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實用】語文期中考試作文四篇

【實用】語文期中考試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期中考試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語文期中考試作文四篇

語文期中考試作文 篇1

今天我參加了帥呆了的新朗寧晨光和美若天仙的新娘張淑波阿姨的婚禮。

新娘像仙女般的美麗。她純白的瓜子臉上不時都會有香粉味飄入我的鼻子裏。新娘的秀髮也是與衆不同的——像開屏孔雀的尾巴。她那時不時會發亮的眼睛讓人感到她的那扇心靈之窗。她秀眉斜彎的眉毛像月牙一樣。新娘櫻口含笑的嘴巴實在令人陶醉。新娘那潔白的婚紗上還有蕾絲的網,網上鑲着幾顆珍珠,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她的聲音是那麼動聽,像喜鵲、像黃鸝、像燕子、像鸚鵡……唱起歌來,啊!太動人了。

新娘真漂亮呀!

語文期中考試作文 篇2

選擇題是標準化考試裏的超級法寶,以其考查信息量大、答案標準、閱卷快捷而受到急功近利之中國教育界的青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美國作爲糟粕拋棄了的時候,我們卻把它當作“真經”取了回來,以行政手段在全國轟轟烈烈地推廣起來。實行了二十多年,標準化考試的弊端早爲各界有識之士聲討不已。儘管有所收斂,但其陰魂依然不散。尤其可笑的是,現在的語文高考試題裏,第一卷還是選擇題,題數有10個,分值有30分之多。可別小看了這30分,在一定程度上它決定着考生高考語文分數的高低。

爲了獲得一個理想分數,各路語文考試專家紛紛主張高中語文學習要夯實基礎,而這基礎說白了就是字詞句,就連首都的語文專家來傳經送寶也是這麼說的,“知識就是字詞,能力就是詞句”,而要掌握這狹隘的語文知識,具備這淺薄的語文能力,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訓練訓練再訓練。這訓練呢,不過就是做題的同義詞而已。這種做題,從學生上高中的第一次語文考試就開始了,嚴格與高考接軌,嚴格按高考的標準訓練;到了高三,這種訓練就成了立體式、密集式、轟炸式的。儘管學生對語文做題不是很積極的,但在語文老師的高壓政策之下,學生們也是做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作爲語文老師的我,對這種肆無忌憚的做題深惡痛絕,並不是我對現行教育制度不滿,就對學生的高考前景也漠不關心了。我雖然大力提倡學生讀書,主張在讀書中學習語文,但到了高三,我還是會教學生一些應試技巧的,但這大量的做題只是一種死笨的方法,不是什麼高明的應試技巧,說得不客氣點,這是在飲鴆止渴,不但止不了渴,還會斷送了自己。所以,在高三的平時複習中,除了做一些必須的經典題目外,我寧願讓學生去看幾篇好文章,去關注天下大事,也不願讓學生機械重複地做那些呆板的試題。但學校和年級裏發的題太多太多,怎麼辦呢?我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壓住不往學生手中發。這樣做,雖然那些題可能當了垃圾,學生要多花一些冤枉錢,但總不至於因爲做這些無聊的垃圾題而浪費了寶貴的光陰,失去了做其它科目提高分數的機會。總體看來,還是得多於失。

許多事實證明了我的這種做法是正確的。今年高考前班上的一個學生和我交流語文學習上的事,他給我講了語文選擇題考試上的困惑:去年剛升入高三時,選擇題沒做多少,但選擇題的錯誤不多,只錯一兩道;高三練了一年的選擇題,可是越練錯誤越多,有時候能錯四五道五六道。他問我怎麼辦,我說,你不要再做選擇題了。可惜爲時已晚,高考中的損失慘重已不可避免。這並不是個別的現象,高考完後,學生們紛紛向我訴苦,選擇題錯的太多,錯三四道四五道的是平常之事,有的學生竟然錯了六七道,有一個學生錯了八道。而這些學生都是班上的好學生。年級裏經常考第一的女學生平時語文總是高分,高考竟也錯了五個選擇題,只能痛失衝刺清華北大的機會,縱然以淚洗面也無濟於事。要知道,這些學生在高二參加高考的時候,選擇題只錯了一兩道,有的甚至全對了。奇怪的是,有一個學生沒上高三,今年的語文選擇題只有一個記不清答案,其它的全對了。

嗚呼!這種語文選擇題能考查出學生什麼樣的語文能力呢?!不上高三,不用訓練,錯誤率極低甚至不錯;上高三訓練了一年,反而錯誤劇增。語文選擇題,你真是誤盡了天下考生啊!

這樣的語文選擇題爲什麼還不從高考試題中剔除出去啊?就象中考一樣,考一下閱讀和作文,如果能改革徹底的話,就只考一篇作文,那也完全能夠考出學生真實的語文水平。

趕快把這語文選擇題丟進歷史的垃圾堆裏吧!

語文期中考試作文 篇3

我從遠方趕來,恰巧你們也在,癡迷流連人間/我從遠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癡迷流連人間/這是一個美麗又遺憾的世界/我們就這樣抱着、笑着,還流着淚。

——題記

每一個開始也代表着結束。我與你們的開始是相識、相聚、相知,結束代表分離。我與你們在一起的日子是快樂而又短暫的,在這段日子裏,我用我的十個手指裝着我們在一起所學到的東西和約定的諾言。

第一個手指我裝着感恩。我要感恩你們。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也許我還是一個怕困難、怕吃苦、怕失敗的女孩。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也許我會一厥不振。

第二個手指我裝着回報。我要回報你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不會令你們失望的。

第三個手指我裝着友誼。我要隨時隨地帶着友誼,不會忘記曾經的快樂,曾經的.我們。我要讓友誼之花開遍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第四個手指我裝着快樂。我曾經答應你們,要快樂,要堅強,絕不能脆弱,絕不能憂愁。

第五個手指我裝着勤奮。我答應你們要勤奮,我就一定要做到,我不想讓你們失望。

第六個手指我裝着刻苦。我要刻苦學習,不再懶惰,我要爲前途而刻苦。

第七個手指我裝着寬容。正是與你們一起,我才學會了寬容,寬容別人等於是寬容自己。

第八個手指我裝着忍讓。正是你們忍讓了我,我才學會了忍讓別人。懂得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九個手指我裝着和諧。正是你們教會了我和諧相處,和諧地與別人一起快樂地生活着。

第十個手指我裝着尊重。也是你們教會我尊重別人,我纔會被別人尊重。

十個手指如同十兄妹,將會被我時時刻刻攜帶在身邊,時時刻刻銘記在心。

十指緊扣,如影隨行。

語文期中考試作文 篇4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鏤刻金石,本是大自然的神力所致,卻可人爲之,這等奇蹟,可遇可求,只因鍥而不捨而已。奇蹟的存在,也不過是勤勉的必然結果。

富爾格姆說“要承認奇蹟”。人的生命如葦草般脆弱,卻能繁衍龐大至此,在自然的嚴格篩選中存活至今,堪稱奇蹟。這個奇蹟是千百年來人類用智慧和微薄之力永不言棄地抗爭的結果,說起來只是最基本的求生本能,但產生的影響卻令人歎爲觀止。水可穿石,冰可凍三尺,蚓可上食埃土,下飲黃泉,這些超越本身的能力所致成的結果都是存在的奇蹟。

奇蹟在達成之前只是一個虛無飄渺的目標,一個堪稱好高騖遠的夢想。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艱辛難以想象,所以,中途放棄的人將他們看做“不可能的任務”,能力的巔峯。然而“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實現了,就成爲了奇蹟。”沒有人覺得馬雲和俞敏洪會是奇蹟,在他們廣爲人知之前是公認的絲。他們完成了出衆的人也做不到的事後,就有了“神話”的光環,但他們不相信奇蹟,只把奇蹟當做夢想。萬一實現,有機遇性,但還是可遇可求的,因爲不相信,所以覺得腳踏實地,日積跬步是可以到達遠方的。“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說的就是奇蹟的可能性吧。

但是沒有行動,目標就不過是空想。空懷壯志而不付諸行動,以爲相信奇蹟的存在,只會爲人恥笑。那個心懷天下不拘灑掃庭除的少年得到的只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哂笑質疑,而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任何令人驚歎的存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學者陳書凱勸解“不要相信奇蹟”,也是提醒人們腳踏實地,不可操之過急。揠苗助長的結果是一無所獲,而終日而思不過是黃粱一夢,無益反殆。

反觀當下,埋頭苦幹者有之,無所事事觀望他人幻想人生者亦有之。心靈雞湯自從出現以來長久不衰,勵志的故事總是讓人振奮,熱血沸騰。而我認爲,自信的人不需要逆襲的故事,他們承認別人的優秀,也不會妄自菲薄,他們承認奇蹟,也不相信自己的夢想是不可到達的高度。因爲如此有追求,所以有不同於常人的勤勉,對他們而言,人生的低谷只是更好地位置,邁步就是進步,因爲有夢想,所以不相信奇蹟,因爲自信,所以勤勉得充滿希望,永不言棄。這對於那些敢於“平淡無爲”,滿足於勵志故事和望向填充生活的人們形成強烈的對比。也就有了驚豔世界的哥斯達黎加球隊和被驚豔的我們。

金石可鏤,我們要承認奇蹟;鏤刻金石,我們不要相信它是奇蹟,二者不矛盾,只有不相信,纔會被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