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熱門】五年級過年作文4篇

【熱門】五年級過年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過年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五年級過年作文4篇

五年級過年作文 篇1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着,我家也不例外。外公外婆做年夜飯,爸爸貼春聯,小姨剪窗花,媽媽包餃子,而我的任務是指揮爸爸貼春聯。我一會兒叫"往左點",一會兒叫"往右點",這項活雖然累,但不一會兒一副春聯就端端正正的貼在我面前了。後來我看到爸爸把"福"字倒着貼了,我連忙喊:"爸爸,你貼反了。"爸爸說:"傻孩子,福到,福到,不就是把福字倒過來嗎?"我這才恍然大悟。

不一會兒媽媽包在水餃就出鍋了,我們一大家子坐在一起開始吃餃子。媽媽說:"這麼多餃子裏面,只有一個是裏面放了一顆糖的,看誰的運氣最好,能吃到這顆糖。"於是大家就開始你一筷我一筷的搶着夾餃子吃,大家都在夾,我夾不到,我叫媽媽給我夾了四個餃子放我碗裏,就不急不慢的吃起來。恩,媽媽做的餃子味道真不錯。當我吃到第三個的時候,我一口咬下去,感覺咬到了個硬硬的東西,拿出來一看,高興的大叫起來:"我吃到糖啦!"頓時,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都爲我慶祝,我慢慢的享受着糖在我嘴裏化掉的滋味,幸福的淚水也不自覺的流出來。

同學們,我喜歡過年,因爲過年可以讓我很快樂,在這裏我祝大家馬到成功,吉祥如意!

五年級過年作文 篇2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爲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爲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五年級過年作文 篇3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關於除夕有這麼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怪物叫“夕”,每一年的歲末它就會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聲響和紅光。於是到了那天,大家就點燃鞭炮,門上貼上了春聯,把夕給嚇跑了。就這樣人們爲了紀念這一天,把大年三十定爲除夕日。

現在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放鞭炮,開開心心地過除夕。

這一天,我家也一樣。全家人可忙了:爸爸和爺爺忙着佈置房間,媽媽和奶奶忙着準備晚餐,我和姐姐忙着放鞭炮。

到了晚上,全家圍着圓桌開開心心地吃起了團圓飯,看,大圓桌上擺滿了豐盛的美味佳餚:有紅紅的大龍蝦,有香噴噴的紅燒肉,有色澤鮮豔的蔬菜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中間的熱騰騰的餃子,看得我口水直流,我們把菜吃得乾乾淨淨。尤其是爸爸,他的肚子已經圓溜溜了,他還要吃,吃完飯,我們還拿到了大人們分給的壓歲錢。

吃完飯,大家就一起放煙花,看,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飛到了夜空中,這些顏色可美了!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姿態也很吸引人,有的如金花四濺,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似孔雀開屏……真是姿態萬千呀!望着五彩繽紛的煙花,我們都笑開了懷。

多麼美好的除夕之夜啊!多麼令人憧憬啊!

五年級過年作文 篇4

中午的時候,老媽提着一大堆東西回家,然後便開始拿着抹布擦個房間的玻璃。我看着老媽蹲在窗臺上努力往外夠,心裏七上八下的,於是多嘴說了一句:“算了,要不別擦了。”

老媽瞥了我一眼,手上的動作沒有停,嘴裏說道:“再怎麼說也過得回年呢,哪能那麼隨便。”

過年了呀,時間過得真快!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過年,十分的熱鬧。通常提前幾天在外打工的人都就回來了,帶着平時吃不到的食物,帶着一家老小的新衣。一家人聚在一起做年貨,準備過年的食物。

那時候有社夥(應該就是這兩字,反正是這麼唸的),有舞龍舞獅,花船,秦腔,大頭娃娃等。過了大年社夥就開始正式表演了。一大早的從四社(家鄉話念隊)開始,就有人擺出小長桌,放上油果子,瓜子花生,糖果。

表演社夥的隔四五家停一回,每次表演周圍都圍着一大羣人。我們小孩就一般都是衝着桌上的糖去的,拿幾顆糖,然後在街上玩,那幾天基本上不去別人家裏,怕被認爲是衝着錢去的。

然後是走親戚,走親戚缺不了得就是壓歲錢這一環節。這一環節通常是親戚給小孩使勁塞錢,小孩的父母一定會往回退。那種時候你雖然很很想要,可是還是很配合你父母的拒絕,當然最後你還是會拿到。

而現在的過年就少了許多趣味,以前大街上熱熱鬧鬧的,現在則是零零星星的幾個人,以前表演社夥的人也都散了。年假就那麼兩天,急急忙忙過完年,大人要回去上班,學生要準備開學。

每每臨近過年,全家忙的雞飛狗跳,過年成了一種負擔,少了以前的那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