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好奇心的作文示例

關於好奇心的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關於好奇心的作文

篇一:論好奇心 我們的童年大概是在“十萬個爲什麼”裏過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興趣的事都喜歡用手指着奶聲奶氣地問上一句:“這個是什麼呀?”這完全是出於我們的好奇心。   何爲好奇心?於我來說,不過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種慾望,求知慾學的願望。孔夫子早就回答過子貢“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好”是一種態度,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陸游曾告誡後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對他人負責,面對別人的“好”,我們要“賢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總之,“好”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這種意識,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種各樣令人着迷的“奇”。   何謂“奇”?不過是遇到“奇”發現“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人帶着“獵奇”的心態去看待世界。然而,“獵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後的事物挖掘出來,這並不是真正的“奇”。   這裏所指的“奇”是牛頓對於蘋果爲什麼會掉在自己頭上的疑問;是伽俐略對於亞里士多德兩個鐵球爲什麼不能同時落地的質問;是李四光對中國“貧油論”的反問。   對於未知,我們“奇”;對於書籍,我們發現更多的“奇”。人類在“奇”的帶領下更加了解我們所居住的美麗星球,更加知曉處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探求品質。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陽明是這樣解釋心與理的關係。雖有誇張和唯心主義的色彩,但卻能看出人們對於“心”的重要性的認識。   古人說過“心如止水”。由此可見一份安靜的心情是多麼重要。假如你帶着浮躁之心,尚不說研究學術,恐怕自己也會被這情緒所左右,再也無法發現和創造了。《禮記》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當“心如止水”時,你的視野將擴大,你的思維將更加活躍。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無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纔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穫。人生憑“好奇心”而活,人類憑“好奇心”興旺發達,永續發展。 篇二:好奇心 那天天氣真冷啊!   我在車站等汽車凍得直哆嗦,耳邊全是呼呼的風聲,看到汽車來了,我一個箭步登上汽車。車裏竟沒有一點暖意,也是冰冷冰冷的。這時,一位衣衫單薄的老人站起來了,我趕緊說:“大爺您座。”我臉上略有一股暖意,真不好意思,現在的老人思想就是好!   不對呀,老人並沒有坐下,他在衣服裏亂摸、在地上亂找。我臉紅了,我也不是兒童了,怎麼會想到老人讓座給我呢?我臉上火辣辣的,不冷了,羞啊!再看看大爺,那焦急的樣子,滿頭大汗。   我剛想問大爺要不要我幫忙。突然,在我的前面傳來了一聲尖叫聲:“我的錢包沒了!”一個時髦的女孩在車裏走動。車裏的人頓時全低下了頭,看看是不是在自己的腳旁,但一會他們都擡起,顯然沒發現什麼,車上有賊?個個提高了警惕。   “現在的小偷太猖狂!”“公交車上有小偷?”“我鄰居昨天晚上的車庫也被撬了!”幾個婦女將挎在身上的包捏到了手上,個個提心吊膽。看那女孩嘴裏在嘰嘰咕咕,情緒也比較激動。是啊,怎麼會這樣?我也跟着激動起來。“誰拿人家東西啦?素質太差!”我大叫起來。   “這是您的錢包嗎?”前面的一個男孩高舉着一個精緻的小錢包。大家目光都迅速投向他——瘦瘦的一個大男孩。我第一個反應是小偷屈服了,正義戰勝了邪惡,這男孩可救。   看看女孩,臉上像盛開的花朵一樣,擡起頭,露出了笑容。她將手伸了過去,人們讓開一條縫讓她向那邊擠去。“謝謝啊,是我的。”大家都在說這小夥子不錯,我也留意到我旁邊的大爺羨慕的神色,他還在喃喃的說着什麼,似乎是:“我掉20元了。”   男孩將錢包送出去,女孩也將手伸出去了,一切都是那麼感人,好人多啊,雖然我不相信這是事實,但畢竟是事實啊。突然聽到一聲:“給我20元報酬,我給你。”   車裏頓時炸開了鍋,有人竊竊私語。“這孩子怎麼能這樣?”“你是小偷吧!”“送派出所去!”有人激動了,我暗暗想,我的猜想果然不錯,哪有這麼多好人。但男孩堅持要錢,大家都不講話了,女孩伸出的手也縮了回去,似乎在思考什麼?也許在恨這種可恨之人吧,但女孩很快又紅着臉着伸出了她的手,大家看到她手上有兩張10元鈔票。   男孩跟她成交了:“你數數錢少了沒有?”女孩當衆數錢。“不少。”她輕輕的說。   但車裏的氣氛顯然很不和諧,誰是小偷?我一直在想。我旁邊的大爺還是一直在地下張望。   只見男孩又舉起了那隻手,“誰丟20元了?”我旁邊的大爺說:“我,但我不能要你那錢。”我爲大爺的行爲感到高興,不禁肅然起敬。   男孩擠了過來,在老人耳邊輕輕地說:“這錢是您的,您掉錢後被女孩拾到並塞到了自己的口袋……”   後來,我什麼也聽不見了。我感到臉紅。好奇心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不能隨便下結論,瞭解以後才能做出評價。   到站了,我下了車。那天我心真暖啊!這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世上還是好人多。 篇三:我有一顆好奇心   每個人從哭聲中開始來到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童年就像是一本歷史書,記載下我所有的天真浪漫,也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記得去年夏天,我在家門口的花叢中看見了幾隻瓢蟲,看到這些大大小小的瓢蟲,我產生了一些想法。   我捉了一些瓢蟲回家,把它們放在一個透明的瓶子裏,開始觀察。先找一找它的眼睛在哪裏?首先一點我敢肯定,瓢蟲是有眼睛的,要不它怎麼看東西呢?但是我左找右找也找不到,可能是它的眼睛太小了。於是我便“請”來了放大鏡幫忙。在放大鏡下一看,我便找到了答案:在瓢蟲圓圓的身子前,有一個圓圓的小東西,可能這就是它的腦袋;在它的腦袋兩端各有一個小小的黑點兒,想必這就是瓢蟲的眼睛了。   那瓢蟲有幾隻腳呢?我把抓到的瓢蟲拿出一隻,想把它的身子反過來,看看它有幾隻腳,可是它在桌子上亂跑,我怎麼也捉不住它,最後終於把它捉住了,可是也不知是怎麼回事,這隻瓢蟲只有5只腳。於是我又拿出一隻,想證實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瓢蟲都只有5只腳,可以不小心讓它給飛了。沒辦法,我又拿出一隻,結果又給飛了,我有點兒想放棄了。但一想,我怎麼能這麼輕易就放棄呢?於是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隻瓢蟲,成功的發現了:原來瓢蟲有6只腳。   剩下最後一個問題:瓢蟲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我把瓢蟲放到院子了,通過觀察發現它們當中只有一個是益蟲,它就是“七星瓢蟲”。通過從書中查找資料,我還知道:七星瓢蟲是橙黃色的,背上有七個黑點,又叫花大姐。七星瓢蟲專吃一種叫蚜蟲的害蟲,蚜蟲又叫膩蟲,專門把嘴刺進植物表皮的汁液,使植物枯黃死掉。而七星瓢蟲一天能吃一百多隻蚜蟲,所以瓢蟲中只有七星瓢蟲是益蟲,其他的都是害蟲。   我興奮的叫了一聲,因爲我終於發現了瓢蟲的祕密:瓢蟲的眼睛在它小腦袋的兩端;瓢蟲有6只腳;瓢蟲中只有七星瓢蟲是益蟲。   啊,我爲我的發現而感到自豪!我有一顆好奇的心,好奇於世界的萬物,我會提出一連串稀奇古怪的問題。我深知,只有鞏固好書本上的知識,多閱讀課外書,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篇四:好奇心   好奇心是什麼?好奇心就像一支爆竹,一點開,它就劈啪作響,給於我們許多“爆炸性”的想象。   發明了“牛頓定律”的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乘涼,一個蘋果“咚”的落在他頭上。好奇心就像那蘋果,“咚”一下,把他的想象全撞開了,當即,他就提出一個質疑:蘋果爲什麼會落在地上,而不飛上天呢?他立刻對這個看似普普通通,毫無價值的問題展開了研究,最後,終於發現了地心引力,他的名字也被收錄進世界名人簿上。   牛頓的成功源於好奇心。好奇心讓社會進一步走向文明。   大昆蟲學家法布爾,小的時候爲了捉一隻紡織娘,竟到黃昏都沒有回家,長大一點後,父親叫他去放鴨子,他把鴨子放入水裏後,就開始去捉昆蟲,捉到傍晚,太陽西下了,他才趕着鴨子回家,以至於“兩個口袋都塞的滿滿的”。   回家後,父母禁止他再玩昆蟲,他就揹着父母偷着玩,最終邁入了科學的殿堂。   好奇心的長久成就了法布爾。好奇心必須伴隨着不怕困難的執着,才能最終成功。   一個心理教育專家想測試一下現在孩子們的好奇心。於是他先來到一所幼兒園,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問“這是什麼?”   “是太陽!”“是草帽!”“是硬幣!”……,專家大略數了數,大約有100種答案,可見這兒的孩子們的好奇心是多麼的豐富,專家微笑着點點頭.   接着,專家又來到一所中學,他也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圓,問“這是什麼?”   “是一個圓唄!”20幾個中學生都這樣說着。專家微微吃了一驚,這裏的孩子都沒有好奇心,於是搖搖頭走開了。   好奇心必須由着豐富的想象力引導,豐富的想象力則能激發出更大的好奇心。   好奇心變化無窮。它滑稽可笑,常引的你哈哈大笑。它刁鑽古怪,逗得你猛追緊跟。好奇心雖然變化無窮,但有一點不變,那就是永遠很好奇,使心不會變老,讓社會向着文明猛跑。 篇五:我的好奇心 “有好奇心雖好,但好奇的後果往往不堪設想。”今天,我才真正理解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   早晨,我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廁所窗臺上的口袋裏裝着許多比白糖大一點兒的、扁扁的、成橢圓形的物質。我馬上對這些物質產生好奇心:這是什麼好吃的,我嘗一點兒,品品是什麼味道。我把手伸進口袋,拿出幾粒放在嘴裏,剛挨着舌頭,“呸,酸死了!”我就全吐出來了。我還用牙颳着舌頭,生怕那物質留在嘴裏。我跑出廁所,喝了好幾口水,又把水吐出來,才覺得嘴裏沒有那東西了。我問爸爸:“廁所窗臺上的口袋裏裝的什麼?怎麼那麼酸呢?”爸爸急忙問:“怎麼,你吃了?快說,吃了多少金”我回答說:“就吃了幾粒。”“唉”爸爸舒了口氣,接着說:“那物質叫草酸,是用來刷廁所的。幸虧你沒多吃,吃多了會死的!”“爸爸,您盡騙人,嚇唬人,吃多了怎麼會死?”“怎麼不會。草酸是一種含酸量很高的酸,進入胃腸以後,能把腸胃燒壞,人沒有腸胃不就死了嗎?”聽到這裏,我不由嚇出一身冷汗,覺得不應該有這種好奇心。   我要記住這個教訓,記住愛因斯坦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