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三篇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三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在短短的一年裏有許多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節日裏也有不一樣的習俗。春節可以穿新衣,吃團圓飯。中秋節可以燒火塔,放煙花,但我最喜歡的是那有趣的端午節。

這天,爸爸早早的起了牀。把早已捆好的艾草掛在門的兩旁,頓時,門口充滿了香氣,我問爸爸爲什麼要放艾草?爸爸說:“因爲艾草可以制服五毒。”我聽了覺得艾草像一個環境護衛,不讓“五毒”進入家園。隨後又是一股讓人流口水的香氣,是糉子蒸好了,我伸手拿到了一個滾燙的糉子,來到了小河旁。

這裏正在舉行划龍舟比賽,這裏三條船依次是1號紅,2號黃,3號藍,每條船的前方,都刻有一個精美的龍頭,船身也有精美的條紋,像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在海中遨遊。上面有一個鼓手和十幾個划船手。看臺上人山人海,槍聲一響,看臺上發出雷鳴般的加油聲,龍舟立刻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河裏出現了三道不同的波浪,有的是直的,像一根筆直的鋼管;有的是彎了一個月牙的,像一個大月亮;有的`是彎彎曲曲的,像一個醉漢走的腳印;然後三條龍舟相互推壓都不讓對方,50米、30米、25米……越來越近了,最後3號藍搶先一步到達了終點,得了第一。

端午節又能吃,又能看,能不有趣嗎?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入汩羅江自盡。當地人民駕舟奮力營救,便有了今天的競渡風俗;人們又將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喂蛟龍以保全屈原的肉身,後來,人們將竹筒盛米改爲我們所吃的糉子形狀。

去年的端午節。大街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在幹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早就去買艾蒿了,聽奶奶說,往門上插艾蒿能驅邪。沒什麼事幹的媽媽便包起了糉子,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我看見媽媽首先將西米浸泡,接着在糉葉表面塗上油,因爲這樣防粘。然後將糉葉捲成窩形,先填好西米和餡料。要注意壓緊了,包裹後捆緊,最後再放入鍋中煮半個小時,撈出來放涼後便可以吃了。吃着香噴噴的糉子,爸爸給了我一個香囊,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我很喜歡這個香囊。

隨着時間的推移,端午節過去一年多了,但在我的心裏卻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爲了紀念屈原,人們就將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於是,這個節日就傳了下來,只到今天。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可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已漸漸淡化了這個節日,但山東這一帶的人卻還對這個節日充滿熱情,很注重這個傳統節日。

早上,我一醒來,就發現自己的手腕上有一根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線擰成的一小段繩,我問媽媽:“這種繩叫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媽媽耐心的回答了我的問題:“這叫“五彩絲“,也叫“花繩”。傳說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所以,每到端午節,只要是小孩子,不分大小,手上都會系一根這樣五彩的繩。”“哦”我答應着,但還是不想戴它,因爲我是個貪玩的孩子,這東西在手上還蠻彆扭的。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吃糉子。上午,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幫忙包糉子,而外婆呢?早就準備好了箬葉、糯米和絲線。糉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還有包糉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糉子包成三角形,每裏面放上一個大棗,爲的是讓糉子的味道更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糉子,一邊聊天。我看着外婆那嫺熟的動作,心裏癢癢的。於是,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將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過不去,不聽話地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們裹住,可是他們“米多勢重”,我只好向“大將軍”外婆求助,外婆一來,這個”小兵”就沒招了。不一會兒,我們就包好了一盆糉子。

要煮糉子了!外婆先將鍋裏倒上水,然後將糉子一個個的放進鍋中,用慢火煮一個下午。煮好後,一打開鍋蓋,香味就充滿了整個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僅甜在口裏,還甜到了心裏!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端午節,是多麼熱鬧,多麼快樂,我們要將這傳統習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五年級:杜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