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回家過年作文四篇

關於回家過年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回家過年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回家過年作文四篇

回家過年作文 篇1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約五歲,那時提起過年,我們差不多同齡的夥伴們高興得就像一隻頑皮的貓兒,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激動勁兒——簡直像當上皇帝一般。

像我們那時的孩子,因爲過年會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餓,大一點的孩子更可以擺脫平日的“勞役”,因此會高興個不停。

或許怪那時的日子太過清貧,平日裏要吃得上一頓好的是極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貴客來的時候,孩子們才勉強可以解一解饞;或就是在走親戚,“吃酒”的時候。那時候,寨裏要是誰家有紅白喜事,幫忙的大人總是帶着孩子,並且趁人不注意把一兩片豆腐或其他什麼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裏。

又或許是那時的生活過於枯燥,所以人們在玩的都比較簡單,快樂也簡單,但是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過,日子順順溜溜地流。那時過年,大人們總喜歡湊在一起玩紙牌,玩牌的方式簡簡單單:一副撲克變換着玩“上游”、“怪嚕”、“三五反”之類,輸了的就罰站或鑽“板凳腳”。(我就是那時常跟在父親身邊問這問那的,現在還清晰記得那些玩牌的花樣。)大家共娛共樂,輸了牌卻贏回快樂,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勝利者。

父親喜歡在大年初一、初二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間手抄或刻印的《柳蔭記》、《八仙圖》之類的書唱個不停,他周圍就圍着媽和其他年輕年老的婦女,動情處大家唏噓喟嘆,有的還流眼淚,聽不知道的時候大家就議論紛紛。我們那一帶像父親年齡差不多的男女都會“唱書”,幾年前回家過春節還聽父親給媽唱了幾段,很是動聽。

對我而言,那時爸唱書的.聲音就是最好的音樂,所以對一些如“攢十字”、“蓮花落”之類的唱腔至今還有印象。那時寨裏有一臺唯一的收音機,音樂從那個小東西里飄出——很悅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陽城——湖上——”,偶爾也飄出“何日君再來”的感慨。但是這種奢侈的聲音我們很少聽到,有時只是在較遠處聆聽。有收音機的那戶人家很少放歌給我們聽,一般要有客人來或過年的時候才能聽到,更別說是親自看看摸摸那“小傢伙”了。我的記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聽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頭,寨裏沒有通電,收音機只能用乾電池,捨得買電池的人家很少——別說用收音機了,就是用手電筒的人家也很少,我們家那時點的是煤油燈。用油燈燈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飯後就洗腳熄燈就寢;有時熄燈後坐在火爐邊聽母親講“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間傳奇或鬼故事。那時聽鬼故事時尤其着迷,但是一定用坐在爸和媽之間,不敢靠近門,生怕有個東西推門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從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麼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時最佩服他了!妹妹還在呀呀學語,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聽故事的高興和怵悚。但是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卻用纏着媽一遍又一遍的講,自己就一邊聽一邊幻想一邊害怕了。

至於玩的呢,就簡單得過分了。除了“抓瞎貓”、“躲貓兒”或學唱花燈外再無其他花樣,但是那時過年,我們就成天跳來跳去,唱來唱去,變換着玩熟悉的遊戲,快樂無窮。有時被大一點的孩子欺負,哭一陣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過年”這一詞在那時是什麼概念?我只記得那種興致了。以至以後長大在寨里老祖公那裏聽他“擺大傳”,讀那些《徵東》、《徵西》的幾百部“大傳書”都無法把兒時的記憶抹滅。

但是這些年,從我九八年起異地求學直到工作數年後的今天,我對過年的興致淡得很,真有“過年如過關”般艱難的感覺,真正感受到一個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說這幾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裏不比兒時的條件強?家裏不是早有了彩電、音響了嗎?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歡嗎?但是總覺得少了些實在。

過年真正的快樂是屬於孩子們的。但是我對他們的玩法有些不一樣的感觸。好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對武俠大戲裏的動作津津樂道,大一點的孩子們聚在一塊玩着紙牌輸壓歲錢,也有湊在屋子裏看大人們“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現在的娛樂也只是看看春節的電視節目和玩玩麻將了,偶爾對着麥克風唱幾首歌。回家過年又有什麼好玩的呢?不過是爲了陪着雙親,一家人吃湯圓,一塊看“春晚”,話話家常,如此的簡簡單單。只是給兒時給我唱書講故事的父母一絲寬慰,讓他們在年老的時候感受到全家團圓的滿足——作爲父母,或許他們每年的願望不過如此,質樸而平凡。

但是留在我們心上的無聊、死氣、沉寂是過年的鞭炮聲爆炸不去的。如果可以,我還是想去看“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鄉土戲,聽寨裏的老人將“西遊”、說“水滸”,聽大叔的笛聲,學着一兩首新鮮的曲兒……只是如今事過經年,一切恍在夢中。

而今天,書還少嗎?音樂還少嗎?可就是沒有那時的探求慾望了。

這就是長大的煩惱吧——也恰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悲哀。

但是我們還得回家過年,爲久盼兒歸的年邁、鬢白的雙親——爲兒時給我唱書、講故事的雙親。

回家過年作文 篇2

我們到了鄭州,媽媽告訴我說要坐地鐵,我問媽媽什麼是地鐵,媽媽說就地地面下面的火車,我說,啊火車還能在地下面跑呀,媽媽說對呀,一會就讓你坐地鐵。

很快到了地鐵站,人真多呀!

我和爸爸買了地鐵票就上車了,車讓的人很多,跑的也很快,媽媽抱着妹妹站不穩,很快一位叔叔給媽媽讓一個座位,媽媽說謝謝。媽媽還告訴我以後要是遇見抱小孩的'阿姨和老爺爺老奶奶都要各他們讓座。

回家過年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看到在外務工的人們都紛紛趕回家和家人團聚,我們一家也準備回老家過年了。當媽媽告訴我要坐飛機回家的時候,我心裏十分地期待,弟弟也高興得拍着手跳來跳去。

經過一小時左右,我們到達了寧波櫟社機場。機場里人來人往。我們首先找到了要換取機票的櫃檯,哇,隊伍像長龍一樣望不到頭,我們得排多少時間啊!一個阿姨過來讓我們去了專用通道。我納悶了:爲什麼給我們開綠燈呢?忽然,我看見通道上寫着“婦嬰專用”後才恍然大悟,因爲媽媽抱着弟弟。

換取機票後,我們就進入了安檢通道。

我們把行李放在一臺大大的機器上面,檢查我們是否帶了違禁品。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我們終於進入了待機室。從窗口向外望去,只見地上停了一架架的飛機。時間一分一分地過去,我們要上飛機了。

我們乘一輛機場內的巴士到達要乘飛機的地方。一下車,我就看見一架非常龐大的飛機,尖尖的'頭,圓滾滾的身體,還有兩個翅膀。一切就緒後,飛機開始慢慢地滑動,速度越來越快,直到飛上天空。

我從機窗向外望去,外面漆黑一片,下面已是萬家燈火,漸漸地,什麼也看不見了。

經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我們終於到達了重慶。啊,回家的感覺真好!

回家過年作文 篇4

我媽說過年回去給我討個媳婦兒,按她的說法是要找個人管着我。說來說去,還不是錢。

一年又過了,SZ城到也熟絡不少,神馬山,浮雲園,元芳都向我問過路:靚仔,XX路怎麼走?然而,隨着玩時的增多,兜裏的“人民大會堂”卻對我開始陌生了,到最後連“布達拉宮”都看不見了。遙想當時年初我媽的交待,今年最少要給她交一萬。事到如今,一萬就一望吧。我也只能一望咯。(方言:萬和望有諧音)

其實我懂我媽,本份傳統的.女人,我就是她和老爸的全部。她只是不想我亂花錢。三毛在《稻草人手記》中說,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兩個可愛的守護天使,一直默默地爲他們守護着的孩子遮風擋雨,不求回報。他們的翅膀不是用來飛翔,僅僅是用來遮擋風霜,因爲一直保持這樣的姿勢,直至孩子離開了他們的羽翼,他們的翅膀已經僵住了,無法再收起來。

願天下父母,永遠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