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熱門】端午節日記範文十篇

【熱門】端午節日記範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日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端午節日記範文十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節這一天雖然還沒有到,但包糉子的活動倒是出現在我們校園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洋溢着一種歡樂的氣氛。隨着第三節上課鈴聲的響起,同學們的激情進一步高漲起來。

課上,同學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此時已經看不到往日上課時候的嚴肅的表情,只見一張張充滿笑意的還帶有幼稚的笑臉,又猶如一羣麻雀一樣的嘰嘰嘎嘎的小鳥,在節日來臨前的快樂,展現的淋淋盡致。老師也不見了往日的可敬可畏的神情,只見她笑容滿臉,那是我們多麼渴望看到的一張笑臉,給我們無窮的動力,伴隨着老師的右手的舉起:“各組就位,包糉子的比賽正式開始了”。話音剛落,教室頓時響起一片的歡呼聲,比賽就在這歡呼聲中拉開了序幕。

對於我來說包糉子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首先我抓起我早就準備好的包糉子的材料糉葉就開工,我先把兩葉子疊在一起,然後按照四十五度的角度握成一個空心圓錐形狀,接着我拿起勺子把糉子原料糯米與其他配料混合物往空心圓錐裏塞,大約三分之二滿的時候用湯勺壓一壓,快到圓錐形滿的時候再用湯勺壓至結實,接下來一個過程就是糉葉的包裹,我小心翼翼的把糉葉沿着椎體外緣包裹紮實,最後就用繩子打着十字結系綁着糉葉。到此時,我心中一片雀呼,成功了。我滿懷激動的心情看看其他同學的糉子,瞧,那不是王智洋嗎?只見他手忙腳亂的,一不小心糉葉散了,糉料撒了一桌子,他又氣又急,額頭上的汗珠正冒出來,但也沒辦法,只能從頭開始,我認真的看着他的操作,細而發現是他把兩片糉葉疊加的角度已經大於了六十度的角度了,在加料的時候在料的重量之下糉葉又散了。在我的提議之下,王智洋終於完成了他的糉子。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的國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糉子,賽龍舟。據說,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勸阻楚懷王,但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懷王上當被囚。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日記 篇3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糉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在想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糉子總算包好了。放到鍋裏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裏還念着“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把家裏人逗得哈哈大笑。終於糉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嚥的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想:我的糉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了!

端午節日記 篇4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的。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裏活動身骨,然後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的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捲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麼用處,但是聽爺爺奶奶說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的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戶戶上掛着的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着這種清香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的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爲我們可以吃鴨蛋了。

你別認爲鴨蛋沒什麼,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

沒錯,端午的鴨蛋是很特別的。

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說的藥草煮出來的,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的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爲藥草的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着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然後用一個個裝在裏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裏的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裏面的蛋黃蛋白後,便用清水洗淨。晚上一到,便鑽進竹林中,抓幾隻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裏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的端午吧!

端午節日記 篇5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糉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纔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糉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糉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糉子也並不簡單。

包糉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糉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着雞蛋和蘸糖的甜糉,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日記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天,我早早地起了牀,對媽媽興奮地說:“今天是端午節,早餐要吃糉子囉!”

媽媽笑了笑說:“早已經買好了,是你愛吃的豆沙糉。”

“真的?”我幾乎要跳起來了,“快點給我吃。”

煮好之後,我看到小小的糉子用清香碧綠葦子葉包着,4個角4個面。

我迫不及待地拆掉紅線,展開葉子,露出了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的糯米,咬一口,甜絲絲、香噴噴,美味極了!

傳說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紀念他的愛國精神,我想:我們也要像他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

端午節日記 篇7

今年的端午節又到了!

這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包糉子。我們首先把糯米泡在水裏,然後把棗洗乾淨,還準備好了幾片竹葉。

開始包糉子了,我們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的,然後放上兩顆大棗,再放上糯米,把竹葉包起來,最後用皮筋捆結實。

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了一會兒,糉子熟了,我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真香啊!

吃完糉子,奶奶又給做了五絲線帶在手腕上。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8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家鄉的端午節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有包糉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但在我的記憶裏,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龍舟水。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就帶着表妹。弟弟。還有我一起去洗龍舟水。我們帶上一些乾淨的衣服去換。拿幾條糉子。幾個熟雞蛋。我們來到洗龍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裏不停地嬉戲。打水仗,我用水潑一下你,你用水潑一下我,大家互相潑水。互相玩樂,彼此之間毫不介意地弄溼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邊非常自傲地說:“你們快來看我學運動員跳水嘢,我學得還差不多吧。”媽媽在一邊說:“小心一點”。說時遲,那時快,剎那間,我立刻往水裏跳,誰知卻被灌了幾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隨後,媽媽就說:“別玩了,快天黑了,快上來吃個雞蛋吧,吃了個雞蛋就歲歲平安了。”

家鄉的風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樣,包糉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節的.那一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糉子映入眼簾,有鹹的。甜的。辣的……家鄉的糉子別具風味,任何地方的糉子都不如家鄉糉子呀,我到中山吃過糉子,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什麼糉子嘛,哪裏有家鄉糉子的好吃啊,“凡是故鄉明”家鄉的糉子令我回味無窮,久久忘懷。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9

我媽媽一直不會包糉子,所以以前的那些年裏,我們都是去超市買糉子回家煮着吃。

今天,媽媽買了做糉子的材料,買了兩捆煮過的棕黃色竹葉,還有江米和結結實實的白細繩。我和媽媽看着手機一部一部的開始進行。我們做的是江米糉子,她比較簡單,畢竟是新手,學太難的“貪多嚼不爛。”首先拿着一片竹葉,捲成像錐子一樣的形狀。得把葉子卷緊,保證不漏米,開始往裏面灌江米,我要灌太多,也不要灌太少。然後,用另一半葉子蓋住江米,用繩子繞一圈兒。一定要緊緊的綁住糉子。就這樣一個糉子便包好了,這時你便覺得你好棒,因爲你超越了,以前的自己。

我和媽媽一起包.,雖然包的外表沒有媽媽好看,但我自己覺得也不那麼醜陋。我包的糉子個頭大,卻總是漏米。“沒關係,慢慢來,熟能生巧嗎!”聽了媽媽的鼓勵,我更用心地包起糉子。

我一會兒,第一波糉子便出鍋了,我一看,有好幾個糉子漏了米,而且都是我包的。爸爸媽媽都不開,我包的漏米糉子。蘸着白糖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說兒子包的糉子真好吃。我也不開了一個漏米糉子,蘸着白糖咬了一大口,真好吃!我覺得自己包的糉子比超市裏賣的還好吃。

在以後的端午節,我們家都要自己包糉子,下回我們要試着蜜棗糉或豆沙糉。

端午節日記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是雙休日和端午節加在一起的。說到端午節,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頭自投舊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糉子,把糉子投進舊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糉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他們爲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糉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糉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說:“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糉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糉子,聞一聞,哇!真香啊!接着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糉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糉,水晶糉,肉糉,鹹肉糉……”聽着聽着,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瞭解了不少知識,不過端午節的糉子真是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