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熱門】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熱門】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告訴我包糉子呢,你瞧。

先要有包糉子的準備,原來姐姐已經準備好浸泡三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從樹上。在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已經大吃一驚了。我把糯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課桌上,我生氣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糯米放進去呀。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一旁邊那個盤子裏放的是什麼,咿,應該是紅豆。我在糯米到處挖了一個小洞,紅豆塞入糯米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姐姐一眼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棕葉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六人坐在桌子旁吃起糉子了。我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是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白白胖胖的糯米四處包的先知可口的紅豆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的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工衣亦有名,端午被思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外溼,當屬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糉子,糉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五月初五的這天早上,勤勞的女主人將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鮮的糉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緻的糉子便誕生了。包好的糉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糉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開鍋,屋裏頓時都瀰漫着竹葉和糉子的香氣。

吃完糉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衆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似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似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着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一樣威風“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舟,衝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多麼令人難忘的節日啊!一個催人奮進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掰掰指頭算算,離端午節也沒剩下幾天了。

五月五,一九九九年農曆的五月五,是我的破殼日。註定了,我與端午節有不一般的關係。端午節,端陽節,勾起了我的回憶。

“掛蛋袋”的回憶

“君君,你農曆生日要到了,媽媽送你一個東西。”

“咦?這是什麼?”我盯着那個東西,這是一個用五彩的毛線編織而成的小小的,像網一樣,下面垂着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毛線,像馬尾辮一樣垂下來,上面用一根毛線連接,可以掛在脖子上。

“這個袋子裏可以放雞蛋,過端午節用的。端午節正好也是你生日嘛,呵呵。”

“好像很好玩。”

我的手裏把玩着那個袋子。當時我其實並不怎麼在意它,我跟本就沒有想過,現在它在我眼中的地位。

說實話,我從未用過這個袋子,是不捨得用。我一直珍藏着它,什麼關於曾經的東西我都可以拋棄,可就是狠不下心來扔掉它。也不知是爲了紀念什麼。是紀念那個許久不曾謀面的人,還是紀念我漸行漸遠的童年。

糉香情結

“那個,小肉糉來一個。”“好嘞。”

“老奶奶糉子店”是我最喜歡的一家糉子店,確切的說,是最喜歡那裏的肉糉。所有糉子中,我最喜歡的便是肉糉。而在肉糉中,當之無愧的王者就是老奶奶家的。

最近幾日,彷彿已經聞到了熟悉的糉子香,還有糉葉的香,都在空氣中瀰漫開。走過許久不曾走過的路,買一兩個小肉糉,小心的剝開糉葉,忍着燙手的溫度抓着糉子,一口一口細細品着。香甜的糯米,還有瘦肉,全都把我深深的吸引。細細咀嚼着,熟悉的糉子的味道便在口中溢開,讓人極其想吃,卻又極其不捨得吃下這糉子。

這樣的糉子,比三全的速凍糉子得好上多好哇?

真的,除了老奶奶家的肉糉,別的糉子我一概不喜歡,也不知是不是從小吃到大習慣了。反正,我就是喜歡這樣的糉子,就是喜歡這樣飽含着回憶的糉子。

在這個我第一個離開童年的端午節裏,也就是第一個離開童年的生日裏,我像是變了。

又逢端午。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年年家歷5月5日爲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划龍舟,吃大棗糉是端午節的重點活動。端午節前夕,我家裏面便喧鬧起,媽媽籌措着父親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糉子葉,奶奶呢,把煮開的糉子葉疊好。

我湊過去看了看,材料是又大又肥的牛肉,晶瑩錫透的糯米實在令人口水直流。“小饞貓!還未漸漸就想吃啦?”,奶奶溫和地講。

我朝奶奶吐了吐舌尖,搬來凳子坐下開始包糉子。奶奶又開始講了:“糉葉折成漏斗形……”“懂得啦,您包糉子時我瞧得可認真呢!

“沒等奶奶講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張羅着邊開始包糉子。

拿起幾張糉子葉,折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拿幾塊牛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繞了幾下,終於吃上了自己包的大棗糉,這個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這天上午,我正在和妹妹做遊戲,突然發現廚房裏放着一些竹葉,媽媽正在忙着什麼。我沒有看明白,跑過去問媽媽,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我正在做糉子。”我和妹妹高興的跳起來,大聲呼喊:“今天有好吃的嘍!”

過了一會兒,我又很好奇的跑到廚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和您一起包吧!”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說:“先去把先去把小手洗乾淨,我來教你。”

我把手洗乾淨了,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糉葉,先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再把泡好的米和煮熟的小棗放在裏面,再把糉葉一圈一圈的包好。最後用細線把它捆牢。一個糉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拿着自己做好的糉子去給爸爸看,爸爸笑着說:“這個糉子要留給你自己來吃纔有意義。”

過了好大一會兒,糉子才煮熟了。一大盤子的糉子都是圓圓鼓鼓的,爲什麼只是我包的是軟軟扁扁的呢?先嚐嘗味道吧!怎麼跟水泡了似的一點也不好吃呢?我又嚐了一口媽媽包的,咦!爲什麼味道不一樣呢?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這時我才明白爸爸爲什麼讓我吃自己做的原因了。因爲媽媽把勤勞和愛心包在裏面了,所以味道就不一樣了。

吃着香甜的糉子,聽着端午節的故事,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幸福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個隆重的日子。端午節在每月的五月五日舉行,在端午節這個隆重而又熱鬧的日子裏,人們用各種方法來慶祝節日。其中,最普遍的習俗就數划龍舟、吃糉子、佩香囊和插艾了。關於划龍舟和吃糉子則與偉大的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營救,可是追到洞庭湖後卻不見了蹤跡,之後每年此時劃舟紀念屈原,慢慢的形成了“競渡”這項習俗。而人們往江中投入的用糉葉包着的米團,則漸漸地演化成了人們食用的糉子,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演化,現在的糉子已經演變的五花八門,有錐形的、菱形的,還有其他形狀的。糉子的餡料也花樣繁多,有豬肉、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板栗、紅棗、赤豆等。

佩香囊的作用傳說是避邪驅瘟,實際則適用於襟頭,點綴裝飾,裏面裝着硃砂、雄黃、香藥,外面以絲布包裹,香味四溢,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插艾的用途與香囊並無二致,仍是驅邪除瘴,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作爲重要項目之一,家家都打掃庭院,以艾草插於門楣,掛在牆上,據說艾草是屈原寶劍的化身,可以招財驅邪,鎮守宅院。插艾的效用並不僅限於傳說,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驅趕蟲蠅、蟲蟻,還可以淨化空氣,艾還可以入藥,有理氣血,祛寒溼的功效.

古人的智慧是妙不可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真是博大精深,節日不僅僅是一個慶祝的日子,它所蘊含的傳統習俗和其背後顯現出的智慧,卻是發人深省的!

五年級一班xx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端午。今年,我決定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以前,糉子都是從超市裏買的,今年,我要大顯身手,自己包一回糉子啦!

奶奶答應教我包糉子。奶奶在泡糉葉時,我自告奮勇地洗起糉葉來。

等我洗好糉葉,再把葉上的水擦乾後,要開始包糉子了,奶奶站在一旁當我的指導員。她一邊示範一邊爲我講解包糉子的方法:“第一步,把兩張糉葉折成漏斗狀;第二步,在糉葉裏放少量糯米;第三步,把紅棗、肉放在米上;第四步,再放入少量米把餡蓋住;第五步,用糉葉把米和餡包好,最後,用線紮緊就可以啦。”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依樣畫葫蘆。可糉葉到了我的手上,就變得很不老實,不是米漏了,就是餡掉了,要不就是包不住,急得我直跺腳。最後在奶奶的幫助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個糉子。我喜滋滋地把戰利品放在一邊。這時奶奶已經包好四、五個了,我趁勝追擊,加緊包第二個。

我總結包第一個糉子的經驗,逐步掌握了包糉子的技巧,自認爲包的速度比第一個快多了。籃子裏差不多有二十多提糉子時,盆裏的.米包完了,奶奶說:“好了,包完了。”我包完手裏最後一個,一數,我才包了四個糉子呢!

隨後,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電飯煲去煮。

糉子終於出鍋了,我急不可待拿過糉子,剝開糉葉,就往嘴裏塞。哇,糯糯的,軟軟的,真好吃。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20xx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一束菖蒲、艾草和大蒜。我們家也不例外,爺爺清早便去菜場買來菖蒲、艾草掛在家門前,聽爺爺說,這樣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

糉子是每年端午節都不可缺的食品。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包好了糉子,而且這些糉子的餡多種多樣,有蜜棗的,有豬肉的,還有豆沙的。聽了媽媽的一番介紹,我垂憐欲滴。真想快點品嚐又香又好吃的糉子。終於盼來了端午節。這天中午,奶發把剛出鍋的熱糉子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的伸出小手,拿了一個,捏着滾燙的糉子。我始終捨不得放下,白色的糯米展現在我的面前,還發着油光。我大口咬下去,哇,真香呀。不一會兒,一個糉子便進到了我的肚子裏。糉葉的葉香,糯米的米香,摻在一起,吃起來真是回味無窮。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糉子,因爲它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9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爲了不讓他的屍體被魚蛟蝦蟹吃掉,就包了很多糉子投到江裏,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屍體。

每年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糉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都會包很多糉子。我們家每次都包幾十個,裏面只有二、三個是我包的。但是,我包的也不是最少,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爸爸一個不包,我雖然只包了二、三個,但是跟他比起來也不少了。

糉子的餡有很多種,比如說蜜棗、臘肉、蛋黃、豆沙......我比較喜歡吃豆沙和蛋黃餡的,因爲真的很美味。

你喜歡什麼節日?端午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快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0

小時候,每當家裏人將屋外曬的幹糉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我會數着日子等家裏人用這糉葉包出香噴噴的糉子。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糉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時候,家裏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糉子,但次數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糉子的行家,所以,包糉子的事兒由她們全權負責。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糉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乾淨,然後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糉葉包裹成一個個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糉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後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糉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糉子。

糉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糉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放入大鍋中煮,由於家裏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糉子。有時,家裏那口鍋需要三鍋纔夠。因爲每次煮糉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糉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糉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糉子。很快,一鍋糉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乾二淨。接着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着吃飯時吃的,而最後一鍋則是留着後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

五年級: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