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精選】電影作文三篇

【精選】電影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電影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電影作文三篇

電影作文 篇1

從放假以來,我已經好久沒有去廈門玩了。不過今天算我幸運,爸爸終於肯帶我去廈門看電影了。我們約定,是要等到吃完午飯再去。可是,我不用猜也知道,吃完午飯,爸爸要是沒有睡覺,他是絕對不會出去玩的。

一吃完午飯,我就乖乖的在客廳等着我爸爸起牀,雖說他告訴我他睡十五分鐘就夠了,可誰都明白,他這種人,一睡下去,不知要睡到猴年馬月。無奈,我的耐心可沒了,跑到房間,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好不容易纔把他給晃醒了。

科技館,就是我們看電影的地方。一路上,一樣的房屋,一樣的'大橋,一樣的風景。沒想到廈門,過了一個學期,還是沒怎麼變嘛!走進熟悉的電影院,我們挑了一部看上去十分好看的影片,總覺得不虛此行。可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原來這部《終極大冒險》是動畫片啊!而且還是一些亂七八糟,看不懂的動畫片。本來懷着的高興心情,就這樣一下子沒了。

今天的廈門之旅真是選錯了一部電影,要是我們選擇《重返地球》這部電影的話,或許,會比較好點。

電影作文 篇2

星期三的語文課上,老師笑眯眯地走進了教室,等同學們安靜了以後,老師宣佈:“待會兒我們將去看球幕電影!”頓時,鴉雀無聲的教室忽然叫聲喊聲說話聲混成一片:有的同學興奮得大叫了起來,還有的'同學乾脆就衝出教向操場跑。

我們走上了操場,換好鞋套後,便走了進去。我們走進了一個可移動的球幕劇院,外觀像個黑色的大皮球,走進去之後伸手不見五指,有的人還說:“我們被黑洞吸進去了!”很快,電影開始了,它講訴了地球的歷史故事,看完後,我記憶猶新,其中,我最喜歡火山的那一段“飛行旅程”。畫面中,我們穿越到了火山,我們飛過岩漿,有時,畫面太逼真了,讓我身臨其境:當岩漿爆發出岩漿珠向我們撲來的時候,我們都被嚇壞了,尖叫聲連連不斷,站在外面也能聽見。當我們飛入火山口時,我們嚇得驚慌失措,有的同學一邊尖叫一邊用手捂住眼睛,有的同學抱住旁邊的同學尖叫,還有的同學本來是站在,結果被嚇得躺了下來。

這次的球幕電影又刺激又讓我們長了知識,而且我通過這次球幕電影知道了火山分爲"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它是熾熱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爆發時能噴出多種物質。

電影作文 篇3

在我的記憶中,看電影有着清晰的變化軌跡。

黑白電視機還沒有走進我的生活的時候,我就趴在父親的背上,看了一些露天電影。一般是遠近人家有紅白喜事,請放電影的人來放一兩部電影。一聽說放電影,年青人們當然最爲活躍。早早的吃了飯,準備好手電筒,有的打着火把,相互邀約,有說有笑地一同前去,像是趕場一樣。往往這個時候小的孩子便會焦急起來,因爲若是父母親不去,就不讓他們去,怕摔跤跌倒或是嚇着。要好的大孩子便來求情,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看管好,定不會出事情。小的孩子自己也在一旁扯着母親衣角走進走出,反覆唸叨“讓我去嘛,讓我去嘛”。磨的時間長了,大點兒的孩子們等不急,要走,母親卻還沒有同意,小的孩子便哇一聲哭了,踏腳抹淚哭訴,很是傷心。父親們總是寬和大度一些,說一聲“讓他去嘛”。母親雖是念兒心切,也只得由了他去。瞬間,皆大歡喜。

往往到了放映電影的人家,那酒席尚沒過一輪。於是大家就在燈光照不到的地方,三三兩兩的聚集,聊着天,相互打聽着是放武打片還是戰爭片,叫什麼名字,打聽到名字的便揣測着好看還是不好看。等到酒席一完,主家人收拾殘席,客人們開始抽板凳端坐,看電影的人們便開始彙集攏來,也到處找主人家高低長短凳子來坐下。一邊和相熟的人們打招呼,一邊呼朋引伴挨着坐。等放映機那雪亮的光線照射出來,歡樂的氛圍邊充滿人們的內心。

那個時候缺電,往往是在需要用的時候,沒有,不需要用的時候,偏來,稱爲“屙尿電”,即半夜起牀撒尿時有。所以請來的電影放映師傅都自備發電機。那發電機好像是燒汽油的.,味道比較大。老遠便能聽到“突突突”的聲音,聞到一股油味兒。辦酒席的人家也往往靠這電來照明。電影放映中有一件讓人窩心的事兒,就是發電機熄火。看着看着,突然燈光全部熄了,人羣不約而同發出一聲“哦豁”。耳朵尖的,大聲報告放映師傅,“鍋爐熄噠”。於是師傅便和熱心的年輕人去修發電機。人羣中帶了手電筒的,便打開手電筒亂晃,趁空隙尿尿。抽菸的,也劃了火柴,點上一支“春城”。大人們這時候往往怕小孩子被碰着、擠着、踩着,大聲喊着自家孩子的名字,小孩們馬上回應。叫一聲“毛子,你在哪兒?”七八個聲音響起,“我在這兒”。這叫人修發電機的聲音、抽菸的咳嗽、尿尿的人擠出人羣借過的招呼聲、被踩到腳的人發出的叫聲、罵人縫中亂擠的小孩聲,林林種種,混作一團,伴着人羣中點菸的火柴光映出的臉龐,好事年輕人用手電筒照那背角處撒尿人的嬉鬧,形成一片熱鬧歡喜的氛圍。又在突然間,發電機突突地響起來,電應聲而到,燈又亮起來,人羣中又齊聲響起“嗬”。於是放映師傅便取下那電影膠片盤,扯出膠片在雪亮的燈光下照着,看看放到哪兒了,又接着開始。

小孩雖然喜歡這熱鬧,但看電影的新鮮勁兒往往就是那一陣兒。電影放了可能還不到一半,有的就栽倒在父親母親、哥哥姐姐的懷裏睡着了。到了電影散場,同來的都湊到一起,一路回家。沒有帶手電筒的,從路邊稻穀草垛上扯出一大把幹稻草,用火柴點燃,帶着一路人回家。大家嘻嘻哈哈,談論着電影情節,一路小跑,奔向溫暖的家。

至今我仍然記得看過的一些片子《江湖奇兵》、《我來也》、《水上飛》、《新冷血十三鷹》。儘管長大了會發現路見不平最多就是一聲吼,吼完繼續往前走,但那個時候,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古裝武俠片和香港槍戰片,看了電影也渴望像電影裏的英雄人物那樣,身手不凡,抱打不平。老一輩的人卻並不喜歡這些類型,比如大嬢就總念念不忘《追魚》、《天仙配》和《紅燈記》。

隨着電視漸漸走進我們生活,看露天電影的時候越來越少。人們發現,電視連續劇固然不像電影那樣一集演完,有頭有尾,但夏天蚊子咬,冬天冷風吹,看場電影與在家看電視相比,確實“不划算”。於是打着燈籠火把,遠走十里看電影的現象漸漸消失了。

後來有了電視,但起初電視頻道非常少,沒有什麼可看的,有些寬裕人家便買了錄相機。那種長方形盒子式的錄相帶,很多武俠連續劇就是那樣傳播開來的。我雖然見過這東西,但並沒有看過幾次,只是學校裏有一位年輕的老師,有一段時間讓他的妻子賣麻辣串兒,我便和其它的小朋友擠在一起,在他的寢室裏看過一兩次。這錄相帶沒有流行幾年,VCD就出來了。 VCD看了幾年,DVD出來了。很快,網吧出現了,想看電影再也不像以前那麼困難了。後來,有了電腦,看電影更沒有覺得有什麼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