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實用的家鄉的春節的作文四篇

實用的家鄉的春節的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春節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家鄉的春節的作文四篇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篇1

按照家鄉過年的習俗,春節在正月初旬就開始了,家鄉的春節。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在臘八的前一天姥姥就將大白雲豆提前泡在水盆裏;把白蓮子用熱水漲發,再去掉綠色芯。到了第二天,豆子就變得又圓又大了。熬粥時把白雲豆先下入煮20分鐘。,然後再放些大米、糯米、麥仁、葛仙米、小棗、飯豆和栗子。這不是粥,彷彿是在展示一年的收成。 作文網

這之後,街上便有小販擺攤賣東西了,各種蔬菜,各式各樣的玩具,顏色各異的衣服和形狀大小都不同的各色爆竹、煙火。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在男孩子看來,最能吸引他們眼球的,莫過於那些爆竹、煙火了。 作文網

正月二十三的小年似乎就是春節的前奏。在這一天,全家上下都要打掃房子。小年也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貼好,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大街上也掛起了紅燈籠。按照姥姥的話說,除夕把一切該切出來的東西都要切出來,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動刀,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過它也表現了我們確是愛和平的人,在一歲之首連切菜刀都不願動一動。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這一天,還要守歲,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們都是徹夜不眠。傳說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中學生作文《家鄉的春節》。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現在的除夕,人們一般都在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結束後,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也隨着到來了。這時各家都燃放起了煙花、爆竹。整個小鎮沉浸在無限的歡樂之中了。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早上,整個小鎮都顯得格外寧靜。到了中午,人們就開始相繼走訪拜年了。拜年一般從家裏先開始。初一的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一些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也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俗傳正月初一爲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姥姥總是大年夜將屋子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到了正月初五姥姥和姨媽們要“送窮”,聽她們說:“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爲“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爲“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爲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元宵剛一上市,就被人們搶購一空。春節的熱浪再次掀起了一個高潮。春節雖然很熱鬧,但是月光卻不夠明亮,在元宵節的這天晚上,月亮像一輪月盤,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樸實的大地被月光照的紅火而美麗。吃過團圓飯後,大家便一起出去賞燈,大街上的燈有的紅,有的黃。形狀也都不一樣。

轉瞬間,又到了殘燈末廟。春節也在這一天結束了。大人們又去忙自己的工作,小孩子也都去上學了。家鄉的春節雖不是過得那麼繁華,氣派。但卻使久別的家人重逢到了一起,使老人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使孩子的心裏樂開了一朵朵幸福、快樂的花!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濮陽,是一座美麗而熱鬧的城市,在這座城市裏,當然也有一個年味十足的春節。

春節是臘月二十三開始的,這一天,要吃芝麻糖,傳說是用來祭祀竈王爺的,要用芝麻糖粘竈王爺的口,讓他上天言好事,保下屆平安。這天傍晚,鞭炮響起來,年就開始了。

二十三過去,要購年貨和大掃除,在除夕來到之前,必須把屋子從頭至尾好好打掃一次,象徵除舊迎新、萬象更新。還要備齊年貨:大紅燈籠、門對、福字、窗花等,做出大批花饃、菜,在這裏要特別提到魚,它象徵年年有餘,過年還要吃餃子。

大年三十早上六點左右,我們全家人都早早的起牀了,手持一幅幅紅燦燦的對聯,與許多鄰居一樣,喜氣洋洋的開始了這熱鬧的一天。

一吃過午飯,包餃子便開始了:姥姥很快的辦好了餡,而這邊姥爺和好了面,媽媽擀好餃子皮,我託着皮在一旁快速的`包餃子。這是,窗外飄進了一陣夾雜着年味的飯菜香,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個個餃子出產了。

噼裏啪啦······在一陣陣的歡笑聲中,鞭炮放起來了,其樂融融的年夜飯開始了。

吃完年夜飯,全家人都在這快樂的氣氛中看春晚,守歲。

初一,是拿壓歲錢的日子,這天,小孩子跟着大人到親屬家串門派年,收壓歲錢,歡天喜地的度過這快樂的一天。

春節要一直延續到元宵節,熱鬧的氣氛才逐漸退去。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篇3

春節在中國人眼中十分重要。每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也都不一樣。我的家鄉的春節別具一格。

大年三十之前,我們必須購買足夠的年貨。必須買許多的菜餚,農村的家庭又要做好自家的`豆腐,自己蒸一些麪食。

大年三十。上午,家裏的男人們張羅着懸掛燈籠,粘貼春聯等。女人們在家打掃衛生,廚房裏製作菜餚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們就反覆叮囑小孩子們在過年期間,做事說話要小心,不然一年都會不吉利。

下午大約兩點多,孩子們就開始洗澡,然後開開心心地穿新衣了。大約在四點多的時候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吃完飯了,小孩子們閒不住,就開始玩鞭炮了。男人們就到別人家裏發壓歲錢了。女人們就在家裏招待客人。孩子們則邊收着壓歲錢,邊說着吉利話。

到了晚上,大家都沒睡覺,在守歲。等到0點了。0點是屬於煙花爆竹的時間。那一刻,家家戶戶都打起了開門炮,天都被染紅了一半。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這是去親戚家拜年的時候。孩子又高興起來了,他們有可以收壓歲錢了。

正月初二、三的時候,嫁出去的女兒便紛紛帶着丈夫、子女們回孃家了。這是她們最開心的時候了。

我愛春節,我更愛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臨滄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與緬甸相鄰,是一個羣山環抱,山青水秀的小城。

xx年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道前往臨滄,看望已經一年沒見的奶奶,同時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

上午七點三十分,我們順利地登上了飛往臨滄的航班。不久,飛機就起飛了。我們的飛機飛到了高空,一朵朵形態各異的白雲從窗邊掠過,美妙極了!

出了臨滄機場,大伯把我們接到了奶奶剛搬進不久的新居。站在新居的高樓上,看着湛藍的天空下羣山包圍的臨滄城,聞着西汀河邊飄來的花香,我被陶醉了。

奶奶雖然年過八十,但身體很好,一副慈祥的面容。見到我總是笑眯眯的。我問奶奶爲什麼過年要放鞭炮時,奶奶說:“這是一個古老的傳說,講的是遠古時侯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常常欺負老百姓,大家恨透了它,積極尋找對付它的辦法。這時,有一個老神仙告訴大家“年”有三怕,一怕火,二怕紅,三怕響。因爲“年”常常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出現,所以大家就在這個時候用放鞭炮的方法嚇走了“年”,從那以後人們每到大年三十和初一都喜歡放鞭炮“過年”了。

在臨滄過節的這段時間,我每天都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假期作業,認真彈電子琴,我彈的《獻給愛麗絲》、《練習曲》、《愛歡鬧的.人》以及《西班牙鬥牛舞》等等世界名曲。奶奶,姑媽,姑爹,大媽聽了後大爲讚賞。此外,我們還遊覽了大半個臨滄城,觀看了有地方特點的舞龍燈、踩高蹺等節目,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xx年2月6日下午6點,我和爸爸,媽媽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臨滄,乘飛機回到了昆明。

臨滄之行,使我對這座美麗的邊疆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年我還要去臨滄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