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關於春節的來歷介紹

關於春節的來歷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春節又稱年節,萌芽於先秦時期,形成於漢武帝時代。年節習俗隨歲月的變遷,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發展、變化、日臻豐滿的歷史過程。

關於春節的來歷介紹

上古時期,人們的原始信仰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時,人們相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爲日月天地之神、動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靈左右着人們的生活和命運。於是,在自然節氣變化、農事活動等一些重要日子裏,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祭祀活動,以表達對神靈的崇拜、敬重和敬畏;特別是在年終歲末,還要舉行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俗稱臘祭。臘祭之日,要給祖先和各路神靈陳獻祭品,以吹打奏樂、吟誦祝辭等方式感謝神靈保佑取得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然後,全家族的人飲酒歡聚,盡情狂歡。

“年”在最初並不是時間概念,而是指農作物生長的週期,如“五穀大熟爲有年”。我國在夏朝已開始用“年”來表達時間的含義。從夏朝開始,各朝各代使用的歷法不同,歲首的日期也因此變化,比如,夏朝歲首爲正月,秦朝則以十月爲歲首。歲首不固定,年節習俗就很難固定。

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行《太初曆》,這是一部陰陽合曆的歷法。《太初曆》把正月規定爲歲首,使一年的開始與二十四節氣的開端相對應。這樣的規定,非常有利於安排農事活動,所以,儘管後世各代對曆法多次進行修改,但始終沿用“正月爲歲首”的規定。《太初曆》的頒行,使得年節習俗最終定型,代代相傳,並延續至今。

但是,漢代時的春節並不是指正月的年節,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曾是很重要的民俗節日,稱爲立春節或春節。在立春節,皇帝親率衆臣參加迎接春天來臨的儀式。民間也有許多活動,比如“打春”,“咬春”等等,現在民間仍廣泛流行的立春吃春餅,就是延續“咬春”的習俗。南北朝時,“春節”泛指整個春季。由於年節與立春節在同一時段,民間也愈來愈重視年節,“立春節”迎春納福的主題自然而然地融入年節,致使“立春節”漸漸消失,立春也就僅指節氣了。

歷史上,春節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先秦時期稱“元日”、“上日”,漢朝稱“正日”,魏晉南北朝時期春節的名稱是“元辰”、“元正”,唐宋時期主要把“元日”稱爲年節。另外,歷史上把“元旦”稱作春節的情況也很普遍。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把“元旦”稱作公曆新年。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以前,我國使用的歷法被俗稱爲農曆。農曆在中國實行了幾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改用公曆紀元,從此,公曆1月1日稱“元旦”,農曆“元旦”則改稱“春節”。但是,傳統年節觀念根深蒂固,民間仍然過農曆新年,並以“過年”相稱。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1949年9月27日作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會議又通過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其中分別規定了春節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節作爲農曆新年的名稱更廣泛地在全國使用,於是一年之中出現了兩個新年:公曆新年元旦和農曆新年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它蘊含着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着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着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歷經千百年的積澱,異彩紛呈的春節民俗,已形成底蘊深厚且獨具特色的春節文化。近年來,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對親情、友情、和諧、美滿的渴求更加強烈,春節等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要大力弘揚春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髮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