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精選30篇)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精選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寓言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你還記得哪些寓言故事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精選30篇)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

鄭國時候,夏季天氣炎熱。熱的叫人喘不過氣來。一個人在一個大樹下乘涼。這棵大樹很大,好象要把整個太陽給遮住似的。樹下的陰涼處放着一臥席。鄭人就在這臥席上坐着,很是精神。從表面上看一點也看不出有疲憊的樣子,這大樹還真的起作用了呢。

他躺在樹下不知不覺地睡着了,睜開眼睛一看自己被太陽曬着了,於是就把涼蓆又移動到陰涼處,躺下了又想:爲什麼樹陰會移動呢。他又偷眼瞧瞧太陽。奧原來太陽移動了,是這麼回事呀,原來是樹陰隨着太陽動呀!對呀!對呀!他覺得自己明白了,臉上出現了滿意的微笑。本來不太長的鬍子也微微地抖動起來,看上去好象年輕了很多。於是他閉上眼睛又睡着了。

他睡的`鼾聲如雷,不覺已經到了日落的時候,天漸漸地暗下來了,覺得有點涼,鄭人醒來看到月亮已經慢慢地升起,他把臥席又鋪到了樹下,也是樹陰隨着月亮的移動而移動嗎?他在想。鄭人又把臥席移動了好多次,漸漸地樹陰越來越小了。鄭人的身上有一些部位已經溼了。他醒了看到露在樹陰外的身體溼了而其他部位的沒有溼。他不能把腿全伸開了,可最後也免不了身上有露水。於是他只能坐起來,思考着:“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着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

不久前,大約一個月吧,在熔化玻璃的爐子裏,熊熊的火焰閃射着火星。

智巧的工匠利用火焰製造玻璃瓶子和杯子。

火焰不停地變換自己的形狀和輪廓,用跳舞消磨着時間。突然,它發現,在閃閃發光的燭臺上有一隻蠟燭。蠟燭身材苗條又細柔,它想和火焰親近。

火焰被慾望征服,使出全身的力氣,想舔一舔那美麗的蠟燭。

一朵活潑的火焰,向上一躍,竄到爐子的背上,接着一滾,“啊!”真難以令人相信,它一下子衝到蠟燭上面,開始貪婪地吞噬蠟燭。

兇猛的火焰很快就把苗條的蠟燭從頭到腳吞下去。

“噢,蠟燭死了,我可不願意和它一起結束生命!”火焰嘆息着說,“我得想點辦法,拯救自己。”

事情可沒有那麼容易。

“我唯一的出路是回到爐子裏,我剛剛從那兒逃出來。”火焰自語。

火焰已經無法離開癱軟的蠟燭。它開始喊叫,請求爐子裏的火焰救命。

“幫幫我吧,兄弟們,幫幫我吧!快一點,救救我吧!”

它的老朋友們對它的呼救無動於衷,仍舊在彩光變幻的爐子裏跳舞。

在變成一縷青煙的'瞬間,火焰仍在哭叫。此時此刻,它的兄弟們仍在享受着美麗的活生生的光焰和散發着熱量。

不切實際的幻想 象那火焰一樣, 放棄了令人鼓舞的現實, 落得空忙一場!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3

《寓言兩則》這段文字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用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急於求成,應該幸運地學習。

寓言《揠苗助長》生動地講述了古代一個渴望成功的農民的故事。他每天都希望他的莊稼能儘快成熟收割。爲了達到他的目的,他甚至還養了秧苗來幫助莊稼長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秧苗都死了。我們現在是小學二年級學生,這是學習基礎知識的關鍵階段。我們應該在學習中吸取“幫助年輕人”的教訓。一定不要急於求成,一下子學了很多知識,一定會影響以後的學習。最後,像故事裏的農民一樣,我們將一事無成。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沒有學好漢語拼音,怎麼知道怎麼讀和寫新單詞?如果不學會加減,怎麼做混合運算?所以要腳踏實地的學好基礎知識。

寓言《守株待兔》生動地講述了一個古代農民的故事,他很幸運,不勞而獲。有一天,農夫不小心撿了一隻死胖兔子。之後,他放下勞動工具,一整天都在等待意想不到的收穫。然而,他等待的是他的田地變得貧瘠。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在學習上不能不勞而獲,不能碰運氣,否則一定會傷到自己。哪裏可以不勞而獲?如果你不學習,知識就不能自己飛進你的腦袋。

其實《寓言兩則》的主角都想不勞而獲,但都一無所獲。小學二年級是學習基礎知識的關鍵階段。不要碰運氣,要積極學習,打好基礎。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4

東漢和帝時,有一位太醫,名叫郭玉。郭玉從小就跟着老師學習把脈和鍼灸,他醫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當他給那些貧賤的人治病時,治癒率很高。但是當他給那些王孫貴族們治病的時候,卻常常發生治不好的'情況。

有一次,漢和帝的一位貴人(嬪妃的稱號)得了病,爲了讓郭玉給診治,漢和帝就讓這位貴人換上一般人的衣服,並且改換了地方,讓郭玉去看病。 郭玉不知道這個病人就是皇帝的貴人,他詳細地詢問了病情之後,便按部就班地應用鍼灸療法,一針就治好了她的病。

漢和帝非常奇怪,就問郭玉這是什麼原因。 郭玉回答說:“用鍼灸治病,位置差一點兒也不行。當我給王公貴族們治病的時候,他們高高在上,我心裏很害怕。因此,使我在四個方面很爲難:一是我不能隨意進行診治;二是怕他們自己不注意,耽誤治療;三是怕他們體質不好,不能用足夠劑量的藥;四是怕他們好逸惡勞。因此,他們雖然也是我治療過的,但是有時候就不容易痊癒。” 漢和帝聽了,認爲郭玉說得很有道理。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5

有一天,牧羊人把一羣山羊趕到綠草如茵的山坡上去吃草。

山羊同往常一樣一隻只分散開,埋頭吃着青草,而牧羊人則躺在一棵大樹底下,吹奏他心愛的笛子。

中午時分,牧羊人從一隻小布袋裏取出麪包和奶酪,吃飽了肚子,又走到清泉邊喝足了水,然後躺下睡覺。

待牧羊人醒來時,太陽快要下山了。它趕緊爬起身吆喝着,把分散的一隻只山羊召集起來。可是數來數去就是少了一隻羊,最後,他看見那隻掉隊的山羊站在一塊高聳的大岩石上。牧羊人衝着它吹了一聲口哨,可是那隻山羊就像沒有聽見一樣。

牧羊人不禁火冒三丈,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朝那隻山羊擲去,他只是想嚇唬一下那隻山羊,讓它快點從岩石上下來。沒有想到的是,牧羊人投擲得那樣準,那塊石頭竟擊中了山羊的一隻角。也許是他用的力氣太大的'緣故,那隻角頓時斷成了兩截。

牧羊人一時不知所措,因爲他知道,要是他的主人發現了,肯定會怪罪他沒有盡心盡力放牧好羊羣,不知會怎麼懲罰他呢,說不定還會因此把他趕走。

在絕望中,牧羊人央求那隻山羊,說:“親愛的山羊,請你幫幫我的忙,不要告訴我的主人你今天的遭遇,要不我就完蛋了!”

“你放心吧,我保證不會告狀!”山羊回答說,“但是,我怎麼能遮掩得住我的遭遇呢?所有人都會清楚地看到我的一隻角斷了。”

山羊說得一點不錯,因爲一些明顯的問題是無法遮掩的。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6

一條飢餓的瘦狼在月光下四處尋食,遇到了餵養得壯實的家狗。他們相互問候後,狼說:“朋友,你怎麼這般肥壯,吃了些什麼好東西啊?我現在日夜爲生計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狗回答說:“你若想像我這樣,僅只要學着我幹就行。”

“真是這樣,”狼急切地問,“什麼活兒?”

狗回答說:“就是給主人看家,夜間防止賊進來。”

“什麼時候開始幹呢?”狼說,“住在森林裏,風吹雨打,我都受夠了。爲了有個暖和的屋子住,不捱餓,做什麼我都不在乎。”

“那好,”狗說,“跟我走吧!”

他們倆一起上路,狼突然注意到狗脖子上有一塊傷疤,感到十分奇怪,不禁問狗這是怎麼回事。狗說:“沒什麼。”狼繼續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點點小事,也許是我脖子上拴鐵鏈子的頸圈弄的'。”狗輕描淡寫地說。

“鐵鏈子!”狼驚奇地說,“難道你是說,你不能自由自在隨意地跑來跑去嗎?”

“不對,也許不能完全隨我的心意,”狗說,“白天有時候主人把我拴起來。但我向你保證,在晚上我有絕對的自由;主人把自己盤子中的東西餵給我吃,傭人把殘羹剩飯拿給我吃,他們都對我倍加寵愛。”

“晚安!”狼說,“你去享用你的美餐吧,至於我,寧可自由自在地捱餓,而不願套着一條鏈子過舒適的生活。”

這是說,自由比安樂更重要。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7

山崗洞穴裏住着大小兩隻狐狸,它們間關係十分融洽。小狐狸對大狐狸分外敬重,大狐狸對小狐狸更是關懷備至,但還時時覺得不足。

冬天來臨,幾天找不到食物,兩隻狐狸都餓壞了。那天終於抓到一隻小山羊,於是一起高興地吃了起來。

吃着吃着,大狐狸突然想到:“一隻小山羊平時兩人正夠飽。這次餓了幾天,小狐狸年幼照顧它理所應當,我就少吃些先讓它吃飽。”於是,大狐狸把大塊羊肉推給小狐狸,自己揀吃小塊的。

小狐狸忙把大塊羊肉推給大狐狸,說:“這麼多天沒吃了,你個子大食量也大,更應該要多吃些。”

“我還不太餓,你年紀小今天一定要多吃。”大狐狸忙又將大塊羊肉推給小狐狸。

如此推讓多次,小狐狸的多疑症又犯了:“大狐狸怎麼了,幾天沒進食我都受不了,它哪能不餓呢?”

又一想,疑心更重了:“餓久了貿然進食太多會撐破肚皮,這常識人人皆知。大狐狸今天不敢多吃卻非要讓我吃一定別有用心,它肯定想撐死我好用我的肉過冬,真是包藏禍心!跟它在一起太可怕了,我得趁早離開。”

第二天一早,趁大狐狸還未醒來小狐狸不辭而別,它把家搬到遙遠的地方居住,從此不再和大狐狸見面。

而大狐狸至今還弄不明白,自己如此誠心對待小狐狸,而爲什麼小狐狸無緣無故的就突然離開自己了呢。

——所以熱情待人沒錯,但也應當有度。超過一定限度的熱情可能適得其反,有時還真會引起別人的`猜疑,儘管你的表現確實出自一片真心。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8

有兩個城裏的小孩結伴去叢林裏玩。在叢林裏,他們迷了路。幸好,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他們發現了一家客棧。天黑了下來,他們只好在這個客棧過夜。

半夜裏,他們聽到隔壁房間傳出一陣動靜。兩人心中好奇,於是豎起耳朵,屏氣偷聽。他們清楚地聽到了一個男人的講話。

“也許明天一早要準備一大鍋開水,因爲我打算將這兩個從城裏來的小傢伙宰了。”

兩個城裏的小孩聽了頓時毛骨悚然。

“天呀,”他們心中暗暗叫苦,“這個客棧是家黑店!”

於是,他們決定逃跑,他們從窗戶跳了出去進了院子,結果卻發現院子的門是鎖着的,他們商定先在院子裏的.豬圈裏躲過這個可怕的晚上。天矇矇亮,客棧老闆朝豬圈走了過來,推開豬圈的門,晃了晃手中的殺豬刀,大聲喊道:“出來,你們兩個小傢伙!你們的末日到了!”

兩個小孩哭了起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乞求老闆不要殺了他們。客棧老闆露出驚訝之色,顯然他沒有想到會在豬圈裏見到這兩個孩子。他問他們爲什麼會把他當成殺人越貨的黑店老闆。兩個小孩哭泣着答道:“昨晚我們聽到你在隔壁房間說要宰了我們兩個。”

老闆聽了哈哈大笑:“你們兩個傻孩子!我不是在說你們,而是說那兩頭小豬,它們是我幾天前從城裏買來的。”

誤解和疑慮,會給我們帶來麻煩和苦惱。然而,一個人只要有偷聽別人談話的習慣或喜歡道聽途說的習慣,就免不了會因誤解而心生不必要的疑慮。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9

從前有一隻快樂的蝸牛,它揹着它小小的殼神遊四方。每每下雨的時候,它都會躲在自己的殼裏聽雨聲,偶爾會伸出觸角撫摸那綿細的雨絲,這是它最無憂的時光。

直到有一天,另一隻蝸牛馱着一個近似透明的殼踱到它面前說: 你這笨笨的殼該扔啦,看我的。 於是,這隻蝸牛縮進殼裏苦思冥想,也許自己真的不需要堅硬的殼來保護自己罷,外面能有多可怕呢?終於在一個冬天的早上,蝸牛慢慢爬出這個背了很多年的殼,雖然撕扯着它是那麼痛,它還是堅決地爬出來了。那天陽光很好,它看到自己的身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它充分伸展着自己的觸角去碰觸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意外地,蝸牛發現了一個空殼,圓潤可愛而且輕巧異常,雖然是一隻邊緣尖利的新殼,它還是開心地背上它四處炫耀,就這樣過了很久。可是有一天它發現,這隻殼是那麼小,小到它無論怎麼蜷縮都無法將全部的身體藏進殼裏,它開始疑惑當初的痛是否值得。它趴在栗子樹下出神,不小心被掉落的.栗子砸中,殼碎了,這次,它真的疼了。

再也沒有意外了,空殼不會遍地都是,蝸牛從此失去了快樂的神遊,一心找一隻足夠大而堅固的殼。它拖着漸漸變乾的身體漫無目的地前行,陽光的暴曬讓它的身體變幹,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它乞求的的殼卻始終沒出現,它再也走不動了,縮着觸角奄奄一息,彌留之際,它看到遠方有一隻跟它一模一樣的蝸牛揹着它丟棄的殼開心地向自己走來。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0

一個農夫進城賣驢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繫着一個小鈴鐺。

三個小偷看見了,一個小偷說:“我去偷羊,叫農夫發現不了。”

另一個小偷說:“我要從農夫手裏把驢偷走。”

第三個小偷說:“這都不難,我能把農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來。”

第一個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鈴鐺解了下來,拴到了驢尾巴上,然後把羊牽走了。農夫在拐彎處四處環顧了一下,發現山羊不見了,就開始尋找。這時第二個小偷走到農夫面前,問他在找什麼,農夫說他丟了一隻山羊。小偷說:“我見到你的山羊了,剛纔有一個人牽着一隻山羊向這片樹林裏走去了,現在還能抓住他。”農夫懇求小偷幫他牽着驢,自己去追山羊。第二個小偷趁機把驢牽走了。

農夫從樹林裏回來一看,驢子也不見了,就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哭。走着走着,他看見池塘邊坐着一個人,也在哭。農夫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那人說:“人家讓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裏去,實在是太累了,我在池塘邊坐着休息,睡着了,睡夢中把那口袋推到水裏去了。”農夫問他爲什麼不下去把口袋撈上來。那人說:“我怕水,因爲我不會游泳,誰要把這一口袋金子撈上來。我就送他二十錠金子。”

農夫大喜,心想:“正因爲別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驢子,上帝才賜給我幸福。”於是,他脫下衣服,潛到水裏,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當他從水裏爬上來時,發現衣服不見了。原來是第三個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1

算術 那還是小寶上小學的時候,他們年級已經學過了加減法,開始學乘法了。小寶的'數學學得挺溜兒,一般的題很快就能算出來,而且他挺願意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計算水平,時常地纏着爸爸、媽媽或叔叔、阿姨給他出數學題。

有一次,小寶的舅舅來家裏玩,被小寶給纏住了。小寶知道舅舅是工程師,數學肯定好,就非要舅舅給他出數學題。

於是,舅舅便出了幾道加法題,小寶算得很快、也很準確;然後,舅舅又出了幾道減法題,小寶依然準確地算了出來。

接下來,舅舅問小寶:“我再給你出一道難一點兒的題,乘法的,行不行?”

“沒問題,我會算,你出吧。”小寶信心十足地答道。

“一隻小鴨子有幾條腿?”舅舅問。

“兩條。”小寶立即答道,隨後他失望地說:“這也不是數學題呀?”

舅舅說:“別急,後面就是計算:那麼,三隻小鴨子有幾條腿?”

“六條。”小寶回答。

“一隻五歲的鴨子有幾條腿?”舅舅馬上又問。

“十條……”小寶剛回答到這裏,猛地明白了過來,舅舅是在故意繞他,這根本不是數學題,而是在考他生活常識。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錯了,他羞得滿臉通紅,低着頭不說話了。這時,他聽見舅舅說:“記住,離開生活、生產實際的數學就失去了實用價值。”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2

古時候,有一個人姓鬱,名仁。家裏的生活狀況很一般,但是小日子還算過得去。最讓他感到頭疼的是,他的家裏有不少的老鼠。想了好多辦法,都不是很有效。

這些老鼠每天晚上都要在他的家裏到處亂躥,想盡一切辦法偷吃他家裏的小米。結果總是弄得盆器傾側,閤家不得安寧。鬱仁很是苦惱。他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老鼠最喜歡的是偷吃小米,於是,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條消滅老鼠的妙計。

一天,鬱仁在一個大缸裏裝了足足有半缸小米,並且還主動把缸蓋打開,聽任一隻大老鼠跳進去狂吃一番。這隻大老鼠吃飽了以後,馬上把所有的老鼠都召集了過來。它們在大老鼠的帶領下,紛紛跳進米缸裏面飽飽的吃了一頓。吃好了以後,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它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鬱仁就把缸裏面的`小米全部都搬走了,然後,在缸裏裝了大半缸的水,還在水面上撒了厚厚的一層米糠。

晚上,大老鼠又帶領着這羣老鼠來到這口大缸邊,它們都聞到了米糠發出的一陣陣香味,便爭先恐後、毫不猶豫地跳進了缸裏。鬱仁在一邊等候多時,一聽到聲音,就點起火來。看見一大羣老鼠在缸裏的水中掙扎,他趕緊用鐵鉗把老鼠一隻只都鉗出來打死了。

從此,鬱仁的家裏再也沒有鼠害了。

欲擒故縱,以退爲進。看來,鬱仁是深得其道啊。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3

一隻兀鷹猛啄着我的雙腳。它已經將我的靴子和長襪撕成了碎片,現在它正在猛啄腳的本身。它再而三、三而四地啄中了它們,然後在我的頭頂上空一圈又一圈地不住盤旋,然後再飛回來繼續它的工作。一位紳士從旁經過,觀望了一會兒,於是問我爲什麼要容忍那隻兀鷹。“我無能爲力,”我說,“當它飛來,開始向我進攻的時候,我當然試過將它趕開,甚至將它勒死。但是這些飛禽極其兇猛,它準備要跳到我的臉上來,可我寧願供奉出我的雙腳。你瞧,這雙腳快被撕扯得粉碎了。”

“幄唷,想不到你竟然讓自己給折磨成這個樣子!”這位紳士說,“砰的一槍,不就結果了那隻兀鷹!”“真的嗎?”我說,“那麼你願意試一試?”“願意,”紳士道,“只是我得回家去拿我的槍。你能再等上一個鐘頭嗎?”“我毫無把握,”我說,由於痛楚而僵直地站了一會兒,接着,我說:“無論如何,就請你試試吧。”“很好,”那位紳士說,“我將盡可能快些。”整個談話期間,那隻兀鷹一直在若無其事地傾聽着,讓它的`目光在我和紳士之間轉來轉去。現在,我明白,它已經懂得了一切。它展翅飛起,大幅度地傾身向後,以增加衝力,然後,像一個標槍投手,將它的利哮通過我的口腔深深地插入到我的體內。我向後栽倒,並慰藉地感覺到它無可挽回地淹沒在血泊之中,我的血液充滿了一切溝壑,浸漫了一切堤岸。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4

有一個人揹着一把大弓,四處遊歷。他那張弓的確是美麗,雕花的弓彎,上好牛皮條做的弓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無用武之地。有人上前奇怪地問他說:“爲什麼只見你有弓而沒有箭呢?”那人傲慢地答覆說:“我的弓是的弓,惋惜還沒有發覺可供它使用的箭!”

又有一個人拿着一支箭,處處轉悠。他那支箭確實是支好箭,箭頭包着銀,鋒利而閃閃發亮,箭尾上帶着美麗的羽毛。可是這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提在這個人手中,不能實現它高遠的'抱負。有人走過去不解地問:“怎麼你只是手裏拿着一支箭空轉悠,你的弓呢?”那人不以爲然地笑笑說:“我這支箭太好了,舉世無雙,惋惜還沒有見到能放射它的好弓!”

這兩個人的話被后羿(yi)聽見後,后羿馬上找到那個有良弓的人,又找到那個有利箭的人,對他們說:“你們的弓和箭確實都是上好的。可是,你的箭再好,不用弓放射,這支箭也只能束之高閣或被你永久地握在手中。再說你的弓,再好的弓假如沒有箭,也只能是張空泛無用的弓。”

這兩個人聽了后羿一番話,好像有些明白了。於是后羿對他倆說:“來,把你們的良弓、利箭合在一起,我來教你們射箭,你們再來真正領會一下你們的弓和箭好在哪裏吧!”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5

"幹金買骨"出自《戰國策.燕策》。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齊宣王乘機派兵侵佔了燕國的一些城池。燕昭王即位後,決心振興燕國。因此,他廣招賢士,虛心求教。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去拜訪了一位很有才學的人--郭隗。在交談中,郭對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國君,拿出了千兩黃金讓手下的人去買千里馬。結果卻花了五百兩黃金給買回了一匹死馬的骨頭,國君一見,拍案大怒:"我是讓你去買千里馬,誰叫你買死馬?"手下人說:"大王息怒,你想,連死馬都肯花五百兩黃金買來,這件事情傳出去,還愁沒有好千里馬?"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郭隗講完了這個故事,又接着說:"現在,大王如果真心求賢,就先從我郭隗開始吧!人們看到象我這樣的人尚且能夠得到您的'任用,那麼還愁比我郭隗富有才能的英雄豪傑不來投奔嗎?"燕昭王聽罷,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便爲郭隗修築了官邸,責成他動工建造黃金臺。不久,樂毅、鄒衍、劇辛等人,紛紛從周圍的國家投奔燕昭王而來。沒過幾年功夫,燕國就強盛起來,把齊國打得大敗。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概括出"千金買骨"這個成語,容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6

有個寓言家敘述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一隻十分厲害的貓,它英勇善戰,是老鼠的剋星。老鼠見了這隻貓,就像看到了地獄裏的勾魂鬼,貓所到之處老鼠聞之色變。這隻貓發誓要消滅世界上所有的老鼠。與它相比,捕鼠器、滅鼠藥等都不值一談。當它看到老鼠嚇得躲在洞裏不敢出來覓食時,它就把自己倒吊在房樑上裝死,這狡猾的傢伙還抓着根繩索。看着這可憐像,老鼠還以爲它是偷吃了主人的烤肉或奶酪,再不就是抓傷了人或闖了禍,遭到吊起來的懲罰。於是,所有的老鼠都從洞裏出來,準備爲它的死亡而慶賀。開始老鼠還只是試探性地伸出鼻子,露出小腦袋,再縮回窩去,漸漸地它們試探着走出來幾步,然後伸伸懶腰四處找東西吃開了。就在這時,裝死的貓復活了,它腳一落地便按住了幾隻動作遲緩的老鼠。

“我的計謀可多了,”它嘴裏塞得滿滿的還在說,“這是個傳家寶,你們藏得再深也無濟於事,到頭來都只能成爲我的腹中之物。”

果然應驗了預言,看似溫文的`貓老兄又一次讓老鼠上了當。這一次它把全身塗上白,連臉上也不例外,打扮收拾停當,它縮成一團藏在一個打開了蓋的麪包箱內。由於僞裝得巧妙,小心翼翼的老鼠又撞到門前來送死了。只有一隻曾因從貓口逃生而丟掉了尾巴的老鼠,見多識廣,足智多謀。“這團麪粉再好我也不能要,”它自言自語地遠遠打量化了妝的貓,“我懷疑這裏面一定有什麼名堂,不要說你裝成麪粉,你就是裝成奶酪,我也不會中你的圈套,你休想。”

這隻老鼠講得真是太好了,它的確成熟。辦事要謹慎,凡事問個爲什麼,否則將會大意失荊州。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7

一次,魯國國君孟孫帶隨從進山打獵,臣子秦西巴跟隨左右。打獵途中,孟孫活捉了一隻可愛的小鹿,他非常高興,便下令讓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宮中,以供日後玩賞。

秦西巴在回宮的路上,突然發現一隻大鹿緊跟在後,不停地哀號。那隻大鹿一號叫,這裏小鹿便應和,那叫聲十分悽慘。秦西巴明白了,這是一對母子,他覺得心中實在不忍,於是便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不顧秦西巴站在旁邊對自己有什麼危險,一下衝到小鹿身邊,舔了舔小鹿的嘴,兩隻鹿便撒腿跑進林子裏,眨眼就看不見了。

孟孫打獵歸來,秦西巴對他說放走了小鹿,孟孫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獵回來的餘興一下子全沒有了,他氣得將秦西巴趕出宮門。

過了一年,孟孫的兒子到了唸書的年齡,孟孫要爲兒子找一位好老師。許多臣子都來向孟孫推薦老師,孟孫一一接見這些人,但他總覺得不是十分滿意。正當孟孫悶悶不樂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趕出宮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開朗,立即命人去尋找秦西巴,並把他請回宮來,拜他爲太子老師。

左右臣下對孟孫的做法很不理解,他們問道:"秦西巴當年自作主張,放走了大王所鍾愛的鹿,他對您是有罪的,您現在反而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這是爲什麼呢?"

孟孫笑了笑說:"秦西巴不但學問好,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隻小鹿都生憐憫之心,寧可自己獲罪也不願傷害動物的母子之情,現在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終於被國君理解,國君捐棄前嫌而合理啓用秦西巴的長處,這一點對我們是大有啓發的。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8

有一個人想拜見縣官求個差事。爲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縣官手下的人,打聽縣官的愛好。

他向縣官的隨從問道:"不知縣令大人平時都有什麼愛好?"

縣官手下的人告訴他說:"縣令無事的時候喜歡讀書。我經常看到他手捧《公羊傳》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

這個人把縣令的愛好記在心裏,滿懷信心地去見縣官。縣官問他:"你平時都讀些什麼書?"

他連忙討好地回答說:"別的書我都不愛看,一心專攻《公羊傳》。"

縣官接着問他:"那麼我問你,是誰殺了陳佗呢?"

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不知陳佗是書中人物。他想了半天,以爲縣官問的是本縣發生的一起人命案,於是吞吞吐吐地回答說:"我平生確實不曾殺過人,更不知有個叫陳佗的人被殺。"

縣官一聽,知道這傢伙並沒讀過《公羊傳》,纔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縣官便故意戲弄他說:"既然陳佗不是你殺的,那麼你說說,陳佗到底是誰殺的'呢?"

這人見縣官還在往下追問,更加惶恐不安起來,於是嚇得狼狽不堪地跑出去了,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別人見他這副模樣,問他怎麼回事,他邊跑邊大聲說:"我剛纔見到縣官,他向我追問一樁殺人案,我再也不敢來了。等這樁案子搞清楚後,我再來吧。"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用誠實、謙虛的態度去對待知識。不懂裝懂的做法既會妨礙自己的求知進步,又會鬧出愚昧無知的笑話來。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19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許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打算,卻不以爲然地持否認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糊塗堅決。”莊子見魯王仔細聽着,之後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必需穿儒服,着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推舉:“您假如認爲我打算得不正確,能夠在全國範圍公佈命令,宣佈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接受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但是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馬上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靈敏,果真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瞭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後,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答下列問題。於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寓意】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着來裝扮的,形式不能代替實質。一種思想、學說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後,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藉以謀取私利。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0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大樹,樹幹有兩圍粗,樹枝壯實,樹葉寬大。有兩隻喜鵲飛到這棵大樹上忙着築巢,它們就要做母親了。過了不久,兩隻喜鵲各自生下了小喜鵲,兩個家庭熱熱鬧鬧,日子過得又溫馨又紅火。喜鵲媽媽每一天飛出去找食,回來後,一口一口餵給孩子們吃。雖然喜鵲媽媽十分辛苦,可心裏覺得很幸福。

過了不久,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一位喜鵲媽媽在出外覓食時被老鷹叼走了,它再也回不來了。它那兩個可憐的孩子已經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也沒見到它們的媽媽回來,失去媽媽的小鵲十分悲哀地哭呀哭呀,那聲音十分淒涼。

小鵲的哭聲傳到鄰居喜鵲家裏,這家的媽媽立刻對自我的.孩子們說:“你們聽,我們鄰居家的小鵲哭得多悲痛啊!我過去看看,你們乖乖地在家呆着別動,等我回來!”說完,喜鵲媽媽離開了自我的孩子們,很快飛到了喜鵲孤兒的家中。

看到鄰居家的喜鵲媽媽,兩隻小鵲哭得更悲痛了,它們向喜鵲媽媽哭訴自我失去了媽媽。鄰居家的喜鵲媽媽憐憫地撫摸着小鵲說:“孩子們,別哭了!今後我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我的孩子!走,到我們家去吧!”於是喜鵲媽媽把這兩隻小鵲一個個叼起來,放進自我的巢裏,還囑咐自我的孩子,要好好和這兩隻小鵲一齊生活、玩耍。此刻,它們的家雖然有些擠,但大家相親相愛,過得也很歡樂。失去了媽媽的兩隻小鵲受到這家喜鵲媽媽的照顧,它們也把那裏當做了自我的家。喜鵲媽媽的生活負擔增加了一倍,它每一天更辛苦了,可它毫無怨言。

喜鵲只是一種鳥類,卻能如此懂得憐憫、愛護弱者,這樣講仁講義。而我們有些人卻毫無人性,不仁不義,所以,他們是連禽獸都不如的。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1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genglei)。有一天,更羸跟隨魏王到郊外去遊玩。玩着玩着看見天上有一羣鳥從他們頭上飛過,在這羣鳥的後面,有一隻鳥吃力地在追趕着它的同伴,也向這邊飛來。更羸對魏王說:“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飛着的鳥射下來。”“會有這樣的事?”魏王真有點不相信地問。更羸說道:“可以試一試。”過了一會兒,那隻掉了隊的鳥飛過來了,它飛的速度比前面幾隻鳥要慢得多,飛的高度也要低一些。這隻鳥飛近了——原來是隻掉了隊的大雁,只見更羸這時用左手託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對着這隻正飛着的大雁拉滿了弓。只聽得“當”的一聲響,那隻掉了隊正飛着的'大雁便應聲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魏王看到後大吃一驚,連聲說:“真有這樣的事情!”便問更羸不用箭是憑什麼將空中飛着的鳥射下來的。更羸笑着對魏王講:“沒什麼,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你是怎麼知道這隻大雁是受過了箭傷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不等更羸說完就問。更羸笑着繼續對魏王說:“從這隻大雁飛的姿勢和叫的聲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講:“這隻大雁飛得慢是它身上的箭傷在作痛,叫的聲音很悲慘是因爲它離開同伴已很久了。舊的傷口在作痛,還沒有好,它心裏很害怕。當聽到弓弦聲響後,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於是就拼命往高處飛。它心裏本來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勁,本來未愈的傷口又裂開了,疼痛難忍,翅膀再也飛不動了,它就從空中掉了下來。”

故事中的大雁聽到弓弦聲響後就驚惶萬分,是因爲它身上受過箭傷。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2

麻雀嘰嘰喳喳,遇事愛發表評論,有什麼法兒?它歷來如此。

這天,麻雀看見地面冒出了一個嫩綠的小點兒,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來,便好奇地飛近問道:“你是什麼?”

“竹筍。”一個細弱的聲音應道:“我想冒出來……”

“冒出來?嘰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後合,“你有多大能耐?我屙一兜屎就可以蓋上你。識趣點,乖乖兒地躺着吧!”

麻雀飛到一株桃樹枝丫上,見一隻蜜蜂“嗡嗡”地在花間飛動,還從花蕊裏鑽進鑽出。

“咦,這是幹什麼?”

“我想採集花蜜,和大夥釀成一缸子蜜糖……”

“喳喳,嘰!小鴨子想生大鵝蛋哩!”麻雀邊叫邊笑,“這肯定是燈草搭橋白費勁兒,有眼前爛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機逛一逛,樂一樂,而去幹這等蠢事兒?”

它評論一番以後,又快快活活地飛走了。飛着飛着,快靠近屋檐邊的時候,猛地見一個灰團兒從鴿子籠邊掉了下去。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麻雀撲下去急問。

“我想飛上藍天,”一隻羽毛沒長滿的小鴿子回答,“哎,沒想到……”

“嘰,喳喳,嘰嘰嘰!”麻雀的.喉嚨裏頓時滾出了一陣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飛上藍天,幸虧沒有把屁股摔成兩半兒,快死了這條心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經過這一帶。它見到了什麼?——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隻灰鴿在白雲間翻飛;還有,在蜂巢邊擺着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隻小蜜蜂飛在缸邊甜甜地笑呢!

“嘰喳喳,這難道是事實?”麻雀睜着圓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們莫不是在玩什麼魔術,用來戲弄我這老實巴交的麻雀吧?”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3

從前,有一個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間打獵時,發現了一隻鹿。這隻鹿聽到野地裏傳來的聲音,突然警覺起來。當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準自己的時候,撒腿就朝東面方向跑了。司原氏並不氣餒,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於是跟在後面緊緊追趕,並且一邊追趕一邊大聲地喊叫,試圖以此把鹿嚇懵。

正在這時,西面來了一夥追趕豬的人。他們聽到司原氏的喊聲,以爲是東面有人在堵截這頭豬,於是就跟着喊叫起來。司原氏不知那夥人在喊叫什麼。他看到那邊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趕獵物,於是他放棄了自己追趕的鹿,朝衆人喊叫的方向跑去,並且在半路上找了個地方隱蔽起來。那夥人叫着喊着從司原氏隱蔽的地方跑過去了。

過了一會兒,司原氏竟然發現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有一頭渾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獸。他十分興奮,以爲自己得到了一頭吉祥的.珍貴動物。司原氏撲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後帶着這吉祥的野獸回了家。

司原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來餵養這頭珍貴的獸。這頭獸也十分親近司原氏。它一見到司原氏便搖頭擺尾,朝司原氏發出可愛的"哼哼"聲,因此司原氏越發喜愛它了。

沒過幾天,颳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這頭白獸身上,將附着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沖刷掉了。司原氏仔細一看,才發現它原來竟是自己家裏丟失的老公豬,而今卻被司原氏當作寶貝從外面帶回了家裏。

遇事不動腦筋,司原氏在追豬人的喊叫聲中隨聲附和,放棄了追鹿,結果一無所獲。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4

有一隻山羊,在森林裏與那些跟它一樣弱小的動物們生活在一起。平時它們都集體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連吃草的時候也還得隨時東張西望,提心吊膽地警惕着猛獸的侵襲。山羊覺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樣威風該多好。

一次,山羊獨自走到森林邊上,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張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獵人丟下的。開始,山羊還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撿這張虎皮。幾經猶豫後,山羊壯了壯膽,拾起了虎皮,它覺得挺有趣的。突然它靈機一動:要是我穿上這身虎皮,不也會很威風嗎?誰會發現我是一隻假虎呢?於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裏走着。

當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時候,那些和自己一樣弱小的動物突然看到“老虎”來了,都嚇得跑的跑、躲的躲,四處逃竄。山羊見此情景,心裏覺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現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山羊一邊這樣想着,一邊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來那些夥伴都不認識它了,一個個離它遠遠的.。於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來。

正當山羊香噴噴嚼着青草的時候,突然一隻豺狼朝它走來。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嚇得渾身顫抖起來,連那隻已停下腳步遲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來這是一隻假虎嗎?顯然還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細,它一輩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見到這些猛獸就會膽戰心驚,以至於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還披着老虎皮。

所以說,徒有虛假外表而無真正本領的人,是經不住實際檢驗的,一旦讓他們面對考驗,空虛的內心很快便使他們敗下陣來。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5

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個農人家庭。他家裏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麼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裏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裏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4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同鄉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爲他寫得不錯。於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小仲永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緻,文采絢麗多姿,得到衆人讚賞。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裏,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都認爲他是個神童。縣裏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着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對方仲永的父親另眼相看,還經常拿錢幫助他。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爲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於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着方仲永輪流拜訪縣裏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誇讚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着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爲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着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後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後面。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6

春秋時期,黃海邊上有一個小村,名字叫仁義裏村。

有一天,村裏一戶姓王的人家挖井時,挖出一塊石鼓形狀的石頭,上面刻着兩條蟠龍,昂首翹尾,好象要騰空飛去。人們見了無不嘖嘖稱奇。王氏兄弟便跑到村西小山上,請慈雲觀裏的呂道長,到村裏去看看這快非同一般的石頭。這個呂道長曾雲遊四海,見多識廣。看了石鼓連聲說:“寶物,寶物。這是一塊天生地長的石鼓,凡夫俗子是敲不響的,只有大國之君才能擂響。”衆人不信,紛紛用石頭,棍棒等物敲打,果然寂然無聲。

呂道長指點王氏兄弟:“現在齊國國君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你們應該把此寶物獻給他,說不定齊桓公會對你們兄弟加封受賞。”

王氏兄弟聽了呂道長的話,便邀請了八個好友,擡着石鼓奔向齊國。由黃海之濱到齊國國都臨淄遠隔千里,他們經過兩個多月的辛勞奔波,好不容易來到牛山,趟過淄河,又走了十幾裏地,來到臨淄城南的一個村莊邊下。他們實在累及了,便在路邊休息。這時,一個十二三歲的牧童走過來,好奇的用鞭杆敲打了一下石鼓。石鼓便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王氏兄弟等人大爲吃驚。他們想:一個十二三歲的放牛娃,竟能把石鼓敲的震天響,齊國大地真是人傑地靈的大幫。如果把石鼓擡進城裏獻給齊王,看來,不但得不到什麼封賞,說不定落個欺騙國君的罪名。於是,他們沮喪地扔掉石鼓,垂頭喪氣的返回去了。

從此,城南這個村莊就叫石鼓村,石鼓在這裏無聲無息待了千百年,後來,有無聲無息的消失了。不過,石鼓村的人們至今傳誦着這個傳說故事。

現在的石鼓村,因爲城區的擴建,已建起了棟棟樓房。成了石鼓新村生活區。石鼓村的人們,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7

最近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中國寓言故事》書。於是,我就買了一本,我翻開第一頁,哇!這內容太豐富了吧!有《杞人憂天》《攘雞》《夸父逐日》《紀昌學射》……簡直說也說不完。翻開第一頁後,我只要一有空就看,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雖然這裏面有很多寓言,但《學弈》這則寓言在我腦海裏卻是揮之不去的。下面,我來講給你們聽吧!

故事是這樣說的: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來教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聽弈秋教導,而另一個雖然也在聽,但心裏總惦記着天上有天鵝飛過,一心想着搭弓拉箭把天鵝射下來。所以雖然他與前者一同學習,但效果卻差的多。朋友們,我問你們:“第二個人學的效果比第一個人差的多,是因爲他的聰明才智不如第一個人嗎?”我想你一定會說:“絕對不是這樣的!”

其實,生活中也有過這樣的事件,比如:有兩個人,一個叫小紅,一個叫軍軍,他們一同上課,小紅每次上課都會聚精會神的聽老師講課,筆掉了,她都不撿,而是再拿一支,而軍軍呢?他每次上課都會拿一支漂亮的筆玩,老師講的'他一個字都沒聽進去,一到考試,小紅考得非常好,而軍軍卻考得非常差。是軍軍的才智不如小紅嗎?是老師講的不好嗎?是小紅提前看過考試答案嗎?其實都不是,是軍軍上課不認真聽課,結果考的很差。

朋友們,你們應該知道了吧?我們做什麼都一樣,要專心致志、不分心,纔會有好成績、好結果。兒童文學家嚴文井說的一點也沒錯:寓言是個魔袋,袋子雖小,卻能從裏面取出很多東西來……而我就從這個“寓言魔袋”取出這樣的一塊寶。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8

有一個農民的家裏養了一隻山羊和一頭毛驢。山羊不幹活,而毛驢幹活卻很賣力氣,很得主人的賞識,主人總是把最好的食料餵給毛驢吃。對此,山羊心裏總是酸溜溜的,很不舒服。

一天,毛驢剛乾完活,主人就端出很多好食料來餵它。毛驢一邊吃着,一邊擡頭對山羊說:“老弟,多麼鮮嫩的草啊!快過來吃幾口吧!”聽着毛驢親切的話語,山羊心裏癢癢的,真想過去吃幾口。但主人把它拴住了,它使勁掙扎也走脫不了,“主人太偏心了。”山羊心裏想着,口水直流。

於是,山羊便想算計毛驢。它露出狡猾的微笑,給毛驢出主意:“老兄,你看我多快活啊,每天不用幹活,同樣有吃的',你明天只要假裝摔倒,主人就不會讓你幹活,你不就快活了嗎?”“這主意好,謝謝你,山羊老弟!”毛驢好像突然醒悟了。

第二天,毛驢真的摔了一跤,山羊看到了,在一旁暗暗地竊笑:“嘻嘻,看來摔得不輕吧。”主人着急了,忙請來獸醫給毛驢治傷。獸醫瞧了瞧,對主人說:“沒問題,只要用山羊的肺煮成湯給毛驢喝,不出三天就會好的。”主人急忙應道:“好,我得讓毛驢早日好起來,我家那頭山羊養着也沒有多大用處,就把它殺了吧!”

山羊聽說要殺它,連聲哀嘆:“唉!苦啊,早知道有今天,就不該出那鬼點子。上帝啊,救救我吧!”不管山羊如何哀求,主人當天還是把它殺了。

道理篇:毛驢是主人家的主要勞動力,它的價值遠比山羊大得多,而山羊耍小聰明時卻忘了這一點。因此,聰明反被聰明誤,結果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小朋友,我們應當切記萬萬不可隨便耍小聰明啊!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29

隋文帝開皇年間,隋軍打算大舉伐陳。當時隋國的將領賀若弼,擅長謀略,便佈下了幾個陣勢,計劃先從廣陵引兵渡長江。

賀若弼首先安排人把軍中的老馬賣掉,再用這筆錢買入大量船隻,密藏起來。接着,又購買五六十艘破船,停泊在河邊,讓陳朝的人誤以爲隋國並沒有充裕的船備。

賀若弼又下了一道命令,要看守江邊的營隊換防時,先聚集於廣陵,並且還要遍地插滿旗幟、大設營幕。陳朝的'人看到了,誤以爲隋軍即將大舉入侵,於是立刻準備了大隊人馬前往禦敵。後來陳朝密探自隋營歸來,說明了這陣勢只是隋軍駐江邊的隊伍換防,並非出兵。陳朝將領聽了,便卸下了心防。幾次之後,陳朝對隋國營隊輪換戍防時,大軍陣勢的變動已經習以爲常,也就不再特別設軍防備。

除此之外,賀若弼又安排士兵們,經常沿着江邊打獵,故意製造人馬喧騰的假象,讓陳軍以爲隋軍不是在練兵,讓他們疏於警戒。

等到時機成熟了,賀若弼真正統領隋國大軍渡江時,陳軍營隊的士兵們依然毫無警覺,飲酒取樂。就這樣,隋軍無須耗費一兵一卒,便輕鬆地一舉過江,直逼陳營。

有一句話說 “人是慣性的動物 ”。慣性,就好比地球每天自轉,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卻一點都察覺不出來。個人在生活上的慣性,如果因習以爲常而渾然不覺,便猶如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或者是 “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了。

賀若弼善於掌握人性的弱點,因此略施小計,使敵軍漸漸失去了警備,便能輕鬆地達到目的。而另一方面,這個故事也告誡我們,居安仍須思危,才能永保國家、人民的安樂。

中國寓言故事:鄭人乘涼 篇30

有一天,齊王上朝的時候,鄭重其事地對大臣們說:“我國地處幾個強國之間,軍務防備的問題,年年都要搞。這次我想來個大的行動,徹底解決問題。” 謀臣艾子上前問道:“不知大王有何打算?” 齊王說:“我要抽調大批壯丁,沿國境線修起一道長長的城牆。這道城牆東起大海,西經太行,連起轘轅山,接上武關,綿延4000裏,同各個強國隔絕開來。

從此,秦國無法窺伺我西部,楚國難以威脅我南邊,韓國、魏國不敢牽制我左右。你們說,這不是一件很偉大、很有價值的事嗎?” 艾子說:“大王,這樣大的`工程,百姓們能承受得了嗎?”

齊王說:“是的,百姓築城的確要吃很多苦頭,但這樣做能從此減少戰爭帶來的災難,這一勞永逸的事,誰會不擁護呢?” 艾子沉吟片刻,認真而懇切地對齊王說:“昨天一大早,天下起了大雪,我在趕赴早朝的途中,看見道旁躺着一個人,他光着身子,都快要凍僵了,卻仰望着老天唱讚歌。我十分奇怪,便問他爲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老天爺這場雪下得真好啊,可以料到明年麥子大豐收,人們可以吃到廉價的麥子了。可是,明年卻離我太遙遠,眼下我就要被凍死了!’大王,臣以爲,這件事正像您今天說的築城牆,老百姓眼下正生活得朝不保夕,哪能奢望將來有什麼大福呢?他們還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修好城牆的那一天,享受永逸的將會是什麼人呢!” 齊王無言以對。

所以我們在想問題、做計劃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既要考慮將來,也要顧及當前,統籌兼顧,切實可行。否則,再美好的打算也只能流於幻想。