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紅樓夢作文(精選12篇)

紅樓夢作文(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作文(精選1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樓夢作文(精選12篇)

  紅樓夢作文1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一首《好了歌》把我們拉進了《紅樓夢》的故事中。

《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一部古典小說,也稱《石頭記》。全書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悲慘愛情生活爲線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亡盛衰爲核心,描寫了當時封建社會不良現象。

《紅樓夢》中,第一章的賈雨村最不容忽視,他見證了賈府從繁盛走向衰亡,同時他也是當時官場上,那些官的縮影。在第三章中,薛蟠上官場的前一天,他給了賈雨村一筆錢,希望他能夠偏袒自己這一方,賈雨村照做了,這不就是因錢而草菅人命的那些所謂的“好官”麼?

在書中,作者在鋪墊後文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元春曾說過一句話:“大家可不要太奢侈了,省省吧,不然必有衰落的那一天!”可大家並沒有聽信,依舊該喝酒就喝酒,該玩樂就玩樂,該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比如:螃蟹宴、建大觀園、就連燒個茄子都要好幾只雞來配……看不到一絲一毫節儉的痕跡!這不正是賈府揮霍無度的表現麼?

曹雪芹筆下的賈府,是繁華的、美麗的、精緻的。可災難也隨之來臨——一一次抄家,將原本繁華的賈府,一個人人都羨慕的皇家宮苑,洗劫一空。

這次抄家,將賈家從雲端打落至凡塵,賈府的人死的死,傷的傷,出家的出家:王熙鳳因過度勞累而死,林黛玉因病而終,賈母被氣死後鴛鴦也隨之自殺了,寶玉出家,寶釵搬回自己家……偌大的賈府一夜之間似乎變成了空殼。

看了這本書,我的心中感慨萬千,原來鋪張浪費對一個家庭有如此巨大的影響,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的揮霍無度,曾經隨意浪費東西的一幕幕從我眼前閃過,“我太浪費了”。我開始反省自己的過失,不禁在心裏想:一定要節省了,不能再無端花錢,不然,花錢像流水,根本找不回來!

讓我們再捧起這本《紅樓夢》細細地品味吧!相信你會有更多感觸的!

  紅樓夢作文2

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它會給我的知識,會帶給我們快樂,會治癒我們心中的傷疤。我認爲我們最應該讀的一本書是《紅樓夢》。

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它。《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它是曹雪芹和高鶚所著。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後40回是高鶚所續。這是本很深奧的書。它前面的情節往往暗示着後面的最終結果,我如癡如醉地讀着它。他是磁鐵,我就是鐵屑;他是水,我就是魚兒;他是森林,我就是鳥兒。

《紅樓夢》裏有幾個章節,在我心中曾掀起了巨浪。

第一個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劉姥姥是賈家的遠方親戚,因遇事而求助於賈家。這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因劉姥姥說話風趣,又因鳳姐是一個見風使舵、想逃賈母歡心的人,就把她引薦給了賈母。賈母一見,就真心喜歡。有些小片段不由得讓我發笑,因這一笑媽媽就很疑惑的問我。

“你怎麼啦?突然笑幹什麼?發神經啊!”

“我沒有發神經!”我反駁道。

“沒發神經還笑,肯定是有事情,快說。”

“我看書呢,這個片段很好笑,我就笑笑。”

“哦。”

到這裏,你可能會問:到底是什麼讓我發笑呢?聽我一一道來:一直鳳姐對劉姥姥偷偷地說,“我們這裏有個規則,在飯前要說一段小令。我恐你不會,我給你說一個,記住它“。”劉姥姥明白了。到吃飯的時候,突然站起來口中念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擡頭”。說完,便鼓着個腮幫子,大家呆了一下,便領悟了,接着全都大笑。史湘雲一口飯噴出,黛玉笑得俯桌哎呦!寶玉滾到賈母懷中,賈母只叫心肝;薛姨媽噴茶,探春飯合在迎春身上,惜春讓賈母給肉腸子,吃飯的人沒有一個不笑的。從此以後賈母就越發喜歡她了。但是,吃飯時當劉姥姥不小心落了個小巧的雞蛋,那一個就價值千金,劉姥姥剛想拿起來,不料被下人拿去喂貓了。這樣的行爲暗示着後面賈家必然衰敗的結果。甚是可惜呀!但忽若一想,這也合情合理。連一個下人都這樣不珍惜東西,那就別說其他的人了。

第二個是王熙鳳借刀殺人的故事。讀完心中充滿憤怒和惋惜。王熙鳳因爲不喜歡尤二姐,便利用秋桐。她假心假意的勸秋桐:“你年紀輕輕不只事,她現在是二房奶奶,我還讓她三分,你去硬碰她豈不是自損其死?”秋桐聽了,天天破口亂罵,“奶奶是軟弱人,那等賢惠,我做不出來,我眼裏容不得沙子”。這讓很多人誤會了尤二姐,後來又請來一個太醫,把尤二姐胎中的男胎打了下來。至此尤二姐被鳳姐折磨的很糟,最終,吞生金走向死亡。先不說尤二姐吧!秋銅也是一個容易被騙的人,被鳳姐的三言兩語給騙了,也是被矇在鼓裏的可憐人呀!唉,真是可悲!

第三個是黛玉魂歸高天。說起來也覺可憐。當年也是掌上明珠,但常年有病。至此,賈母、鳳姐等一行人,爲了寶玉而想沖喜,所以瞞着寶黛兩人,但傻大姐不小心說實情,黛玉萬念俱灰。回至房中,就病情加重。當寶釵成親那一日,黛玉在那死亡之前,講那就帕和詩詞都燒了。做完之後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渾身冷汗,不做聲,身子便漸漸涼了,黛玉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當時黛玉氣絕,正是寶玉娶寶釵的時候。

我又悲又憤,心裏琢磨黛玉也是一個癡人,但也可憐,爲寶玉而留,爲寶玉而去;寶玉也是個呆人,不知娶誰,也糊塗過頭了。可是在此之前,寶玉用假意試黛玉,黛玉也如此。這最後結果不是出乎意料,因假意試假意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我想,黛玉最後想說的應該是“恨”吧。

滿紙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夢》是中國小說的最好的藝術作品。要想了解,請認真去讀吧。它是一本應該讀的好書。

  紅樓夢作文3

作爲當代青少年,理應瞭解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這對我們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非常有益的。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位居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就是關於歷史的書籍。

想必大家都瞭解過《紅樓夢》,它的作者是曹雪芹,又名《石頭記》。原著偏向文言文,這對我們這些青少年來講實屬難懂,我要介紹的這本書是青少年版的《紅樓夢》,它是由何小陸改編的,雖然是白話文,但其中包括了原著中所有的章節。

起初接觸這本青少版《紅樓夢》是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當時,看到同桌拿着這本書津津有味地看時,我就已經被具有古典美人物的圖片吸引了。當這本書被買來後,我僅用了三天課餘時間,就把這本書咀嚼了一遍。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個坦率真誠、才華橫溢的貴族小姐,但悲慘到臨終前都未能見心愛的人最後一面。賈寶玉是個銜着玉出生的貴公子,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叛逆性,始終站在封建主義之外,也許正是書中的兩大鮮明的人物,讓我對《紅樓夢》的興趣只增不減。

通過三次對青少版《紅樓夢》的拜讀,我瞭解到《紅樓夢》這本書是以林黛玉因喪母,被外祖母賈母接到賈府拉開帷幕的,主要寫了林黛玉在賈府與賈寶玉發生的悽慘愛情故事。也許有人看了《紅樓夢》之後,會對先天虛弱、詩化了的才女林黛玉心生憐憫和喜愛。《黛玉葬花》是《紅樓夢》的經典片段,林黛玉憐花惜花,她認爲落花進入污水會被糟蹋,所以她覺得落花埋在土裏最乾淨,同時才華橫溢的林黛玉又對此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她惜花其實就是愛惜自己,但鮮花的凋零彷彿讓她看到了自己的將來,這也正反映出了林黛玉思想方面的消極。我一度爲林黛玉的博覽羣書、坦率真誠所吸引,但也爲她的消極思想和爲愛被動所惋惜。

相比而言,我更喜歡書中的另一位女主角,那就是嬌豔欲滴、博學多才的薛寶釵。這是繼林黛玉之後,另一位對賈寶玉心動的女子。薛寶釵是大家閨秀,舉止嫺雅,而且精通文學、歷史、醫學等,涉獵廣泛。雖說出身顯貴,但衣着樸實,不沉迷於富貴,我總覺得薛寶釵的身上散發着一種與衆不同的人格魅力。薛寶釵這個大家閨秀是個識大體的人,她對林黛玉處處忍讓,在四十五回之前,因爲金玉良姻,林黛玉對薛寶釵多有挑釁,但薛寶釵除了遷怒於賈寶玉之外,便無無禮行爲。即使林黛玉的當面頂撞和藉機諷刺。這也正讓我對薛寶釵增加了好感。

我喜歡《紅樓夢》這本書中刻畫的每一個鮮活的人物,因爲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所以故事就不同。環環相扣的故事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彷彿將你帶到了大觀園中,讓你感受悲歡離合的同時,卻又讓你無法自拔。

這本青少年版《紅樓夢》大不同於原著,它採用的是白話文的形式,語言通俗易懂,言簡意賅,雖然是改編書籍,但也表達出了曹雪芹在原著中一字一句想表達出的“悲歡離合”。簡潔的文字更能讓我們瞭解到故事的所有一百二十回情節。這本書最具特色的一點就是書中幾乎每頁都有栩栩如生的、色彩豐富的插圖,即使是不認字的小孩兒,也能從插圖中瞭解內容。

魯迅先生也給予了《紅樓夢》高度的評價。可想而知《紅樓夢》這本書的歷史價值。而我認爲曹雪芹先生能夠以自己和親人家庭的敗落爲素材來創作《紅樓夢》就是其中的一大看點。這樣不但故事真實,而且更能反襯社會現象。

當我讀到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在宴會上被拿來取笑時,曹雪芹先生描寫的每個人笑時的動作以及表情,讓我感受到了曹雪芹語言的魅力,不但人物刻畫逼真形象,連對話也運用得出神入化,這也正是我們學生應該學習的。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否對這本青少版《紅樓夢》感興趣了呢?是否想感受一下曹雪芹語言的博大精深?是否想與林黛玉一同感受“悲歡離合”呢?相信你閱讀這本書後,一定會收穫滿滿。不但會對原著產生更大的興趣,也會對閱讀原著起到功不可沒的作用。

  紅樓夢作文4

四大名著,每本的厚度都不可小看,共計120回的《紅樓夢》成爲我的新目標……

話說自上個假期以來,就一直對《紅樓夢》念念不忘,老師佈置的作業,破例沒有完成,根本原因就是認爲看書不重要,可當老師再次佈置讀時,真是頓感憂喜參半呀!

就喜這一方面,主要因爲可以有機會仔細瞭解《紅樓夢》一書了。恨不得一字一字指着讀,當然還沒到這種地步。

通過假期的這幾天,我已讀了部分的《紅樓夢》,對其人物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了,主要人物有:賈寶玉,亦有金陵十二釵的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賈家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紈,妙玉,以及秦可卿和巧姐。丫頭方面有襲人,晴雯,鴛鴦,平兒,紫鵑,司棋,入畫,詩書。還有賈母,王夫人,賈赦,賈政,賈環,賈芸,趙姨娘,劉姥姥,北靜王等重量級人物。試想一下,有這麼多人物演繹出的故事一定相當精彩!

《紅樓夢》大體講述的故事應該是這樣的:《紅樓夢》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悲劇。同時反映了作者生活的社會背景,借書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反映了盛極必衰的社會規律,又以甄士隱劉姥姥等底層人物體現了社會不平等。

而這一鉅著的主要撰寫人乃對生活有了極大認識的曹雪芹,爲何說他對生活一詞有極大極深的認識?且聽我慢慢說——曹雪芹是清代的一名小說家,名霑,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爲滿洲正白旗“包衣”人。曹家的先世與清王朝的政治經濟都有較密切的關係,又有着文學方面很深的家學淵源,所以曹家一家算得上富有,而在當時的社會,有起伏衰敗算正常,而曹雪芹正好生於曹氏家族衰落的前夕。在他少年時代,繼承康熙皇位的皇帝就把曹家的第四任織造曹兆從江寧革職抄家,遣回北京。到了乾隆時期,曹家可能又遭天災人禍,徹底結束了曹雪芹無憂無慮的貴公子生活。

或許,也就是這千姿百態的人間生活,促成了《紅樓夢》的問世……

  紅樓夢作文5

“雅媚,快把你自己的小窩打掃清爽!”媽媽組織家裏的全體成員集體大掃除,首當其衝的便是命令我。“得令!”縱使我有千般萬般的不願,也只能懾於媽媽這個家長的威嚴,乖乖地服從。整理到書櫃時,我隨意掃了一眼各種各樣的書籍,沒想到竟看到了“紅樓夢”,因爲這一書名,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好奇心驅使我翻開書頁……

自從那天隨意的一翻,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那多情卻似無情的賈寶玉,那多情善感的林黛玉,那善解人意的薛寶釵,還有那“機關算盡太聰明”的王熙鳳……大觀園裏一切的一切,都像有魔力一般讓我深深地陷了進去,不可自拔。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這本書是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的愛情婚姻悲劇爲核心,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爲軸線,向我展現了那個封建社會的時代內容。黛玉因爲母親的去世而來到榮國府,在這裏結識了她一生的劫數——賈寶玉。他們兩人一見如故,從此同吃同玩同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然而幸福總是短暫的,薛寶釵的到來將這份平靜的美好改變了,一段木石前盟終因有緣無份而沒有走到一起。

在這個大家族裏,每個女子都難以逃脫命運的捉弄。元春嫁入皇宮,榮華富貴的背後卻有着不爲人知的傷,是什麼令她在花一般的年華就如煙花一樣消散了?鳳姐盡心盡力地將府上大大小小繁瑣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但卻還要忍受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外面拈花惹草,最後落得個積勞成疾而死;寶釵爲人圓滑,幾乎人見人愛,說話也極爲小心,從不造次,可最終還是獨守空房,孤獨一生;黛玉是天仙下凡,美麗非凡,最後卻焚稿斷情……

金陵十二釵個個漂亮無比,文采非凡,她們創立詩社,吟詩、作對、賞花,讓人從心底裏佩服她們的聰慧。可她們最後的歸宿卻是那麼的令人惋惜,如元迎探惜四姐妹,一個死,兩個嫁,剩下一個踏入空門,與青燈古佛爲伴。“唉,‘元迎探惜’,原應嘆息啊!”

未讀《紅樓夢》時,我曾天真地以爲這故事就像夢一般甜美,讀完後,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其中的心酸。“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紅樓夢作文6

“什麼?《紅樓夢》!”隨之而來的是一聲響亮而故意拖着長音的“切——”,這些男生,不想讀也不用這樣吧。我倒樂在其中,正不知道看什麼書好呢,名著,肯定有名著的好吧?

暑假,拿起青少年版的《紅樓夢》,沒看幾章,竟迷迷糊糊地搞不清楚對象,怪不得班中很少有人對這書感興趣。你看,書中的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什麼春啊,什麼玉啊,什麼寶的,名字都還差不多,我記了這個,卻又忘了那個。只是閒來無事,便也漫不經心地往下翻。這一翻,倒翻出了興趣。我讀到黛玉葬花時,不禁爲她悲傷而惆悵,世間竟有這樣的女子;我看到晴雯摔自己東西時,不禁爲她的剛烈而拍手叫好,卻也擔心那些人再來找機會害她。漸漸地,我竟不忍在吃飯時放下《紅樓夢》。

媽媽見此情形,又看我架着的厚厚的鏡片,一把奪過書怒氣衝衝地走了,不管我用怎樣乞求的目光追隨着她,老媽的背影還是消失在視線中。回來,她的手上已空空如也。天哪,他們正猜燈謎呢,我還想看哪!“先吃飯!”我在老媽嚴厲的目光中,埋頭吃飯,心裏卻不時地惦記《紅樓夢》,我故意將飯吃得很快,老媽對此卻無動於衷。唉,天不佑我啊!

沒事,不就是在樓上,我自己去找。翻遍各個角落,都無果,便把目光聚焦到了角落裏那個廢舊的紙箱,老媽以爲蓋塊破片,就不會引起我的注意啦。我翻開箱子,分明看到了書,便坐在一邊又讀了起來。讀一會兒,看看離暴露的時間差不多了,不忘悄悄地把書放回去,以免引起老媽的注意,把藏書地點給更換了。

書,真是個奇怪的東西,一開始讀不懂,現在我卻讀到《紅樓夢》裏去了,難道這是名著的魅力?我便好奇原著是怎麼寫的。這回,我可不敢在老媽面前看了,只等到夜深人靜,我捧起《紅樓夢》原著,似懂非懂地慢慢閱讀。時間一點點過去,我看着書中難懂的字句,因爲有青少年版《紅樓夢》的閱讀經歷,我一路磕磕磕絆絆,卻也讀到寶玉來到了太虛幻境,隨着警幻仙姑遊歷了一番。迷迷糊糊,我的眼前恍惚間走來一個身影。不對,這蹁躚嫋娜的身影,不就是警幻仙姑嘛!我像見到親人的似的大聲喊她,她微笑地望着我,輕挽吾手,我便跟着她來到一門前,上書:友海情天。走進裏面,一排排櫃子映入眼簾,隨手翻開櫃中的一本書,見詩云: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香茗夢中思,玉簪冰湖前。這說的是誰?薛寶釵?不太對啊,怎麼說的是咱班的方思茗和胡昱婕?再一看,好像又不對。正待細看,遠處傳來一陣樂曲,循着聲音前行,一腳沒踏好,“啊——”“啪”!清脆的聲音打破夜的寂靜,不好,書掉地上了!不好,老媽過來了!我沒顧上撿書,朝裏一翻,假裝睡着了。“唉”,一聲輕輕的嘆息過後,書被放在了書桌上,燈也熄了,只剩牆上的鐘滴答響,我卻睜大眼睛拼命回想,分不清自己剛纔是在書裏,還是在夢裏。

第二天,我一大早起來,想在書中尋找昨天的痕跡,便又全心地閱讀起來……

讀到《紅樓夢》裏去,發現自己的夢裏都是紅樓。

  紅樓夢作文7

讀罷紅樓,內心發酸。不知道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更好地榮寧二府的妻離子散?紅粉佳人的玉殞香消?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彷彿每個都是有一點。但一直感覺那不是所有。從一個男人的視角剖析,我恍然大悟,它是妒忌。我還在隱約當中對寶玉造成了醋勁。來說也簡直愧疚,可是幾個男士見到一個紈絝少爺的周邊莫名其妙的環繞着不計其數的漂亮美女而不辛酸呢?

說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小故事還簡直不計其數。最先首推的,便是寶黛的紅粉癡愛。在紅樓夢裏就是這兩人的感情最純真了。從青梅竹馬,青梅果出馬,到長大以後的墜入情網。曹公真是便是見機行事,讓閱讀者覺得,人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小故事問世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當然,基本上沒人猜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真,綿綿不絕。可是歷盡滄桑的愛情就是痛楚的代稱。黛玉性情裏特有的判逆和內向,及其對凡俗的不屑一顧,令她隨處看起來標新立異,卓爾不凡。花時癡讀西廂,沒什麼忌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所欲至;尊崇真心真義,不求名利……諸多如此,都促使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蓮花,自始至終固執着自身的這份甜美,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和田碧玉般盈澈。用一個平常人的目光看她,最賞析的還是黛玉的富有詩意,毓秀慧黠。黛玉常常與姐妹們喝酒看花吟詩作對,一直才華迫人,藝壓羣芳。不論是少年聽雨歌樓頂的詩情畫意,清寒深入骨髓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蔓草黃落雁南歸的蒼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莫不反映出她娟雅超凡脫俗的作家氣場。最哀嘆的是黛玉的敏感多疑,紅顏薄命。黛玉的家世,終究了她的孤單孑然一身,而她的性情,又終究了她的寥落憂愁。縱然大觀園裏車水馬龍好不熱鬧,但是這兒沒有她能夠藉助的家人,沒有她能夠傾吐的知心,僅有風流韻事癡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一直胡思亂想。因此她無可奈何着“天盡頭,哪裏有丘”,可悲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小燕子套絕情”,悲傷着“花謝花飛飛漫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個“一縷香魂隨風飄蕩散,三更未曾入夢來”的蒼涼結果。

與其說是林黛玉在賈府的影響力和本身的軟弱是不幸的原因,還比不上把義務路軌罪惡的中國封建社會以元春爲先的封建社會集團公司絕情的抹殺了寶玉和黛玉中間的感情。假如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真實經歷的敘述,那麼我能感受到一個喪失至愛的人的痛楚。煉獄的烈焰在身邊點燃,痛苦不堪,使我的觀念靜止不動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確是切膚之愛。當辛酸淚撒盡的曹公回身應對恍如隔世的歷史時間怎會不傳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慨!

也有說起的便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仍然那麼傷心。可待到唸完,聽甄世隱說着哪些"蘭桂齊芳"。

  紅樓夢作文8

在文學是史上,《紅樓夢》被稱爲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中現實主義的高峯,其深遠的社會影響並不僅僅在於它高度的思想性,更在於它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

《紅樓夢》以賈府爲中心活動舞臺,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爲主要內容,通過對賈、王、史、薛爲代表的封建貴族家庭由盛至衰的發展過程及豪華奢侈生活的生動敘述與描寫,客觀而真實地揭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並明白無誤地預示了其無可挽回的覆亡趨勢。

《紅樓夢》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巨大的,這首先體現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探索到人物靈魂的深處,描寫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這一大羣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道瑰麗的藝術畫廊。在這一人物羣中,不僅有大家閨秀,豪門公子如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作者還着力刻畫了一個個聰明伶俐,可愛卻位卑的丫環、女僕,如晴雯,鴛鴦、紫娟等。不過,我覺得或比較喜歡晴雯。可以說她是丫頭裏面最出色的一個吧!晴雯原是賈府世僕賴大家買來的,可以說是僕人的僕人,因賈母見她十分伶俐標緻,於是被像小禮物一樣孝敬上來。她身爲身世可憐到連家鄉父母也不記得。但她卻開朗倔強,心思純正健康,不像林黛玉那樣抑鬱悽苦,更不像花襲人那樣溫婉卑屈。在她身上包含着一種叛逆精神,比如她對王夫人、鳳姐等高居於她頭上,掌握她生死大全的主子不屑一顧,還經常以犀利的言語直揭襲人的虛僞。幾乎可以說她是大觀園中一個最悲慘的犧牲者。只因模樣長得有點像林姑娘,就被罵爲狐狸精,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就打炕上拉下來架出去了,連好些的衣服也不讓帶走,終於被摧殘屈死。

《紅樓夢》又是一部充滿想象的書,它留給人們太多的奇想、遐想、神話,還來不及好好梳理,因此需要我們的智慧的信息&&它使我們猜測,使我們迷惑,使我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於是我們覺悟了:原本世界上有那麼多種有待探索和發現的世界。

《紅樓夢》更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且不僅是封建社會的。幾乎是,我們的一切經歷經驗喜怒哀樂都能從《紅樓夢》裏找到參照,找到解釋,找到依託,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

《紅樓夢》高妙的藝術價值還在於它浸透並散發着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比如詩詞歌賦,繪畫,音樂,雕刻,建築等等藝術領域的廣泛涉入,和服飾、膳食、酒令,燈謎等等民俗文化的融匯和點綴。這些藝術、民俗在文中的運用,不僅僅是增強細節的真實性,還使文章富於生命力並充滿詩情畫意。

《紅樓夢》不愧是一部永垂不朽的鉅作啊!

  紅樓夢作文9

提起《紅樓夢》,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它卻是我童年時代最爲厭惡的一本書。你肯定會奇怪爲什麼呢?這可要從頭說起。小時候望女成鳳的媽媽爲了豐富我的文學涵養,便給我買了這本書。當時年幼的我沉浸在芭比娃娃和蠟筆小新的世界裏,對女兒國裏的賈寶玉和整天以淚洗面的林黛玉嗤之以鼻:怎麼他們那麼無聊,整天無所事事呢?

回想起我第二次讀《紅樓夢》,應該是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記得那年夏天,可能是由於天氣的'炎熱,不免使我心中產生了浮躁。無聊的我正想找一些事做時,突然發現了被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心想反正現在閒着也是無聊,不如再看看這本書。這次看後,它又給了我不同的感受:我原本浮躁的心由於作者的生花妙筆而沉靜下來了,不由自主的隨着作者走進“大觀園”的世界。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對於書中的瞭解只是淺嘗輒止,並不瞭解書中的深刻含義。

步入初中後,這一經典名著又被我重新品味了一次。“一個是良緣奇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書中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描寫得震撼人心。這裏面有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劇,有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劇,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女性的悲劇……曹雪芹用她們的淚水釀成了芳醇甘洌的藝術之酒,這就叫做“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少年哀樂過於人,歌泣無端字字真。既壯周旋雜癡黠,童心來複夢中身”。從這本書中我得知作者是用閱盡滄桑的炯炯雙眸來看這個世界的深處,作者批閱十載,經歷了幾十年的世路周旋,心中夾雜着童心未泯的“癡”和洞明世事的“黠”。我補習的陳老師曾問過我,“你知道曹雪芹是怎樣死的嗎?”我搖搖頭,滿眼迷惑的望着老師,老師告訴我曹雪芹是生於名門,但由於後來家族落魄,他寫完這本書就餓死了,他寫《紅樓夢》一書用了十年的時間。聽完後我對他的人生際遇十分同情,同時被他的頑強意志所折服,他把人物描寫的如此生動形象,對社會現象看得如此深刻。此後,我便深深迷戀上這本書。

紅學大師丁汝昌曾說過,《紅樓夢》不讀三次以上都沒有發言權,它太深奧了。這本古典名著的登峯造極之作深刻的影響了我,並將影響我一生……

  紅樓夢作文10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題記

點一盞油燈,呷一口清茶,水汽氤氳在我的臉上、眼中。朦朧之中,我彷彿又看見了寶玉那倔強的臉。“人都說是金玉姻緣,俺只念是木石前盟。”我愛《紅樓夢》,它的味道說不清,道不明。

想起寶黛初次見面時,寶玉就摔了玉,可想而知黛玉對於他的意義。只可惜,他倆是木石前盟,他有玉,她卻沒有鎖。於是,在這所封建大家庭中,賈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有金鎖的薛寶釵。黛玉氣絕正是在寶玉娶寶釵的這個時辰。正所謂,“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節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大觀園的姊妹們最後一次聚在一起作詩,寶釵的這首《臨江仙》令衆人心服口服。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人世間,以雪色最爲純淨,可又有誰的心如雪色一般不摻雜半點雜質呢?

人常以爲寶釵定是珠寶玉石不離身,打扮的花枝招展,然而大觀園中最爲素淨的女孩子卻是寶釵。文中借薛姨媽之口說過,寶釵向來“不愛花兒粉兒”,文中也有描寫她的服飾,皆是素雅之色。

世人說寶釵端莊,卻不知,她只想守着一縷冷香,靜立人世。看過興衰,歷過炎涼,越過榮譽,自然不再留戀繁華。至於傷春悲秋,或許在她心裏,早知那不過是惘然罷了。爲了家人,東風再惡,也要笑迎。

沒有一個紅樓女子是簡簡單單的,他們的骨與肉,靈與魂,命運與歸宿,都讓人嘆息。

讀《紅樓夢》,總是越讀越放不下。魯迅先生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而這本書,又何嘗不是一面鏡子?人人都能從其中看見自己心中的影子。

曹公是天底下最巧的工匠,紅樓是天底下最好的鏡子——它照的是人心!

  紅樓夢作文11

史湘雲是曹雪芹在《紅樓夢》裏所着力刻劃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在“金陵十二釵”中名列前茅,在《紅樓夢》複雜的形象體系中居於相當重要的地位。她的形象,對於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廣泛地表現作品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對湘雲的判詞寫着:“富貴又何爲,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判詞概括了湘雲生於富貴,長於憂患,自幼失去父母,且又遭逢未楊,只能在貧困潦倒中度過苦痛一生的悲慘遭遇。由於她的一生極富變化,因此她的性格也隨生活境遇的轉變而有所變化。

由於她自幼生活在封建統治的高牆深院內,被禁錮在侯們似海的封建記邸中,長期標準的封建教養,使史湘雲接受了一整套陳腐傳統的思想觀念。在第三十一回寫的史湘雲與丫環翠縷談陰陽的一段話中:史湘雲認爲“天地間都賦陰陽二氣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變萬化,都是陰陽順逆,多少一生出來,人罕見的就奇,究竟理還是一樣。”當翠縷提出:“從古至今,開天闢地,都是陰陽了”時,史湘雲就說她“糊塗”,罵她“放屁”,接着又把自己的觀點作了進上步說明:“什麼都是些陰陽,難道還有個陰陽不成!陰陽兩個字還只是一字,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不是陰盡了又有個陽生出來,陽盡了又有個陰生出來。”史湘雲的這一篇宏論,突出地表現了她受封建的唯心主義的荼毒之深。暴露出了其封建階級的本質。

在這一湘雲與寶釵是同一思想體系的。在她第一次正面出場賈府時,還是與林黛玉同榻而眠,而到了三十七回應邀入詩社時,就被薛寶釵拉去蘅蕪苑同住了。在第二十一回,她見到賈寶玉要吃胭脂,就一巴掌把胭脂打落,同時罵他“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才改過。”從這就開始展露出這個貴族少女身上的封建道學氣。接着她又操着薛寶釵的腔調,來勸賈寶玉去結交賈雨村之流,走仕途經濟的道路。這一番薛寶釵式的言論,惹得寶玉大爲光火,立即象過去對薛寶釵一樣,斥之爲“混帳話”,給她難堪,趕她到別屋去坐。由此可見,在史湘雲骨子裏的,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但隨着她寄食依人的不幸遭遇和四大家族的衰落破敗以及大觀園的動盪不安,在最後一次詩會上的《柳絮詞》明顯地表現了她不願封建階級的“春光別去”及對將徹底失去天堂的無限依戀和哀悼。

不過湘雲性格的最大轉換是在七十六回,那年仲秋節的日明之夜,賈母帶領全家在大觀園裏開宴賞月。他們雖強打精神,尋歡作樂,又是擊鼓偉花,又是飲酒賦詩,又是說笑話,但一派肅殺破敗的氣氛卻緊緊圍繞着他們。再加上一陣陣傳來的嗚咽悽清的笛聲,敏感多愁的黛玉自然對寫感懷,俯欄垂淚。當更定夜闌,席散人歸時,只剩下同病相憐的史湘雲來寬慰林黛玉。說着說着,她也不禁對寶釵有所鬼抱怨“可恨寶姐姐,天天說親道地熱,早已說今年仲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親歷賈府重大變故,受到寶釵冷落,體會到世態炎涼的湘雲終於對封建勢力有所隔絕了。她與黛玉共同唱出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貴族階級覆滅前頹喪絕望的哀歌。另外在史湘雲身上,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英豪闊大”“需月風光”的品格和橫放傑出的才華等一系列的下面形象。

史湘雲作爲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她辯證的人物思想性格對揭示作品本身所表現的社會矛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紅樓夢作文12

假如生命必然流逝,該如何對待指縫裏的流年?

寶玉和黛玉的共同選擇是:拿來愛一個人。所以黛玉“淚竭而死”,寶玉“遁身空門”。他們的愛經得起“山無棱,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言;經得起“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生離死別,卻經不起"涸轍之魚,相濡以沫"的幸福.

魯迅說,華林之內,便被悲涼之物,呼吸感知於其間,唯有寶玉一人.難道說,黛玉不知道嗎?

黛玉,只是出於女子的矜持,榮國府的禮教,只能將此情深埋於心。

寶玉,賈府上下對他百般寵愛。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成長,自然少不了些戾氣.後人對他這樣描述:“行爲偏僻性乖張。”

初見寶釵,湘雲,寶玉那種公子哥的輕佻表現的淋漓盡致”,黛玉不言語,而是用血和淚,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悲憤。

假若寶玉和黛玉,人生若只如初見,他還是他的“怡紅公子”,她還是她的“瀟湘妃子”,定不會,這般悽美﹑慘絕。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一個“風騷絕倫”的鳳姐便活靈靈的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或許是那個背景,或許是天性。鳳姐是那樣精明的操縱着賈府,就連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不忘顯現出自己的位高權重。

曹雪芹筆下的鳳姐與封建女性的相夫教子截然不同,他刻畫了一個奸詐,奢侈,貪婪的女性。但鳳姐如若不是這般奸詐,又怎會在賈府裏生存的如此安順?可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這樣一個“八面玲瓏”的女子,到最後,落了個如此下場。這一點從側面向我們強調,封建社會是那麼的黑暗與腐朽。

曹雪芹筆下的寶釵是一個封建社會下的淑女。一顰一笑是那樣的大方得體,與府裏的人關係極其融洽,但從“金蟬脫殼”中,陷害黛玉,可見她的城府極深。雖然最後如願與寶玉結爲夫妻,但因兩人的性格萬全不和,寶玉又始終忘不了紅顏知己,黛玉。最終,寶玉選擇了出家爲僧,而寶釵,只得抱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