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關於長城五年級作文4篇

關於長城五年級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城五年級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長城五年級作文4篇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是國慶小長假,各處的景點人山人海,而最熱鬧的就是北京萬里長城了,從20xx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建造,始建於燕王,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的嘉峪關,全長約2萬多公里。

我們去長城的時候,我的心裏非常高興,終於見到了我心儀已久的長城。那是北京最有名的八達嶺長城。它像*蜿蜒在山間,長城上人山人海。

但是,就是因爲人太多了,擠來擠去,到處扔垃圾拍照,還在長城的磚上刻自己的名字,各種不文明的現象頻現,在長城上的人都是慕名而來的,其中還包括外國華僑。

一級級陡峭的臺階出現在面前,在資料上,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佔全國人口的20分之1,那時,沒有任何的機器,只能靠人力,把一塊塊重千斤的磚拉上去,萬里長城這個建築奇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有多少的人爲了建設長城,保衛祖國,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才成就了這一奇蹟,它象徵着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它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閃耀着中華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

我們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最高處,我興奮的跟爸爸說:“爸爸,我們終於來到這裏。”站在高處俯視下去,綠油油的草地上穿行這一條巨龍。

真是一個奇蹟,他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2

在山腳下,懷着一顆敬畏之心,仰望着雄偉的黃花城水長城,感受着智慧與力量。

曾經,百萬人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這傳奇的長龍,盤踞在山脊之上,大展雄風;曾經,戰士們爲了抵禦敵人,在這裏用烽火報信,浴血奮戰,保衛家園。

爬着參差不齊的臺階,走在巨龍的背上。京城四月的天氣,本該徐徐春風燻人醉,可昨日竟然遇見了一場罕見的春雪。料峭寒風中,嫩嫩的草,含苞的花,似乎都受到了驚嚇,被雪凍得瑟瑟發抖,草葉上輕顫着微雪,花瓣零落在地上。

遠處,山棱上都是白茫茫的,春花和寒雪第一次奇異地與長城並存於天地之間。長城可不懼風霜雪雨或是嚴寒酷暑,儘管也傷痕累累,但依舊堅強地屹立着。

旗子在風中呼呼飄動,狼煙升起的地方,烽火臺就在前方。

順着高高的臺階爬上去,從磚垛之間望去,竟看見了綠粼粼的湖水,陽光射在湖面上,亮得讓人睜不開眼。一半蜿蜒盤旋在山脊,一半沉沒於水底,好像這條巨龍遊戲于山水之間,與它們融爲一體,這真是“青山碧水京城繞,早有臥龍湖上吟”。

走着走着,不知不覺登上了最高的烽火臺,站在長城之巔,極目遠眺,暢想着我心中的詩與遠方……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3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給我的唯一的印象卻只有強悍。

長城的歷史是“悍”的。這種悍是勞動人民的'精神與毅力。憶往昔,秦始皇逼迫農民不顧嚴寒酷暑地扛着巨石,用他們的血肉之軀造出了這獨一無二的世界奇蹟——長城。我卻覺得長城就是一個強悍的漢子!這種悍,是屹立在人世間而不倒的力量:雖然沒有生命,這位堅強的士兵卻經歷了火燒水淹雷劈、槍林彈雨炮轟——大自然用災害、後人用武器,一點一點蠶食着它,而他卻依然屹立不倒。

長城的身軀是悍的。遠望長城,它是那麼的雄偉、那麼的自然、那麼的有震撼力。綿亙蜿蜒,如海浪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像龍一樣盤踞在拔地而起的千峯萬仞之上,一眼望不到頭。綠樹如崇拜者般簇擁着黑磚石塔建成的“明星”長城。近看長城,腳下是堅硬的路,有五六米寬,兩旁是上下凹凸的格子。頭探出去,看到高高的山峯直插雲天,令人望而生畏。前頭的臺階讓人仰望,衆人仰視,像在仰望着紳士那挺拔典雅的身姿,欣賞着條石與下面白糕泥組成的有規律的、黑白相間的顏色,既古樸,又不乏粗獷。

長城這個“強悍”的漢子就立在眼前,前來瞻仰的人們走了一百多級太極氣不喘、腳不酸;從6號敵樓一口氣竄到10號樓還悠閒的拍着照片,看着風景;上去又下來,下來又上去,水也不抿一口;到後來累了,卻還有力氣吼山歌,咿咿呀呀聲不斷,返程的時候跑的跟鹿兒似的,連路都不看,腳就這麼吧嗒吧嗒落下去了。祖國的大好山河振奮着人們的身心。

也許是入山隨景吧,一切都是悍的:想到歷史,那戰爭、變遷不堪回首;想到模樣,雄偉、粗獷但總有那麼一點典雅;想到自己,雖汗流浹背,但如兩腳生蹄,兩蹄生風,力氣怎麼也用不完。

長城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在長城身上,我看到了古代中國的輝煌,並深爲祖國驕傲。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4

親近長城

以前我只是在別人的嘴裏,或者報紙雜誌上了解過長城,覺得長城美麗壯觀,但從沒有去過長城。今年寒假,我到了北京,終於可以親近一下長城了。

來到長城腳下,擡頭就看到了這雄偉的長城,古人真厲害啊,他們是怎麼把一塊塊磚運上去造出這美麗壯觀的長城的呢?

沿着臺階,我們一路走一路看,我看到城牆兩邊總是有規律地分佈着個個小口子,爸爸告訴我,這是城牆的射箭口,古人在打仗時就是從這個射箭口把箭往關外射的。我一邊聽一邊看,馬上就走到第一個“碉堡”—烽火臺。爸爸又告訴我,這個也是爲戰爭服務的,古代通訊不發達,信息傳播很慢,在敵軍入侵時,戰士們就會在第一個烽火臺上點上火,隔了很短距離,第二個烽火臺的戰士看到了煙火,也就趕緊點上火,這樣一個個傳遞下去,所有的烽火臺上都濃煙滾滾,就會集中兵力,做好迎戰的準備。說到這些,爸爸又給我講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出了第一個烽火臺,我和爸爸繼續往前走,我又發現在城牆下面有一個方形的小洞。“這個又是幹什麼用的呢?”我指着這個小洞問爸爸。“敵人在打仗的時候不是得爬上來嗎,古人造這個洞就可以把手伸進洞裏,推到敵人架上來的梯子,把敵人趕下去。”“古人想得可真周到呀!”我感嘆道。經過好幾個烽火臺,我又發現了一個小洞,而且還連着一個小溝渠,原來這裏是用來排水的,這樣長城上的雨水就不會積起來了。

我們走走歇歇,一直走到了最高的第八個烽火臺。站在寒風中,我回頭望着那蜿蜒曲折的長城,緊貼着烽火臺的磚塊,覺得自己真的已經融和在長城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