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哲理故事及感悟(15篇)

哲理故事及感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由於外界事物接觸而引發思想的火花,這個時候,寫篇關於自己感悟的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寫感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哲理故事及感悟,歡迎大家分享。

哲理故事及感悟(15篇)

哲理故事及感悟1

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成績也很一般。她得知媽媽患了不治之症後,就想減輕一點家裏的負擔,希望利用暑假這兩個月的時間掙一點錢。她到一家公司去應聘,韓國經理看了她的簡歷,沒有表情的拒絕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顆紅紅的小血珠,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上有一條石鎮紙,於是拿來用他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可是在幾分鐘後,韓國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竟被聘用了。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人,他最好的回報也就是愛。當愛促使一個人去做他很難做到的'事情時,這足以證明愛的力量!

而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體貼和關心的人,他所受的愛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哲理故事及感悟2

故事1:付出大於得到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爲什麼?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着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爲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爲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後帶着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纔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職場智囊

一個人的工作,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纔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故事2:如何分配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爲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

職場智囊

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故事3:你的心態

三個工人在建築工地上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悻悻地說:“沒看到嗎?我在砌牆。”

第二個人認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樓”。

第三個人快樂地迴應:“我在建一座美麗的城市。”

十年以後,第一個工人還在砌牆,第二個工人成了建築工地的管理者,第三個工人則成了這個城市的領導者。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態度決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觸生活!你手頭的小工作其實正是大事業的開始,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項大事業。

職場智囊

如果都像第一個人,愁苦地面對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會有什麼成效;而同樣平凡的工作,一樣的看似簡單重複,枯燥乏味,有人卻能以快樂的心情面對,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簡單中構築自己的夢想,我想又有什麼樣的困難不可以克服呢?

故事4:熱愛自己的工作

部落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閒地坐在一棵大樹下面,一邊乘涼,一邊編織着草帽,編完的草帽他會放在身前一字排開,供遊客們挑選購買。他編織的草帽造型非常別緻,而且顏色的搭配也非常巧妙,可以稱得上是巧奪天工了,遊客們紛紛駐足購買。

這時候一位精明的商人看到了老人編織的草帽,他腦袋裏立刻盤算開了,他想:這樣精美的草帽如果運到美國去,我敢保證一定賣個好價錢,至少能夠獲得十倍的利潤吧。

想到這裏,他不由激動地對老人說:“朋友,這種草帽多少錢一頂呀。”“十塊錢一頂。”老人衝他微笑了一下,繼續編織着草帽,他那種閒適的神態,真的讓人感覺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一種美妙的心情。

“天哪,如果我買10萬頂草帽回到國內去銷售的話,我一定會發大財的。”商人欣喜若狂,不由得爲自己的經商天才而沾沾自喜。

於是商人對老人說:“假如我在你這裏訂做1萬頂草帽的話,你每頂草帽給我優惠多少錢呀?”

他本來以爲老人一定會高興萬分,可沒想到老人卻皺着眉頭說:“這樣的話啊,那就要20元一頂了。”

要每頂20元,這是他從商以來聞所未聞的事情呀。“爲什麼?”商人衝着老人大叫。老人講出了他的道理:“在這棵大樹下沒有負擔地編織草帽,對我來說是種享受,可如果要我編1萬頂一模一樣的草帽,我就不得不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僅疲憊勞累,還成了精神負擔。難道你不該多付我些錢嗎?”

職場智囊

如老人所言,當工作不能成爲一種享受而成爲一種循環往復的單調,確實會令人感到乏味,然而我們還是不得不爲了特定的利益而奔走勞累。但“你爲了什麼而工作”卻是需要你我仔細思考的一個問題。只有真正熱愛工作的人,纔是工作中真正幸福的人。

哲理故事及感悟3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 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

當時許多人都認爲這個偶然跑到前面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 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後,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 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 記者又請他談經驗。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 ”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 四十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 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

感悟:現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選擇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爲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爲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爲倦怠而失敗。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許多懊悔和惋惜啊。

哲理故事及感悟4

1、一頭年老體弱的獅子,無力自行覓食,只好躺在洞穴中,他呼吸困難,說話有氣無力,一副病入膏肓的樣子,笑話哲理故事及感悟。

這消息很快在獸羣中傳開了,大家都爲病獅哀傷不已,他們一個接一個的來探望獅子。哪知道這頭獅子就這樣呆在自己的洞穴中,輕而易舉的把探望者一個個捉住吃掉。

狐狸對這件事有些懷疑,最後也來看個究竟。他站得遠遠的恭問萬獸之王安好。獅子道:“啊,我最親愛的朋友,是你啊!爲什麼站得那麼遠?來,好朋友,在我可憐的獅子耳邊說句話吧,我快不行了。”

“願上帝保佑你!”狐狸說。“但請原諒我,我不能久留。老實說,我感到十分不安,我看到的都是走進洞去的腳印,而沒有看到走出來的。”

2、清代張殿英在朝爲官,一日忽然接到老家書信。拆開一看,方知家中與鄰人發生爭執,起因是擱開兩家院子的牆塌了,重新砌牆時都爲多佔些地皮而寸土不讓。家人捎書請他出面說話,以讓鄰人退縮。

不久,官員的家人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回信,裏面卻只有一首打油詩:

千里捎書爲打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尚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主動往後退讓了三尺,鄰人也不甘落後,也往後退讓了三尺,於是中間出現了一條六尺寬的衚衕,可供村民行走。

3、老和尚攜小和尚雲遊,途遇一條河;見一女子正想過河,卻又不敢過。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然後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趕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師父怎麼了?竟敢背一女子過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後終於忍不住了,說:師父,你犯戒了?怎麼背了女人?老和尚嘆道:我早已放下,你卻還放不下!

4、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爲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爲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爲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5、有兩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婦人嘆息道:"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牀上呢!”

“那女兒呢?”

“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他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牀上給她吃呢!"

哲理故事及感悟5

1、《潛能待發的腦細胞》

一個富翁,患了一種怪病,醫生檢查出他的腦細胞正無緣無故地停止活動,假若情況持續,不出兩個月他便一命嗚呼。

富翁聽了這個消息相當憂心,四出訪尋活命方法,終於,有一個腦科專家告訴他,只要他找到一個人腦移植到自己身上,他就有機會生存下去了。

這位富翁非常高興,馬上發出消息,不管付出多少金錢,他都願意,只求有人捐出腦袋供他治病。

不久,醫生拿着三個願意捐出腦袋的資料給富翁,這三個人的資料分別是:

律師的腦,值一仟萬;

法官的腦,價值三仟萬;

最後一個數據不詳,只說價值五仟萬。

富翁很好奇地查問,到底這個價值五仟萬的腦是甚麼了不起的人物呢?醫生給他的答案是,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腦,價值高的原因是這個腦很少用,可以說是全新的。

感悟:

專家說,一般人一生中只用了自己腦的十分一,根本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質,因此,不要吝惜自己的智慧,勤奮作事,我動腦筋,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2、《快樂是最好的藥》

美國的蓋洛普民間測驗組織,對世界上18個國家的人估了一次關於"你是否快樂"的抽樣調查。參加測試的人數近27萬,結果表明,冰島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82%的冰島人表示滿意自己的生活。

冰島位於寒冷的北大西洋,也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國家之一,還有4536平方英里的冰川,堪稱"水深火熱";冬天更是長夜漫漫,每天有20個小時是黑夜,可謂"暗無天日"。

冰島的心理學家索羅爾認爲,冰島人的快樂,是因爲他們學會了與惡劣的大自然相處之道--艱難困苦教會了他們如何打開心胸,從地生活中的問題抱以寬容的態度。

感悟:

最傻的不是白癡,而是不快樂的人。快樂的人有開闊的心胸,通過發送心理狀態,讓自己眼前明亮起來,並且看到未來的光輝。如果說,這上有什麼最寶貴的珍藏,那就是每個人都有一顆快樂無比的心。

3、《柔和的力量》

這是一堂醫學課,先生問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時候,什麼濃度最好?"

學生齊聲回答說:"當然是濃度越高越好啦!"

先生說:"錯了,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後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後面仍然還活着。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得柔和些,潤物細無聲地滲透進去,效果才佳。"

這讓我們明白了,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拔弩張仍舊扼守尊嚴的藝術。

感悟: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婁地捲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能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更能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

4、《大海裏的船》

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曾從拍賣市場買下一艘船,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觸礁,13次起火,207次被風暴扭斷桅杆,然而它從沒有沉沒過。

勞埃德保險公司基於它不可思議的經歷及在保費方面給帶來的可觀收益,最後決定把它從荷蘭買回來捐給國家。現在這艘船就停泊在英國薩倫港的國家船舶博物館裏。

不過,使這艘船名揚天下的卻是一名來此觀光的律師。當時,他剛打輸了一場官司,委託人也於不久前自殺了。儘管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敗辯護,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殺事件,然而,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他總有一種負罪感。他不知該怎樣安慰這些在生意場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當他在薩倫船舶博物館看到這艘船時,忽然有一種想法,爲什麼不讓他們來參觀參觀這艘船呢?於是,他就把這艘船的歷史抄下來和這艘船的照片一起掛在他的律師事務所裏,每當商界的委託人請他辯護,無論輸贏,他都建議他們去看看這艘船。

它使我們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沒有不帶傷的。

感悟:

雖然屢遭挫折,卻能夠堅強地百折不撓地挺住,這就是成功的祕密。

結語:看完以上的4則故事之後大家是不是很很多感觸了呢,大家也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悟哦,如果你覺得不錯還可以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希望大家喜歡!

哲理故事及感悟6

天道酬勤

沒有人能只依天分成功。上帝給予了天分,勤奮將天分變爲天才。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複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爲,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爲賊,而曾先生卻成爲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丈夫源的人。”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賊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曾先生之後,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經傳,曾先生後來啓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

溫馨提示: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

哲理故事及感悟7

1、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過。上山的雖汗流浹背,卻興致勃勃,並主動地和下山的打招呼:“山上好玩嗎?”下山的疲憊不堪,連連搖頭:“一座破廟,幾尊菩薩,沒意思。”上山的不以爲然:“噢,是嗎?上去看看再說。”說完擦上把汗,繼續向上攀登。過了一段時間,這撥上山的下來了,又碰上興致勃勃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嗎?”“一座破廟,幾尊菩薩,沒意思。”但上山的仍不以爲然:“噢,是嗎?上去看看再說。”這就是我們的世界;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山”上,不斷地有人上去,也不斷地有人下來。說婚姻是個“城堡”的人,都是結過婚的人;說山上“沒意思”的人,都是從山上下來的人。

其實,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有意思”還是“沒意思”,不在於看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而在於追求過什麼,征服過什麼。因爲快樂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所以,認準的山,就無論如何都要爬上去,不管路有多麼險,也不管別人怎麼說。

2、車上的和車下的

一個人慢悠悠地走在馬路上,任憑身後的汽車喇叭叫個不停,他卻仍然不慌不忙,一副很不情願讓路的樣子,嘴中還嘟嘟囔囔:“你着急,誰不着急?有種就開上來吧!”後來,這個人坐到了汽車上,又非常討厭那些不及時讓路的步行者和騎車人。甚至動不動就出口不遜:“怎麼?找死啊!”一個人在站牌下等車的時候,引頸翹首,望眼欲穿,恨不得讓每一輛過來的公交車都在此停下,立即停下。後來,這個人終於擠到了車上,但他立即就喝令關上車門,並怒目而視那些仍然往上擠的人,盼望這輛汽車立即啓動。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車下的”人多,“車上的”人少。所以,當“車下的”擋路、擠車或者放怨氣、發牢騷的時候,“車上的”一定要忍耐上些,寬宏上些。想當初,自己不也是這樣心急火燎,仇讎不平麼?

3、世間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一位後生到寺中向方丈求教,談起世態炎涼,他頗有感慨:“大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複雜了,不是爾虞我詐,就是虛僞一對,實在是沒意思。請問這是爲什麼?我該如何對待呢?”

此時恰聞樹上有鳥兒啼鳴。接着,有零星的鳥糞落下,差點兒沾到後生的身上,後生舉手指着鳥兒怒叱:“該死的東西,沒長眼睛!”

“善哉善哉!”方丈言道,施主,看看你伸出的手——道理就在其中。”

後生看看自己伸出的手——食指指向樹上的鳥兒,大拇指指向天空,中指、無名指、小指很自然的指向自己。

看着後生納悶的樣子,大師解釋到:“你瞧,你指責鳥兒的手形,意味着指責別人的手指是一個,而指責自己的手指是三個,也就是說假如要指責別人,那麼自己首先要承擔三倍的指責。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人情世故就不在是你看到的這個樣子。至於那個指向天空的大拇指,則意味着還有一些事情誰也沒想到的,而且也說不清楚,於是只好由上天來裁決了。”

方丈望着樹上啼鳴的鳥兒,接着說:“鳥兒是無辜的,因爲樹木本來就是飛禽棲息之處,有鳥糞落下來是很自然的事,怪只怪我們站錯了地方,世間萬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是與非,所有也沒必要凡是都分個高低、爭個勝負,退一步則海闊天空。

4、賣包子的和賣被子的

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講的是寒冷的冬天,一個賣包子的和一個賣被子的同到一座破高中躲避風雪。天晚了,賣包子的很冷,賣被子的很餓。但他們都想念對方會有求於自己,所以誰也不先開口。過了一會兒,賣包子的說:“吃一個包子。”賣被子的說:“蓋上條被子。”又過了一會兒,賣包子的又說:“再吃個包子。”賣被子的也說:“再蓋上條被子。”就這樣,賣包子的一個一個吃包子,賣被子的一條一條蓋被子,認也不願向對方求助,到最後,賣包子的'凍死了,賣被子的餓死了。

有句話說,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其中最關鍵的,是看認更主動,主動獻出的愛,纔是最重要也最寶貴的愛。

5、寬容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牠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牠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6、鯊魚與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羣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裏,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着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着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爲什麼,它怕痛。

7、釣竿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爲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爲,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爲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

有太多人認爲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爲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闆,以爲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8、不過一碗飯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裏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着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

剛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遇到了。農業專家說:“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硬巴在公司?所以我辭職了。”他問另一個人:“你當時爲何沒聽師父的話呢?”“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多受氣,多受累,我只要想:不過爲了混碗飯吃,老闆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着眼睛。隔了半天,答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

當你決定放下,你不會失去任何東西,失去的只有煩惱。

9、餓死在糧堆上的鼬鼠

在領導幹部廉政培訓班上,一位黨校的老教授給學員們講到內蒙古草原上的一種鼬鼠。他說,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尋找着食物,然後把吃不完的食物儲存到洞穴裏。據統計,鼬鼠一生要儲存20多個“糧倉”,足夠十幾只鼬鼠畢生享用。

“然而,你們知道鼬鼠最後是怎麼死的嗎?”老教授問,“它們最後都是餓死的!”

餓死的?這怎麼可能呢?學員們感到不解。

老教授說,鼬鼠晚年走不動的時候,就會躲進自己的“糧倉”裏,但它們必須經常啃咬硬物磨短兩顆門牙,否則就會因門牙無限生長而無法進食。但它們早先在“糧倉”裏並沒有儲存硬物,結果因沒有硬物磨牙致使門牙不斷生長,老長的門牙讓鼬鼠無法進食,最後餓死在糧堆上。

老教授說,鼬鼠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從它儲存糧食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鼬鼠不是因愚蠢而餓死,而是餓死在自己的貪慾上。貪慾使它只看到糧食,而看不見石子,看不見糧食以外的任何東西。它陷入貪慾的陷阱裏,看不見隱患,看不見潛在的危機,看不見明天與未來,是貪慾葬送了它。

哲理故事及感悟8

晚課後坐在回家的班車上,手機突然收到這樣一條信息“老師,感謝你,你讓我感到很溫暖!”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早讀時分,我發現×××趴在桌子上,很痛苦的表情。我疾步走到她跟前,關切地問到:“孩子,你怎麼了?不舒服嗎?”她虛弱地答道:“老師,我好像發燒了!”我輕輕地彎下腰,把眼睛貼在她的額頭上,試着她的體溫。(這個方法是我婆婆教給我的,這樣試孩子的體溫比較準。)

回到家裏,接到了她奶奶的電話,她奶奶再三表達着感激之情,並不厭其煩地說:“你能彎下腰,讓孩子很感動!”放下電話,我陷入了沉思中……

我沒有想到的是一個不經意間的動作,竟然會給孩子帶來這樣強烈的反應,一個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舉動,竟然會給孩子帶來這樣深深的感動……

記憶中的×××是一個不苟言笑的女孩,少有的這般年齡孩子的老成穩重。教過她的科任教師甚至開玩笑地說從來沒有見過她笑……更不用說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真實的想法了。

這一“彎腰事件”似乎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有時我竟然可以捕捉到她的眼神中的幾分笑意。時隔了一段日子,一天她躡手躡腳地走到我的面前,怯怯地說:“老師,你可以和我談談嗎?”“當然!”我爽快地答道。

通過這次談話,我才瞭解到:她的家庭是一個特殊而複雜的重組家庭,家中共有四個孩子,卻來自不同的父親和母親,至今我還沒有弄清楚誰和誰是同一父母的,可見其複雜性。自從父母離婚後她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她的爸爸再婚。她流着眼淚對我傾訴着……

似乎從走進師範學校那一刻起,“師道尊嚴”這四個字便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因此有時我甚至會認爲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就是“嚴肅、古板、教條、不盡人意”的代名詞,說句實話,雖然從教已有二十幾年,骨子裏還是很尊崇“尊嚴”,甚至會認爲它神聖不可侵犯。所以每天的我腰板都會挺得直直的,似乎在捍衛着自己的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地位。

可是今天的“輕輕地彎腰”,這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平常得再也無法平常了。她卻對我說這一次的“彎腰”感動了她,讓她感受了母愛;這一次的“彎腰”讓她從心理上放下了對我這個新班主任的`戒備,而多了幾分信任和親切,於是纔會有了她今天坦然面對我——一個師長而傾述自己內心的祕密!

長年的職業習慣似乎僵化了我們的感情,提到教師彷彿是千人一面,孰知新時代面對着新的教育對象,我們應該採用何種教育方式呢?

曾經閱讀過這樣一則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個孩子犯了錯,當他面對他爸爸時竟然嚇得瑟瑟發抖,爸爸心生疑問,想問個究竟,當他蹲下身來,突然發現在弱小的孩子面前他竟然是個龐然大物,於是爸爸頓悟。”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彎下腰來”。

“彎下腰”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用孩子的眼光觀察世界;“彎下腰”教會我們處理問題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在實際教育工作中,當我們面對“問題學生”時要敢於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彎下身來看學生,不要橫加指責,要冷靜思考,站在學生的觀點、方面來看待問題,與學生一道進行探究與研究,使教師也成爲學生中的一員。

彎下腰看學生,還意味着信任、接納、寬容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的真正價值,才能讓他們挺起胸走路。尤其是對於那些品德、智力處於後進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表揚與鼓勵,給他們更多的關懷,還要更信任他們。

輕輕彎下腰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輕輕彎下腰可以用愛來喚醒塵封已久的心靈。

輕輕地彎下腰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一種美德。

那麼請你彎下腰。

哲理故事及感悟9

兩年前,一個朋友被借調在一家讓人羨慕的大單位上班。幹了一段時間後,因爲自己覺得不適合在那裏工作,他選擇了回到原單位。本來,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料,周圍的人卻打心眼裏認定他是因爲能力不達標或“關係”未到位,被那家大單位“退”回來了。一時間,朋友感到處境頗爲尷尬。

表面上看,人家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人往高處走,哪有甘願“迴流”之理?怎麼說人家也不相信啊,可事情又確實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我也有過類似經歷。年輕時,不安於現狀,一心想去外地打拼,終於找到一次長假機會,在沿海城市某單位體驗了一回,結果發現,外面的世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很快,我對那種找不到歸屬感的環境感到厭倦,於是謝絕單位一把手的一片好意,毫不猶豫地回到事業的出發地,安心幹起文字活。奇怪的是,我自己沒感到有什麼不妥,但一些從未出過遠門的熟人,卻總是一個勁兒地爲我“惋惜”,甚至覺得“迴流”是很沒面子的`事。

選擇職業,有多種因素。有人從“前途”出發,爲了讓自己過得風光,所以願意忍辱負重;有人從“實惠”出發,只要物質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其他的都可以不計較;有人從興趣愛好出發,看重自己精神世界的幸福,於是不顧世俗的眼光。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要是自己的選擇,那就得認賬。而對旁觀者來說,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人。畢竟,鞋子穿在人家腳上,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是否適合。作爲旁觀者,我們很有可能看到的只是表面。

生活告訴我們,光從表面上看,很多事情並不是那麼靠譜——

表面上看,某人脾氣很臭,說話從來不知道拐彎抹角,看起來很不好打交道。可事實上,你與他交往時間久了,卻發現這人居然是個熱心腸,總是爲別人着想。

表面上看,某人待人熱情,只要你開口,他一定爽快答應。可若干年後,你細細盤點,卻發現他從來沒有真正爲朋友辦過一件事。

表面上看,某人衣着光鮮,“一身是寶”,應該事業有成,不是大貴,也是大富。而事實上,他可能是個窮光蛋,欠了一屁股的債,平時大把大把花的都是別人的錢。

表面與事實,常常有差距。

看過一則小品文,說的是,麥田裏,有個人坐在板凳上收割麥子,過路的人一看,覺得這人懶得不得了,心裏很看不起他。可是當路人走近幾步時,才發現這人是個截肢的殘疾人,於是對他的勤勞肅然起敬。你看,走近幾步,得出的結論截然相反。

有一次閒聚,聊到一位大家都認識的人物。在座有位先生語調鏗鏘,自以爲對這個人最有發言權,理由是自己認識他快20年了。我看他信心滿滿、捨我其誰的樣子,忍不住潑他一瓢冷水:瞭解一個人,時間未必是最有效的,距離可能更重要——也許人家一個晚上的深談,就抵你幾十年的泛泛之交。

僅僅靠時間,並不能解決深刻認識的問題。如果只是浮在面上,時間再長又怎麼樣呢?“日久”未必“見人心”,如果不深入瞭解,你看到的也許還是表面。

所以,要真正認識一個人,要了解事實真相,千萬不可只從表面上看,一定要走近一點,看清一點,哪怕只是一點,就可能有新的重大發現。只有這樣,我們纔不會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

哲理故事及感悟10

晉文公用膳的時候,發現烤肉上纏着一根頭髮絲,便立即召來御廚,責問道:“你想害死寡人?”

御廚惶恐地跪下低頭說道:“若真有此事,我便犯下三項死罪。第一,頭髮絲沒被我鋒利的刀切斷;第二,竹條串肉時竟沒看到;第三,在炭火上烤時髮絲竟然沒燒焦。但是我想,恐怕是有人從中動了手腳,故意栽贓!”

文公聽完御廚的.話,已明白三分,仔細盤查,確實是一個太監栽贓陷害。晉文公大怒,立馬命人將那個太監拖出去斬了。

再精心設計的陰謀和騙局,也不可能做到嚴絲合縫,總有蛛絲馬跡可尋。心懷叵測的人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哲理故事及感悟11

有位木匠砍了一樹,把它做了三個木桶。一個裝糞,就叫糞桶,衆人躲着;一個裝水,就叫水桶,衆人用着;一個裝酒,就叫酒桶,衆人品着!桶是一樣的,因裝的東西不同命運也就不同。

【哲理故事感悟】

人生亦如此,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哲理故事及感悟12

那年,他坐在咖啡店等朋友,一位女孩走過來問:你是通過王阿姨的介紹來相親的嗎?

他擡頭打量一下她,正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心想何不將錯就錯,於是忙答應道:對,請坐。

結婚當天,他坦白,當時自己不是去相親的`。老婆笑,說:我也不是去相親的,只是找個藉口和你搭訕……

感悟:機遇來了,你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想辦法抓住它。

哲理故事及感悟13

德國是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國家,說到奔馳,寶馬,西門子,博世……沒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於核反應堆中最好的核心泵是在德國一個小鎮上產生的。在這樣一個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一定是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吧。

在去德國考察前,我們在描繪着、揣摩着這個國度。到達港口城市漢堡之時,我們習慣先去餐館,公派的駐地同事免不了要爲我們接風洗塵。

走進餐館,我們一行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裏犯疑惑:這樣冷清清的場面,飯店能開下去嗎?更可笑的是一對用餐情侶的桌子上,只擺有一個碟子,裏面只放着兩種菜,兩罐啤酒,如此簡單,是否影響他們的甜蜜聚會?如果是男士買單,是否太小氣,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幾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閒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後,服務生很快給她們分掉,然後被她們吃光。

我們不再過多注意她們,而是盼着自己的大餐快點上來。駐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飢餓的樣子,就多點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讓,大有“宰”駐地同事的意思。

餐館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們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滿,看來,今天我們是這裏的'大富豪了。

狼吞虎嚥之後,想到後面還有活動,就不再戀酒菜,這一餐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結完賬,個個剔着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館大門。

出門沒走幾步,餐館裏有人在叫我們。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落下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原來是那幾個白人老太太,在和飯店老闆嘰哩呱啦說着什麼,好像是針對我們的。

看到我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我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我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閒事!“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你老太太什麼事?”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聽到阿桂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爲首的老太太立馬掏出手機,撥打着什麼電話。

一會兒,一個穿制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這下我們都不吭氣了,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哪裏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駐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馬克,並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馬克,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我們臉都紅了。但我們在心裏卻都認同這句話。一個富有的國家裏,人們還有這種意識。我們得好好反思: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衆多,平時請客吃飯,剩下的總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面子,擔心被客人看成小氣鬼,就點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

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習慣了,並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能“窮大方”了。那天,駐地的同事把罰單複印後,給每人一張做紀念,我們都願意接受並決心保存着。阿桂說,回去後,他會再複印一些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就貼在家裏的牆壁上,以便時常提醒自己。

哲理故事及感悟14

哲理小故事:出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着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小故事及感悟】: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爲自己鋪路?

哲理故事及感悟15

有一個青年,專門向一禪師求教。他說:大師。有人說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爲;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禪師緩緩地說道: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的眼中,它不過能做兩三碗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一元錢罷了;在制酒商看來,它可釀酒,能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擡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於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

其實,別人的評價並不是最主要的,你自己的價值所在取決於你怎樣看待自己。那麼人生的意義何在我覺得畢淑敏說得很好:人生本沒有意義。沒有人會替你確定人生的`意義。但如果你無法確定人生的意義,你將一輩子活在無意義的狀態裏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做一件事,你都會感到無名的痛苦。因爲你不知道往什麼地方走。所以。每個人必須爲自己的人生確定意義。

是的。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自己賦予的,其他任何人強加給你的都不是你的人生,而是別人的人生。所以要想知道人生爲何,只有問問你自己的心,心之所至,就是你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