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集錦8篇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集錦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集錦8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1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時,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我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2

每年五月初五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 楚國的大夫,因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百姓,心中悲憤難忍而投汨羅江自盡。人們爲了紀念他,邊把他投江的日子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我們這裏最長見的習俗就是吃糉子。雖然超市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因爲家裏包的糉子非常新鮮,吃起來特別清香。包糉子也是一件特別有趣的事。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就會把包糉子的葉子買回來,用清水洗乾淨,然後準備好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紅棗等。接下來就是包糉子,奶奶每次總是取兩三片糉葉捲成圓錐體形狀,把準備好的原料放入裏面,再用葉子把錐口封住用棉線捆結實,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寶寶就誕生了。

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一個充滿神奇而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3

時間如流水一般,立夏一過,天馬上熱起來了,而今年的端午節也踏着輕快憂雅的舞步走來了。

來到鄉村,每年家家戶戶忙碌着,你說我笑。糉香濃濃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棕葉兒的清香從鍋裏飄散開來,沁化肺嗯,清香誘人。

衆所皆知,端午的由來,起源於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各地者會以不同的`習俗來緬懷屈原。其中內容主要:播艾草、賽龍舟、盪鞦韆,飲用雄黃酒,吃鹹蛋,佩香囊,吃糉子和時令鮮果等。愛國詩人屈原雖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精神激勵着我們,這個緬懷感恩的日子裏我們應該記住民族歷史畫卷中的愛國英雄;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痛楚,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海底生物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包糉子丟進江中。

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您已離去但您的精神還在時刻激勵着我們;光明、正義、不屈不撓的精神直得我們學習。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早上,我一起牀就聞到了滿屋子的糉子香。因爲今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呀!

早幾天,我的外婆就已經給我包了好多好多的糉子。糉子是用棕葉把糯米包裹成一個一個的四角形用蒲草紮緊,而裏面的餡兒就五花八門了,有蛋黃餡兒,板栗餡兒,鮮肉餡兒,豆沙餡兒……口味各相不同,又香又糯可好吃啦!

傳說端午節起源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含恨投江自盡。爲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人們用竹筒裝糯米飯投進江中,後來漸漸改爲用糉葉包裹,再用綵線纏繞,形成了糉子。

除了吃糉子,人們還要賽龍舟。賽龍舟是我國民間非常熱鬧有趣的習俗。各個地方的人們做了不同樣子、不同顏色的龍舟,裝飾得非常好看。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紛紛下水,比試比試。先放幾個鞭炮,然後一聲哨響,比賽就開始了。人們穿着統一的服裝,扎腰束腿,聽着船頭的鼓聲,動作整齊地划着龍舟,河岸上的人們也在拼命地喊加油,場面好不熱鬧!如果哪隊贏了,他們來年就會有好兆頭。

香噴噴的糉子,熱鬧鬧的賽龍舟,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5

在短短的一年裏有許多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節日裏也有不一樣的習俗。春節可以穿新衣,吃團圓飯。中秋節可以燒火塔,放煙花,但我最喜歡的是那有趣的端午節。

這天,爸爸早早的起了牀。把早已捆好的艾草掛在門的兩旁,頓時,門口充滿了香氣,我問爸爸爲什麼要放艾草?爸爸說:“因爲艾草可以制服五毒。”我聽了覺得艾草像一個環境護衛,不讓“五毒”進入家園。隨後又是一股讓人流口水的香氣,是糉子蒸好了,我伸手拿到了一個滾燙的糉子,來到了小河旁。

這裏正在舉行划龍舟比賽,這裏三條船依次是1號紅,2號黃,3號藍,每條船的前方,都刻有一個精美的龍頭,船身也有精美的條紋,像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在海中遨遊。上面有一個鼓手和十幾個划船手。看臺上人山人海,槍聲一響,看臺上發出雷鳴般的加油聲,龍舟立刻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河裏出現了三道不同的波浪,有的是直的,像一根筆直的鋼管;有的是彎了一個月牙的,像一個大月亮;有的是彎彎曲曲的,像一個醉漢走的腳印;然後三條龍舟相互推壓都不讓對方,50米、30米、25米……越來越近了,最後3號藍搶先一步到達了終點,得了第一。

端午節又能吃,又能看,能不有趣嗎?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6

端午節馬上就要來到了。在我的記憶當中,每當端午節這天,心靈手巧的媽媽就會按照流傳下來的民俗,給我的手腕上戴上花花繩子、做香包包,最主要的要算得上是給我們全家包糉子吃 了!

早上一起牀,媽媽就會先給我戴上用五色線搓好的花花繩子,再把我的書包裏裝上一個包上香草和硃砂的香包包,說是又避邪,又一年都不會被五毒蟲子咬到。吃完早飯,媽媽就到市場上買來 新鮮的糉葉、香香的糯米、甜甜的蜜棗,再買點兒花生豆,到家就開始忙活了。媽媽先把糉葉洗乾淨,把糯米和花生豆泡上半個小時,再把包糉子的繩子、剪刀準備好,就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包好的糉 子小巧玲瓏,很是個好看。糉子包好後,媽媽就把它們全部裝在高壓鍋裏,打開火開始煮了。水一開,馬上就聽到“吱吱、吱吱……”熱氣往外噴的聲音,這時糉子的香味就會飄滿整個屋子,我就饞 的直想流口水。煮好的糉子一出鍋,我馬上就想吃,吹着、剝着、燙着、忙着、糉子終於吃到了嘴裏,香香的、黏黏的,那種感覺好美呀!爸爸也讚不絕口。

過端午節真是太有意思了!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說起這首兒歌,大家都知道吧!今天,我就帶你走進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了,家家戶戶都去買糉葉,包糉子。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也買來了糉葉和糯米跟其他奶奶一起包糉子。節日裏,從家鄉的村子裏走過,你會發現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插着“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過節時,自然也少不了吃!在家鄉,過端午節要吃糉子、鹹鴨蛋、發了芽的蠶豆、雄黃酒。遺憾的是,在我的家鄉賽不了龍舟,不過,從電視裏可以看見賽龍舟時的景象,正當我看得目不轉睛的時候,一股糉子味撲鼻而來,原來是糉子煮熟了,我立刻跑進廚房,把糉子端出來。

吃着糉子,看着電視裏的轉播,我不禁想到了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學問淵博,受到了楚王的重用,眼見國家日益衰敗,希望全體國民振作起來,就抱石跳江自盡。

我看了電視轉播,又吃了香噴噴的糉子,我又歡快的唱起了這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8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此時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此時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