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高中語文作業的有效性議論文大綱

高中語文作業的有效性議論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高中語文作業作爲高中語文課堂與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着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能力的形成和語文素養的養成的重要作用。高中語文作業作爲學生的一種學習過程和生活方式,是學生成長的一種自覺的學習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有效的語文作業可以檢測學生課堂聽講能力和知識消化、鞏固、運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學生及時複習、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我們有必要依據新課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認識作業的意義,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力求佈置的作業是有效的,對學生有幫助的,能促進學生成長的。那麼,如何使高中語文作業做到有效呢?

高中語文作業的有效性議論文

一、提高教師佈置作業的能力

1.精心備選作業,加強作業的針對性。

教師要精選習題或改編習題,選取或改編出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綜合性的習題,以一當十,減數量求質量,力求少而精,儘量的避免重複作業,反對教師不加選擇地要求學生做全部課後習題、配套練習和教輔資料習題,機械重複訓練。這樣可以針對學生的特性和個性有選擇地完成練習,減輕負擔,提升學習和作業效果。

2.作業的重心前移,減少作業量。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貫徹精講精練的教學原則,把課後一些簡單的練習、與課堂教學密切聯繫的習題設置爲預習思考題、課堂提問思考題、課堂反饋練習題,在課堂教學中消化掉部分課後習題,以減少學生的課後作業,給予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時間。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呼籲過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成都二十中特級教師黃克明老師也一直積極倡導充分利用語文課堂,多形式多角度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附加值,這都極富有啓發意義。同時堅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文件精神,嚴格教科書徵訂製度,不訂或少訂選訂作業,嚴禁教師隨意徵訂任何教學輔導資料,從而達到減少作業量的目的。

3.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化,增加作業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教師在作業設置的時應做到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相結合,做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實用有趣。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在佈置學生做好書面作業的同時,還要佈置一些形式多樣的實踐作業,如社會小調查、手工小製作等。作業完成形成也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用文字、圖畫、照片、剪報,創作樂曲、排練節目、攝製錄像、發明創造、詩歌比賽、辯論賽等。比如學習戲劇《雷雨》,就可以讓學生排演節目;學習詩歌《望海潮》,就可以讓學生用畫畫、樂曲等形式來表現文章所描寫的景象。只有作業佈置和完成形式多樣化,纔可能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讓學生獲取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同時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得以應用。這樣,作業就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情趣、充滿實踐和創造愉悅的多元複合體,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做作業的興趣,而不再視作業是一種負擔。

二、優化作業佈置的措施

1.因材施教,突出層次性

一樣是麪粉,能蒸能炸能做麪條;一樣是麪條,刀削麪寬而扯扯麪片片而哨子面炸醬麪口味各異。一樣的作業內容換個形式效果可能就要好得多。與作業性質有關的因素主要有:難度、趣味性、意義、相關性和多樣化等。難度是指作業對於學生現有實際能力水平的難易程度。作業的難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標準,它常常隨學生的年齡和能力水平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同一作業,對於能力強的學生可能易如反掌,但對那些能力低的學生卻可能極爲困難。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我們設計和佈置作業也應該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力爭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鬆、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

同時,作業的難度應略高於學生知識水平,具有思考的價值,學生纔會對其產生興趣。針對學生語文能力有差異的客觀事實,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基礎、發展、創造三個目標,給他們搭建自我發展和提高的平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而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享受到做作業的快樂。如在學習《拿來主義》後,我設計了這樣三個練習:(1)梳理一下課文,看看文章總共列出多少例證。每個例證請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2)從生活中舉一個多角度思考的成功實例。(3)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寫一篇隨筆,字數不少於500字。這樣的作業佈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感受來自選題目。既可滿足優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練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同時,學生們又具有好強的心理,往往會知難而進,滿足自己探索和發展的需要,主動探究更高要求的作業,獲得更大的提高。

2.激發興趣,突出多樣性

傳統的作業形式單一枯燥,讀寫訓練量大,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所以,作業的形式應不拘一格,靈活務實地處理學與練的關係,形式上以多樣化的題型、多角度的考察,與聽、說、讀、寫、等訓練形式全面結合起來,各項並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1)趣味預習性作業

此類作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並閱讀相關資料。可以上網查尋、查閱參考書籍,向周圍的人瞭解等。老師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網址、查閱的書名,時間長了以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各種信息資料,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閱讀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如學習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之前,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認識作者和作品,並閱讀其中你最感興趣的一篇或與本文有關係的一篇文章。趣味預習作業,還可以讓學生在初識課文後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提出感興趣的問題,並嘗試探究解決。這種問題可以在課上交流,也可放到課外共同找資料解決。因爲這些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就有股熱情,會想辦法利用各種渠道來解決疑問。

(2)摘抄積累性作業

知識就是積累,學習語文尤其需要知識的積累。可以讓學生摘抄一些名句、古詩、成語、名家名篇等,以課本爲主,以課外讀物爲輔。比如爲了豐富學生的古詩句儲存量,提高古詩詞鑑賞能力,增加文化積澱,可讓學生積累各類古詩句,如描寫花、鳥、山、水、雨、雪、風、月、春夏秋冬四季、別情、思鄉情、親情的詩句等。在這樣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學生完成知識積澱,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奠定了能力。

(3)抒意練筆性作業

要求學生養成寫週記、隨筆的習慣。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隨筆的內容,要寫所見、所思、所感,寫讀書心得、仿寫、續寫課文等等。老師還須作好指導和定期講評,發現好文章及時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或推薦給各種刊物,激發學生練筆的興趣,讓他們在練筆中獲得樂趣。比如教學《明湖居聽書》時,可以佈置學生寫一寫自己觀看演出的經過並且練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寫作能力得到培養,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4)考察探究性作業

它可以是深入社會進行參觀訪談,走近大自然進行考查探究,寫出科技小論文或考察報告,嘗試寫簡單的新聞報道等。這類作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還能培育其探究精神,提升綜合素質。此外因這類作業一般需要多人一起完成,所以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

三、實行作業評價多元化

學生家庭作業是學生自學情況的直接反映,反映內容也是多方面的,有知識的、能力的、態度的、習慣的,對學生作業的評價要本着以客觀、激勵、導向爲主,讓學生能明白自己學習中的成功與不足,激起學習的興趣,明確努力的方向。還要特別注意尊重學生個體,尤其是學習中困難較大的、問題較大的學生,對這些學生,你如果直接提出批評,易傷其自尊,產生對立情緒,結果事與願違,適得其反。

1.評價者的多元化。

語文作業評價可以改變教師“一言堂”的評價局面。實施評價時,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相結合,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可以請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

自我批改。作業做完後,教師公佈答題的思路和答題的要點,要求每個學生對照答案自己批改作業,對於不同的見解可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啓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組批改。將作業按學習小組分開,指定一名學習較好的.任組長,共同討論各習題的解法及答案,教師綜合各組意見後公佈標準答案,然後各組成員流水作業,進行批改。這樣,學生在批改中能夠吸取別的同學好的答題方法,也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以防重蹈覆轍。還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嚴謹的學習態度,互幫互學的學習風氣,活躍課堂氣氛。

當堂面批。爲了更好的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每個學生的知識差異,批改作業當堂當面進行,因人而異。作業做得較好的,教師應給予表揚,指出其優點,要求繼續發揚;對於作業錯誤較多的後進生不要諷刺挖苦,應該給予關心愛護,幫助分析錯誤的原因,使其掌握正確的改正方法;對做作業馬馬虎虎、不認真的學生,應在批評教育的基礎上,做耐心的工作,使他們改正不良習慣。

2.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要打破單一的分數、等級評價方式,形式要活潑多樣。如短語評價、圖標符號評價、動作評價、語言評價等。還可以通過展示、彙報、交流等方式來檢查、評估作業。

3.評價層面的多元化。

我們要注意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綜合評價。要善於發現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從不同的角度去鼓勵學生。

四、重視反饋矯正,強化作業的糾錯補漏作用。

作業批改後,教師要針對學生在上述諸方面中存在的問題利用課前時間及時反饋矯正,好的方面予以肯定,不足的方面加以補救和引導,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獨特的尤其要予以重視並培養,個性問題則利用課餘或自習時間個別輔導。反饋矯正要有針對性,對差等生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矯正、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中學生要注重“雙基”反饋,對優等生要注重思維方式的指導。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作業使自己學習上的不足顯露出來並及時得到矯正,學習才能不斷進步,才能真正提高個人素養,真正做到綜合能力的培養。

在當今的新課標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下,作爲語文教師必須要走出傳統誤區,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架構開放而充滿活力的語文作業,使學生在作業中獲得樂趣,承受挫折,提高能力,促使其個性的充分發展,使他們成爲全面發展加特長的新型人才。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從習題的選擇、佈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的策略等,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去研究、推敲,只有儘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