梔子花是最好不過了,那醉人的芳香,令人陶醉,更是不能忘卻。

如夢似幻……

六月,那個離別的時刻,令我難以忘懷,現仍記得起同學們那天真爛漫的笑容,他們可能不知——這次離別將會是永久。老師也是笑着和我們道別的,但樣子是那樣的不捨,她的眼角上還帶着淚水,但他還是強裝笑臉。等她發表完畢業感言後,她的淚水已止不住了,淚水如水,這是歲月的水,是時間凝成的水,在她的臉上流淌,彷彿是有意滯留在臉上的,淚水代表這六年一起走過的辛酸、幸福。往事又開始滿上心頭,自從發了畢業證以後,她的表情都不大自然,不知是高興還是悲傷,我想應該是悲傷吧!畢竟有整整六年的小學時光,我們曾一起走過。我曾想:她經常說,“不想教我們,早點畢業吧!”但一等到這個她期盼已久的時刻,卻又不想離開。每個同學其實都不想接這份既珍貴又低廉的證書,但還是無可奈何,從那時開始我就開始有些相信天了,因爲離別時必然的,是註定的,是天定的。

俗話說:“天地沒有不散的宴席”。在長達六年的友誼面前,我們表現的是那樣的脆弱、無奈。我現回憶那時,仍是那樣無法割捨。我想哭,但卻沒有勇氣,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我必須又得交到些新同學,但這份友誼卻遠遠比不上小學的那份真、純、深。人是一種情感豐富的動物,因此纔有更多的智慧,纔有友誼,纔有不捨,纔會懂得珍惜。看到梔子花,我的眼前便又浮現了那些記憶的精華,平日裏,老師的諄諄教誨,課堂上老師的循循善誘,課後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這些都已成爲我往事的泡影,記憶的結晶,伴隨着那一陣沁人脾肺的梔子花的清香一同消逝,回憶終爲回憶,但卻又不可磨滅的印象。還記得那天畢業時,校園裏的梔子花開的最勝,整個校園都被這梔子花的芳香籠罩,輕輕地,濛濛的,充滿着那種花韻,心也跟着這些花寂了,墮了,靜了,只願再重新開始,但這已成爲不成立的假設,因爲我們仍要在這學習之海中結交更多的友誼,讓這梔子花開得更燦爛,更絢爛。

六月——梔子花依舊綻放……

懷念的味道作文7

如往常一樣,我又坐在這家餐廳,點了碗皮蛋瘦肉粥。粥端上來,白色的蒸汽瀰漫着清香,這熟悉而陌生的感覺讓記憶回到從前。

正值黃昏,晚霞佈滿天空,知了在樹上重複着躁熱的輓歌,晚風拂過,身後仍是陣陣熱浪。外婆年邁,蒼老的臉上掛滿汗珠,望着我燒得通紅的臉蛋,她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走來走去。萬般無奈之下,外婆只好背起我到鎮醫院去看病。

趴在外婆瘦弱的背上,我微眯着眼睛。任晚風吹亂頭髮,我靜靜地聽到的竟是外婆哼起的熟悉歌謠。聽着聽着,我焦躁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不知何時,我竟在外婆的背上進入了夢鄉。

醒來時,我已坐到醫院的急診室裏,手上打着點滴,外婆卻不見了蹤影。轉頭向窗外望去,天空已布上了一層黑幕,到處是風雨中不停奔跑的人們。看樣子大暴雨就要來了……

倏忽間,外婆從暴雨裏衝了進來,手中提着一個白色塑料袋,全身溼漉漉的。來不及擦乾臉上的雨水,她急步朝我走來,一邊輕放下塑料袋,一邊柔聲對我說:“孩子,這麼久沒吃東西,一定餓壞了吧!外婆買了碗你愛吃的皮蛋瘦肉粥。一定要吃完哦,這樣纔會好的快!”望着外婆滿頭的汗珠和雨水,我心裏涌起一股強烈的暖流。我情不自禁伸出手,想輕拂她身上的汗珠和雨水。外婆一邊輕撫着我扎針的手腕,一邊笑着對我說:“還是孫女貼心,知道爲外婆擦汗呢!”說罷,外婆眼裏滿是笑意,連眼角的皺紋也綻放得像一朵幸福的花。

打開袋裏的飯盒,外婆小心翼翼地把皮蛋瘦肉粥端到了我面前。粥還冒着熱氣,那一縷縷清香的熱氣在風裏飄來飄去,像外婆瘦弱的身體裏迸發的暖暖愛意,一下子瀰漫到整個急診室。幾個同室輸液孩子的媽媽,看着這溫馨的一幕,誇起外婆和我來,都不約而同地讚歎:“小妹妹真幸福啊!有這麼好的外婆!真讓人羨慕啊……”依偎在外婆的身旁,聽着這暖心的話語,我與外婆相覷一笑。外婆輕輕舀了勺粥,放嘴邊輕輕吹了一下,再把粥送到了我嘴邊。我微微張開嘴,清香的粥甜在嘴裏,外婆的愛暖在心裏。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外婆冒雨買來的皮蛋瘦肉粥,是這世上最美味的佳餚!

待回過神來,眼前的這碗皮蛋瘦肉粥熱氣散去,白花花的米粥和零星的皮蛋碎屑,早沒了記憶中的那份香甜。我眼角微潤,在這靜謐的晨光裏,哪裏去覓外婆那飽含愛意的美味呢?

懷念的味道作文8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我懷念的是你的微笑,我懷念的是你一直默默地付出,而此時我懷念的,是家裏的調料盒一下子掀翻了,那酸甜苦辣涌上心頭的味道。

那酸,比吃了上百個檸檬還酸,酸到流淚、酸到哽咽。人們總說三個人的友誼是最難維繫的。確實,每當我看到你離別人更近,我就愈加難受,爲什麼你通過我認識的朋友,卻比你和我的關係還要好?爲什麼你的眼裏總是看不到我?這種難以言表的感覺,真的好酸……我酸我們的關係不如第三方;我酸你從未處在我的位置考慮;我酸我從未被重視。

那甜,如吃了蜂蜜般滋潤舒心,甜到大笑、甜到心裏。依昔記得那個週末,我發高燒,炎症加重,嗓子疼的連一句話也說不出,答應你去看電影的計劃也泡湯了,可你更多的並不是惋惜,而是責怪我不注意身體,甚至二話不說來到我家,此時嗜睡的病症讓我們的對話停留在了聊天框裏。門咚咚的響,我拖着糟糕的身體去開門,只見你卻是滿臉着急、心疼,還買了好多藥。後來才知道那天聊天框停止時,你打電話向我母親說了情況,還一路小跑買這買那。我很幸福,我可以做你的朋友。我很榮幸,我可以接受你的派送,這份甜蜜,我珍藏於心底。

那苦更別說了,順應了老話: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作爲你和他友誼雙方的潤滑劑,這次我“崩”了,我再也沒有顧及你的感受,而是將你所作所爲直接揭露,拿到了檯面上說,這一下子似乎讓你難以接受。你的氣憤、你的難受我都感同身受,但是你總是覺得自己怎麼樣了,不顧及別人的看法,這讓我更加擔心你以後會吃很大的虧,至今你內心的怨恨,我沒放下,但我們之間的友誼就此止步。雖然內心苦到無奈,但我看淡了、看開了。

那辣,可能真的是我的暴脾氣吧,刀子嘴豆腐心的我總讓你們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甚至怨恨,躲避。但其實我想說我很外向,我不愛記仇,誰對我好誰對我不好,我心裏很清楚,對於自己那火冒三丈的脾氣我也改了很多。

美好總是稍縱即逝,曾經肩並肩手拉手在操場上嬉戲玩耍、在課上認真聽講的我們,在這一刻成長了不少,也面臨着分別,只希望將來的我們,儘管不認識,哪怕在人海中穿行擦碰,那種熟悉的感覺會讓我們會心一笑,回憶起先前的美好,懷念起五味雜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