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糉子五年級作文

糉子五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糉子五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糉子五年級作文

糉子五年級作文1

今天,我到小姨家做客。弟弟不在家,真掃興,又得當沒有“士兵”的“將軍”了。但我往桌子上一看,就是糉葉呀!我高興極了,便纏着小姨教我包糉子,小姨無奈,只好答應教我包糉子。

終於開始包糉子了,小姨先教我把糉葉捲成圓圓的漏斗狀,顯得十分輕鬆,而我弄了半天也沒弄好。只好向小姨請教,原來,就是我太心急了一點,總就是卷不成形。於就是,我只好冷靜下來,小心翼翼的捲了起來,哦!終於完成了第一步。我繼續包糉子,小姨用手把糯米一把一把地抓進了“漏斗”裏,我也學着她的樣子把米抓進了“漏斗”裏。終於到了最後一步——封頂了,只見小姨將剩餘的葉子蓋在露在外面的糯米上,就完成了我也這樣完成了第一個糉子。

當小姨把糉子拿出來後,不禁笑了起來,我過去一看,原來我包的糉子所有的角都在漏米,哈!

糉子五年級作文2

一到端午節,我們紹興人就有吃糉子的習慣。

今年端午節,奶奶決定自己動手包糉子,不去超市買了。奶奶端來了滿滿的一盆糯米,洗乾淨的糯米亮晶晶的,就象無數珍珠撒在一個盆子裏,真可愛。奶奶知道我喜歡吃肉糉,便把肉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餡兒準備好了,該包糉子了。

奶奶拿起兩片糉子葉,我連忙舀上一盅米,奶奶放上一塊大大的肉,再加上一點米,然後不知怎麼一折,一個穿着綠衣,有四個角的胖胖的糉子就被我們包好了。我們包了好多糉子,奶奶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放進鍋裏燒。不一會兒,鍋裏就發出誘人的香味。“真香!”我象小饞貓似的直吸鼻子

“吃糉子了!”奶奶給我挑了一隻大大的肉糉。我“啊嗚”一口咬了下去,好燙!可我還是狼吞虎嚥地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味道就是不一樣!

糉子五年級作文3

六一剛過,我們又迎來了端午節。這是一個忙碌而喜慶的日子,因爲我和爸爸媽媽要跟婆婆學包糉子。

這一天終於來了,大家開始和婆婆學包糉子。婆婆把早已準備好的糉葉、糯米和紅豆拿上餐桌,說:“先把糉葉洗淨,在熱水裏泡軟,再準備好棗子、肉、雞蛋等做餡,接着把自己喜歡的餡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

婆婆教我們先把棕葉捲成一個圓錐形,再把糯米、紅豆和餡放進去,最後一步最關鍵,把糉葉蓋起來,繫上繩子,就好了。”爸爸最聰明,第一個包好,媽媽一般很仔細,也包好了,就剩我還沒包完。其實我早就包了好幾個,不過,我不是包成六邊形,就是包成一個球。婆婆不只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說:“你可真馬虎,別急呀,心急吃不了熱糉子的。”最後,經過多次的努力,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真正的“熱糉子”。

晚上,糉子大餐開始了,我唱着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着自己包好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甜蜜。

糉子五年級作文4

端午節到了,人們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傳說有一位愛國人士叫屈原,他是一名官員,他們的國王只會吃喝玩樂,不管國家大事,所以他的國家被秦國攻擊了,而他得知後就跳進了汨羅江自殺了。人們就爲了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於是向汨羅江投放米飯,後來就變成了糉子。當然,現在都給自己吃的了。

我吃的糉子不是方形的,不是圓形的,而是錐形的。糉葉子呈碧綠的,還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如同在天堂翹着二郎腿,喝着散發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的茶水。咬一口糉子,如同我被一些巨粘的口香糖粘住了牙齒,牙齒張開合上都很難。糉子的口味有蛋黃糉、肉糉、蜜棗糉、紅豆棕,蜜棗糉中間的蜜棗如同一顆巨大的紅寶石鑲嵌在糯米里。

我終於可以吃糉子了。我一回家就跑進廚房,發現桌上有幾個糉子。我把糉葉撥開,一下子就吃完了。咦,糉子呢?啊,原來在我的肚子裏呀!可是美味卻在我嘴巴里徘徊!

糉子五年級作文5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我也跟着母親學會了包糉子。

我和母親來到家和超市買了包糉子的原料,糯米、紅棗、白糖、竹葉。回到家裏,母親把糯米、大棗都分別放到鍋裏煮了一會兒,然後就用竹葉包糉子,我學着母親的樣子把竹葉捲起來,形成筒狀,再把糯米和紅棗裝進去,然後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糉子,最後用線捆綁起來,糉子就這樣做好了。母親把糉子放到鍋裏蒸了半個鐘頭。看!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剝開一個糉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極了!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滿臉上都是糯米,簡直成了一隻花臉貓。

吃完糉子,母親還爲我編了五絲,聽母親說,戴了五絲繩就會長命百歲的。

這個端午節,收穫真不少。我喜歡端午節,盼望着下一個端午節快快到來!

糉子五年級作文6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20xx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一束菖蒲、艾草和大蒜。我們家也不例外,爺爺清早便去菜場買來菖蒲、艾草掛在家門前,聽爺爺說,這樣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

糉子是每年端午節都不可缺的食品。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包好了糉子,而且這些糉子的餡多種多樣,有蜜棗的,有豬肉的,還有豆沙的。聽了媽媽的一番介紹,我垂憐欲滴。真想快點品嚐又香又好吃的糉子。終於盼來了端午節。這天中午,奶發把剛出鍋的熱糉子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的伸出小手,拿了一個,捏着滾燙的糉子。我始終捨不得放下,白色的糯米展現在我的面前,還發着油光。我大口咬下去,哇,真香呀。不一會兒,一個糉子便進到了我的肚子裏。糉葉的葉香,糯米的米香,摻在一起,吃起來真是回味無窮。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糉子,因爲它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

糉子五年級作文7

星期天,媽媽帶我回姥姥家過端午,一到家裏就看見姥姥在包糉子呢!我高興得喊道:“我也要包,我也要包!”姥姥聽到後樂呵呵地給我搬來了凳子和桌子,叫我和她一起包。

我學着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着包着,突然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問題。於是我問姥姥:“姥姥,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姥姥聽後把手裏的糉子放了下來,開始耐心地跟我講起:“中國古代有一位非常愛國的大詩人叫屈原,他的國家被敵人佔領,他就投江自盡了。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長江奮力打撈他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和鳥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這樣,端午節被代代傳了下來。

完了姥姥的故事,我心裏充滿了對大詩人屈原的崇拜和敬仰,堅定了我一定要學會包糉子的信心。最後,在姥姥的耐心教導下,我終於包出了第1個糉子。

糉子五年級作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當然是包糉子、吃糉子和賽龍舟了.包糉子肯定同學們都不會包吧!我也不會包,今天我就要和媽媽、奶奶他們一起包糉子.

早晨,爸爸到街上去把糉葉買回來,我和媽媽他們把糯米準備好.媽媽就開始教我了.我先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張糉葉,把糉葉向中折出一個圓角,左手捏緊,最後,再用事先撕好的糉葉條向糉子的兩頭各繞兩匝緊.一個好看的糉子便包好了.於是,我又別出心裁地給它做上記號.我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幾個糉子,但怎麼也沒有媽媽包得美觀結實.我想:雖然我這次沒包好,但下一次一定會包好的.

糉子煮好後,我就連忙挑我包的糉子.雖然這幾個糉子都被開了花,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我勞動的果實,所以我吃起來特別香.

糉子五年級作文9

明天就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到婆婆家包糉子,可我不會包糉子,我只想馬上吃到糉子。

到了婆婆家,客廳裏放滿了大小盆子,有的盆子裏有白白的糯米,有的盆子就是黃黃的小米,有的盆子裏就是紅紅的棗,還有的就是豆子,高高的桶裏放滿了糉葉,婆婆已經開始包了,他先把糉葉包成三角形,放上一把米和豆子,再放上一顆棗,然後再放入少許的水,在一疊、一裹,最後紮緊就可以了,可就是我來沒幫上婆婆的忙,可我明白了,小小的糉子做起來也挺不容易的。

糉子五年級作文10

今天我來到作文班,老師帶來了大家都愛吃的糉子。

我們一看糉子是綠色的,正面看是四邊形像一個枕頭,從側面看是三角形像一座小寶塔,一摸熱乎乎的。冷涼後,我們一聞好香啊,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再一摸,軟軟的,清涼涼的像一座小小的山。剝開前,老師說最好蘸上白糖和蜂蜜,我想了想上哪找白糖和蜂蜜呢?就這樣吃吧。我解開線繩,剝掉一層層綠皮,裏面白白的好像一個娃娃,糉子的四個角像四個小耳朵,一咬,好香啊!跟我想得完全不一樣,甜甜的,香香的,真美味,老師告訴我們糉子是糯米做的,難怪放了糖後又香又甜,老師還說糉子是用來紀念屈原的。

糉子雖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或晚上吃,不然會增加腸道負擔,引起腸道疾病。

糉子五年級作文1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

說起端午節,當然免不了吃糉子。但平常懶惰的我今年竟然想學包糉子。於就是,媽媽幫我準備好材料,便開始教我包糉子。首先,媽媽拿出兩片糉葉,三下兩下,糉葉便成了一個圓錐形。我也不甘示弱,拿出糉葉,捲了卷,卻成了個“漏斗”。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才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來就就是往糉葉里加上豆沙、糯米、鳥蛋。這個步驟很容易,我順利“通關”。可接下來把豎立在上頭的糉葉包上時,裏面的餡料卻像個淘氣的小朋友似的想把自己的“頭”露出來。這時,媽媽才告訴我:“哎呀!你的糯米包多了。”這時,我取出一點糯米,再包上去。哈哈,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啦!

最後一步,就就是綁繩子啦。看媽媽那高超的技術,一下子就完了功。我便信心滿滿,可繩子就就是不聽我的指示,綁了就滑下來。媽媽說:“這個要靠的角。

糉子五年級作文12

端午節到了,我家買了兩紮糉葉,一袋大肥肉,十個蛋黃,還有一些冬菇和糯米,準備包糉子。

端午早晨,我們早早地坐在餐桌前,把材料拿出來加工準備包糉子。

我戴上一次性手套,依我上次包糉子的方法,把糉葉折兩下,把米粒一點點地放進糉葉,可是我還是不小心鬆了一下手,糉葉露出了一條縫隙,米全散了,我只好再重新包。但是之後我還是反反覆覆地嘗試錯誤:米太多了、肉放多了、糉子包得太小了、肉放在上面了……經過一次一次的錯誤,我終於包出一個完美的糉子,而這時媽媽已經包好了十幾個。我一直認真地包着,慢慢地我包的糉子也多了起來。

很快,我們已經用完了所有的材料,最後只差煮糉子了,我趕緊催促媽媽去煮,想快點吃上自己包的糉子。糉子煮了兩個小時,終於煮好了,這兩個小時對我來說感覺象過了兩年。

我很快地把自己的“成果”吃完了。抱着自己撐得圓圓的肚子,開心極了。

糉子五年級作文13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母親一起包糉子。

昨天晚上,母親已經把竹葉和糯米泡在了水裏,早上,母親把這些材料撈出來準備好了。開始包糉子了,母親先把竹葉捲成圓錐形,下面的尖一定不能留半點空隙。一開始我非常着急,可後來我認真做,終於卷得合格了。再往圓錐裏放少許糯米,用筷子用力往下戳,接着選擇你自己喜歡吃的紅棗、花生、鹹肉、豆沙……放入其中。然後再放上一些糯米,也是要把米填緊,把它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都可以,最後用線捆綁結實才行,要不然就會煮成一鍋糯米粥了。

母親把糉子放到鍋裏煮了接近一個鐘頭,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我們全家品嚐着我們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我喜歡這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糉子五年級作文14

今天,外婆家要包糉子。媽媽去幫忙,我也跟着去湊熱鬧。但是包糉子真的很難,怎麼也學不好,只好把媽媽包糉子的過程寫下來。

首先是選糉葉,不能有破損。先把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然後對摺,接着放第一層糯米,放一塊肉,可以是火腿或是鹹肉,再放第二層糯米把肉蓋住,按緊。然後用糉葉裹好,最後是用線把糉子紮好。這一切都完成了,就是最後一步,煮糉子。

看着這些環節,我覺得太複雜了,所以沒敢嘗試。但是,看着媽媽包我也看得津津有味。我還編了一首兒歌:

包糉子,真有趣;

選糉葉,要精細;

兩張葉,疊一起;

摺疊法,好難記;

放糯米,往裏推;

放肉塊,要選小;

再放米,把肉蓋;

包裹住,要按緊;

裹糉子,要紮緊;

照着做,真有趣!

包糉子還是挺有趣的,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