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懷念兒時年味兒的散文

懷念兒時年味兒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K 次

都說,百節年爲首。以春節爲中心的中國傳統年俗文化,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重大的歲時節日。在此春節來臨之際,出生於上世紀那個物資極其匱乏的六十年代的我,不由得懷念起兒時那濃濃的年味兒。

懷念兒時年味兒的散文

掃塵——打陽塵

掃塵,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是因傳說這日是“竈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竈神。民謠有“二十三,糖瓜粘”,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春節掃塵,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而於我,記得兒時,臨近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將自己家裏的裏裏外外打掃一遍。當時很多房子都是板壁樓房,又是燒敞開的那種煤火爐,加上那時因爲生活貧困,因此,不是常常打掃衛生。於是灰塵會很多,樓頂會結蜘蛛網,即我們俗稱的“陽塵”。於是,“打陽塵”就是過年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要把“陽塵”徹徹底底地打掉。

而現在,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泥鋼筋取代了板壁樓房,電器化,煤氣化取代了煤炭火爐,而且似乎每家一週就會進行一次大掃除,房子都比較乾淨,不用這麼打掃。但這樣,感覺也少了很多樂趣。

磕雪白的糯米麪粉

糯米麪粉,就是用來做湯圓的那種麪粉。

記得兒時,糯米麪粉是用糯米在碓裏磕出來的。具體做法是,先把糯米浸泡幾日發脹至用兩個指頭輕捏成粉的時候,就帶上竹子編織的大小簸箕,籮篩,瓢兒等,到有碓的人家去磕。

碓,有一根約長三四米的圓木,圓木的頂部有一根0.5米左右長的豎頭,上面用鐵皮包裹着碓頭,正好對着下面用石頭打製的碓窩,碓尾製成兩翼,翼翅剛好嵌進兩旁固定的石門裏。

人們用腳用力地踩住碓尾,使碓頭在碓窩裏來回上下的磕糯米,將糯米磕成粉未,再用籮篩反覆將細面篩下,剩餘的米粒又放進碓裏再磕,直至全部磕成粉未後,放在大簸箕裏,攤開陰乾。

做甜酒

甜酒,就是先將糯米蒸成飯,乘着熱氣倒進大簸箕裏,用甜酒藥攪拌均勻,然後裝進大砂鍋裏,用一牀破被子包裹着,放在火邊,使鍋裏溫度逐步上升。十多天後,慢慢地散發出酒香,然後揭開被子,大砂鍋裏已有酒浮子,然後將甜酒裝進土陶罈子裏,用一層布包住封蓋,一罈醇香的甜酒就製成了。

做黃粑

做黃粑,就是把糯米蒸熟後,將黃豆,白沙糖用手拌捏好後,用包穀葉包裹,做成一個個黃耙,又糯又甜,用來煎,炸,烤,其味美好。

貼“福”字,寫春聯

《說文解字》說:“紅,帛赤白色也。”紅色,是中國最傳統的色彩,她既熱烈又溫暖,是生命裏淺淺的美好,大紅的對聯、福字、中國結……特別是紅紙上大大的“福”字,將國人期盼的“福氣臨門”,“福壽雙全”完美展現,紅色與“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於國人而言,僅僅把“福”字貼起來是不夠的,還要配上春聯。而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個紅“福”和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記得兒時,家鄉過年時的春聯是請人寫的,那時毛筆字寫的好的人基本上都被包圍了,這家拿着紅紙來請他,那家也是,一大堆人圍着這個“文化人”,這個“文化人”雖然不是什麼書法家,寫春聯也沒一分錢的.報酬,但他一筆一墨地寫得很用心,很投入,那一筆一畫寫出來的春聯,筆力也是雄健。

如今的春聯,都買現成的了,手寫春聯,已經成了過去式。

放鞭炮

記得兒時,每到臘月二十四小年過後,鄉鄰鄉親們家的炮竹聲就會陸續響起,就知道春節要來了。

那時候的鞭炮,拆開來放,年底守着賣鞭炮的小攤兒,摔炮、大地紅、串天猴、還有一種叫震天雷的,威力很大。壞壞的小男孩們總是拿鞭炮往別的孩子身上扔,膽子小的小女孩們捂着耳朵看着鞭炮噼裏啪啦的響……後來說放鞭炮怕火頭傷到人,或引起火災,於是爲了安全,政府規定不準放鞭炮了。

今天,隨着禁鞭工作的推進,“爆竹聲聲辭舊歲”也早已不再是春節的標配了。小時候圍着鞭炮歡蹦亂跳的我們,好像就在昨天。

翻開歲月的畫冊,兒時過年的日子,猶如雪野中的一叢青綠,讓我感覺永遠清新。正如民間流傳着那首歌謠:“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所言,其中的儀式都做過,過年滿滿的都是年味。而今天,隨着物質的豐富,生活節奏的加快,這些流傳千年的儀式卻再也不能帶來年的味道,房子,炊具等什麼時候都可以打掃擦洗;雞鴨魚肉,黃粑等好吃的更是天天有;“福”字,對聯貼不貼也無所謂了……

就這樣,過年已經沒有了兒時的感覺,也沒有兒時盼望新年的那種殷切。中國最重大的節日變得平凡而普通了,失去了對它的期待,只剩下那一份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